疫情當前,口罩是「一罩難求」。近期,融水苗族自治縣市場監督局接到了多起與口罩相關的投訴,該局高度重視,認真處理了每一起投訴舉報。
執法人員認真處理投訴。
1月25日,羅女士投訴說,她於1月23日在融水縣一家藥店購買了一隻口罩,價格為8元,懷疑藥店哄抬物價。執法人員來到藥店核查發現,口罩標價為8元/只,經查看進貨發票,進貨價為6.5元/只,不存在哄抬物價行為。
1月26日下午,該局又接到王女士反映一家百貨店銷售口罩涉嫌哄抬物價問題。該局立即派出執法人員到現場進行處置。執法人員發現,該批口罩為普通的一次性口罩,百貨店未能提供所銷售口罩的進貨票據,口罩的外包裝未標註廠名廠址、生產日期等,涉嫌為「三無」產品。執法人員依法將存放在店內的300個口罩扣押,目前案件正在調查處理中。
涉事口罩。
1月26日,毛先生投訴說,他在融水鎮一個五金電器商城購買了17個口罩,花了170元。當時,商家說是防病毒口罩,回到家後發現是防塵口罩。他要求退貨,商家不同意。執法人員立即與商家聯繫。經調解,商家同意退給毛先生已用過的口罩每個按5元退、未用的口罩全額退款。
1月29日,溫先生投訴,1月27日,他在融水一家連鎖藥店4個店,共購買到38個KN95口罩,發現該批口罩沒有標註生產廠家的地址、聯繫電話、生產日期和合格證,懷疑其是「三無」產品。
涉事口罩。
接到投訴後,執法人員立即對該藥店進行檢查。因該藥店口罩全部已銷售完,藥店老闆只能提供該批口罩進貨發票,但無法說明該批口罩是否標註生產廠家的地址、聯繫電話、生產日期和合格證。為徹底查清該批口罩真實情況,執法人員將溫先生提供的該批口罩外包裝及協助調查信函寄回原廠家進行鑑定。目前,此事正在調查處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