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畢不了業的碩士,沒有考不上的博士,就是論文答辯過程中可能會為難你,但最後也會讓你過的。」 這是剛入學時學長學姐們流傳的話,但真當你成為了答辯人時,你就明白了什麼叫做「為難」,到底怎麼「為難」!
一、初見導師
2013年8月30日,我自己拉著行李箱,手提一個大號的編織袋,一個人風塵僕僕的來到了XX大學,雖然研究生入學複試的時候已經來過學校,但那時還不確定自己能不能考上,這次來到大學門口前,自己即將在這裡學習三年,內心激動萬分,同時也夾雜著一個人到陌生環境中的膽怯。
我們2013屆學生共有6個人,一個導師帶一個學生,由於專業的原因,選擇的全是女生,於是6個女孩子有緣走到了一起,宿舍是4人間,其餘兩名住的是混合宿舍,我有幸住在了4人間內,度過了自己3年的研究生學習生涯,與其說是3年,不如說是2年,因為最後一年自己去實習,在學校的時間很少很少。
初見導師是在三天後的導師見面會上,當天,學院院長、各位導師、輔導員、學生(所有在校的學生,包括學姐們)都相聚在報告廳,可謂是一場大型的導師、學姐們的見面交流會,導師們坐在前排,桌子上放著臺籤,學生們坐在後排。在輔導員的安排下,大家紛紛找尋自己的導師和學姐,我的導師是49歲的中年女性,姓王,僅比自己的媽媽小一歲,初次見面,我怯怯的說了聲:「老師好。」王老師笑著說:「你就是張園園啊,你被分配到我這了,跟著我吧。」然後拍了拍我的肩膀,很和藹,學姐們很親切,我的內心很期待在這裡的學習和生活。
大學就是一個社會,能帶研究生的導師都是在學校具備一定資歷的教授。一學期下來,憑藉同學們及各位學姐們的八卦消息,大致明白了導師們之間大致分為三個派系:院長派、老教授派、平民派。
院長派,石院長一人獨大,幾乎能決定院子很多事情,院長很嚴格,但是院長從來不管學生的學習,只有到學生論文開題和答辯的時候才會指導指導,平時要靠學生自學;老教授派是屬於資歷深,地位比較高,院長也不敢輕易得罪,有王老師和任老師,平時在專業上、論文上能給學生們更多的指導;平民派就是資歷淺,或者馬上退休的,有江老師、高老師、譚老師。總而言之,這是一個論資排輩的地方。
二、第一次參加畢業論文答辯會:莫名害怕
2014年5月份,研三學姐們的畢業答辯要在院校的報告廳開辦,按照院裡往年的傳統,研二和研一的學生都要參加,答辯會對於學生們來說是自己在這個學校最重要的事,答辯不過,意味著你將畢不了業,那麼3年的光陰將白白浪費,辜負了父母的期望,耽誤了自己的人生,所以大家對答辯會充滿了敬畏,是抱著學習的心態去的,因為兩年後的自己也將站在這個報告廳進行自己的論文答辯。
答辯會時間為一天,總共有6位學姐進行答辯,臺下的答辯老師有7個人,這7個人除了每個人的導師外,還從校外邀請了其他兄弟院校的專家來坐鎮,以保證整個答辯的公開公正,場面很壯觀,大家都規規矩矩的,學姐們看起來也都很緊張,他們每個人有30分鐘的答辯時間,個人答辯完畢後會有15分鐘的提問時間,此時,評委老師向答辯者提問論文中的相關問題,輪到自己的導師時,不提問,實行迴避制。研二的學姐們負責記錄老師提出的問題,交給研三的學姐,方便他們後續的修改,我們主要是觀摩。
上午8點30正式開始答辯,8點大家就到達了答辯會現場,8點15分,石院長說:「今天咱們有幸邀請了財大的李教授來給我們指導,大家歡迎。」隨即,大家鼓掌歡迎。然後李教授:「很高興來到咱們學校,參加同學們的答辯會,希望同學們都不要緊張,認真闡述自己的觀點。」石院長:「這次答辯就是檢驗你們3年的學習水平,希望大家從容不迫,那咱們就開始吧!」江老師是主持老師,面對大家微笑:「那咱們就開始吧,請第一位同學劉蘭蘭進行答辯,第二位同學姜夢為答辯做準備。」
劉蘭蘭上臺了,深鞠一躬:「尊敬的各位老師,上午好,我是一號答辯者劉蘭蘭,我的論文題目是……,各位老師,以上就是我本次論文答辯的全部內容,請各位老師針對我的論文進行提問,謝謝老師」。
江老師:「那接下來請各位老師提問。」
王老師:「我覺得論文的觀點挺好的,方向也很新穎,就是你這裡面有幾處錯的語句和錯別字,不太通順,你們都是研究生了,這些都是本科階段應該避免發生的錯誤,更不能犯錯了,你比如第15頁的……」
劉蘭蘭:「好的,謝謝王老師。」
江老師:「任老師,該您提問了。」
任老師:「你的文章沒有問題,就是你的題目太老套了,你沒有改過題目吧?」
劉蘭蘭:「老師,我就稍微改了一下,但是整體上是沒有改的。」由於害怕老師不通過,學姐的聲音也激動了起來。
任老師:「我就說嘛,看著不像是原來的題目,每一個題目都是開題的時候事先定好的,你這事先確定的題目現在又改了,這可不行啊。」
劉蘭蘭尷尬的望向自己的導師江老師,江老師低著頭,過了一會,眼看僵持不下去了,江老師低聲說:「那任老師你對他現在的論文還有什麼意見嗎?」
任老師:「沒有了。」
江老師:「那接下來的提問該高老師了,高老師?」
高老師:「我跟王老師的意見一致,也是覺得這麼作為現在的研究生來說,你們真的不應該存在錯別字,語句不通順這樣的問題,這些錯誤我也都在論文裡面給你標註出來了,下去自己多看看,其他的也沒啥。」
劉蘭蘭:「好的,謝謝高老師。」
江老師:「譚老師,該您提問了。」
譚老師:「蘭蘭的文章除了改題之外,其他還是可以的,大的問題沒有,小問題注意一下就行。」
劉蘭蘭:「好的,謝謝譚老師。」
江老師:「那下面我們請李教授來點評一下。」
李教授:「這位同學的文章整體上來看,是中規中矩的文章,是一篇定性的文章,但是我們現在提倡用數據等相關定量的分析方法來將我們的論文更加的科學化,定性的文章還是缺少數據支撐啊。」
劉蘭蘭學姐一臉無辜,接下來的幾位學姐也面面相覷,互相看了看,明顯的氣氛又緊張了起來。
石院長接過話匣子:「李教授說的很對,答辯前我已經把大家的論文給李教授看過,這是我們這一屆的通病,以後像這種開題後擅自改論文題目的事情不允許再發生,另外我們學生的論文水平毫不客氣的說都需要提高,尤其是研究方法上,咱們院裡的老師們也要以高標準嚴格要求咱們自己的學生,要不然論文就堅決不能過,這是耽誤自己的學生。」
就這樣劉蘭蘭黑著臉下了臺,接下來姜夢、崔媛媛、張麗、王慧、李麗學姐們也都存在這樣的問題,除了劉蘭蘭學姐的改換題目的問題嚴重點之外,不過正因為大家都存在一樣的問題,所以大家反倒沒有那麼緊張了。
答辯完畢後,學姐們在門外等候答辯結果,學姐們一臉愁容,劉蘭蘭學姐更是惆悵,研二和研一的我們就各自回宿舍了,回去路上,我們都和自己的學姐走在一起,主要是聽聽學姐們的感悟,為自己未來答辯做準備。
最後我們宿舍的6個人綜合了答辯會上所得到的信息,諮詢了各自的學姐,以及後來與自己的導師聊天中,得知這次答辯對於我們主要有3點指示:第一,以後不能隨便改換題目,自己選的題目跪著也要寫完,這也讓大家以後的開題更加謹慎;第二,以後不能寫定性的文章了,要寫定量的文章了;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信息,以前「畢業論文不管怎麼為難都能過的歷史過去了」,寫的不好是要延遲畢業的。
回去的路上,研三的學姐們發來信息說「答辯都通過了」,我們替學姐們高興,同時慶幸不管院長嘴上說的多麼嚴重,還是會讓大家通過論文答辯的。
三、第二次參加畢業論文答辯會:逼哭學姐
如果說2014年的答辯是為了給大家一個警告,那麼從2015年開始就有了競爭,因為今年有1個不過的名額,大家都不想成為這個人,所以都在拼。
2015年5月,又到了學姐畢的畢業論文答辯,相同的是我依然是個旁觀者,不同的是這次我除了要幫學姐記錄老師提問的問題外,我明年也要答辯了,我要學習學姐們的說話方式,他們的ppt是怎麼做的,具體講了哪些內容,老師們一般會提問哪些內容等等。
答辯流程跟2014年一模一樣,請來的專家還是李教授,甚至連老師做的順序都是一樣的,一切看起來是那麼的正常。第一位上臺的學姐是周房,第二位上臺的學姐是李娜,老師們都沒有對兩位學姐的論文提出太大的問題。
到了第三位學姐張英的時候,其他老師也沒有問題,石院長做最後的提問:「張英,你這篇論文是不可能完成的。」看了一下其他老師,正視張英,繼續:「你這篇文章寫的是線上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那你這數據是從何而來的?」
張英:「問卷調查。」
石院長:「你在哪發的問卷?」
張英:「網上,用問卷星發的。」
石院長:「你這種研究方法研究出來的東西毫無意義,我毫不客氣的說,這篇論文的題目就不是你能寫出來的,現在別的學校的大學生已經能夠利用大數據對網上消費者的評論等進行全方位的分析,你作為一個研究生,從開題到現在已經1年多的時間了,你連最前沿的研究方法都不知道,還在發問卷,你這論文送出去盲審肯定是通不過的,與其這樣,還不如換個研究方向,更有意義?」
張英:「老師,我這開題的時候沒說我的方向有問題,咱院裡不是不讓隨便更換題目嗎,現在已經5月份了,我的時間來不及重新寫一篇論文啊?」
石院長:「當時開題的時候是沒問題,但是現在在於研究方法的問題,不更換題目就是怕你們跑偏,現在依然沒有問題啊,但是就是研究方法上確實不行啊,你這樣吧,你要不換個題目,然後延期半年畢業,到時候再答辯。」
延期畢業,聽到這四個字,張英學姐立馬慌了神,瞬間激動了起來,說:「院長,還有其他補救的方法嗎?」說話的同時,眼淚就在眼眶裡面打轉,大家也都大眼瞪小眼,替學姐捏了一把汗。
張英的導師是譚老師,一看自己的學生哭了,也有點坐不住了,因為論文是導師指導的,論文通不過,也著實跟導師有關係,另外導師也不忍心看著自己的學生哭泣,導師自己也很沒面子,這從側面反映了導師的水平不行,可這是院長發話,自己也無法阻攔,為了幫自己的學生,譚老師:「院長你看就剩下這1個月了,這孩子平時做學術很認真,也發表了小論文,看看能有其他方法幫幫她吧。」
石院長:「譚老師,不是不幫他,這都是咱們自己的學生,但是他這論文確實是寫不下去的啊。」此話一出,張英學姐立馬止不住的哭泣起來,大家也都齊刷刷的看向石院長。
學姐哭了,學姐哭了,學姐哭了,院長竟然把學姐逼哭了!
大概是大家太驚訝了,也許這是第一個在答辯會上哭的學生,又或者是大家的眼光,再或者是院長不想做一個惡人,石院長:「張英,你別哭了,這即將畢業了,你看你這哭的,這樣吧,也不是沒有辦法,咱們可以找學計算機的同學幫幫忙,到時候下去之後,這方面我來聯繫。」張英在這個時候已經懵了,譚老師見狀;「謝謝院長,這技術分析的還是院長專業。」
石院長:「譚老師,咱們都是為了學生嘛」
張英在這個時候已經懵了,聽見自己的老師這麼說,連連道謝;「謝謝院長,謝謝院長。」
就這樣,第二次答辯會在學姐的哭聲中結束了,雖然答辯的過程有些慘烈,但是還好完滿結束了,學姐們也都順利畢業了。
四、自己的畢業論文答辯會:互懟大戰
1、全面備戰
為了能夠在答辯那天順利通過,我們提前3個月,找了院長和評委老師,拿著我們的論文給他們看,我們6個提前問好自己導師的上課時間,在老師的課堂上蹲點,等他們下課後,拿著自己提前列印好的論文找老師看,讓老師給自己的論文提意見,然後再修改,修改完之後再找老師,直到老師說一句還行吧,沒啥大的問題,可在找老師的時候,老師也會不耐煩的說:「你們這一屆學生怎麼這樣,一個個的都拿著論文提前找老師,到時候等著答辯就行了。」我們堆著笑臉,一個個的說:「對不起啊,老師,打擾您時間了,怕自己的論文有不合適的地方,想請您提前把把關。」我們6個人誰也不願意答辯通不過,在當時,我們覺得這是自己盡最大可能所能做的事情。
為了這次論文答辯,我們宿舍4個人從當天的服裝,妝容,說話的語氣,語速,手勢,微笑,ppt的排版,內容的設計,老師會問的問題等等,並且還有最重要的一條,如果出現了不可控的因素,怎麼辦?可能也就只剩下哭了吧!但是誰又願意在那麼多老師和那麼多學妹面前哭呢,實在是太丟人了!
2、答辯當天
2016年5月19日,這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日子,這是我的研究生畢業論文答辯的日子,臺下做的還是三年前的老師和評委,令我們沒想到的是,還沒開始答辯,院長就對我的論文,也是我三年的研究生學習生涯判了延期。
答辯會8點半開始,石院長說;「今天我們進行2013屆學生的畢業論文答辯,你們的畢業論文也都找我已經看過,本來我對你們這一屆學生的勤奮,愛學,愛問是很欣慰的,但你們當中有兩個學生論文的方向寫的很相近,就你們6個人,還有2個寫的很相近,這次也是想在你們中選一個,延遲畢業,這樣也保證我們院裡學生的水平。」我跟劉離互看了一眼,因為只有我們兩個人寫的是同一個方向,都是有關在線旅遊的問題,但是我們確實是不同的視角,不同的研究內容啊,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會因為這個問題讓我們延遲畢業。聽到院長這麼說,我很震驚,因為劉紅是院長的學生,我心裡斷定自己今年要延遲畢業了,我看了看自己的導師王老師,王老師低著頭,沒看我。
答辯開始了,同學們一個接一個上去答辯了,我先答辯,答辯完,老師們還沒有提問,院長就發話:「你寫的是在線旅遊,我記得我的學生劉離寫的也是這個,剛好他是最後一個答辯的,你們的問題一塊到最後再說吧。」我就下臺了,當劉離上臺答辯完之後,院長讓我跟劉離一塊坐在對面的桌子上,院長說:「你們兩個的方向是一致的,既然這樣,你們就是有衝突的,咱們院裡一下子出現兩篇這樣的論文,不太合適。」一如前兩年的答辯,聽到院長這麼說,其他老師也沒吭聲,我看了看自己的導師,以至到現在我都不知道自己導師當時的心態是怎樣的,不過我對於導師當時說的話記憶猶新,我感覺那是自己的導師為了自己的學生所做出的舉動,對於其他人來說可能沒啥大的區別,可是對於我自己,包括對於我們同一屆的學生來說,都是極大的觸動,因為那是導師為了自己對抗院長的行為。
老師的原話是:「石院長,張園園是我的學生,他的論文也是經過我細心指導的,園園呢,也很勤奮,對於這個論文也是查閱了很多資料,我覺得最終呈現的結果是令我滿意的,當然劉離寫的這個我覺得很好,關於院長說的這個重複的問題,我覺得院長說的這個問題也是一個新的問題,這在以前是不曾有過的,他們今年所有學生的論文相信大家也看過很多遍了,所以我覺得不能因為寫的方向是一致的,就抹殺掉學生和老師的努力,那至少可以提前說,再者,眾所周知,研究方向一樣是普遍存在的問題,知網上那麼多方向一致的論文難道都沒有意義?我覺得是可以變通的。」
石院長:「王老師,你看你這麼說,說的好像我故意不讓這個學生通過一樣。」
王老師:「院長,我可沒有這麼說,我只是針對論文。」
石院長:「那要是咱們院裡今年必須有一個指標呢?」
王老師:「那我覺得起碼方向一樣不是問題。」
石院長:「那你說說到底什麼是問題。」
王老師:「這您都不知道是什麼問題,我哪知道?」
一聽這句話,譚老師也趕忙圓場;「肯定有解決辦法的嘛,咱們再商量。」
石院長:「怎麼商量,到底怎麼辦,譚老師,你說?」
譚老師沒想到自己被懟了一頓,也很生氣:「不知道,您想怎麼辦就怎麼辦吧?」
石院長;「我看咱們院裡就是太縱容自己的學生了,才會這樣,我們這樣出去的學生怎麼才會有出息呢,他們日後走上工作崗位承受的壓力比這還要多……」
王老師:「聽你這麼說,那我確實不知道怎麼辦了?你自己看著辦吧」
譚老師:「院長,我這邊也不知道,要不我跟王老師棄權吧,你決定吧。」
答辯會上雅雀無言,也許是不想讓我們看到老師們也有如此不和氣的一面,說;「答辯到此就結束了,研三的留下的等結果,其他人出去吧。」
我們在門外等待結果,裡面夾雜著老師們之間的爭吵聲,不僅夾雜著譚老師的聲音,還有其他老師的聲音,這場等待持續了一個半小時。
最後的結果是我延期畢業。是的,我延期畢業了。
院長的原話是;「經過我們的慎重考慮,很遺憾,你們當中的一位同學不能按時畢業,下面我念一下名字,張園園。」完畢後,我的導師拿著東西就走了。
事情已經早已預料,當時的心情,憤怒、無語、噁心、難受……
時至今日,這件事情已經影響了我對大學教師這個職業的看法,三尺講臺、導師、良師等等這些詞彙都有了重新的認識,我不知道背後的原因是怎樣的,也許如大家所說,他們早已有矛盾,這只是他們的爆發,我只是那個導火線……
只不過「沒有畢不了業的碩士,沒有考不上的博士,就是論文答辯過程中可能會為難你,但最後也會讓你過的。」這句話也需要重新換了,流傳的也許是「好好寫論文,要不然像張園園學姐一樣,過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