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社促會「 非遺」竹編進社區

2020-09-05 西部社區在線

8月25日,在成都市成華區八裡社區裡,與往常不一樣,有十幾個中年婦女帶上孩子,走進會議室,來這裡欣賞竹編大師郭志愛,編織小玩藝。郭志愛將幾匹竹絲,在手上幾個迴轉,變成了一隻鹿子。小朋友們很是好奇。



據社區一工作人員說,今天是社區聯合四川省社區文化藝術促進會,邀請竹編非遺傳承人郭志愛,在社區舉辦「非遺文化進社區」活動,利用暑期時間將非遺文化知識和技藝教授給轄區兒童。



本次活動現場,是以竹編非遺學習以課堂為主,郭志愛老師親臨現場進行教學、指導。現場的10組家庭20餘人認真學習,看著一根根竹條,在郭老師的巧手下慢慢變成栩栩如生的小動物。

當每個同學編成了小動物時,現場就會有喝彩聲。整個活動現場,是歡聲笑語,孩子們樂歡了天。



一位學生家長說,這活動很好,培養了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孩子興趣濃厚,有助於健康成長。他希望這種活動常年有。

(八裡社區供稿)


相關焦點

  • 非遺竹編走進仁壽文同學校
    9月18日,四川省社區文化藝術促進會非遺竹編走進仁壽縣文同實驗初級中學校,開展竹編興趣公益課程。國家非遺竹編工藝課也列入該校其中一門興趣課,並有專業竹編教室。參加這天興趣公益活動的有16位學生,主要編織小帆船。非遺竹編傳承人郭志爰,在課堂上採取興趣教育方式,首先抽答什麼是竹編?每家每戶的竹器有哪些?學生們爭先恐後回答有:筷子,燒箕,竹凳,蘿筐,篾席.....,然後,郭志愛開始講竹子篾絲的形成過程。從斷竹,起篾絲,編織,這過程進行講解。
  • 中山市人社局:創業促就業服務進小區
    冬日的暖陽照在火炬區實地璟湖城百合家園小區的籃球場上,比陽光更熱情的是參與「創業促就業服務進小區」活動的一眾創業者和小區居民。12月18日,這場旨在打通創業促就業服務「最後一百米」的活動在該小區舉行,活動由中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中山市家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承辦,標誌著30場「創業促就業工程」服務活動正式啟動。
  • 陝西省社促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西安舉行
    陝西傳媒網訊(記者 慄曉彤)11月28日下午,省社促會在西安萬和城舉辦「家教強國走向復興」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省市區有關部門領導、部分全國名校長、省社促會領導、家庭教育專業機構、家庭教育講師、指導師、家庭教育委員會會員、熱心支持家庭教育的企業家、志願者、學生家長、新聞媒體等近600人,共同見證了省社促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的成立。
  • 「四進一促」專項活動實施方案
    ,在全省範圍內開展「進校園、進企業、進園區、進社區(村),促進就業」專項活動(以下簡稱「四進一促」)。(責任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4.配強重點企業「人社服務專員」。(責任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商務廳、省工商聯、省總工會,各市、縣人民政府)(四)進社區(村),多渠道託底安置就業困難人員。
  • 「人社惠民政策進萬家」不斷擴大知曉面
    今年,我省各級人社部門積極開展「人社惠民政策進萬家」活動,省、市、縣上下聯動,創新政策宣傳工作方式,人社法治宣傳工作紮實有序推進。》《湖北省人社便民服務指南電子書》,為疫情期間企業和群眾提供最便利的政策解答服務。
  • 傳承關廟竹編的張永旺
    8月6日,觀眾在觀看展架上精美的關廟竹編產品。為傳承關廟竹編技藝,臺南市竹編技藝傳承者盧靖枝的第二代傳人張永旺,2013年12月創辦了臺南市竹會,帶領竹編藝術家及愛好者進行關廟竹編技藝的傳承及推廣工作。據悉,關廟竹編是臺南市具有地方特色的竹編,由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塑料等新興材料產品取代竹編製品,竹編產業一度沒落,竹編藝術頻臨失傳。新華社記者宋振平攝影報導
  • 【公益項目】非遺竹編——編織美好生活
    在2020年寶山區社區公益服務扶持引導專項資金支持下,美麗鄉村會客廳·參與式營造計劃內容之一,鄉村自組織培育在「蝴蝶蘭」美麗鄉村會客廳的八個村中開展。本場到達鄉村自組織培育聚源橋站——非遺竹編自組織培育。中國竹編工藝歷史悠久,富含著中華民族勞動人民辛勤勞作的結晶。
  • 楓溪代表隊進省賽!廣東人社技能練兵比武分片賽在潮州舉行
    潮州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錢世茂介紹,潮州各級人社部門深入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以窗口單位業務技能練兵比武活動為抓手,深入實施行風建設「一號工程」,以學理論、鑽業務、練技能,推動提素質、強服務,帶動人社系統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再上新臺階。
  • 臺盟浦東區委開展「名醫進社區、攜手促健康」公益義診活動
    臺盟浦東區委開展「名醫進社區、攜手促健康」公益義診活動 2020-12-08 1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南市乃東區開展「藍色文明進社區宣傳服務促團結」活動
    原標題:開展「藍色文明進社區 宣傳服務促團結」活動   近日,山南市乃東區創建辦聯合區司法局、澤當街道辦事處在瓊嘎頂社區開展「藍色文明進社區、宣傳服務促團結」活動。山南市人民醫院、市藏醫院、市一小、農行乃東支行澤當營業所相關負責同志以及社區的藏、漢、回、維吾爾等民族代表及群眾代表參加活動。
  • 熊貓社區小鎮故事|「千年竹編之鄉,今朝更織新景」——走進崇州市...
    道明鎮的竹編建築  道明鎮是由來已久的「竹編之鄉」,千百年來,這裡的人們依竹而居,以竹為器,處處皆是「山上清泉山下流,家家戶戶編花篼」的景象。道明竹編品種繁多,除竹兜、竹籃、竹盤、竹碗外,有竹淨百圓鑼、竹套三花提籃、竹通花稀篾碗、竹船型書兜等。2012年,道明竹編被列入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 客家老手藝——竹編
    竹編工藝,就是其中一朵瑰麗的奇葩。手編竹器,自古至今,為農村勞動人民日常生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像裝稻穀、大米、大豆、紅薯、芋頭的籮筐,盛蔬菜、水果的菜籃,裝雞蛋、食品的圓籃子,運沙土、肥料的畚箕,篩米的米篩、簸箕,撈米飯的笊籮、錫箕,冬季取暖的火籠,出門防曬、防淋的笠嫲等用具,都是竹編工藝的結晶,與勞動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
  • 年公益傳授竹編技藝近萬人次 她讓更多人「粉」上東陽竹編
    「如果說前些年我和師父一起進北京故宮博物院修繕倦勤齋,成功讓東陽竹編出圈;那麼這幾年,我就是努力讓更多人『粉』上東陽竹編,讓他們用自己的指尖感受這項非遺。」從2016年以來,蔡紅光每年傳授竹編技藝數千人次,今年已達上萬人次。從展示到授藝1972年出生於虎鹿鎮白溪村的蔡紅光初中畢業就開始學習竹編技藝。
  • 中國科協中促會黨總支慰問海澱區紅聯北村社區居委會
    本網1月07日訊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堅決打贏防控戰中國科協中促會黨總支慰問海澱區紅聯北村社區居委會​中國科協中促會書記、常務副理事長王仕軍對社區的服務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對社區在此次"疫情防疫戰"中起到的積極、重要作用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讚揚。
  • 竹編教程目錄
    0004   竹子|認識竹子(上)            竹子|認識竹子(下)0017 基礎教程Ⅲ|圓器的製作(上)           基礎教程Ⅲ|圓器的製作(中)           基礎教程|圓器的製作(下)
  • 進祠堂、進學校、進社區,車陂好家風「吹」進千萬家 !
    在歷史悠久的車陂村,一個個祠堂濃縮著千萬種家風,為了挖掘傳承這些流傳多年的好家風、好家訓,由車陂街道黨工委指導、車陂街道紀工委主辦,車陂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支持、車陂街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攜手車陂龍舟文化促進會承辦的「廉潔家風 勤勉車陂」2020年車陂街「家風美·村社美」社區家風行主題活動,從10月底開始走進轄內祠堂、學校、社區,讓好家風「吹」進千萬家。
  • 寧波小港:「廉政身份證」 促村社幹部廉潔履職
    原標題:小港:「廉政身份證」 促村社幹部廉潔履職 「作為村黨支部書記,一定要公私分明、廉潔履職,你個人的事情,也將記入『廉政身份證』的信息之中,以便日後查詢。」寧波北侖區小港街道紀工委書記胡波來到下邵村黨支部書記邱才根家中開展廉政家訪,收集廉情信息。
  • 人社部全國人才流動中心捐贈物資直達武漢社區
    楚天都市報3月7日訊(記者周丹 通訊員徐丹)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中,武漢成為全國人民關注的焦點和支援的重點,也時刻牽動著國家人社部幹部職工的心。三月初,全國人才流動中心黨委響應人社部黨組號召,發動全中心廣大幹部職工和所屬流動黨委的流動黨員自願為湖北武漢人民捐款捐物。
  • 雲華竹旅:仿真竹編龍蝦紅了產業 竹編文化傳承富了百姓
    竹編大師陳雲華正在編織仿真竹編龍蝦樣品「仿真竹編同平面竹編、瓷胎竹編很不一樣,要在『真』字上下功夫,還有就是要注重比例搭配,要不然就會很難看。比如,我要事先多觀察蝦腿、蝦眼、蝦須,看看它是如何生長的,然後儘自己最大努力將它呈現出來。」陳雲華左手拿著仿真龍蝦,右手捏著活龍蝦形象地介紹到。一絲一蔑需用心,一折一扣皆用情。
  • 冬至已臨近 走訪促平安|省安順所開展「大走訪」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省政法信訪系統「入村寨進社區走企業訪群眾」大走訪活動的相關文件精神,2020年12月14日,貴州省安順強制隔離戒毒所組織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