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在談的平臺創業,一文教你看懂平臺商業模式

2020-12-16 i黑馬

人人都在談的平臺創業,一文教你看懂平臺商業模式

2016-06-04 19:29 平臺模式 app 社區

「平臺是一種即插即用的商業模式,連接多個參與方(生產者和消費者),通過生成價值和交換價值讓雙方產生交互」。

本文提出了一個描述、分析平臺的三層框架,不同平臺在這三層中,各有側重。

現在所有公司都聲稱自己做的是「平臺」(如租房的平臺、做app的平臺、分享視頻的平臺、寫作平臺等)。本文用此框架分析了Airbnb、YouTube、Android、Medium等風格迥異的「平臺」。

 理解平臺商業模式 

去年的一篇博客中,我第一次提出了平臺層級,之後以平臺層級為核心框架寫了我的第一本書,平臺規模化(Platform Scale)。出書之後,這個概念獲得了各個行業的接受,從創業公司到大公司,都使用這個框架闡述和評估它們的平臺策略。隨著時間的過去,我又觀察到了幾種經常出現的模式,這是一篇結構化的文章,我想要把我觀察到的新模式和我之前的思考進行結合。

無處不在的平臺

每家公司似乎都在打造一個平臺,人們關於平臺的定義也有許多的分歧。這也是我介紹平臺層級的核心動力,可以把它當作一個中心框架去理解各種不同的平臺。

28.2%申請加入YC的創業團隊聲稱在構建平臺

在軟體開發社區內,關於平臺的討論此起彼伏,從未停息,安卓是平臺,Saleforce是平臺,Facebook Connect是平臺,一切可以依附的東西都是平臺。

開發者社區之外,我們說Medium和WordPress是博客平臺。Youtube,Facebook甚至Instagram也是平臺。Uber,Airbnb通常被稱為「市場」,「平臺」或者「市場平臺」。

更難以理解的是,智能恆溫器Nest也被稱作平臺,耐克表示正在打造連接鞋子的平臺,通用聲稱將使用平臺的方式管理工廠。物聯網世界的平臺更加頻繁。問題在於,不管是Uber,Medium還是安卓,它們所說的平臺含義都不一致。

所以到底什麼才是平臺?通過這篇文章,我想要提出一種統一的框架,來思考平臺這個概念。

首先是概念

我們從「為什麼」入手。為什麼平臺會存在?

平臺的目標是讓生產者和消費者能夠發生交互。如何做到這一點?

構建動機激勵參與者重複進入平臺

提供參與者創造、交換價值的中心基礎設施

通過平臺生產的內容/商品/服務,匹配參與雙方

所以什麼是平臺?

「平臺是一種即插即用的商業模式,連接多個參與方(生產者和消費者),通過生成價值和交換價值讓雙方產生交互」。

進一步拆解

平臺是一種商業模式,而不是一種技術:平臺根本上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區別於管道(Pipes)

即插即用:生產者可以「插入」平臺,在平臺上進行創造。當消費者「插入」平臺,平臺給予它們相關的服務。開發者在安卓平臺創建APP,寫作者在Mediun上發表文章,房主在Airbnb上創建可租的房間,賣家在Etsy,易寶,淘寶提供商品。消費者進入平臺,獲取他們需要的東西。

交互:平臺核心角色是讓連接到平臺的參與者能夠發生交互。不同的平臺有不同類型的交互,但是所有的平臺都會有一種核心的交互。

 一種建築學的結構框架 

在所有的平臺中,我們反覆看到下圖中的三個層級:網絡/市場/社區、技術基礎設施、數據。

網絡/市場/社區層:一些平臺可能會有用戶清晰的相互連接著,例如社交網絡。一些平臺用戶之間可能沒有聯繫,但是會交換物品,比如電商(marketplace)。有的平臺也許會有一個隱性的社區層,比方說 Nest 恆溫器或者理財網站Mint.com,在這種社區裡面你的使用情況能夠和其他用戶對比。用戶可以在這種隱形的社區中受益,但並不需要發生明顯的連接。

更重要的是,這一層也是外部網絡的生產者創造價值的地方。為了讓這種價值產生,我們需要第二層: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層:這就是創業者「打造」的東西,基礎設施本身沒有多少價值,除非用戶與合作夥伴在上面創造價值。外部生產者是在基礎設施之上進行創造。開發者在 Android 之上開發 app。視頻播主在 YouTube 上面託管視頻。賣家在 eBay 呈現/託管商品。基礎設施層可能佔主導地位,例如 Android 這樣的開發平臺。基礎設施也可能會沒那麼重要,比如 Instagram。

大量的價值創造,會導致過量的問題,相關性下降。YouTube 上的視頻太多了,怎麼才能找到我喜歡的呢?這就引出了第三層:數據。

數據層:平臺都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利用數據。數據通常的作用是提供相關性,把最相關的內容 / 商品 / 服務與最合適的用戶進行匹配。有些情況下,價值僅存於數據層。比方說後面會展開討論的 Nest恆溫器就可以被看作是一個數據密集型的平臺,它的價值在於聚集的數據。

 平臺配置 

如前所述,所有的平臺都有三個層級,但是每一層的主導地位不同。我們就從3個基本配置開始,進行舉例說明。

基本配置一:市場/社區平臺

Airbnb、Uber 這類共享經濟平臺,他們在市場/社區層配置比重很高的。其價值的關鍵來源是網絡。Reddit 這樣的在線社區也屬於這一類。 

你可能會說數據、基礎設施都是或不可缺的,這沒錯,但是我提出層級的這個想法是想討論的是每一個平臺都會有其獨特配置。也有像 Craigslist 或者討論組這樣純市場、純社區的例子,幾乎沒有基礎設施或者沒有數據。

基本配置二:基礎設施平臺

這種基本配置屬於 Android 這樣的開發平臺,Android提供了 app 創建所需的基礎設施。當然,關鍵的一大部分價值是在頂部的市場層:應用商店Play store創造出來的,但是基礎設施顯然是重要的。幾乎所有傳統的開發平臺都全部集中在基礎設施層。

WordPress 是一個只提供基礎設施,並不通過數據產生網絡效應和價值的平臺。後面介紹的 Medium 則是另外一種配置。

基本配置三:數據平臺 

第三種基本配置往往最不明顯,這種配置是數據佔主導。數據在每一個平臺都有不同的角色。Facebook使用數據來確定你新聞流中的內容;Airbnb 使用數據向你展示相關的住處。但在一些情況下,數據本身就是在平臺創造的關鍵價值。

這類平臺看上去都不像是平臺:

可穿戴設備:耐克的鞋和智能腕帶不斷產生數據,潛藏的平臺則把用戶體驗集成到鞋、可穿戴設備和 app 當中。Jawbone 等大多數可穿戴設備都是通過數據平臺創造價值的。可穿戴設備是數據生產者。平臺在給予用戶價值的同時,也利用從用戶當中獲取到的數據來獲得網絡級的價值。

Nest 恆溫器與物聯網:當我們談論物聯網時往往更關注「物」 而不是 「網」。比方說 Nest 恆溫器就採用了平臺方案,通過聚集一座城市所有的恆溫器數據,它可以為城市的公用事業提供分析和其他服務。正是因為有了數據平臺這才成為可能。

工業網際網路:通用電氣公司的工業網際網路模式是數據平臺的另一個例子。機器通過傳感器不斷把活動數據傳給平臺,幫助每一臺機器之間相互學習,並且提供全網範圍的智能。

企業 2.0:Andy McAfee 討論過社交軟體在企業領域的崛起以及它是如何取代傳統企業系統的。工作流以及阻滯內部信息交換的實現都需要一個底層的數據平臺。

全渠道(Omnichannel)客戶之旅:像Burberry、Target這類零售商利用底層數據平臺來統一跨越商店與不同距離之間的客戶體驗。用戶在 app 上的操作會改變進店的體驗,反之亦然。這是可以做到的,因為底層數據平臺管理著用戶與商店的互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可以利用這些數據連接有相似購物行為的用戶,建立社區。

上面這些數據平臺屬於比較獨特的類別,這種平臺就像一個池子,匯聚不同來源的數據,讓不同的參與者從中獲取價值。

[本文作者Sangeet Paul Choudary,轉自IT橘子(ID: itjuzi521),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推薦關注i黑馬訂閱號(ID:iheima)。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相關焦點

  • 如何快速看懂「商業模式」?
    於是我就按照自己的理解根據一個個案例學習去總結我對商業模式的認知,今天我把這些心得即興分享出來,給大家提供一個「腳手架」,對於大家去觀察和了解一個陌生的、複雜的項目商業模式,提供一個思考工具。要想達到快速看懂商業模式,還是得多經歷項目的鍛鍊,所謂「操千曲而後曉聲,操千劍而後識器」,看得多了也就有了感覺。
  • 交易平臺的增長:你的商業模式,先談價值交換,才有商業變現
    文章要點快覽 通過三種更精準的概念來理解「商業模式」:一是價值交換模式,即你給用戶提供了被認可的價值後,也應該從用戶那裡獲得獲得相對應的價值,哪怕這種價值並不是錢,不能馬上變現;二是變現/創收模式,就是某樣東西轉化成錢/現金;三是利潤模式,即在具備了清晰的價值交換模式和收入模式之後所做出的選擇。
  • 運用商業模式畫布,解析第三方體檢預約平臺
    借著網際網路風口轉型的體檢行業,其背後的商業價值如何,到底有多大,文章藉助商業畫布工具為你解析。面對體檢市場這麼大的市場,體檢機構、醫院、第三方體檢預約平臺都在蠢蠢欲動,那麼第三方體檢預約平臺是否能夠分得一杯羹呢?筆者藉助商業模式畫布來分析一下。什麼是商業模式畫布?商業模式,描述了企業如何創造價值、傳遞價值和獲取價值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客戶、提供物(產品/服務)、基礎設施和財務生產能力。
  • 中國SaaS平臺的三種商業模式
    我們今天說的是另外的三種商業模式。(1)SaaS軟體商業模式:雲學堂為代表雲學堂賣SaaS軟體,掙SaaS軟體錢。一般賣給企業內部的企業大學,當企業內部的培訓學習平臺使用。我的粉絲都是些知識分子、男人、ICT圈子裡的人,我想我能賣的也就是:書、3C用品和配件(耳機充電器智能音箱啥的)、茶葉、紅酒啥的。我看劉潤也是賣這些。吳曉波也是賣書賣酒。現在他們都是賣在線課。得到不是一個平臺商業模式,因為他是自己找講師,然後和講師一起策劃內容,然後包裝講師、推廣賣課程。這是一個B2C商業模式:講師和課程就是商品。
  • 每個人都是一個創業公司,如何建立自己的商業模式
    ……納西姆·塔勒布在《利益攸關》一書中講過一個道理——如果一個人因為害怕獨自面對市場的風險,去「躲」在一家公司裡工作,用順從、迎合來換取收入和安全感……這恰恰是這個人最大的經濟危機。你要學會主宰自己的事業方向,建立自己的商業模式。這是一個「個人崛起」的時代,公司正在退化,你工作的價值越來越取決於你自己的安排,而非公司給你安排。
  • 呂生榮:什麼是營銷模式、商業模式、金融模式,一個案例讓你看懂戰略思維
    前幾天我已經分享了什麼戰略思維的基礎東西,戰略是由3大模式組成,營銷模式、商業模式和金融模式。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個案例,這個案例是通過這3大模式一起結合的,讓你看懂到底什麼是戰略思維,具備戰略和不具備戰略有什麼樣的區別,到底什麼是智慧。
  • 佳音APP大火,一個人人都能賺的平臺
    原標題:佳音APP大火,一個人人都能賺的平臺 佳音是現在很火的一款可以領優惠券購物省錢分享賺高額用金的電商導購平臺,很多人或許好奇,已經有了粉象生活、花日記等優惠券APP,為什麼要選擇佳音,做佳音?下面小音給您詳細解答下。
  • FCC流量圈平臺,為激活你的商業價值而生
    與此同時,蜂巢網體不斷優化人類社交關係網,實現全球人脈搜尋、人脈定位、商務關係優化、支付路徑等多重功能,令全球市場都能共享這一巨大的財富傳播模式。 掀起零擼2.0時代革命,輕鬆玩賺百億商業價值 ​流量圈平臺將網際網路思維與區塊鏈技術的高度結合,加持賦能全球實體產業,通過融合創新、脫虛向實,孵化全球網際網路IP及項目,打造超百億的商業價值窪地。每一位流量圈的用戶都能參與到這一流量帝國的建設中來,並收穫可觀的收益回報。
  • 泰木谷:致力打造草根創業致富平臺
    整棟樓洋溢著濃厚的藝術氣息,處處彰顯著泰木谷心織筆耕、用文化驅動商業以及泰木谷人對藝術更高境界的嚮往和追求。董事長林豪便是泰木谷的掌舵人。近幾年,隨著國際貿易增長趨緩,老齡化社會問題日趨嚴重。為了解決草根創業致富的難題,林豪審時度勢,應用國學基因和大數據技術,在福建省會福州市創立了泰木谷電商平臺,旨在打造一個可以利用時間碎片就業致富的公司。
  • 前有淘寶、美團,後有滴滴、雲集,揭開網際網路平臺的創業成功密碼
    一、定位能成為平臺的,都必須是網際網路界的農夫山泉,平臺不生產水,平臺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不要小看這句話,這是根本性的戰略定位。如果你志存高遠,要做個大事業,你就得無視這個消費者權益,讓天下沒有不能做的生意。人人可以開餐館,人人可以當司機,人人可以寫新聞,人人可以賣東西,人人都能放貸款,人人都能發貨幣。雲集的CEO肖尚略接受36氪採訪時,說了一句很真理的話:「今天媒介已經高度集約化了,90%的社會化流量我們幫你開採了,是時候可以去擁抱它了。
  • 社區團購平臺的十大商業模式解析之社群團購模式
    2020年,團購模式再次盛行。無論是社區團購還是社群團購,百度搜索量均超過8000萬。甚至許多頭部公司也已開始涉足這一領域。上一期小豬V5小編給大家介紹了社區團購平臺的十大商業模式解析,有關社區團購模式的介紹想必大家已經了解了。這一期呢咱們來分析一下社群團購模式。
  • 實踐家教育集團打造全球華商最具教育價值的國際商業平臺
    該集團的全球總部位於臺北,至今已在中國大陸、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等地開辦了包含關係企業在內的30家公司,主要為企業界提供美國BSE企業家商學院的全系列教育課程,並且已正式經政府主管教育部門的審批,創辦了華人世界第一所以創業教育為奉獻宗旨的實踐家商業培訓學院。
  • 地推聚合拉新平臺,最常見的商業騙局,你見過嗎?小心被割韭菜!
    4、金錢面前人人平等,命運面前人人不平等。5、金錢買不到人格,貪慾會喪失良心。6、金錢是個好僕人,但在某些場合也會變成惡主人。錢,雖身外之物,但人人都需要它、不能沒有它,因為我們要生存、生活。因此,賺錢之心,人皆有之!
  • 社區團購平臺的十大商業模式解析之團長自營店模式
    在全國市場上,十薈團、食享會、興盛優選等近50家平臺先後崛起獲得融資,中小型的團購平臺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總市場規模超過一萬億。對於目前發展最好的商業模式來講,社交電商孕育了很多新的商業模式出來,那麼今天小豬V5社區團購小程序小編將繼續帶來新的一期社區團購平臺的十大商業模式,這一期我們講團長自營店的商業模式。大家都知道,團長作為整個社區團購模式中的重要一環。
  • 內容平臺太多、牛逼作者不夠分了:淺談內容創業和平臺的突破口
    因為你的內容好,流量自然就來了,一個羅胖一個papi醬帶來的流量,已經能頂過市面上絕大多數app了吧。一個咪蒙帶來的轉化率,恐怕也秒殺了市場上大多數網絡平臺了吧。流量去哪兒了,去社交了去遊戲了還是去電商了?no,他們都去微信和其他內容平臺上消費內容了……於是,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變成人人都是創作者。
  • 「商業創業聯盟」推廣價格預估,靠譜的自媒體推廣平臺
    備註:本文數據來自站長之家移動傳媒平臺,文章涉及的數據依託平臺大數據計算所得,非百度官方數據,僅供參考。商業創業聯盟是當前百家號中的普通號,目前帳號百家號權重為1,綜合排名位列957850名,美食分類排名位列40254名,領先了13.9%的百家號。
  • 全新的創業商機,雲紙共享商業模式
    共享的核心就是做大做強,然後通過平臺的強大獲得紅利,同時又不影響原有的業務,甚至於有助於自己原有的業務。這種共享經濟模式在如今是一種全新的創業商機,投資者在面對投資選擇的時候要著眼於完善的商業模式,才能將創業商機轉化成產業網際網路模式。
  • 社區團購平臺的十大商業模式解析之社交電商模式
    社交電商模式是什麼?這一期小編繼續給大家帶來社區團購平臺十大商業模式解析,上一期有關社群團購模式的介紹想必大家已經了解了。今天呢我們來聊聊社交電商模式。是目前被譽為最具潛力的商業模式,也是被各大公司爭先結合的商業模式。
  • 獵頭平臺商業運營計劃書模板
    2020年,對於所有職場人來講,都面臨著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為疫情的原因,2020年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一,很多行業還亟待恢復生產,獵頭行業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做「人」的生意,如果沒有人員的流動,獵頭就無法正常的運轉起來。
  • 當記者們在創業:商業模式是「踩坑高發地」
    身處在媒介轉換和萬眾創業的大環境中,他們不想成為旁觀者。 走上商業場的媒體人們,雖有資源傍身,學習能力強,但不懂財務,對數字不敏感,頗具情懷。他們如何確定賽道?怎麼摸索商業模式?如何轉換身份?怎麼和投資人打交道?這群帶著家國情懷的文人站在商業競技場上,又能展現出什麼樣的創業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