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位江蘇考生問我:「王老師您好,我被浙江大學的人文科學試驗班錄取了,這是大類招生專業,含漢語言文學、哲學、歷史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等專業,這裡面我能接受的專業是歷史學專業,請問這個專業除了當歷史老師,還能做什麼工作?」
這個問題有點難答呀!我決定給這位考生匯總一篇關於歷史學專業就業方向的文章,希望對你的大學規劃及目標的樹立有幫助。
01歷史學專業的學習內容
大一大二,以學習通史為主,包含中國古代史、中古史、近現代史、世界上古史、中世紀史、近現代史等。以及作為基礎積累和訓練的中國歷史文獻和英語歷史文獻課程,同時也要修習史學理論、考古學等課程。
大三大四,以專業選修為主,如中國古代社會經濟史、中國近代學術思想史、宋代政治制度史、近代中外關係史、物質文化研究、東南亞華人華僑史、明清中西交通史、中國近代海關史等等。
02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的培養特色
中國人民大學的歷史學院的中國史學科,門類齊全,除以清史研究為突出特色外,秦漢、唐宋和民國史的研究力量也較為雄厚。世界史學科則以西方中世紀和近現代史方面的研究力量較強,其環境史研究的特長,正逐漸形成。考古學科側重北方民族考古,現正朝氣蓬勃地快速發展。人大歷史學院在重視課堂教學的同時,還主張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積極探索實踐教學的可行之路。
03歷史學畢業生的發展方向
從專業對口方面來說,歷史學職業需求相對較少,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從事教師工作,或者從事歷史學的研究。
具體就業方向:在科研機構、大中專院校、博物館、檔案館從事研究工作;
註:畢業生想在高校從事歷史教學或研究工作,需要考取博士學位,且必須在核心期刊上發表過論文。
在出版社、雜誌社、網站等媒體從事編輯、記者等工作;
在高校、中小學從事教育教學工作;
考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在黨政部門或地方工作;
在革命紀念館、歷史文化遺址等部門從事管理和保護等工作;
轉行、創業等等。
04研究生可以跨專業考研
歷史學作為社會學領域的一門基礎性學科,與其他學科有著密切的關係,特別是與哲學、民族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社會學、教育學更為接近,有些領域幾乎相互覆蓋。所以,可以選擇一個喜歡的專業領域,跨專業考研,拓寬就業範圍與研究領域。
一般歷史學專業報考本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比較集中在中國史、中國近現代史、專門史、中國古代史等專業。該專業在碩士研究生階段主要學習研究的內容包括文字的創設、城市的興起、各種文明工具的發明、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組織與制度的沿革、民族與國家形成發展等。
05大學課餘時間應該學習哪些知識
歷史學專業學習的大都是沒有實質內容的理論知識,缺乏獨有的專業技能,專業替代性比較強。學生在大學期間除了掌握歷史專業知識,更要掌握一些更為實用的技能,如外語、計算機、導遊、文物鑑定等專業能力,為今後的求職就業奠定基礎。
06中國人民大學的就業情況匯總
通過中國人民大學2019屆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報告:
本科生以深造為主、工作為輔。
工作、讀研、出國幾乎各佔三分之一。
國內升學:主要留在本校讀研,其餘主要去北大、清華。
境外留學:超過30%,位居全國高校前列!主要去美法英港,top50高校留學。
工作就業:主要流向北京、廣東、上海,從事文體娛樂、教育、公共管理。
研究生以就業為主。
就業地點: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為主。
主要去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從事金融、公共管理、教育。
這裡,王濤老師重點講一下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業,碩士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達90%以上,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中小城市或地區畢業生的需求始終供不應求。畢業生就業範圍主要集中在全國省、市、區各級文物考古研究和文物行政管理部門,以及各級、各系統的博物館文化部門。
07中國人民大學是培養幹部的基地
在2018年的中國人民大學的畢業生質量報告中顯示:26%的學子去了機關單位,國家的「第二黨校」名不虛傳,請好好珍惜在人大讀書的時光,努力學習,成為優秀人才,儘早提交入黨申請書。
2018年中國人民大學畢業生主要就職單位統計表:
最後,王濤老師想說:已經擁有這麼好的平臺,如何更好的發展全看你大學的努力了!
在《2018中國大學傑出政要校友排行榜》中,中國人民大學位列第三,北大第一、清華第二。清華、北大、人大3所中國世界一流大學培養造就的傑出政界英才人數最多,是中國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教學質量最高、畢業生質量最高、政界校友最為傑出的大學,堪稱「中國政界英才搖籃」,是全國最優秀考生立志將來從政、治國的最佳選擇。
關注《王濤老師帶您規劃大學》,高考志願填報不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