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嫦娥五號不屑一顧,宣布將送18人登月,載人登月難在哪?

2021-01-09 伊棋知點

大家好,我是科普不正經聊生物的生物博士伊棋。

近來,月球因為嫦娥五號取壤成功再度熱鬧起來。我國探月工程取得了重大進展,嫦娥5號實現順利登月並返回地球,取回了將近1731克的月壤樣品。而美國在1972年後就一直沒有再進行載人登月。隨著我國探月工程的順利進展,美國也宣布將在2024年送18人(9男9女)重返月球。

既然能夠順利實現嫦娥五號登月返回,為何不直接進行載人登月,難點在哪裡?其實不要光看表面,嫦娥五號能順利成功登月,和載人登月難點不同。事實上,載人登月面臨的問題非常複雜,需要解決技術和人員兩方面的問題。

1、登月不僅燒錢還需要解決技術難題

載人航天是非常燒錢的,以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為例,在工程執行過程中,總共花了約225億美金。除了高昂的費用之外,必須解決一系列技術的難題。

2、登月方案很關鍵

登月方案制定很關鍵,例如阿波羅飛船使用的是月球軌道會合的方法,利用火箭將載人飛船發射到月球軌道,在繞月軌道上穩定後,發射一個登月艙,將人送往月球上,飛船繼續繞月球軌道運行,等太空人在月球工作完成後,返回登月艙,再通過發射與月球上運行的飛船會合,之後返回地球。

而在這一系列過程中需要解決很多的難題,比如說當登月艙到達月球之後,登月艙從月球發射失敗怎麼辦?登月艙從月球發射以後,如何與在月球運行的飛船進行會合?隨之而來還有一系列的問題都需要解決。

3、 登月過程需要解決一系列問題

在阿波羅計劃實施的過程中,也同時開展了一系列輔助的計劃。(1)1961—1965年「徘徊者」計劃(研究月面著陸的可能性);(2)1966~1968年的「勘測者」計劃(試驗軟著陸);(3)1966~1967年的「月球軌道環行器」計劃(繞月飛行,選擇理想登月點);(4)1965~1966年的「雙子」計劃(模擬駕駛飛船及各種必要訓練)。

從這4項計劃就可以看出,登月每一個關鍵點都會面臨著巨大的問題。發射無人探測器就是先去獲取月面著陸的實驗數據。為了防止月球飛行器載著陸時墜毀,需要研究合適的軟著陸方法,另外就是,月球上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適合登陸,因此必須找到適合人類登陸的地點,最後,就是必須進行一系列的訓練,比如說在軌飛船如何駕駛,遇到應急問題如何處理等等。

4、太空人的選拔與訓練

登月最關鍵的就是太空人的選拔,這對太空人的要求非常的嚴苛,比選擇空軍飛行員還要更加嚴格。登月的太空人需要具備科學家、工程師、飛行員等等一系列的基本素質。

僅體檢就可以篩選掉一大批人,而在經過嚴格的體檢程序之後,面臨的是一系列複雜知識的學習。首先需要學習天文知識,了解星星月亮以及宇宙等方方面面的知識。然後就是學習地質相關的知識,掌握相關實驗技能,因為太空人需要在月球表面開展月壤月巖的取樣和研究工作。

另外太空人熟練學習各種複雜儀器的使用和維護,包括無線通訊設備的使用以及故障的維修。因為在宇宙中,月飛行器和地球聯繫的方式只有通過無線設備。而一旦儀器發生故障,就無法收到地面指揮中心的信息,無法保持聯繫。所以需要應對各種各樣的問題,保持儀器正常運作。

除此之外還要進行各種各樣的訓練,以應對可能觸發的一些突發狀況。例如在阿波羅13號飛往月球的過程中,服務艙內的液氧箱突然發生爆炸,損失了一半兒液氧和電源。三位太空人正是憑著平時過硬的訓練,在與地面指揮中心斷斷續續的聯繫中糾正航線,終於繞過月球,艱難地返回了地面。

所以載人登月非常難,前期的各種發射器登月實際上都是為了為後續載人登月打基礎,積累關鍵的數據。

我是伊棋,山西大學教師,科普不正經聊生物的生物博士,本期話題就到這裡,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對比嫦娥五號,看美國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的關鍵謎點
    ↗上圖是嫦娥五號月表國旗展示的照片(截圖)與此同時,也引發了一場對美國1969年那次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的大辯論,不少人對美國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提出種種質疑。儘管近日被譽為我國「嫦娥之父」之一的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先生,已經明確表示過美國人的阿波羅登月是無可爭議的事實,但仍然不能平息人們對美國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的質疑,眾多「天迷」、「月迷」們希望通過嫦娥五號解開阿波羅登月之謎。
  • 載人登月的預演嫦五任務完成,中國何時登月,會比美國先一步嗎?
    本次嫦娥五號月球取樣返回任務,是40多年來人類再次踏上月球取回月壤,而這次的嫦娥五號的取樣流程和美國的阿波羅登月流程除了沒有載人以外其它全部相同,也被外界認為這幾乎就是一次對以後載人登月任務的預演,那麼中國何時載人登月,會不會比美國的再次載人登月先一步送人上月球呢?
  • 月球上沒有發射基地,載人登月如何返回地球?看嫦娥五號就知道了
    嫦娥五號月球上取樣,是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繞、落、回」的收官之戰,目前來看很成功,2公斤的月球樣本已經被轉移至返回器中。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正繞月飛行,將擇機調整模式進入月地轉移軌道,其實最困難的環節已經完成了。嫦娥五號從發射到月球樣本返回地球需要經歷23天的時間,每一步都十分艱險,因此受到廣泛的關注。
  • 美國又宣布大事,載人登月中包括9名女太空人,還有日本幫助!
    嫦娥五號在發射之後,已經成功在月球上著陸,並且完成了特定的任務,將會在近期返回地球,初步計算的位置應該是在我國的內蒙古,如果嫦娥5號可以順利地返回地球,這也就意味著中國已經成熟掌握了無人月球採樣技術,我國下一步載人登月計劃的進行也會更加順利一些。
  • 成功登月的嫦娥五號,為什麼成了美國登月陰謀論的證據
    但你也許很難想到,這張跨越遙遠距離回家的照片,同時也在陰謀論者的世界裡被廣為傳播——陰謀論者似乎認為,我國嫦娥五號拍攝下的這張月面著陸照片,成了美國「登月陰謀論」的最大佐證。1999年,由美國蓋洛普公司進行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僅有6%的美國人相信「登月陰謀論」,而隨著人類步入網際網路時代,相信登月陰謀論的人不斷增加。在2008年美國探索頻道播出的節目《流言終結者:登月疑雲》中,顯示共有20%的美國人相信「登月陰謀論」。今天,「登月陰謀論」仍然在我們的網絡社區發酵。顯然,它已經成為了一個經久不衰的「都市傳說」。
  • 登月騙局?「嫦娥五號」登月後引發的風暴,實在讓人看不下去
    隨著「嫦娥五號」的登月,全國人民對於太空事業一下子熱情了起來,就是街邊燒烤店的老闆也能跟你嘮嗑幾句,作為一個中國人對於這樣一個成就自然是滿滿的驕傲,然而與之而來的卻是「美國登月造假」也成了討論熱點。更離奇的是,美國「登月造假」從一開始的「美國第一次載人登月是假的」逐漸變成了「美國人壓根就沒登過月球」,讓人哭笑不得。
  • 51年前美國阿波羅登月,是騙局還是偉大創舉?嫦娥五號已經證明
    嫦娥五號其實是載人登月的1次技術驗證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時間上午9時07分,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從拜科努爾發射場起航,在最大高度為301公裡的軌道上繞地球一周,歷時1小時48分鐘,於上午10時55分安全返回,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
  • 嫦娥五號傳回照片,美國登月是假的?2大疑點至今無法解釋
    隨著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除了採集月球西半球風暴洋區域的月壤樣品外,和其他「嫦娥」系列探測器一樣也傳回了大量的照片,除了月球照片外還有探測器著陸時的照片。隨著嫦娥五號的順利著陸,國內外對於美國的「阿波羅」登月的質疑聲又開始增加,首先質疑聲最大的還是美國載人登月的具體時間。
  • 一切來得太快,繼嫦娥五號登月歸來後,俄羅斯航天局宣布大消息!
    說到對太空的探索,相信很多人對於那個浩瀚無垠的宇宙都包含著好奇心,而確實這麼多年過去了,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依舊在不斷持續著,從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人類以及不局限於在太空漂浮玩玩了,而是對於登陸月球更加感興趣。
  • 嫦娥五號到月球上挖土,NASA突然喊話,CIA前僱員:美國登月是假的
    日前,我國「嫦娥五號」太空飛行器發射成功,肩負重大使命前往月球。此次登月的主要任務是「取樣返回」,在完成繞月飛行、著陸、取樣後再返回地球,難度堪比載人航天。「嫦娥五號」順利返回後,將帶回大約2公斤月球表面土壤,為研究月球表面成分提供直接科學證據,並進一步完善登月體系,為後續載人登月打下堅實的人才、技術和物質基礎。
  • 13年前印度向全世界宣布:在2020年載人登月,那現在如何了?
    嫦娥5號月球探測器成功著陸的消息傳來,喜悅的心情充斥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裡,中國成為第二個成功採集月面樣本的國家,而上一個成功的美國已經有40年未曾踏上月球了,前蘇聯曾制定過登月計劃,卻因為種種原因擱置了。
  • 美國公布188頁新一輪載人登月報告,月球要進入瓜分時代了?
    作者:文/虞子期 這兩天,嫦娥五號備受全球的關注,也再次引發了人類登月熱潮,如今嫦娥五號正在返回地球的路上,具體的返回時間暫時沒有公布,但是從初期的任務時間點來看,總計是23天,如今已過一半時間,所以應該快了,我們只需要細心等待即可,中國嫦娥五號也是在過去40多年來,首次實施月球採樣的國家,
  • 嫦娥五號對比阿波羅登月,著陸腿壓痕明顯不同,這是為什麼?
    嫦娥五號踏上歸途阿波羅載人登月的成功為嫦娥五號任務的實施積累了知識與經驗,繼往開來的嫦娥五號也是對「質疑阿波羅載人登月造假」言論的一次有力澄清,因此它的一舉一動都免不了與前輩加以對比不少人質疑,在人類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僅11年後,大洋彼岸的NASA憑什麼就有載人登月技術實力,這是對人類初入宇宙歷史認知的誤差。在那一時期不僅僅是載人登月,還有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天體都在那一時期實施了探測任務。
  • 美國阿波羅飛船登月可能造假?嫦娥登月「露腳」,給出完美解釋
    隨著近日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月,並向地球同步發動登月照片之後,很快就有人發現,嫦娥五號登月的一些圖片,與美國當年阿波羅登月計劃中披露的一些照片細節存在巨大的不同,然後由此得出當年美國推動的阿波羅登月計劃,很可能存在造假的說法。
  • 嫦娥五號「打水漂」返回地球,驗證載人登月,阿波羅不敢玩
    萬眾矚目「打水漂」 嫦娥五號在億萬人的矚目中返回地球,在落地之前,它會在大氣層打個「水漂」。許多人產生疑問,為什麼太空飛行器不直接降落到地面,而偏要在大氣層上面跳幾下,如果不是「多此一舉」,難道這背後有什麼深意嗎?
  • 對比嫦娥五號發回來的照片,阿波羅登月的腳印踩得很深,可信嗎?
    就在無數人難抑興奮心情的時候,還有不少人對美國那次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表示質疑,試圖通過嫦娥五號發回來的照片,去與美國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的照片進行對比,以解開阿波羅登月之謎。儘管近日被譽為我國「嫦娥之父」之一的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先生,已經明確表示過美國人的阿波羅登月是無可爭議的事實,但仍然有許多人對美國人的阿波羅登月提出質疑。其中一個質疑點就提到,美國人阿波羅載人登月的照片上,太空人的腳印踩得「很深」,顯得十分蹊蹺。
  • 嫦娥五號登月成功!阿波羅計劃出現兩大漏洞?難道當年是造假
    近日我國嫦娥五號順利升空,登上月球採集月球土壤的消息受到所有人的關注,這標誌著我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從月球帶回土壤的國家,根據資料,此次我國嫦娥五號可以從月球帶回來兩千克月壤,而此前美國的一系列阿波羅計劃,一共從月球帶回數百千克的月壤,而蘇聯僅僅帶回不到一千克月壤。
  • 嫦娥五號「打水漂」返回地球,驗證載人登月,阿波羅大多不敢玩
    萬眾矚目「打水漂」嫦娥五號在億萬人的矚目中返回地球,在落地之前,它會在大氣層打個「水漂」。許多人產生疑問,為什麼太空飛行器不直接降落到地面,而偏要在大氣層上面跳幾下,如果不是「多此一舉」,難道這背後有什麼深意嗎?
  • 嫦娥五號支架留下痕跡,阿波羅號卻沒有,美國登月又被質疑!
    嫦娥五號支架留下痕跡,阿波羅號卻沒有,美國登月又被質疑!於是極速開展了阿波羅登月計劃,1969年在一場世界矚目的直播當中,美國的阿波羅飛船成功地飛向月球,在經過了38萬公裡的飛行之後,成功的在月球上著陸。在阿波羅號,飛船上的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成為了第1個進入月球的人類。嘗到了成功的甜頭,美國先後又進行了6次登月,成功的將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徹底的穩定了自己在國際上霸主的位置。
  • 嫦娥五號登月挖土,美國提出過分要求,斯諾登:阿波羅登月是假的
    俗話說得好,十年磨一劍,也許在其他國家看來,我國嫦娥五號登月工程只是短短數十天一來一去的簡單過程,可事實上為了見證這令人驕傲的一刻,我國的整個科學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一絲一毫的鬆懈都不敢有。所以,嫦娥五號只要能夠成功地完成探月任務,從月球表面順利取樣帶回,這便是對於我國萬千科研人員的莫大安慰。當然,過程不參與,很多國家卻也是緊盯著嫦娥五號的成功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