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北京師範大學的胡必亮教授說了一句十分「中肯」的話,引來了網絡上的一片罵聲,這位教授已經半年不敢冒頭了,現在估計在某個角落待著呢。
究竟是什麼話,引來了這麼多網友的抵制呢?
在今年的「一帶一路」話題上,談到非洲留學生時,北京師範大學新興市場研究院院長兼發展研究院院長胡必亮說道:「非洲留學生獎學金標準太低了,一個人一年也就十萬塊左右。」
不知道你們怎麼看這句話,反正我是站著看的。
「讀書一年才十萬塊」能說出這種話的人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
很多人應該都不知道留學生留學費用是多少,以美國為例子,我來給大家算一下:
一、學費
從每年的九月到次年的五月,一學年一共九個月的學習期,一學年學費在2-3萬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幣差不多是14-20萬元。如果學校開有寒暑假班,還需要另外交學費。
二、學雜費
這個比較便宜,主要是支付學校的器材費用,參加活動的費用等。是的沒錯,在美國你用的器材和參加活動都是要花錢的,不過一年也就200-400美元,也就1300-2700元左右。對比學費來說,也還算便宜。
三、教材費
學校會提供一下免費教材,但是大部分還是要自己出錢的。例如老師推薦的一下輔導書、自己需要到的教材等等,一年基本在500美元左右,好學一點的最多1000美元。換算成人民幣就是3400-6800元,有點小貴。
四、住宿費
美國大多數學校是有留學生宿舍的,宿舍比外宿便宜,住宿舍的話一年300-500美元,外宿就是600美元左右,這要看當地物價。換成人民幣就是3000多一年,比國內的房價便宜很多。
五、夥食費
這個就是仁者看仁、智者看智了。家裡有錢的話一年花多少都可以,家裡沒錢就麵包抹黃油應付過去。順便說一句,美國的中餐死貴死貴的,一餐幾個菜就上千塊錢,基本上留學生都吃不起。
結合一下七七八八的費用,留學生一年的花費大概在20-40萬左右。期間可以獲得一些獎學金、補助之類的費用,總的來說支出還是遠遠大於收入的。
國外的留學生是千挑萬選、花費巨大代價才能入學,國內的就不一樣了。因為QS的世界大學排名標準之一——留學生比例,國內高校為了提高國際排名,對外籍留學生開出種種優惠條件,例如非洲留學生每年十萬元獎學金、「三陪一」學伴政策、豪華單間宿舍等等。
上文說道的胡必亮教授,說道:「非洲留學生讀書一年才十萬塊,實在太少了」。我對此表示疑問:什麼時候讀書變成了賺錢的營生了?我們國家的學生出去讀書需要花費十多萬的學費,外國人來我們國家讀書反而賺得盆滿缽滿,這是什麼道理?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如今的外籍留學生入學標準十分低:
學習成績優良,品行端正,身體健康,具有相當於中國高中的畢業學歷
年滿18周歲;未滿18周歲的,提交《在華監護人公證書》
提供高中成績單、高中畢業證、國際通行考試的成績、其他一些證明材料
漢語水平達到HSK漢語考試五級(含)以上,且每一科目均在60分以上
這個面試意味著只要你是外國國籍、而且聽得懂漢語就能入學清北!
這麼簡單的入學標準,在對比一下國外的雅思託福考試,這招收的學生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
國內最頂尖的兩所學府都是如此,更別提其他學校了。試問一下,以這樣的標準招收進來的學生,對國家有何用處?國內優秀的人才千千萬,每年幾百萬的考研大軍,成功上岸的不足一百萬,淘汰率接近70%。
作為一個熱愛祖國的作者,我真誠希望國內的高校對外籍留學生要求嚴格一點,以利益引誘的留學生不足以承擔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唯有依靠國內的人才才可以支撐起重任。
對於「非洲留學生獎學金一年十萬塊」這件事情,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