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毅: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

2021-02-08 北京朵多教育


現代社會,有一個值得父母進一步反思的問題:為什麼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與最終的結果,差異會如此之大?


答案很簡單,一切皆種因在家庭(父母養而不教,教而不當),結果卻顯明在學校,影響在社會。很多人從新聞中看到一堆社會亂源,只會怪政府、怪學校,卻忽略了最重要的「家教」。因為品格和道德的教導必須趁早,等孩子長大後出現行為偏差再來糾正,就太晚了。


這種親子教育上的缺席,尤以父親的角色最為常見。究其原因,或許是與社會主流價值觀所普遍認為的「一個成功的男人必須具備社會地位,且功名在外」有關。


長此以往,導致多數男人認為花時間追求個人成功,遠比教養兒女的成就來得重要。其實,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至於如何同時兼顧「質」(心思)與「量」(時間),建議大家可參讀我的《贏在扭轉力》,欲想事業有成,必須在練就眼力、魅力、動力、魄力的過程中輔以德力的幫助,讓自己的事業與家庭獲得平衡,並且身體健康、生命閃亮。


至於如何在平日繁忙的工作中做到事業與家庭的平衡,在此介紹一種觀念,叫作「高質量時間」(high quality time)。周日帶孩子練習一些球類運動或音樂才藝時,可由母親主要陪同,父親能陪伴更好。但每逢正式的比賽或是音樂才藝表演(通常是在周末),則父母都要全情參與出席,藉此讓孩子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孩子的心思意念。親子關係本就微妙,與其在孩子面前滔滔不絕,道理連篇,不如以身施教。經驗表明,父親正直、善良、擔責,就能在子女面前樹立權威。多少人一生致力於扮演好父親的角色,卻事與願違,癥結正是在於沒做到上述這點。



相對於母親帶給孩子的溫柔、關心,父親則應負起責任培養孩子的勇氣及冒險的特質。要教養出一個身心健全的孩子,父親、母親都要在場。在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父母給孩子的最好禮物是:


1. 幼年期。教養孩童,使他行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教導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要上進、負責任、尊敬人、不自私。


2. 青春期。尊重並培養兒女成為獨立的個體,管教方式從教導、命令到啟發、影響,學會以尊重與溝通取代你對兒女的期望,給兒女說誠實話的安全感。


3. 成年期。尊重兒女工作及婚姻的選擇,兒女成婚後,父母要懂得退居第二線, 以讓他們感受到父母以他們為榮。



以上是我對父職的思考,也是我這些年踐行父道的感悟,更是我在繁忙一生的商業生涯中盡心盡力去平衡的關係,但總是掛一漏萬,總有力不從心之感。卡西的《做個真父親》是這方面的佳作。理論深入淺出,痛點直擊人心。父親越早參悟父職的重要、踐行父道的根魂,就能越早享受到為父之樂。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多數男人的理想,齊家是起首,是根基。


END


孔毅:摩託羅拉總公司資深副總裁兼個人通信事業部亞太區總裁、英特爾經理人;被譽為「iRAM之父」「手機中文化之父」「Linux智慧型手機之父」;著有《贏在扭轉力》《第一與唯一》《雙職侍奉》等書。

版權聲明:本文摘自卡西•卡斯滕斯著《做個真父親》,北京朵多教育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及圖書圖片信息。朵多教育匯集了一群愛圖書、愛孩子、愛家庭、愛生活的夥伴。致力於通過精品圖書、優秀課程、實用的定製化培訓等來裝備和服務每個家庭,依生命季節的特點進行全人關懷教育,使家人能以各司其職、恪盡職守、家道興旺。我們盼望與您一起努力,共同為家庭和美、社會和諧構建積極、健康的生態。

相關焦點

  • 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
    通過高質量的聊天和閱讀過程的親子互動,娃愛提問,也愛思考問題,他的表達能力越來越好。想要孩子的表達能力提高,就得在高質量的聊天和親子閱讀等互動上下功夫了。此時,爸爸、媽媽還不能完全放手,在孩子睡著後,要幫助孩子檢查一下書包(切記不能讓孩子知道),查漏補缺,第二天孩子回家後要表揚他:自己能帶齊學習用具,真是個有能力的好孩子。樹立孩子自信心。第四步,家長就可以徹底放手了,如果真的忘帶了,孩子就要學會接受批評。如果孩子有牴觸心理,那可以怎麼做呢?
  • 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以「師者」的身份進行「傳道授業解惑」,指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並強調「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也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
  • 《寫給孩子的世界名人傳記》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
    有人希望孩子能從名人身上獲得人生的啟迪,有些人希望孩子能從中樹立遠大的志向和抱負,還有些人希望孩子能找到自己的榜樣,從中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 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曾經說過:「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每一個名人,都是對社會或者歷史做出過重大的貢獻的,他們身上確實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的地方。
  • 致敬老師:教育無他 唯愛與榜樣
    | 致敬老師:教育無他 唯愛與榜樣 第36個教師節即將來臨,向所有老師道聲:您辛苦了!畢業於浙江師範大學教育系初等教育專業的她,紮根偏遠山區從教9年,課改研究勤耕不綴。   2005年,馬秀蘭考入縣實驗小學,除了業務精湛,她是別人眼中的「沒脾氣的小學老師」,對學校分配任務從不挑撿。擔任班主任的同時,還先後兼任學校出納、年級組長、校安助理、校辦主任等多個崗位的工作。
  • 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
    有人希望孩子能從名人身上獲得人生的啟迪,有些人希望孩子能從中樹立遠大的志向和抱負,還有些人希望孩子能找到自己的榜樣,從中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 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曾經說過:「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每一個名人,都是對社會或者歷史做出過重大的貢獻的,他們身上確實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的地方。
  • 教育之道無它,唯愛與榜樣而已 升學e網通幫助家長找到與孩子正確...
    在「家長學堂」學習後,他才發現與孩子之間這種緊張的關係,主要是溝通的方式方法出現了問題。「專家在課上講的嘮叨式、催促式、專制式家長的做法我身上都有。我潛意識裡認為供孩子吃穿、養他長大、對他愛護有加,那他就應該聽我的話做乖孩子,這似乎更像一種交易,沒有站在孩子的立場關心他的內心世界。」
  • 鄭州12中青年教師養成記——劉洋洋「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
    鄭州12中青年教師劉洋洋「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我不願意把老師的職業比喻成春蠶或者是蠟燭,就請把我們看做樹吧,根可立地,葉可參天,我們頂天立地地站著,在春風中永遠為少男少女們歌唱。」在一次鄭州市教科文衛體工會組織的師德演講比賽上,鄭州12中青年教師劉洋洋這樣詮釋著對教師職業的定義,雲淡風輕地描繪出她對教育的執著和熱愛。教育如戲,全靠演技「如果把教育比作一場永不謝幕的戲,我願意成為戲裡戲外一板一眼唱功真切的演員,用精湛的演技,讓臺下的觀眾也就是我的學生融入其中,盡力贏它一個滿堂彩。」這就是她為自己立下的教育誓約。
  • 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
    認真為了成為孩子更好的榜樣,成為更好的自己,而認真學習的態度,連她的老公都驚訝於她的改變:
  • 【深度好文】—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
    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這種日常化的教育是最為深刻牢固,也最為有效的。孩子在父母的行為中潛移默化,接受人格和行為的陶冶,因此作為家長有著先行的榜樣作用,不僅要注意自己平時的言行舉止,更要注重孩子日常習慣的培養,這將有助於孩子更好地接受學校教育,並形成良性循環。
  • 教育無他,愛與榜樣而已
    引言:教育無他,愛與榜樣而已。
  • 教育之道:唯愛和榜樣
    臺灣作家吳祥輝,1975年以《拒絕聯考的小子》衝撞教育體制,為人父後,又面臨小兒子吳培正的教育困境,於是再次出發,以兩百多天的親子「高爾夫球之旅」磨礪肉體,重塑心靈。他全身心投入,不離不棄,悉心教誨,讓一個「被老師教壞的」孩子重新尋回自我,開始嶄新人生,《我是被老師教壞的》所述正是這一段旅程,一場陪伴,一番人生和一紙省思。
  • 微悅聽 | 溫霞: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一起聆聽《我的老師》
    有請今天的主播在教師節之際帶來的特別「禮物」以此獻給所有教育工作者我父親那時候在軍閥部隊裡,好幾年沒有回來,我和母親非常牽掛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親常常站在一張褪了色的神像前面焚起香來,把兩個有象徵記號的字條卷著埋在香爐裡,然後磕了頭,抽出一個來佔卜兇吉。我雖不像母親那樣,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對派」們,常常在我的耳邊猛喊:「哎喲喲,你爹回不來了喲,他吃了炮子兒了!」那時的我,真好像死了父親似的那麼悲傷。
  • 洛陽市二十三中董志剛:教育無他 唯愛與付出
    20多年來,他始終把教書育人當作自己畢生的事業。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他深信: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在學習、生活、做人等日常行為規範方面養成了良好習慣。因此,他非常重視「習慣教育」,如何讓學生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養成好習慣,就成了他教育教學工作中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在他的眼中,教育無小事,育人遠大於育智。
  • 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 ——專訪加拿大資深教育專家秦小梅博士
    因是高校教師出身,秦小梅意識到志願服務離不開教育,以及一種完善機制的支持。因為,教育是一種使命,而志願者服務於社區,同樣是一種使命,二者相輔相成。當在秦小梅深思熟慮、離開MOSAIC工作崗位並創辦「指北針教育APASS Education」的時候,她也開始了漫漫公益路的第一步。
  • 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河南榜樣—2018商丘教育致敬人物頒獎典禮舉行
    今年,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展示商丘市教育工作者立德樹人、愛崗敬業的感人事跡。大河報社與商丘市教育體育局、河南日報報業集團駐商丘記者站聯合開展了「河南榜樣—2018商丘教育致敬人物」評選活動。
  • 養正榜樣教師丨唐全蓮: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
    投身教育科研,找尋教育的源頭活水,我孜孜以求。蹲下來,把握教學的起點;慢下來,關注學習的過程。尊重學生,著力「三項培養」:即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的創新品格。信任學生,做到「三個一點」:即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要求更具體一點;讓學生表現和施展才能的面更廣一點;給學生靈活支配的時間更多一點 。科學評價,把握「三個維度」:即因材施教維度;思維認知維度;陶冶情操維度。
  • 專訪「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肖敏:教育無他,唯愛而已
    她建立實施「文明班級行為規範」,培養學生自主管理;她精心設計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如「除了聽,我們什麼都能」「殘疾人要自強」等,幫助聽障生建立身殘志堅,殘而有為的信念……「這有陪伴還不夠,必須要體恤、要懂得,才能真正地幫助他們。」肖敏說。因此,在聽障生將手語轉換成書面語時,她會準備好適用的句式,當他們愁眉不展時默默地張貼出來。同時,她也理解學生的刻板行為、情緒問題和心裡異動。
  • 父母若不能給孩子做好榜樣,很多教育都是無用的!
    孩子天生具備模仿能力,會讓他下意識地去模仿身邊人的舉動。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複製品,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是孩子的模仿對方。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01孩子的大部分問題都來自父母每個人都能成為父母,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勝任這一職位。
  • 向善向上|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感謝每一個熱愛教育的你~~~
    」三年級一班李軼凡:「老師您辛苦了,祝全體老師節日快樂,感恩老師的培養和教育。」六年級一班臧心悅:「她是一個非常聰明、秀氣、非常可愛的孩子。課堂上時能聽到她富有「創造性」的發言,熱心班集體工作並協助老師完成班級工作。
  • 「教育無他 愛與榜樣」 溫江湧泉幼兒園專題培訓師德師風
    中國網5月24日訊(李小野)「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為進一步強化師德師風建設,造就一支慧美慎思、愛崗敬業、愛生如子的教師隊伍。近日,成都市溫江區湧泉中心幼兒園邀請了四川某知名律師事務所律師魏敏為全園教師開展了一場從法律視角切入的師德師風專題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