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以「師者」的身份進行「傳道授業解惑」,指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並強調「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也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中國作為文明古國,教育事業不僅是一貫千年尊師重教的「領航燈」,也是橫跨世紀崇智尚學的「風向標」,必須加以重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教師是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習近平總書記也點讚「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教師既是用博愛之胸懷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傳播者」,也是用榜樣之力量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造型師」,這是教育的任務要求,也是教育的價值導向。只有教師「珍惜這份光榮,愛惜這份職業」,舞好立德樹人的指揮棒,守好教書育人的責任田,奏好實踐礪人的交響曲,「師者」一詞才能真正對得起「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的榮耀和褒揚。
要回答好「培養何種人」的問題,發現立德樹人的擔子更重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教育作為培養合格公民的基礎性工程,是一項薪火相傳的基業。正因為「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有兩個,一個是十年前,另一個是現在」。因此,教育工作者既要當好「學高為師」的解惑者,又要扮好「行為世範」的引路人,始終保持教育公允的初心,在長期以身作則和身體力行中,用自己廣博見聞和獨到魅力感化學生,使之頓悟「確認過眼神,遇上對的人」,逐漸培育學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道德,促成學識和人格上的雙維自立。
要回答好「為何培養人」的問題,發現教書育人的責任更大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教育作為提高國家人力資本的戰略性工程,是一項求善尋美的事業。正因為「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因此,教育工作者既要當好「黑臉張飛」,鐵面無私地指出青年學生的不當言行,又要扮演「紅面關公」,事無巨細地呵護青年學生成長成才。只有掌握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當好「戲精」,在大是大非原則問題上毫不退讓甘做「槓精」,用多元教學手段、多維引導方式、多種話語體系,才能做好「傳道授業解惑」。
要回答好「如何培養人」的問題,發現實踐礪人的要求更高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教育作為促成自由全面發展的引領性工程,是一項重塑價值的偉業。正因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因此,教育工作者決不可當「佛系教授」,也不能當「古板學究」,而要引導青年學生深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波瀾壯闊的偉大實踐,從教室講臺到田間地頭,從「純潔象牙塔」到「社會大染缸」,通過躬親實踐了解社情民意,培育家國情懷,樹立政治信仰,既成為中國特色社會的「建設者」,也要做引領時代的「弄潮兒」。
「人民教師無上光榮」,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工作者高度的評價。在全黨全社會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時,在更多資源和更高待遇向教師傾斜時,在廣大教師享有應有的社會聲望時,教育工作者也應「安心從教、熱心從教」,既不能「看人下菜」嫌貧愛富,也不能「見風使舵」迷失立場,既「不為五鬥米折腰」,更「不為不義財屈膝」,才能真正讓「愛與榜樣」這四個字發散出時代光輝。
教育是一場播撒愛和榜樣的春耕,待到丹桂飄香的秋收時令,則會收穫感恩和感動,周而復始,千載相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無需用太多的溢美之詞讚揚教育工作者,因為他們在每一個學生心中深埋下「大國良師」的微渺種子,終有一日將長成遮天蔽日的參天巨木,長成鼎立蒼穹的國之棟梁。
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願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可以沉下身子、俯下耳朵,細耳傾聽青年學生的微言微語,敏銳洞察青年學生的所思所想,成為他們成長路上的「守護神」,更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上的「築夢人」。(作者系福建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編:劉黎(實習生)、孫競)
助力2018網絡安全宣傳 人教社展會免費贈閱相應讀本17至21日,由中央網信辦、四川省人民政府指導,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8年網絡安全博覽會在成都開展。據了解,為配合此次網絡安全宣傳周的宣傳活動,受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專家委秘書處委託,人民教育出版社攜最新出版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讀本·大學篇》,以免費贈閱的形式參展。 【詳細】
首屆世界語言資源保護大會在長沙開幕首屆世界語言資源保護大會19日在湖南長沙開幕。本次大會主題為「語言多樣性對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作用:語言資源保護、應用與推廣」。大會上,與會代表從語言文化多樣性政策與措施、語言資源保護規範標準與人才建設、語言資源開發應用與推廣等方面開展廣泛而深入的研討,分享各國語言資源保護經驗,展望現代信息科技與語言資源保護、開發、應用相結合的前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