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傍晚,夜幕尚未降臨,泰州市市級機關幼兒園的127名畢業生已迫不及待地來到幼兒園,寂靜的校園一下子熱鬧起來。他們趕來體驗「勇敢者之夜」——第一次離開爸爸媽媽在外獨立睡覺,作為自己從幼兒園畢業的最後一課。這個特別的夜晚,孩子們是怎麼度過的?
帶了各種意想不到的「神器」
14日傍晚6點,「勇敢者之夜」的入園時間,孩子們一臉的興奮,家長忙得不亦樂乎,除了手上拎的大包小包,還帶了各種意想不到的「神器」:小豬佩奇的玩偶、蒼蠅拍、可攜式水壺等。「晚上蚊子多,孩子皮膚嫩。」一樓大四班門口,一位家長拿著花露水,對著孩子的雙腿噴了又噴,「幾天的量都夠啦!」旁邊的家長笑說。
「晚上的幼兒園是這樣的呀!」「我和誰一個帳篷呀?」「你帶了什麼好吃的來分享呀?」……第一次一起感受和白天不一樣的幼兒園,孩子們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大三班老師周薇告訴記者,孩子們比平時興奮得多,各個都盼望著今天的到來。送別孩子,不少家長依舊擁堵在班級門口,不停地囑咐孩子各種事宜,久久不舍離去。
實際上,園長和老師們同樣「亞歷山大」,在之前的調查問卷,有家長在孩子的睡眠習慣裡,寫了整整一頁的要點,細緻到「睡前墊汗巾、半小時後拿出汗巾」。
「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活動,不僅讓孩子留下難忘的童年回憶,也能學著獨立、分享與成長。」副園長王靜說。
很快,「勇敢之夜」正式拉開序幕,尋寶大作戰、帳篷親密時間、美食分享會、開心睡衣秀活動相繼展開。
家長很擔心,孩子們玩得嗨
作為「勇敢者之夜」的重要環節,精心布置的帳篷可不能少,星期五上午家長們帶來一共42個帳篷,半小時內就搭建完畢,上面繞上了彩燈。夜幕降臨,操場上流光溢彩漂亮極了。
依照班級順序,孩子們邊笑邊跑向帳篷,迫不及待地把拉鏈拉上,拿起手電筒在裡面開心地玩著,有的帳篷更是熱鬧到都被「移動」起來。孩子們帶上自己的玩具,與小夥伴互相分享。大三班的翟雨嘉小朋友就帶來了自己心愛的玩具手機,翟雨嘉開心地告訴記者,帳篷內的夥伴由她們自由組合,其他兩個小女孩都是她的好朋友,臨近畢業,她還有點傷心三個人不能同去一所小學。
「在外過夜會不會想念爸爸媽媽?」對於這樣的問題,三個小男孩扯著嗓子嚷嚷開了:「不想不想我誰都不想!」「我連我姐姐都不想!」高分貝的聲音在耳邊簡直要震破耳膜。
與孩子們的反應截然不同的是,此時南側的柵欄圍滿了家長,有的更直接攀爬上來,目光搜索著自己孩子的蹤跡,並不停地向旁邊的家長嘟噥著自己的不安,「我家孩子晚上踢被子,會不會受涼呢。」「我家的也是。」小區居民黃女士一家被人潮聲吸引過來,她11歲的女兒也從這所幼兒園畢業,直感慨當年怎麼沒有這種活動。
老師感慨:這一夜可真漫長
可愛的睡衣秀後,孩子們紛紛洗漱準備睡覺,老師們的「挑戰」也隨之開始了。
第二天上午7點,記者再見到周薇,明顯感覺到她比前一天憔悴不少,黑眼圈都加深了,「我這一夜都沒有睡。」周薇說。
據了解,園長、老師、保育員阿姨、保安全員齊上陣,整夜守護者孩子們。一個班有3名老師,輪流坐在寢室門口看守,保育員馮阿姨還去教室外親手逮蚊子。
孩子們的表現超乎老師們的預料,所有人都乖乖躺好,沒有一個孩子哭鬧,早上起床也很迅速。不過,夜裡的狀況可就五花八門了,有的孩子要摸著老師的手直到入睡,有的孩子興奮得睡不著頻頻上廁所,有的孩子磨牙說夢話,甚至半夜突然從床上坐起來……「這一夜可真漫長啊。」周薇說。
一早來接孩子的家長告訴記者,自己整夜都沒睡,一直看著手機,等著老師發照片、發視頻。家住迎春小區的徐奶奶7點就過來接她的孫女徐月瑤。徐月瑤說,「第一次一個人在外睡覺,有點不習慣。睡不著的時候,就想著奶奶會不會想我。」旁邊的邰灣小朋友淡定地對記者說,自己很快就睡著了,也不害怕。
活動是挑戰也是珍貴的禮物
王靜告訴記者,孩子們夜宿幼兒園,第一次離開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第一次在外獨立睡覺,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挑戰。在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孩子們學會了自理、自立、合作、分享和承擔責任,幼兒園希望通過這一特殊的「勇敢者之夜」體驗活動,能夠在孩子心中種下「獨立而勇敢」的種子,培養勇敢無畏、獨立自主的精神。這也是幼兒園給予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據介紹,這段時間是學前教育宣傳周,主題是科學地做好入學準備,為此園方相繼開展了走進小學、幼小銜接講座等一系列活動,配合「勇敢者之夜」,希望能讓家長們更加明白,在學寫字學算數外,讓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生活技能才是最重要的。
「或許父母也有諸多擔心,但只要相信孩子,適時放手,孩子們會用行動告訴我們他們的潛能無限!」王靜說。
記者朱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