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如何防範懲治虛假訴訟?最高法:加大處罰制裁力度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未來如何防範懲治虛假訴訟?最高法:加大處罰制裁力度

2020-12-11 11:1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姜雨薇 責任編輯:姜雨薇

  中新網12月11日電 最高法1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請問虛假訴訟的防治難點有哪些?人民法院在下一步工作中有何應對措施?」的問題,最高法第二巡迴法庭副庭長郃中林指出,未來防範和懲治虛假訴訟要加大懲罰力度,在法定處罰幅度內適當從重從嚴適用罰款、拘留等妨礙民事訴訟強制措施,同時探索建立虛假訴訟人黑名單,加強內部風險提示,加大處罰制裁力度。另外,也要在未來民事訴訟法修訂時推動適當提高司法處罰上限。

  郃中林指出,目前虛假訴訟防治難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發現甄別難。虛假訴訟花樣不斷翻新,具有極強的隱蔽性,特別是當事人之間互相串通,虛構事實與證據,使案件表面上達到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的證明標準,法院很難審查出民事法律關係的不真實性,真正的受害人也因不知情而無法提出抗辯。

  二是調查取證難。法院在民事訴訟中僅有一般的調查權,虛假訴訟案件當事人往往也不配合司法機關調查,辦案人員即使懷疑存在虛假訴訟,有時也很難取得確切證據。

  三是懲治手段不足。根據《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對於虛假訴訟不構成犯罪的,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行為人罰款、拘留等處罰,但對於虛假訴訟等妨害民事訴訟行為,對個人罰款金額最高不超過10萬元,對單位最高不超過100萬元,這些罰款標準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經濟發展和虛假訴訟行為方式的變化,而且這些都是一過性懲治措施,未全面接入誠信評價體系,虛假訴訟違法犯罪成本偏低,震懾力略顯不足。

  對於未來防範和懲治虛假訴訟,郃中林指出,應當著重加強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關口適當前移。有關部門和律師協會以及人民法院,可以明確要求律師事務所和律師接受委託代理訴訟時,必須核實委託人身份及其籤字、蓋章的真實性,必須對提交人民法院的委託代理手續的真實性負責,共同做好虛假訴訟前端防範。

  二是加強風險提示。在立案窗口、審判法庭張貼警示宣傳標識,向提起訴訟的當事人送達風險提示書,對民間借貸、執行異議等易發虛假訴訟類案件,可要求當事人及其委託代理人出具訴訟誠信承諾書,明確告知參與虛假訴訟的法律後果和責任,引導當事人誠信訴訟。

  三是克服坐堂問案。對虛假訴訟多發領域加強立案、審判、執行各環節的審核把關,對可能存在虛假訴訟的,積極依職權調查取證力度,特別是要鼓勵多到案發現場,見人見物,實地勘查。

  四是強化協同配合。在法院內部強化立案、審判、執行、審監、紀檢監察等部門協調配合,及時發現、共享、排查線索,形成防範虛假訴訟工作機制;在法院外部加強同公安、檢察機關的協同配合,對涉案線索依法及時移送,形成打擊合力。

  五是加大懲罰力度。在法定處罰幅度內適當從重從嚴適用罰款、拘留等妨礙民事訴訟強制措施,同時探索建立虛假訴訟人黑名單,加強內部風險提示,加大處罰制裁力度。另外,也要在未來民事訴訟法修訂時推動適當提高司法處罰上限。

相關焦點

  • 最高法舉辦「嚴厲打擊虛假訴訟,助力誠信社會建設」主題新聞發布會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加大對虛假訴訟的懲治力度。最高人民法院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高度重視防範懲治虛假訴訟,先後制定或者聯合出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房地產調控政策下人民法院嚴格審查各類虛假訴訟的緊急通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防範和制裁虛假訴訟的指導意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虛假訴訟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司法文件和司法解釋,不斷加強審查甄別力度,推行誠信訴訟制度建設。
  • 最高法依法加大對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
    本報北京9月15日電(記者靳昊)為依法加大對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的懲治力度,有效阻遏侵權行為,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最高人民法院15日對外發布《關於依法加大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最高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就虛假訴訟案件處理情況答記者問
    三是懲治手段不足。根據《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對於虛假訴訟不構成犯罪的,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行為人罰款、拘留等處罰,但對於虛假訴訟等妨害民事訴訟行為,對個人罰款金額最高不超過10萬元,對單位最高不超過100萬元,這些罰款標準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經濟發展和虛假訴訟行為方式的變化,而且這些都是一過性懲治措施,未全面接入誠信評價體系,虛假訴訟違法犯罪成本偏低,震懾力略顯不足。
  • 最高法發布意見:依法加大對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馬守玉2020年9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依法加大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規定和完善智慧財產權司法救濟措施,以有效阻遏侵權行為,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意見》的出臺,是人民法院深入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見》的重要舉措。
  • 「零容忍」「出重拳」,依法嚴厲打擊虛假訴訟——最高法召開系列...
    郃中林介紹,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自建庭以來,將「恪守誠信訴訟」作為庭訓之一,強化防範懲治意識,積極依職權調查核實,依法嚴厲打擊虛假訴訟等不誠信訴訟行為,審理了包括上海歐寶與遼寧特萊維借款糾紛案,夏某在與劉某某、某建材公司建築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等一批具有典型意義的虛假訴訟案件。
  • 依法從重處罰!最高法發布意見加大對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附意見全文)
    2020年 9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依法加大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規定和完善智慧財產權司法救濟措施,以有效阻遏侵權行為,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意見》的出臺,是人民法院深入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見》的重要舉措。
  • 情節嚴重的最高判7年!嘉興重拳打擊虛假訴訟案件
    為精準發現、甄別、打擊虛假訴訟,嘉興中院加強外部協作,創新工作舉措,會同嘉興市政法部門出臺了《關於建立防範和打擊虛假訴訟工作機制的意見》,在該意見指引下,建立了虛假訴訟案件異地偵辦、信息互通、專案會商、聯席會議、信息共享等機制,有效整合了各辦案單位資源。「目前,我們已經公布覆蓋全市的職業放貸人名錄共222人。」
  • 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加大對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
    2020年 9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依法加大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規定和完善智慧財產權司法救濟措施,以有效阻遏侵權行為,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意見》的出臺,是人民法院深入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見》的重要舉措。
  • 法院對虛假訴訟開出最大「罰單」
    於中谷1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和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分別在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大法庭公開開庭,對涉及虛假訴訟的蘇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與黑龍江鴻基米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及63名被冒名購房者執行異議之訴系列案件作出宣判,並公布了相應的司法制裁和涉嫌刑事犯罪線索移送有關決定
  • 司法亮劍虛假訴訟,請聽專家怎麼說(附高院指導意見和相關案例)
    對實施虛假訴訟的企業和個人除進行法律上的制裁外,還應在誠信等方面進行懲治,將企業或個人列入黑名單。他指出,加大對虛假訴訟的懲治力度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的一項重要改革部署,對於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司法權威和司法秩序,改善營商環境,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 最高法發布意見:依法加大對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附全文)
    2020年9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依法加大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規定和完善智慧財產權司法救濟措施,以有效阻遏侵權行為,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意見》的出臺,是人民法院深入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見》的重要舉措。
  • 虛假訴訟的典型情形及司法實務認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防範和制裁虛假訴訟的指導意見》和《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一百九十條規定的規定,虛假訴訟行為的後果是侵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案外人的合法權益,同時,根據《關於辦理虛假訴訟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是虛假訴訟罪構成必要要件。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意見 依法加大對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
    ​2020年 9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依法加大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規定和完善智慧財產權司法救濟措施,以有效阻遏侵權行為,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意見》的出臺,是人民法院深入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見》的重要舉措。
  • 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召開虛假訴訟治理專題座談會 賀小榮出席
    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召開虛假訴訟治理專題座談會 賀小榮出席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意見 依法加大對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
    2020年9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依法加大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規定和完善智慧財產權司法救濟措施,以有效阻遏侵權行為,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意見》的出臺,是人民法院深入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見》的重要舉措。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意見 依法加大對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附...
    2020年 9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依法加大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規定和完善智慧財產權司法救濟措施,以有效阻遏侵權行為,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意見》的出臺,是人民法院深入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見》的重要舉措。
  • 為改善東北營商環境再發巡迴審判之力——代表委員和專家學者為嚴懲虛假訴訟建言獻策
    座談會上,最高人民法院和黑龍江省高級人員法院有關負責人分別介紹了黑龍江鴻基米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虛假訴訟系列案件審理背景情況以及人民法院防範和懲治虛假訴訟工作進展情況,與會代表委員和專家學者對本案辦理情況進行熱烈點評並就虛假訴訟司法治理提出了寶貴意見建議。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依法加大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的意見
    快幫雲研究院微解讀:意見信息很明確,加大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一旦侵權,將面臨從重從嚴處罰,換個角度來講,企業智慧財產權的建設、運營以及維護將變得越來越重要,一定要提早布局,不斷完善。2020年 9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依法加大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規定和完善智慧財產權司法救濟措施,以有效阻遏侵權行為,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 「零容忍」「出重拳」,依法嚴厲打擊虛假訴訟
    「零容忍」「出重拳」,依法嚴厲打擊虛假訴訟——最高法召開系列虛假訴訟案件宣判處理新聞發布會虛假訴訟,嚴重擾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和司法秩序,侵害訴訟當事人合法權益。郃中林介紹,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自建庭以來,將「恪守誠信訴訟」作為庭訓之一,強化防範懲治意識,積極依職權調查核實,依法嚴厲打擊虛假訴訟等不誠信訴訟行為,審理了包括上海歐寶與遼寧特萊維借款糾紛案,夏某在與劉某某、某建材公司建築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等一批具有典型意義的虛假訴訟案件。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加大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的意見
    法發〔2020〕33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加大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的意見為公正審理案件,依法加大對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的懲治力度,有效阻遏侵權行為,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結合智慧財產權審判實際,制定如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