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氣象部門收集整理民間氣象諺語

2020-12-20 人民日報

「收集西藏民間氣象諺語出版」課題研究項目組在阿里地區普蘭縣收集民間氣象諺語。記者 王菲 通訊員 朗傑次仁 攝

在《西藏民間氣象諺語》首發現場,兩位市民在認真閱覽書本內容。記者 王菲 通訊員 查日 攝

氣象諺語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預測未來天氣變化的經驗性俗語,在民間流傳廣泛而且久遠。民間氣象諺語言簡意賅,朗朗上口,具有濃厚的民間文學色彩,在便捷地幫助百姓估測常見的天氣和氣候趨勢,指導農牧業生產、認識大自然規律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部《西藏民間氣象諺語》(藏文版)出版發行,對保護和傳承西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西藏民間氣象諺語》(藏文版)共8萬多字,分3章25節,收錄了雲天現象、星象、野生動物習性與活動、植物生長以及節氣更替等揭示天氣、氣候變化方面的10餘類、270多條氣象諺語。另外,還收錄了傳統春耕備耕、豐收儀式文化和農田施肥、灌溉、秋收、牲畜培育等與氣象相關的10餘種農牧業傳統文化遺產及傳統生產經驗、技能方面的內容,形成了較為全面完整的民間氣象諺語記錄。

 啟動課題研究項目,深入基層採訪老者

為挖掘整理西藏民間氣象諺語,更好地保護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2016年,自治區氣象局啟動了「收集西藏民間氣象諺語出版」課題研究項目。

山南,作為藏民族的搖籃和藏文化的發祥地,自古以來流傳著數不勝數的民間氣象、農牧業生產諺語,自然就成為這次收集氣象諺語的「主戰場」。

在山南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自2016年8月起,山南市氣象局組織相關專家深入西藏7市地72個縣區和685個鄉鎮,先後採訪200多名60歲以上富有農牧業生產經驗和熟悉西藏傳統農耕文化的老者,收集整理民間氣象諺語和傳統農耕文化、牧區文化相關資料。

收集民間氣象諺語資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收集資料過程中,路線長、交通不便先不說,最大的難題是尋找採訪對象和語言溝通,很多青壯年對民間諺語不了解,更談不上說幾句氣象諺語,而了解民間諺語的很多老人已不在了。」項目課題組副組長、山南市氣象局紀檢組組長江春說。

由於西藏地域廣闊,各地的方言差異很大,在採訪中,像阿里、那曲、昌都等地老人說的方言聽不懂,只好先錄音,回去後找熟悉當地方言的人幫忙翻譯。

對於這樣的做法,作為項目評審專家,全國政協委員、山南市政協副主席克珠給予高度讚揚。他深有感觸地說,西藏民間氣象諺語涵蓋廣泛、內容深刻,至今廣為流傳,但目前還沒有形成系統完整的文字記錄,急需收集和保護,如果丟掉了,就等於割斷了精神命脈。

歷時一年,完成門類最全、種類最多的氣象諺語書

「多數氣象諺語是人們長期觀察當地天氣現象的經驗總結,在農牧業生產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項目評審專家、山南市藏醫院天文歷算專家巴桑倫珠說,特別是通過觀察星象、野生動物習性、植物生長特徵來判斷未來局地小範圍天氣氣候趨勢、來年自然災害多少等方面的準確率,有時甚至超出了專家的想像。

為使民間氣象諺語有現代氣象理論的支撐,增加諺語內容的可信度和說服力,自治區氣象局還成立了專項研究組,從高原天氣和氣候特徵、高原水汽來源和通道、天氣現象的物理機制等方面,對具有代表性的民間氣象諺語進行現代氣象理論解釋,形成了較為通俗易懂的注釋。同時,對部分典型的民間氣象諺語進行高原水汽輸送路徑、高原典型環流形勢、指示性雲圖、28宿星象、傳統農耕儀式的插圖解釋,便於民眾閱讀和理解。

「對民間氣象諺語進行通俗易懂的現代氣象理論解釋難度非常大,也是整個收集整理資料過程中最重要、最困難的環節,對此,我們課題組查閱了大量資料,登門諮詢藏學、天文、氣象、翻譯等方面的專家,花費了一年的時間才完成。」江春說道。

最終,項目組將收集整理的大量民間氣象諺語、傳統農耕文化和牧區文化相關資料,彙編成融真實性、文化性、史料性、科學性、研究性為一體的《西藏民間氣象諺語》一書。該項目還被中國氣象局評為2017年度全國氣象部門創新項目。

山南市科技局局長郎立輝表示,《西藏民間氣象諺語》(藏文版)正式出版發行,不僅對保護和傳承西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而且也為研究現代高原氣候變化和天氣預報提供重要參考價值和較高的歷史文獻資料。

據悉,《西藏民間氣象諺語》(漢文版)編譯工作也已開始,力爭年內出版發行。

相關焦點

  • 氣象諺語
    2012-10-1開 本:大32開紙 張:膠版紙印 次:1包 裝:平裝內容推薦《氣象諺語精選:天氣預報小常識》是一本專門介紹氣象諺語的大眾科普讀物作者結合自己長期的工作實踐,從搜集整理的大量氣象諺語中,精選了千餘條(組)民間最常見、最實用的氣象諺語,從具體含義到科學道理,分類逐條地加以解釋,以幫助讀者通過氣象諺語掌握氣候變化的一般規律,學會天氣預測,豐富生活常識。《氣象諺語精選:天氣預報小常識》內容豐富,科學實用,不僅可供廣大家庭和氣象愛好者特別是廣大農民閱讀使用,也可供專業氣象工作者學習參考。
  • 氣象系統氣象數據收集整理地理分布統計分析系統定製
    氣象事業是我國的公益事業,為我國家安全、防減災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因此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伴隨著氣象相關部門對各種氣象觀測工具的使用,大量數據產生並積累下來,包括天氣、氣候、農業與生態環境、大氣成分等多方面,對氣象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分析,進而為天氣預報、氣象決策分析和專業氣象人員提供氣象歷史數據服務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 中國「氣象先生」宋英傑以《中國天氣諺語志》解讀諺語文化
    《中國天氣諺語志》由中信出版集團最新出版,該書作者中國氣象先生宋英傑憑藉其多年強大的專業積累和知識功底,從氣象大數據的角度,用生動通俗的語言,梳理和解讀了從古到今的氣象諺語,其中不僅蘊涵著千百年來積累的民間智慧,更含有豐富的科學知識。
  • 路橋:林志堯:土法測天半世紀 氣象諺語待傳承
    而在上世紀50年代,沒有先進的氣象設備,準確度高的天氣預報都成了奢侈。來自路橋區金清鎮的林志堯,作為浙江省最後一位家庭氣象哨監測員,半個世紀以來,專研土法測天,為周圍人預測天氣,搜集編制氣象諺語漫畫,供以他人學習,如今,他已年近90,土辦法漸漸被高科技取代,讓實用的氣象諺語代代相傳成了他現在最大的心願。
  • 西藏氣象部門2020年度人才引進專項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公告
    來源:網信西藏西藏氣象部門2020年度人才引進專項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公告為優化西藏氣象人才結構,根據招聘崗位空缺和招聘計劃的調整情況,現將西藏氣象部門2020年人才引進專項招聘公告如下。在西藏氣象部門就業的畢業生,不執行試用期工資,執行西藏工資政策和工齡折算補貼、津貼政策,每年可享受近兩個月的帶薪探親假;提供住宿和基本工作生活條件。碩士研究生畢業的可直接認定為氣象專業工程系列助理工程師,取得助理工程師後從事相關技術工作滿2年的,可參加氣象專業工程系列工程師的評審 。
  • 全國氣象部門在南信大「搶」人才 提供1788個崗位
    中國江蘇網11月14日訊(記者 米格)今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東苑體育館裡人流如織,全國氣象部門2015年人才招聘會在這裡舉行,中國氣象局直屬單位及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等165家單位在現場選聘人才,推出1788個崗位。五年來,全國氣象部門接收8366名應屆畢業生中,出師南信大的學生超過了三分之一。
  • 西藏:小學生參觀氣象科普教育基地
    查日攝影  中國氣象報記者查日 通訊員普布央金報導  作為西藏氣象局紀念世界氣象日系列活動之一,3月20日,西藏氣象學會邀請拉薩市實驗小學200餘名學生走進自治區氣象局參觀氣象科普教育基地,近距離感受氣象,接受氣象科普教育。
  • 做好氣象防災減災服務 全省各地氣象部門齊動員
    全市氣象部門按照要求積極行動,在市政府通知下發的當天,市氣象局向全市氣象部門發出了《關於做好近期乾旱氣象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市縣兩級氣象部門密切注視天氣變化,做好跟蹤監測和天氣會商,有針對性的開展乾旱氣象服務和森林火險氣象等級預報服務,為當地黨委政府提供乾旱情報、預報服務。
  • ——第八批援藏氣象幹部工作紀實
    ……去年7月27日,第八批援藏氣象幹部趕赴西藏,他們努力克服高原反應帶來的不適和困難,主動融入受援單位,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各自的崗位上為氣象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架起連通高原和內地的友誼之橋、事業發展之梯。
  • 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 西藏氣象部門將開展高空探測保障服務
    中國氣象報記者查日報導4月30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測量首場新聞發布會在珠峰大本營召開,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此次珠峰高程測量的核心任務是精確測定珠峰高度。自今年3月以來,西藏自治區氣象局就與國測一大隊積極對接。按照國測一大隊提出的測量期間提供高空氣象觀測服務的需求,自治區氣象局與其籤訂服務協議,及時制定服務方案,成立氣象探測服務組,並完成了探空儀、氣球、氦氣等探測儀器設備的採購及測試等前期準備工作。
  • 氣象局全面部署汛期工作各地氣象部門認真落實
    西藏自治區氣象局組織區、地(市)、縣氣象局相關單位負責人及服務人員參加了2013年全國汛期氣象服務動員電視電話會議。」,在西藏主汛期到來之前,區局將再次對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四是與基層縣局綜合改革和新設縣氣象局建設工作緊密結合,提升基層公共氣象服務能力,紮實推進汛期氣象服務工作。
  • 廣州市氣象科普教育基地世界氣象日開放活動圓滿結束
    3月24日,廣州市氣象局、廣州市氣象學會在廣州市氣象科普教育基地聯合舉辦2018年度世界氣象日活動,免費對公眾開放氣象中心,普及氣象科學知識。  今年氣象日主題是「智慧氣象」,圍繞這個主題,廣州市氣象科普教育基地開展了實地參觀、科普講解、專家解讀等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讓公眾全面深入理解「智慧氣象」的內涵。
  • 各地氣象部門開展節前幫扶慰問活動
    編者按 春節即將到來,各地氣象部門積極開展節前幫扶慰問活動。他們不僅為群眾送去節日的祝福與溫暖,同時為群眾細心講解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與機制,並結合地方特點與群眾實際情況,出點子、想辦法,幫助群眾一起走出困境,早日實現生活富裕。
  • 「鷹城氣象科普博士講解團走基層」項目啟動 為平頂山市湖光小學100餘名學生帶來氣象故事
    《文學中的氣象故事》。」由平頂山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及其「氣象(生態 )傳播研究中心 」的九名博士組成,每個博士帶三名中青年教師組成研發小組,分別開發出「文字中的氣象印記」等九大主題課件,從學生熟悉和感興趣的漢字、陶瓷、二十四節氣及民俗、諺語、文學作品、電影、詩詞、旅遊、美食等入手,梳理其中與氣象科學和氣象文化相關的內容,以故事、畫面等形式呈現,以生動的語言進行講解,化高深為通俗,巡迴市縣中小學進行講解,同時通過網絡進行傳播
  • 氣象部門的「農田守望者」說:duck不必
    疫情期間,五常市氣象局聯合五常市農技推廣中心利用網絡針對水稻備春耕、春播種植等開啟了「氣象服務綠色通道」,建立「氣象農技服務」微信群。120多家水稻種植大戶積極申請加入,兩部門服務人員也增加了視頻、語音答疑指導及預報預警頻次。
  • 老祖宗的「天氣預報」,這些天文氣象諺語你知道嗎?
    天文氣象諺語是一代又一代前人智慧的結晶,是老祖宗輩輩相傳的"天氣預報"。湖北當陽市民俗專家王友兵、文光福、王大森、吳閒清、賀大霖、牛軍、曹良柱等人,經過廣泛深入的田野調查,對流傳於當陽市的天文氣象諺語進行了搜集整理,現予分享,希望這些簡潔、易記、實用的民諺,對你的生產、生活和出行有所幫助。
  • 2020國考報名結束氣象部門31362人報名 平均競爭比為71:1
    在2020國考招錄中,氣象部門招人較多,共410個職位招錄421人。截至24日17:30,從氣象部門系統來看,共有31362人報名,過審人數為29754,平均競爭比為71:1,仍有5職位無人報考。從近兩年氣象部門招錄和報名情況來對比,今年的招錄規模比去年略低,報名人數和過審人數以及競爭比也略低於去年。
  • 江西省氣象部門2021年招聘氣象類專業高校應屆畢業生(第二批)公告
    江西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江西華圖招聘信息:江西省氣象部門2021年招聘氣象類專業高校應屆畢業生(第二批)公告,報名時間:即日起至2021年1月5日,請考生多加關注。
  • 2021安徽省氣象部門事業單位招聘應屆畢業生(氣象類碩士研究生)公告
    廣東人事考試網同步安徽事業單位考試網信息:2021安徽省氣象部門事業單位招聘應屆畢業生(氣象類碩士研究生)公告,更多關於安徽省氣象部門事業單位招聘,安徽省事業單位招聘,安徽人事考試網的信息,請關注人事信息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 氣象圖_氣象圖是什麼意思-天氣網氣象百科
    氣象圖氣象圖是用於分析大氣物理狀況和特性圖表的統稱。氣象圖也叫天氣圖。根據不同要求和目的而有多種類別。通常專氣象圖主要有地面氣象圖和高空氣象圖兩種。地面氣象圖填寫的數值和符號有海平面氣壓、氣溫、露點、雲狀、雲量、能見度、風向、風速、現在天氣、過去天氣等,根據圖上氣壓值描出等壓線,結合溫度、露點、天氣現象標出各類天氣系統和天氣形勢及其天氣分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