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
小編的老母親
突然火急火燎的要去超市
幹嘛去呢
屯糧
從社交平臺上很多網友反映的情況看
並不是我們一家有這個現象
不少地方受到
「疫情可能引發全球糧食危機」傳聞的影響
也存在搶購米麵油的情況
有些微信群中
有人在號召群友
「空下來去超市買點米,囤三個月的量」
朋友
2011年搶購的鹽吃完了嗎?
不知你發現了沒
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
「搶購」
時不時成為高頻詞語
口罩、酒精、84消毒液、雙黃連之後
現在
輪到了米麵油
這是「危機意識」太強?
我看你對祖國的強大一無所知
先看一組數據
01
我國家糧食連年豐收,已連續五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小麥多年供求平衡有餘,稻穀供大於求。
02
2010年以來,我國人均糧食佔有量持續高於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達到472公斤,遠遠高於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
03
目前,我國糧食庫存充足,小麥和稻穀庫存相當於一年全國人的消費量。
即使在前一階段國內疫情比較嚴重的時候
市場上的糧食以及副食品都是貨足價穩
老百姓家裡米麵無憂
「現在我認為更沒有必要搶購囤積」
聽聽官方解釋
新的糧食,它不香嗎
為了成功打消廣大朋友們的疑慮
小編不光找了數據
還找了事實案例
從氣象部門的服務中
讓你知道
屯糧
duck不必
而且
我們糧食的品質
還很nice
水 稻
1
黑龍江省五常市
五常大米之鄉
《舌尖上的中國》裡
提到五常大米毫不客氣地道
「米粒飽滿堅硬,色澤清白透亮,這是中國最好的稻米」
自2017年開始,黑龍江省氣象服務中心聯合五常市氣象局為水稻種植戶提供了氣候品質認證這一項特色氣象服務,通過掃描產品包裝上的氣候品質認證二維碼就可以了解到整個生育期的天氣氣候情況和具體生產地等信息。
2019年的水稻氣候品質認證讓五常市慧禾米業有限公司的大米平均每斤多賣了1元。
疫情期間,五常市氣象局聯合五常市農技推廣中心利用網絡針對水稻備春耕、春播種植等開啟了「氣象服務綠色通道」,建立「氣象農技服務」微信群。120多家水稻種植大戶積極申請加入,兩部門服務人員也增加了視頻、語音答疑指導及預報預警頻次。
此外,市氣象局服務人員還在微信公眾號下設「精準農技」板塊,分類發布常規服務、水稻專業服務等產品,「零距離」助力水稻春耕春播有序開展。
(李惠 袁長煥)
2
江西
水稻生產大省
作為不折不扣的「魚米之鄉」
2019年,江西省早稻種植面積1643.8萬畝,總產量626萬噸,分別位居全國第一與第二位
4月以來,江西省水稻生產正逐步進入移栽階段。江西省氣象部門提前部署,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全力以赴抓好糧食生產氣象服務,為保障糧食生產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
根據江西省農業氣象中心與氣象、農業部門對農業氣候年景的討論意見,2020年,江西省農業氣候條件總體好於2019年。
考慮到今年防疫工作的特殊形勢,省農業氣象中心加強與農業部門的線上溝通與調查,對種植大戶採用定點跟蹤服務形式。
利用「江西微農」,兩部門主動收集與發布農業生產與服務信息,同時利用QQ群、微信群、電話等在線方式實時指導種糧大戶推進春耕春播與災害天氣防禦工作。
(林志堅 鄧敏佳)
小 麥
1
河南省
中原糧倉
今年,河南省小麥種植面積在8550萬畝以上,與上年持平
目前,小麥長勢為近三年最好
據河南省氣象局4月5日監測顯示,目前,全省大部地區冬小麥株高和密度均高於去年同期,全省一二類苗佔比94.2%(約8054萬畝),三類苗比例為4.6%(約393萬畝),新鄉、漯河、商丘、周口、駐馬店等產糧大市一類苗佔比更是在80%以上,均好於去年同期水平。
從2月份開始,河南省氣象臺、省氣候中心和省科研所建立了每周會商機制,滾動預報預測後期天氣氣候趨勢,精準研判冬小麥麵臨的農業氣象災害風險及防控措施,為各地氣象部門做好直通式農業氣象服務提供指導。
省農業氣象中心積極調整業務服務流程,充分利用高標準農田農業氣象自動觀測技術成果,在各地氣象臺站人工調查的基礎上,對小麥生長情況進行精準監測評估,為各地麥田管理分類指導提供了技術支撐。
省氣象局還加強了與農業農村廳的會商聯動。兩部門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各級農業、氣象部門進一步加強農業氣象災害防禦,緊扣農業生產需要,切實增強防災減災能力。
同時,兩部門專家通過各種方式開展會商,分析研判災害性天氣對農作物的影響,提出農業生產建議,並根據未來天氣氣候趨勢,明確下一步工作重點。
(周愛春 李彤霄 卜曉娜)
2
山東省
農業大省
據農情調度,山東2020年春播面積3000多萬畝
氣象遙感數據進一步顯示,全省九成以上冬小麥長勢較同期偏好或持平
「根據氣象衛星遙感監測數據顯示,目前,我省冬小麥長勢總體偏好。」山東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李峰介紹。
「將4月上旬的冬小麥長勢與近五年同期進行對比,圖中深綠色、淺綠色、黃色分別代表長勢偏好、持平和偏差,經過統計,全省九成以上冬小麥長勢較同期偏好或持平。」
圖中的一簇簇綠色,對應著齊魯大地上的片片麥田。山東省各級氣象部門紮實抓好春季農業生產服務,幫老百姓攥穩手中的「糧袋子」。
「現在冬小麥處於孕穗期,尤其需要水、肥,正好明天有雨,可以利用雨天追追肥。」4月8日,菏澤市曹縣氣象局的農氣人員來到青堌集鎮,針對天氣情況和冬小麥生長情況提出農事建議。
與此同時,在「菏澤農業工作群」和「中日智慧農業」等微信群裡,市農業局等部門也聽到了來自市氣象局的聲音,「今年春季氣溫偏高,冬小麥提前進入返青生長期,但忽高忽低的氣溫易導致凍害。目前來看,前幾天的低溫過程未造成明顯影響,我們會繼續密切監視天氣情況。」
泰安農業試驗站試驗基地內,土壤水分控制場、日光溫室、試驗用房等項目守護著正在拔節孕穗的冬小麥,藉助氣象現代化力量,泰安市氣象局多次主動對接農業等部門,共同服務農業生產。
德州齊河,農業部「萬畝糧食高產高效創建示範區」內,新農業合作社、農業企業和農機大戶們持續自糧食安全智慧平臺中得到「雲服務」,氣象大數據在農業氣象服務領域源源不斷釋放潛力,全天候為農業生產「在線護航」。
(陳旻昊 李峰 穆文娟 韓乾 王萌萌)
馬 鈴 薯
1
湖北省恩施州
世界硒都
「恩施土豆」是2019年1月經農業農村部登記的地理標誌保護農產品
「恩施硒土豆」也已連續三年成為國內銷售火爆的「網紅土豆」和「土豆王國」中的「奢侈品」
湖北恩施是農業大州,在這裡,土豆成主糧已不再是新聞。2019年,全州馬鈴薯種植規模達到160.5萬畝,全州88個鄉鎮全部進行馬鈴薯生產。
在被譽為「世界硒都」的這片肥沃土地上,馬鈴薯已成為全州第一大農作物,也是唯一全域種植的特色農作物。如今,「恩施硒土豆」更是山區農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品。
為了保障山區人們的「薯」光和「硒」望,今年以來,恩施州氣象臺已經發布六期《恩施州春耕春播氣象服務專報》,根據氣象條件及天氣變化,提醒相關部門及農民加強玉米、馬鈴薯苗期管理,及時查苗補苗、間苗定苗。
此外,州農氣服務人員還通過廣播、電視、村村通大喇叭、微信平臺等適時開展相關氣象服務工作。
「今年受氣溫和疫情影響,土豆的管理、施肥等相對滯後,但天氣轉暖後,土豆長勢喜人。」三岔惠生馬鈴薯合作社的社員黃武軒說。
(張洪剛)
2
甘肅省定西市
馬鈴薯之鄉
定西出產的馬鈴薯個大質優
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對其青睞有加
定西土豆寬粉更是深受全國人民喜愛
3月下旬,甘肅省定西市高峰鄉黑美人馬鈴薯農民專業合作社馬鈴薯種植大戶王燕強就已經把自家的500畝馬鈴薯地翻耕、平整好,為即將開始播種的馬鈴薯(當地方言稱為洋芋)做準備。
位於甘肅省中部的定西市是全國馬鈴薯三大主產區之一和全國最大的脫毒種薯繁育基地、全國重要的商品薯生產基地和薯製品加工基地。
如今,成為主食之一的「洋芋蛋」已經成為定西農民經濟收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農民的需要在哪裡,氣象服務就要緊跟在哪裡。定西市農業氣象試驗站經過反覆探索,在針對「粗糙」洋芋蛋的氣象服務上摸索出一套精細氣象服務經驗。
從2007年開始,定西農試站圍繞馬鈴薯生產需求,進行馬鈴薯產前、產中和產後的系列滾動跟蹤服務,先後製作發布馬鈴薯適宜播種期預測、夏季氣候對馬鈴薯生長發育影響、馬鈴薯晚疫病發生發展氣象風險等級預報、馬鈴薯貯藏氣象條件分析等服務材料。
「今年,我們仍然等著氣象部門預測的馬鈴薯適宜播種時間,隨時準備播種。」定西市通渭縣華家嶺鄉農民張效乾說。
(於仕琪 楊蕙寧)
大家聽我一勸
糧食多年豐收,庫存較為充裕
夏糧豐收有望,春播進展順利
口糧完全自給,國際影響有限
米麵隨買隨有,不必囤積搶購
請相信祖國的強大
也要相信我們的農田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