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過一個流傳頗廣的謠言,關於「喝冰水」的,大概就是喝冰水會「宮寒」,會讓女生患上各種不孕不育婦科病什麼的。冰水當然沒那麼強大的破壞性,不過吃太多冰冷的食物,對健康確實是沒有好處的。
人體的溫度是37℃左右,人體的腸胃也是這個溫度。如果一下子吃了太多冰冷的食物,比如冰水、冰棍、冰淇淋等,會對胃部造成突然刺激,使血管急劇收縮,出現痙攣等應激反應。臨床上,大量吃冷飲最容易造成急性胃炎,通常表現為嘔吐和腹瀉。如果長期大量吃冷飲,還會使胃的消化能力和對細菌的防禦力降低,使人體抵抗力下降。
所以,如果要吃冷飲,一定要慢慢吃,讓食物在嘴裡「緩一緩」,溫度跟體溫差不多了再咽下去。而且身體過度疲勞的時候也要少吃冰冷的食物,少喝冷飲。因為人體疲勞的時候,人體處於應激的狀態,機體耐寒能力下降,如果吃過多冷飲,會產生虛脫、腹瀉等不適,甚至還會引發更多的疾病。另外,吃太多冰冷食物容易阻礙血液循環,引起肩膀疼痛等不適。平時就容易手腳發涼、容易腹瀉的人,也最好不要吃冰的。
有的人說了:那不吃冰的,我們吃「熱的」!吃熱的是不是對健康就很好呢?
縱觀全球,中國人是格外愛「趁熱吃」的民族。而這種「趁熱吃」的習慣,很可能帶來食道癌的風險。
2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在最新出版的《柳葉刀·腫瘤學》雜誌上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飲用65℃以上的熱飲,會增加患食道癌的風險。其實不僅是熱飲,趁熱吃熱食也有同樣的危害。
2018年2月5日,一項針對中國參與者的大型研究,明確指出中國人常吃熱食可能致癌。該研究發表在美國權威醫學雜誌《內科醫學年鑑》(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由北京大學健康中心的餘燦清博士領導,對中國45萬多人(年齡在30歲至79歲之間)進行了9年跟蹤調查。
2019年3月,一項發表在《國際癌症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上的大規模研究,再次驗證這個理論:喝熱茶(熱水),癌症風險翻倍。
吃熱食喝熱水的風險,你看到了嗎?
相對於其他器官,消化道中的食道、胃是個「傻瓜器官」,往往被燙傷後,你還不知道。比如,吃東西時如果被燙到嘴,很多人會趕緊把它咽下去,覺得這樣就不燙了——你的嘴怕燙,難道食道就不怕燙了嗎?高溫飲食的刺激會使口腔黏膜、食道、胃黏膜頻繁破損,甚至發生潰爛、出血,從而誘發癌症。數據顯示,食道癌患者中,平時喜好熱食、熱飲者佔到90%以上。
廣東潮汕地區是全國有名的食道癌高發地,發病率高達40/10萬人,每年新發病例估計超過5000例。眾所周知,潮汕人愛喝功夫茶。茶本身是健康飲品,但傳統意義上的功夫茶講究一個「燙」字,泡茶的水是沸水,喝的時候要保證一定的高溫。但人的食道黏膜只能耐受50℃~60℃的溫度,過燙的茶容易燙傷食道黏膜,長期飲用,損傷的黏膜還未完全修復又被燙傷,這個過程可能發生基因突變,導致癌症。研究發現,喝茶溫度不能超過70℃,若滾燙的茶水倒出後2分鐘內就喝完,患食道癌的風險會比等4分鐘後再喝上升5倍。
冬天到了,人們特別喜歡涮火鍋、喝熱茶,圖的就是一個熱乎乎。在這裡要提醒大家,吃飯喝水都要慢慢來,保證食物都「溫乎乎」的下肚,才是最健康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