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不說中國的教育和在線教育。畢竟中國教育最大市場份額在:
1、K12同步與提高教育、外語考級或外語出國教育
2、職稱考試與公務員考試教育
中國還不需要沒法變成錢的素質教育,中國也不需要沒法直接變成錢的能力教育。當然,給年幼的孩子找個能學習能長年齡不惹事不啃老的地方,這也是中國很多家長的強需求,比如職高技校中專,比如說青鳥思源春雪。
今天我們講的是工作人的學習。不過我們今天也不說MBA商學院,雖然這是工作人學習市場中挺重要的一塊。我們今天也不說劉一秒、李踐、陳安之之類的所謂工作人學習。
我們今天說的是另外的三種商業模式。
(1)SaaS軟體商業模式:雲學堂為代表
雲學堂賣SaaS軟體,掙SaaS軟體錢。一般賣給企業內部的企業大學,當企業內部的培訓學習平臺使用。
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在中國,培訓學習這個行當,金牌講師和金牌課程內容絕對是核心中的核心,而培訓學習平臺只是個工具而已,只能每年收一些相對固定的工具費用。
培訓學習SaaS至少比其他SaaS工具還要好一點,就是因為培訓學習SaaS,至少還有收到其他錢的可能性:
比如課件存儲空間的費用。大量課件是文檔和音頻視頻,佔存儲空間大
比如講課時,視頻直播或視頻錄播播放的網絡流量費用。
比如聽課時,培訓學習SaaS是員工群體使用,這是一個大群體。雖然這個群體不能大於消費者顧客群體,但是還是大於一般SaaS面對的特定企業部門那一小撮用戶。
既然培訓學習這個行當是內容為王,那做工具的廠商就得想辦法了。
我不知道記得對不對,在軟體時代,在企業培訓學習工具這個行當,最大的是不是時代光華?
而時代光華就是既賣IT工具,還賣課件。所以時代光華在過去到處買課件,再大批量複製賣出去。
因為過去是軟體時代,所以課件往往也是賣光碟。內容也搞個自己的格式以防止盜版,這樣只能用時代光華自己的IT工具打開來播放。
而雲學堂,在SaaS時代,把這事再重做一遍。而且課件還可以放到雲學堂自己的伺服器上,比過去光碟和內容格式故意加密,更能防止盜版。
(2)B2C商業模式:得到
我其實蠻佩服羅振宇的。1973年1月出生,1994年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學學士。2008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博士。1997年-2000年還在北京師範大學當大學老師。2000-20008年還在中國最高的媒體:中央電視臺,擔任《第一財經》這個節目的製片人和總策劃。
從2012年開始做羅輯思維公眾號,天天雷打不動發一條60秒,堅持3年,發展了幾百萬關注者粉絲流量。從2015年開始在深圳衛視上做跨年知識晚會,每一次晚會都會讓粉絲用戶再漲一個臺階。這就相當於淘寶雙十一大促的套路。而且選擇在深圳衛視做蠻好的。廣東和深圳,雖然作為中國改革開放最前沿,最開放的地方,但是廣東衛視和深圳衛視卻辦的不咋樣。中國衛視是老大帶五朵金花:央視、北京衛視、上海東方衛視、江蘇衛視、浙江衛視、湖南衛視。但是深圳作為一個改革開放的象徵,卻是有影響力的。雖然深圳和杭州都作為中國高科技城市的代表,有騰訊、華為、大疆、阿里,但是深圳給人感覺比杭州更現代一些,畢竟杭州還留下許多白素貞的歷史故事。所以羅振宇選的精明。
得到呢,捲入了這麼多粉絲,要變現。怎麼變現?
有人也問過我:你公眾號那麼多粉絲,你想過變現沒?
我說首先沒想過變現。如果要變現,我也只能想到兩個:做廣告、賣東西。如果說賣東西能賣啥?我的粉絲都是些知識分子、男人、ICT圈子裡的人,我想我能賣的也就是:書、3C用品和配件(耳機充電器智能音箱啥的)、茶葉、紅酒啥的。我看劉潤也是賣這些。吳曉波也是賣書賣酒。現在他們都是賣在線課。
得到不是一個平臺商業模式,因為他是自己找講師,然後和講師一起策劃內容,然後包裝講師、推廣賣課程。這是一個B2C商業模式:講師和課程就是商品。
但得到又是一個平臺模式,因為羅振宇畢竟做過製片人和總策劃,所以如何批量化工廠化工作,是需要一套方法的。
所以,如何讓課程更有品質,更能賣更多人,更能賣更高價,需要包裝。所以:
需要知識助理收集課程素材、需要編輯進行課程內容修訂潤色、需要PPT專業美化師對課件進行高大上美顏
需要燈光、攝影、化妝、服裝
需要錄音師、配音員、講書人,需要給視頻加特效,需要給視頻做剪輯
這是典型的專業的電視臺的工作方法。
所以,得到不是個開放平臺,但應用了專業化流水線的工作方法。這就比吳曉波高一個維度了。吳曉波只是單個作者出身,自己個人沒有親自從事過專業化流水線工作方法,所以現在搞知識付費服務,也只能搞自己。
(3)平臺商業模式:小鵝通
我是做SaaS的。經常會有人跟我說SaaS的問題:
1、SaaS服務,定製開發性不行
2、SaaS服務,集成性不行
3、SaaS服務,數據不安全
我往往回問這些人,我說,你看天貓啊,天貓肯定知道每一個商戶的客戶情況、營銷情況、銷售情況、庫存情況、訂單情況、財務情況,但是為啥可口可樂、寶潔、海爾、李寧等等這些國內國際巨頭都去天貓上開店?它們難道不害怕天貓內部有人偷看它們數據?它們難道對天貓沒有定製開發的要求?但是他們為啥還要在天貓待著呢?
無他,就是因為天貓上能賣貨。這是剛需硬通貨。一白遮百醜。
很多人很奇怪:Salesforce居然能滿足大中小企業的訴求,是不是人家的產品能力特別牛啊。但為啥ERP,雖然現在SaaS化了,但是你看,微型的有Xero、小型的有Intuit、中小型有NetSuite、中型有SAP By Design、大型有SAP HANA。為啥啊。
我告訴你們吧,就是因為Salesforce現在的產品線是:營銷雲-電子商務雲-後臺銷售管理雲-客服支持雲-即時協作雲。如果說到本質,那麼Salesforce就是沒有流量給你的天貓平臺。對於小商家當然沒啥用,但是對於外國大企業,都想建立自己的獨立在線營銷和電子商務體系,都想擁有自己的私域流量,那當然需要Salesforce這一套東西啊。
所以,如果對照回中國,有贊就是沒有流量進來的天貓平臺。
我還曾經問過大家一個問題:如果天貓沒有流量進來,天貓平臺從本質上來講是不是就是中國最大的SaaS?很多人都說是。
所以你看有贊,投資人和創始人以及骨幹員工,很多人都是從阿里出來的,他們深受阿里影響。一開始,他們當然沒有資金像阿里一樣做廣告拉流量。所以他們先風險投資驅動,先不做商業賣錢,先免費註冊使用。所以有贊積攢了幾百萬免費商家,然後有贊在2016年進行商業化的時候,就從後臺看數據,把後臺流量大的商家統計出來,然後一家家打電話做SaaS系統的銷售。
後來呢,有贊有了幾百萬免費商家和幾萬付費商家,然後有贊就做了一個有贊精選。這個玩法正好是和淘寶倒著做,但殊途同歸。淘寶是先有門戶和流量,然後商家一家家進來。而有贊沒錢,只能靠功能價值,一家家進來。進來的多了,就聚合成門戶。
很多人說,你不是說小鵝通麼?怎麼講起有贊來了。
我想說的意思是:小鵝通和有贊,其實從本質來講都是同一個商業模式:P2B2C。P,就是Platform平臺的意思。而這個B,既可以是一家商家小企業也可以是一個大V KOL,反正就是有自己的力量和粉絲。C就是最終消費者。
你看小鵝通,做了一套SaaS工具,如果你想搞在線培訓,你可以低價買小鵝通的這套SaaS公有雲服務。你買了後,你開始做課件然後把課件上傳到小鵝通的伺服器上,你做了營銷傳單然後到你的朋友圈到處宣傳推廣你的課程,然後你招生註冊報名。
但是,要注意,來的你的學生,他要報名你的課程,他既是你的客戶,但在後臺本質上,他也自動成為了小鵝通的註冊用戶。也就是說,小鵝通不用做推廣廣告拉用戶,你作為一個商家或講師,你在拉你的學生用戶的同時,你實際上也在幫小鵝通拉用戶。而且,你的學生給你的課程繳費,實際上也走的是小鵝通的支付系統做的在線實時交易。
請注意,請注意,這個套路,Salesforce也在用。比如耐克用了Salesforce的營銷雲和電子商務雲建立了耐克商城,你作為一個耐克的消費者要註冊成耐克的會員來購買,但是本質上,同時你也註冊成了Salesforce的用戶。Salesforce的海量用戶就是這麼來的。很多人不知道。
小鵝通是2016年成立的,4年了,到現在,小鵝通平臺:
上面的課件:1500萬個
小鵝通的用戶:6.8億。這可是實實在在用戶,這不是咱們2015年在望京在地鐵上隨便找人掃碼加的用戶。這些用戶是被無數個培訓機構或獨立講師拉進來的,這些用戶是真正註冊報名、真正聽課的用戶。這是實打實的用戶。
小鵝通的總學習人次:120億次。這就是活躍度。
小鵝通平臺的最高在線學習用戶:突破1000萬。1000萬什麼概念?就是使用小鵝通的那些培訓機構和講師,他們在同時講課,他們的用戶在同時聽課,最大量時突破1000萬人。
我過去不理解馬雲說的:淘寶平臺我們承諾永久免費(但廣告不免費)。
後來我理解了:只有養魚池子大了,一直養魚(淘寶目前有1200個商鋪,但只有5000個商鋪最掙錢)。等魚放養大了,就撈到另外一個池子:天貓,去狠薅羊毛。這就是撇脂策略。
小鵝通,也會有聚合門戶和門戶流量,也會通過智能推薦算法做用戶的跨商鋪的交叉購買。這比SaaS,一個個賣單間租戶工具簡直高几個維度。小鵝通是網絡捲入效應,越智能推薦交叉購買越價值高、商家粘性大。而SaaS,不管你是賣了多少套單間租戶,租戶之間沒什麼關係,那也是想搬家就搬家,反正就是個單間租戶。
所以,我講的也不是有贊也不是小鵝通,這就是個通用商業模式,叫:P2B2C。這個平臺可以賺:
SaaS費:天貓叫技術平臺服務費
營銷廣告費
支付通道費
智能推薦交叉銷售交易佣金費
只不過,這個商業模式,小鵝通是在培訓這個細分賽道,有贊是在零售這個細分賽道。這個商業模式已經被多家事實證明是成功的、有效的。
而且,我今天講的三種商業模式,也不僅僅目的是在講中國的社會化學習這個事。這個事本身沒多大意義,不值得我來寫它。而我只不過是用這個細分賽道的三個活生生的案例來給大家解釋商業模式,否則平時我乾巴巴給大家解釋商業模式,大家也聽不懂、理解不了。
我的話說完啦。各回各家,各找各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