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草皮不僅是加拿大女足世界盃的第一爭議話題,也是即將出徵世界盃預選賽的國足將要面臨的考驗。那麼,天然草皮和人工草皮的差距究竟有多大?人工草皮是否如外界普遍認為的那麼不可理喻?國足是否能在客場對陣不丹的比賽中很好地適應人工草皮呢?
原因何在?為男足世界盃做實驗
本屆女足世界盃並不是第一次在世界盃賽場使用人工草皮。2010年南非世界盃,阿爾及利亞與斯洛維尼亞的小組賽就是在人造草皮球場進行的,當時雙方主教練在賽後就表達了對人工草皮的強烈不滿,認為嚴重影響了球隊的發揮。此後,在2016年歐洲杯預選賽上,威爾斯與安道爾的比賽也是在人造草皮上進行的,當然,賽後的炮轟也是在所難免的。
那麼,國際足聯為什麼要頂著這麼大的壓力在女足世界盃賽場全面採用人工草皮呢?
早在2013年,國際足聯就宣布了這一決定,對外給出的官方說法是,因為加拿大地處高緯度地區,氣候原因導致無法提供足夠的天然草皮。而且,人工草皮的成本遠低於天然草皮,本屆世界盃的6個賽區在這方面的費用僅900萬美元,是2014年巴西世界盃的1/4。雖然美國女足球員阿萊克斯·摩根聯名包括韓國女足主力池笑然在內的18名知名球員提出抗議,但最終並沒有改變國際足聯的這一決定。
當然,更進一步的原因還在於,即將到來的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和2022年卡達世界盃的氣候條件也並不完全適宜天然草皮,加拿大女足世界盃也是在為男足世界盃做實驗。不過,這種情況已經不可能出現了。
差別在哪?鮮草的味道令人興奮
那麼,人工草皮為何會遭遇職業球員的一致抵抗呢?顯然,容易受傷是最嚴重的問題。
同時踢過天然草皮和人工草皮的人可能都有直觀的感受,在人工草皮上,球速快、場地硬,鏟球很容易受傷,對腳踝和膝蓋有一定的損傷。
除了技術層面的差別,人工草皮和天然草皮還存在著感受上的差異。「可能因為整個職業生涯踢的都是天然草皮,所以對天然草皮有一種感情。一上場,聞到真草的味道就讓人感到很興奮。這可能也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印象。」前青島頤中海牛隊球員喬倫表示:「在天然草皮上踢球,給人一種上檔次的印象,感覺正規的比賽、職業的比賽就是要在天然草皮上進行。在人工草皮上踢球,哪怕是跟我們以前的隊友一起,總感覺像是業餘比賽。」在喬倫看來,像世界盃這樣全世界最高水平的比賽,還是需要有「鮮草」的味道,來刺激隊員們的感官,也需要一種儀式感。
優勢何在?有助於推廣業餘足球
當然,在世界盃賽場上被廣泛詬病的人工草皮,在業餘足球推廣中還是佔據著重要的地位。畢竟,一塊標準11人制的天然草皮兩個小時的場租要幾千元甚至上萬元,這對於普通足球愛好者來說,是望塵莫及的。同樣情況下,人工草皮的場租可能只有不到十分之一。而且,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工草皮的舒適度也在不斷提高。
「之前我去參加了體博會,現場見到的人工草皮,已經非常接近天然草皮,甚至已經有了『土』的概念,要很仔細地看,才能看出是顆粒。更重要的一點是,這個顆粒一定要是環保顆粒,不然經過太陽暴曬會產生味道,甚至會有冒煙的情況出現。」喬倫目前經營著屬於自己的體育公園,在國信體育場外有多塊人工草皮,對於相關問題也比較了解,「像英國的一些訓練基地,已經開始啟用人工草皮了,這也說明人工草皮技術的提升。」
據喬倫介紹,人工草皮根據質量不同,價格會有所差別,像一塊五人制球場的建造費用大約在20萬元左右。「有些新型人工草皮球場的建造費用甚至可能高於天然草皮,但是後期維護費用則要低很多,這也是人工草皮能夠廣泛推廣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何適應?國足在昆明模擬訓練
和參加女足世界盃的姑娘們一樣遭遇的,還有即將出戰世界盃預選賽亞洲區40強賽的中國男足。6月16日,國足將做客不丹,在那裡他們將面臨人工草皮的考驗。為了儘快適應,目前在昆明集訓的「佩家軍」踢的就是人工草皮,這對很多國腳來說,是前所未有的體驗。
「小時候踢過人工草皮,進入職業隊之後,就完全沒有接觸了。所以,大家都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小傷,但不會影響比賽。」國腳吳曦表示。另一名國腳孫可在體驗了幾天的人工草皮後表示,「在變向、起動的時候,都要特別注意,膝蓋和腳踝會有一些不適的感覺。」
從現場的情況來看,在一些基本傳球訓練中,國腳們也會因為不適應場地而出現失誤。而且,因為在人工草皮上要穿碎釘鞋,以往腳蹬各種個性長釘鞋的國腳,如今都穿上了統一式樣的球鞋。
國足主教練佩蘭自信地表示,11天的時間,足以令中國隊適應比賽情況,「我在法國執教的時候,有兩個俱樂部因為地理和氣候原因,常年都是在人工草皮上比賽的。所以對於在人工草皮上比賽,我還是有經驗積累的。」
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爭議太大,FIFA稱未來世界盃不會再用人工草皮
加拿大女足世界盃開戰至今,一個相對集中的爭議話題,就是人工草皮的問題。由於爭議太大,已經上升到了「歧視女性」的高度,以至於國際足聯不得不出面表態,未來世界大賽不會再用人工草皮。
本屆世界盃使用人工草皮,其實與加拿大的地理環境有關,加拿大由於緯度高,氣溫常年較低,很難為天然草皮提供維護,所以一般都是使用人工草皮,後者的優點是可以抵禦極寒和極熱的天氣。但隨著加拿大進入盛夏,日照時間較長,導致人工草皮的溫度太高,加劇了球員們的不滿。
以中國隊與加拿大隊的世界盃揭幕戰為例,當天氣溫是23攝氏度,不算太熱,但美國福克斯體育記者的溫度計顯示,開球前場地的地表已經高達49攝氏度。人工草皮吸收空氣溫度後,地表溫度達到了氣溫的兩倍多,在這樣的場地上比賽,球員倒地甚至要冒著被「燙傷」的風險。這並非危言聳聽,按照此前英國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工草皮的溫度會隨著周圍環境氣溫的升高而不斷攀升,最高將達到82攝氏度,這意味著如果把手放在上面,堅持5秒左右就會燙傷。而在當地時間6月9日的女足訓練中,由於當天陽光毒辣,場地的地表溫度極高,中國女足隊員們開玩笑說,「趴在地上,就能看到草皮在冒煙。」有人提議,「要不放上個雞蛋試試?看看能不能弄熟了。」
在這樣的高溫場地比賽,受傷機率無疑陡增。女足隊員們已經公開表達了不滿。在此之前,傳奇球星瓦姆巴赫帶領世界上12個國家的近50名女足隊員(幾乎都是明星隊員),聯合聲明抗議,起訴國際足聯和加拿大足協,聲稱性別歧視。瓦姆巴赫認為,男足運動員永遠不會在人工草皮上踢世界盃,所以對女足來說,這是一個婦女權益問題,是一個公平問題。
相對來說,中國女足隊員們對此比較平淡,「機會和風險對大家來說都是一樣的。」女足新聞官黃詩薇表示。中國女足是在離開中國赴美後,才開始適應人工草皮的,隊員古雅沙承認,習慣了天然草皮,踢人工草皮還是有些不習慣,「我覺得人工草和天然草的區別很大,對於女孩子帶球變向都有些卡,不是很順暢。而且這麼炎熱的天,腳都有點灼熱的感覺。」不過,古雅沙的態度跟黃詩薇一樣,「踢起來就沒啥感覺了,大家都是一樣的。」
崔恆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