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凱子
進入科技元年,網際網路科技也隨著更新換代,網際網路就像是一個超大的數據記憶庫一樣,記錄著網際網路時代每一個瞬間。而時代在變遷,科技在進步,網際網路不經意從我們身邊已經走過了幾十年,有的一些東西現在拿出來,總能勾起我們無限的記憶。比如我們使用的電腦系統,以前玩的遊戲,甚至在搜狗智能輸入法沒有誕生初期,一個不經意的輸入法都有可能暴露出你的年齡。
以前比較常見的就是五筆輸入法和智能ABC輸入法了吧,如今各種輸入法層出不窮,功能也是千奇百怪。但是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搜狗輸入法稱霸輸入法界之前,我們國內最火,最出名,當屬於智能五筆輸入法了,大家都知道,打開電腦,如果需要溝通,就需要打字。那時候我們國內電腦普及率特別低,一般擁有電腦的大部分都是公職單位使用了,不過電腦科技發展成為趨勢,但是如何將漢字輸入法融入電腦中,這個問題在當時可難倒了一大片的專家。甚至人有說自己研究一個漢字鍵盤,用來取締字母輸入,可是中國文字博大精深,真要做起來的話,相當不適用。
這樣一直到1983年,河南省南陽市科委委員王永民,花了五年時間開發了一種漢字筆畫輸入法,即五筆輸入法。也是我們當時第一套可以帶入實現26個字母的輸入法,只需要將每個字母的字根給背會記熟,就可以實現流暢打字。這個技術發明出現,在當時更被成為近代「活字印刷」。2018年,王永民被評為100項傑出貢獻之一,並獲得榮譽。
五筆輸入法的誕生,在當時解決了電腦漢字溝通的困難,並且出現了一個很大的計算機打字學習各種培訓班,當時還有人直接出書面教程,用來教導培訓人員。電腦在當時本身就屬於一個外來產業,但是它的出現,恰恰迎合了我們國家改革進步熱浪,加上五筆輸入法給當時公職部門文員,早期計算機工作者帶來的方便。五筆輸入法隨著電腦成為各種「配套」流行於社會之間,有人更稱「想學計算機,先要學五筆」的口號。可見當時五筆在國內的影響力有多麼深遠。
隨著時代開始在進步,1995年微軟推出了智能ABC拼音出入法,這個輸入法是北大朱守濤教授設計研究的,也是我們國內早期拼音輸入法的雛形或者說是前身,只是這個輸入法在當時並不受什麼喜愛,在五筆橫掃國內輸入法的時候,智能ABC沒有半點存在感,並且這個拼音輸入法存在一個缺點就是,詞彙量特別找,而且打字找需要的文字,需要找很久,很多人實現不了盲打,面臨新時代的拼音輸入法依舊不被使用,只有極少數人在使用。
隨著千禧年一過,中國進入了一個騰飛的世紀,很多85,90後逐漸成長,更多的教育是拼音教育,很多學校也開始開發了多媒體電腦課堂,新一代的成長起來的人基本都在使用拼音輸入法,五筆書法開始逐漸沒落,直到2006年,搜狗輸入法出現,擁有超大詞庫的搜狗輸入法成為眾多青少年打字的首選輸入法,五筆也在哪個時候正式走入了下坡路。如今00後崛起,很多人估計聽都沒聽過五筆,更別提會不會了。至於有人問為什麼不去普及五筆輸入法呢,原因就是,五筆輸入法需要背誦字根,本身學習難度高,另外就是對手太強大,而且詞庫龐大,多方數據下,五筆自然落入下風不被推行。
如今,五筆輸入法已經成過去,而當年使用這個輸入法的人基本都機已經步入不惑之年,五筆的輝煌已經不再,雖然五筆輸入法目前用戶使用不多,沒落但是不帶便被淘汰。現在騰訊QQ輸入法就依然保留著QQ五筆輸入法,詞庫含量絲毫不亞於搜狗的詞庫。從某些專業領域上來講,五筆輸入法只能算是隱退,畢竟中國文字博大精深,甚至我們自己有時候也會遇到很多我們不懂的生僻字,但是通過五筆的字根部首打字,馬上就可以打出來。
隨著目前網際網路的發展,五筆已經成為過去,智能拼音百家爭鳴,拼音輸入法雖然現在是主流,但是也隨時面臨被新的產業替代風險,畢竟現在科技發展太快,比如智能語音,腦補AI識別,已經在慢慢的步入市場。雖然搜狗在整個文字市場佔據了極大的份額,但是一旦AI技術成熟,文字語音識別,語音識別文字這些將會一一實現,等到那個時候,輸入法界又將再次改天換地。
本文由逸雲財富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