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快趁熱吃,菜涼了就不好吃了。」隨著天氣越來越冷,趁熱吃成了家庭聚會、朋友聚餐時的一種常態,往往一盤菜剛端出來,就被幾筷子瓜分完了。平日裡,「要趁熱吃」「多喝熱水」等熱心囑咐也時常在耳旁響起。不過,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吃過燙的食物對身體有著非常嚴重的危害。
「趁熱吃」易傷身
「冬天驅寒吃火鍋,夏天火大以毒攻毒吃火鍋,過生日吃火鍋,大病初癒也吃火鍋。」90後姑娘青青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火鍋控」。她坦言,只要外出吃飯,首選肯定是火鍋。
前幾天,青青和朋友相約一家新開的火鍋店。火紅的鍋底滾燙後,青青熟練地夾起一片「肥牛」放入鍋中,數著時間等肉燙熟後,她馬上夾出來塞進嘴巴。未等朋友提醒,她就已經被燙得嗷嗷直叫,不停地伸出舌尖呼氣。「火鍋的第一口『肥牛』是最美味的,總想快點吃到它。」雖然有時吃完火鍋之後,青青口腔被燙得起泡,但是下次吃時,她又是好了傷疤忘了疼。
同樣,因吃熱食受傷的還有家住南苑路的呂先生。
「我吃飯速度較快,一般家人才吃到一半,我就已經吃好了。」52歲的呂先生吃飯並不講究,剛出鍋的菜也照吃不誤,「雖然有點燙,但是可以接受。」
可前幾天,呂先生因長久吃燙食而患上了食管炎,導致後來只要吃熱飯,就會感覺食管灼熱,而且吃刺激性的食物會痛。熬了一個星期不見好轉,他不得不在醫生的建議下吃藥治療。
發現吃咽困難,應及早就醫
剛烤好的五花肉、剛煮好的熱茶、剛涮好的羊肉……寒冷的冬天裡,熱乎乎的美食顯得更加誘人。但是,資料表明經常飲用65℃以上的熱飲,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非常熱的飲料更是被列入了2A級的致癌誘因,有多項試驗表明,過燙的飲料(高於65℃)是造成食道腫瘤的一個原因,而這個原因在於其本身的溫度而不是飲料本身的成分。
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其實這也是一種飲食觀念。現在患胃病的人越來越多,一方面是因為食物被吃進身體對身體造成傷害;另一方面,則是現在很多人的飲食是不合理的,不科學的飲食對腸胃有很大的傷害。剛煮好的食物最好先涼一涼再入口,因過燙的食物不僅會燙傷口腔黏膜,久而久之還可能引起食道裂孔疝、食管癌等問題。
在冬天很多時候,選擇的都是高溫食物。但是經常吃燙飯、喝燙湯的人容易損傷食管黏膜;長期食用過燙的食物,容易使食管黏膜上皮受損,誘發諸多病變。最重要的是,當黏膜上皮長期受到熱食的刺激,便難以癒合,病情容易反覆,最終可能造成癌變。
市民如果平時吞咽時有異物感,吞食停滯或有頓挫感,胸前區飽脹或有堵塞感,應該及早到正規醫院的消化科就診,必要時進行胃鏡檢查,明確原因以便趁早治療。
記者 | 呂鵬
編輯 | 陳其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