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釋法 | 嚴懲!非法吸收公眾巨額存款,七名被告人獲刑

2020-09-07 天津二中院

來源:順昌法院

轉自:福建高院

特別提示:凡本號註明「來源」或「轉自」的作品均轉載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




請全體起立,法官鏗鏘有力地宣判:「……被告人江某燦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八萬元 ……」

近日,順昌縣人民法院第一法庭莊嚴肅穆,旁聽席坐滿了群眾,辯護席一字並排坐著7名律師。什麼案件,旁聽的人這麼多?

原來這一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案件,犯罪數額約6千萬元,涉及上千名群眾切身利益,吸引了許多村民到法庭旁聽。


●案情回放●


經審理查明:被告人劉某明、李某春等人經商議,於2009年1月,註冊成立順昌縣某擔保投資有限公司。到2011年底,該公司申請註銷登記。鄭某生明知公司非法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仍出資4.25萬元參股。從公司成立至2015年期間,李某春等人以公司的名義,超越公司經營範圍,在未經金融監管機構批准的情況下,以支付月利率10‰-13‰利息為誘餌,以口口相傳的形式向社會公眾進行宣傳,向集資參與人非法吸收資金約6千萬元,造成集資參與人損失680萬餘元。

2018年9至10月間,劉某明、江某燦等犯罪嫌疑人各自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

另查明,公司經營期間,被告人李某春與他人共同購買了坐落於順昌縣某鄉鎮的商品房,投資某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並建有廠房。在公司資金鍊斷裂後,部分被告人以自有資金向集資參與人返還集資款共239.2萬元。案發後,各被告人陸續歸還部分集資款並退贓共223.2萬元。


●法庭判決●



最終,順昌法院以江某燦等7名被告人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規,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並給集資參與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680餘萬元,均已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且情節嚴重。綜合本案案情,分別判處三年至一年八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五到八萬元不等。


法官說法

本案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具有以下特徵:

1.非法性。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與正當融資之間,行為人均以籌措資金為平臺和載體,但「非法性」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本質特徵。本案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主要判斷標準為是否經過監管機關批准,也是區分融資活動的罪與非罪的界限。

2.利誘性。行為人清楚知道若不對參與人給付經濟回報,就無法吸引群眾來「存款」。多數參與人鑑於暴利驅動而甘冒風險,他們自身也存在過錯,所以本案受害人並不是純粹意義上的受害者。法官提醒:天上不會掉餡餅,利率過高風險大,希望大家警惕高息誘惑,看好自家錢袋子。

3.社會性。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屬於典型的涉眾型金融犯罪,具有參與人數多、影響範圍廣的特性,容易引發社會不穩定,社會危害大。法官在處理本案時,需要將辦案與化解風險、追贓挽損、維護穩定結合起來,防止引發次生風險。

相關焦點

  • 【以案釋法】三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瘋狂斂財,涉及三百餘人
    三名被告人在任職期間,未經相關部門批准,以公司名義,邀請專門講師上課來培訓業務員、制定銷售任務讓業務員招攬顧客,通過發放宣傳頁、口口相傳等方式向社會公開宣傳公司的理財產品利息高、無風險、安全性高,許諾返還6%至13%不等的高額年息,引誘公眾投資,利用線下門店銷售理財產品和線上金融平臺投資兩種方式向社會公眾非法吸收資金,從中抽取個人提成。
  • 「國豐」公司非法吸收公眾存款7.45億元案一審宣判
    「國豐」公司非法吸收公眾存款7.45億元案一審宣判
  •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7.8億元,15名被告人獲刑!
    8月24日,浙江省青田縣人民法院對陳某標等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進行一審公開宣判,被告人陳某標、趙某、葉某君、林某等15人因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分別被判處六年六個月至一年四個月不等有期徒刑,並處20萬元至2萬元不等罰金,其中3名具有自首、從犯情節且犯罪金額相對較小、主動退出全部個人違法所得的被告人被宣告緩刑。
  • 泰安這些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判刑、罰款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朱某某、苗某某、徐某某等人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規,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巨大,嚴重擾亂金融秩序,其行為均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朱某某有期徒刑八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十萬元,判處苗某某等其餘被告人四年至二年不等有期徒刑。
  • 昆明泛亞有色公司案一審宣判 董事長單九良因非法吸收存款獲刑18年
    北京商報訊(記者 劉雙霞)3月22日,雲南省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對昆明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昆明泛亞有色公司」)等4家被告單位以及單九良等21名被告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職務侵佔案宣告一審判決。
  • 昆明泛亞有色公司總裁因非法吸收存款獲刑18年
    21名被告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職務侵佔案宣告一審判決,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對昆明泛亞有色公司判處罰金人民幣十億元,對雲南天浩稀貴公司等3家被告單位分別判處罰金人民幣五億元、五千萬元和五百萬元;對被告人單九良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職務侵佔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八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五千萬元,罰金人民幣五十萬元;對郭楓、張鵬、王飈、楊國紅等20名被告人分別依法追究相應的刑事責任。
  • 鄂爾多斯市非法集資第一案—— 李鵬飛非法吸收公眾...
    鄂爾多斯市非法集資第一案—— 李鵬飛非法吸收公眾...—— 李鵬飛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今日宣判》鄂爾多斯市非法集資第一案宣判現場▼ 2月3日,東勝區人民法院依法公開宣判李鵬飛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
  • 【以案釋法】非法買賣槍枝彈藥,三人獲刑!
    【以案釋法】非法買賣槍枝彈藥,三人獲刑!在我國,槍枝彈藥是國家嚴格管控物品,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非法製造、買賣、運輸、郵寄、存儲、持有槍枝彈藥,否則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近日,廣陵法院依法審結一起非法買賣槍枝彈藥案,三名被告人獲刑。
  •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保險詐騙……市檢察機關發布涉企...
    這四起金融犯罪典型案例涵蓋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保險詐騙、違法發放貸款等罪名,體現了檢察機關嚴格落實最高檢「三號檢察建議」,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時期更好地發揮職能作用,精準懲治金融犯罪,有效維護金融秩序,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的堅定決心。
  • 案例分析:虛擬貨幣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法院裁判一審法院認為,被告人郝鈴聲、楊放參與推廣虛擬貨幣非法交易,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國家金融管理秩序,數額巨大,其二人的行為均已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在共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中,被告人郝鈴聲、楊放均起主要作用,是主犯,應當按照其參與的全部犯罪處罰。被告人郝鈴聲、楊放參與犯罪造成集資參與人的損失依法應予退賠,被告人及同案人利用深圳天易家禾影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及相關影視作為平臺參與推廣宣傳,凍結該公司的相關款項依法列入退賠範圍。
  •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百多萬元 男子被判刑
    以高額返利為誘餌,面向社會吸收公眾存款,2個月時間非法吸收100餘萬元。近日,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人民法院對賀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作出判決,被告人賀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違法所得予以追繳。經查明,貴州某有限公司萍鄉分公司於2019年9月19日在萍鄉市開發區註冊成立,法定代表人為被告人賀某。
  • 【案件速遞】被告人吳紅慶等七人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一審宣判
    、殷勝南等7人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以集資詐騙罪判處被告人吳紅慶有期徒刑十四年六個月,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一千萬元;判處被告人殷勝南有期徒刑十二年六個月,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六百萬元;被告人張承竹、戎鎖根等5人被分別以集資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十二年至一年八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沒收個人財產或者罰金;查封、扣押、凍結在案的財物依法處置,按比例發還集資參與人,違法所得繼續予以追繳
  • 曾都:公開聽證 |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當場批捕!
    9月10日上午,曾都區檢察院就劉某某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一案召開審查逮捕公開該公司在劉某某的操控下,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以每月1.5%的高額利息,公開向社會非法吸收存款。2011年8月至2015年6月,該公司共計非法吸收公眾存款16768.8993萬元,至案發已退公眾存款12230.4189萬元,導致300餘人共計本金4600餘萬元存款不能歸還。以上存款均被劉某某投入至其控制的3家礦業公司中。
  •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2000餘萬,數百人落入陷阱
    近日,金寨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舒某濤、王某華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一案,被金寨縣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決。案發時有105名被害人共計1000餘萬元不能兌現。被告人王某華在擔任該公司理財經理和理財團隊經理期間,參與吸收73人資金600餘萬元,案發時,王某華吸收的26名被害人資金共計180餘萬元不能兌付,且被告人王某華共獲得工資和提成共計21萬餘元。案發後,被告人舒某濤、王某華分別被傳喚到案,到案後均如實供述了犯罪事實。
  • 大午集團二十餘人被警方帶走,孫大午曾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獲刑
    新京報訊(記者 劉名洋 實習生 畢卿)11月11日,河北大午農牧集團有限公司孫大午等人涉嫌尋釁滋事、破壞生產經營等違法犯罪,被高碑店市公安機關採取刑事強制措施。來源:高碑店市公安局微信公眾號天眼查顯示,河北大午農牧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10月,註冊資本8000萬元,主要從事飲料生產、農作物種子生產等,孫大午為該公司最大股東,個人佔股43.75%。新京報記者在多家電商平臺上查詢到,該公司還生產售賣滷製品、懶人火鍋等商品。
  •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2.2億餘元 重慶一惡勢力集團案宣判
    新華社重慶8月14日電(記者周聞韜)重慶市梁平區人民法院近日公開宣判一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主犯熊某全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騙取貸款罪等7項罪名,數罪併罰,被判處有期徒刑20年,並處罰金540萬元;其餘11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13年10個月至1年2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 金融犯罪系列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談順香構成熊某2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幫助犯,被告人談順香及其辯護人辯稱不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與熊某2不構成共同犯罪,經查:起訴書指控被告人談順香以月息2至4分向張某1、曹某二人借款計390萬元後再以月息6分出借給熊某2,從中賺取利差,但被告人談順香只是以自己名義向張某1、曹某二人借款,被告人談順香的行為不具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要求的「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要件,現有證據無法證實被告人談順香單獨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 吉安:「畫餅」穿幫,男子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判刑!
    李某通過招聘業務員在吉安市多地公開發放該公司的宣傳資料及投資收益表等資料(或親戚朋友宣傳)的方式,公開向社會不特定人員非法吸收存款。吳某等人非法吸收存款1800餘萬元,涉及人員98名,社會影響面極大。處理結果2017年8月29日該案被青原公安分局立案偵查,犯罪嫌疑人吳某、李某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向社會公眾(包括單位和個人)吸收資金,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 警惕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教你學會明辨是非!(附海報)
    我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是指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規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02 如何認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具體來說要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條件:(一)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二)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簡訊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三)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四)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
  • 「光彩玖玖」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今日開庭
    8月14日,備受社會關注的光彩玖玖(湖北)金融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保康分公司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與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一案在保康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該起案件涉案金額2.3億元,受害人90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