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批援藏氣象幹部工作紀實

2020-12-19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 賴栩雯 李一鵬

  新掛牌成立的阿里遠程教學點大幅改善了氣象業務人員學習條件;氣候品質認證為日喀則「青稞增產行動」打造了氣候「金鑰匙」;林芝旅遊藉助廣東衛視和廣東國際頻道走向更多公眾視野……去年7月27日,第八批援藏氣象幹部趕赴西藏,他們努力克服高原反應帶來的不適和困難,主動融入受援單位,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各自的崗位上為氣象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架起連通高原和內地的友誼之橋、事業發展之梯。

  一人援藏 全局援藏——謀劃好援藏工作頂層設計

  本批次氣象部門援藏幹部共有7人,分別是天津市濱海新區氣象局的李雲波、氣象幹部培訓學院河北分院的林朝旭、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氣象局的張文軍、江蘇省鹽城市氣象局的張志剛、河南省三門峽市氣象局的黃克磊、湖南省張家界市氣象局的黃治國、廣東省茂名市氣象局的汪悅國。他們分赴昌都、阿里、日喀則、拉薩、那曲、山南、林芝氣象局,以黨組成員、副局長的身份開展為期3年的援藏工作。

  援藏幹部抵達西藏後,迅速了解情況,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促成受援單位和支援省份間的多次調研。在充分對接需求的基礎上,各省份完成對口支援的頂層設計。

  天津聯合同樣對口支援昌都的重慶、貴州氣象部門,針對制約當地氣象事業發展面臨的瓶頸問題及援助需求,確定對口援助項目計劃及具體舉措:將幫助昌都市氣象局建設森林火險預報預警發布系統、交通地質災害預報預警發布系統、決策服務產品一鍵式發布系統、氣象為農服務業務系統,以及4個縣氣象局氣象服務業務系統;每年選派1名至2名專業技術骨幹進藏,指導受援單位解決業務技術難題和項目研究。

  河北省氣象局也出臺了河北省氣象部門援藏工作計劃,在幹部人才援藏、業務科技援藏、資金項目援藏以及創新援藏工作模式等方面確定了工作目標和任務。隨著保定市氣象局確定為阿里地區革吉縣氣象局對口援建單位,全省11個地市級氣象局中已有8個直接參與援藏工作。

  廣東省氣象局將林芝市氣象局視作本省「第22個地市氣象局」,把援藏工作納入省氣象局黨組重點議題部署。以《廣東省氣象部門援藏工作規劃(2017-2020 年)》為藍圖,「業務科技優勢援藏、幹部人才急需援藏、資金項目精準援藏」任務清單逐一落實。

  江蘇、北京兩省(直轄市)氣象部門對對口支援的拉薩氣象部門給予大量支持。其中,江蘇省氣象局專門出臺文件明確「十三五」援藏工作指導思想及主要任務,北京市氣象局多次與拉薩市氣象局溝通,確定援藏重點任務。

  「輸血」更「造血」 打造「帶不走」的隊伍——搭建高原內地人才相通、科技對接的橋梁

  對於昌都市丁青縣氣象局職工米瑪旺堆來說,今年8月令他尤為難忘。在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期間,在李雲波的協調下,他作為業務骨幹前往天津,全程參加了氣象保障服務工作。「不僅提升了業務管理能力,還拓寬了服務視野,積累了難得的大型活動氣象保障經驗。」他說。

  提升受援地區氣象人才業務水平是援藏的核心和關鍵。今年9月,在林朝旭的推動下,阿里氣象遠程教學點正式掛牌成立。通過該平臺,業務人員與氣象幹部培訓學院專家教授、專業技術人才可在網上見面,同步交流學習業務知識,共同解決疑難課題。

  長期以來,拉薩市氣象局在短時臨近預報方法和參考資料獲取方面均有短板。張志剛邀請本省專家開展短臨強對流天氣分析和雷達PUP應用視頻培訓。拉薩市氣象局還引進了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CPAS系統,用於天氣監測,人工增雨防雹的系統分析、作業指揮,為開展精細化預報業務奠定基礎。

  針對那曲氣象部門科研基礎薄弱、業務需求較高的情況,黃克磊幫助那曲縣氣象局向自治區氣象局申報了《雷電對索縣蟲草採挖人員的危害效應及其強對流天氣條件的研究》科技項目,現已立項;分別與河南省氣象科學研究所、河南省氣候中心聯合申報了《基於MODIS FY-3 遙感數據建立藏北乾旱監測業務平臺》《那曲地區短期氣候預測業務系統建設》兩項科技項目;依託科技創新團隊,完成了冬蟲夏草氣象業務服務系統氣象資料收集工作。

  拓展新思路 擁抱新時代——氣象工作融入現代化經濟建設格局

  林芝市是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在汪悅國的推動下,今年9月1日,林芝市旅遊天氣預報正式登陸廣東衛視和廣東國際頻道,節目內容在兩個頻道收視黃金時段播出,藉助廣東衛視的影響力,重點推介林芝,提升林芝國際生態旅遊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在黑龍江,「五常大米」因氣候品質認證「身份證」加持,每斤售價都有10%到30%的增長。張文軍把這一經驗帶到日喀則,創新開展青稞氣候品質認證工作。日喀則市氣象局通過科學研究和試點,向西藏旺達青稞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頒發了青稞氣候品質「特優」證書,為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和農牧民收入發揮了重要作用。9月8日,白朗縣召開認證發布會,縣政府充分肯定了日喀則市氣象局為農服務工作。

  人影工作每年在山南市農牧業生產、大型社會活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保障作用。黃治國分管人影工作後,會同公安、安監、農牧部門對全市所有的作業站點都進行了安全檢查,在十多天的時間裡行程2000多公裡。很多站點位置偏遠、道路崎嶇,沿途人煙稀少。他們餓了就在路邊草坪吃自帶的乾糧,行走在海拔4000多米的幾個高寒縣,每天只睡4個多小時。黃治國對站點的運行保障、安全隱患、服務開展情況形成報告報送市政府,得到分管副市長的高度肯定。全市人影工作會議的召開,大大強化了各縣對人影工作的重視和支持。

  「雖然高原條件艱苦,但能來這裡為藏鄉同胞做些事情,也是人生難得的經歷和收穫。」這是黃治國的感悟,更是大家的心聲。特別是在他的感染下,妹妹黃伶大學畢業後選擇到西藏那曲工作。「我們兄妹倆一個在藏南、一個在藏北,都在駐守邊疆,力所能及地為西藏發展貢獻力量。」黃治國說。

  (來源:《中國氣象報》2017年11月20日一版 責任編輯:張林)

相關焦點

  • ——記最高人民法院第八批援藏幹部郝銀鍾、周軍、孫豐江,第三批...
    「對口支援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黨培養鍛鍊幹部的重要平臺,援藏援青幹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治藏方略,不負重託,奮發有為,恪盡職守,勤奮工作,在對口支援事業中建功立業、增長才幹,為促進西藏、青海經濟社會發展和長治久安,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作出積極貢獻。」
  • 泉州第七批援藏幹部抵達西藏 工作為期三年
    19日,泉州市第七批援藏幹部抵達西藏。下階段,幹部們將投入各自崗位,開始為期三年的援藏工作。  援藏工作是中央確定的大政方針,是重大的戰略決策,從1994年開始對西藏進行援助,實行分片負責、對口支援、定期輪換的辦法。在選派援藏幹部工作中,我市堅持自願報名,擇優選派。
  • ...智力援藏的推動者——記最高人民法院第八批援藏法官郝銀鍾
    2019年7月,在援藏即將結束之際,郝銀鍾第四次來到工作聯繫點——西藏日喀則市桑珠孜區人民法院,調研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援藏3年,在郝銀鐘的幫扶指導下,該院已成長為全市司法改革和文化建設的「領頭羊」。
  • 雪域高原上的博導法官——記中央第八批援藏幹部郝銀鍾教授
    7月16日,郝銀鍾再次來到自己的工作聯繫點——地處平均海拔近4000米的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桑珠孜區人民法院,督導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重點針對審判執行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短板,分析案情、研判指導,協調有關部門儘快幫助解決制約法院健康發展的瓶頸問題,同時看望奮戰在邊境線上的駐村幹部。援藏3年來,類似這樣的調研有過多少次,郝銀鍾自己也數不清。
  • 海拔四千多米的那曲嘉黎 有著台州援藏幹部「不得不說」的故事
    台州援藏幹部馬奇華「榜上有名」,是197名模範個人中的一員。 2018年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表彰模範集體146個,模範個人197名,馬奇華是全國第八批援藏幹部中獲得該榮譽為數不多的幹部之一。馬奇華表示,這一榮譽屬於每一位援藏幹部。
  • ...出席央企第七批援藏幹部暨西藏區屬企業管理人員到中央企業掛職...
    9月2日,國務院國資委和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在拉薩舉行中央企業第七批援藏幹部暨西藏區屬企業管理人員到中央企業掛職工作座談會。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黨委委員徐福順,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常務副主席、自治區黨委政法委書記鄧小剛出席會議並講話。
  • 抗疫紀實|亞東縣援藏醫療隊全力開展新型冠狀肺炎防控工作
    自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在上海援藏聯絡組統一部署下,亞東聯絡小組成員、亞東縣衛健委副主任、縣人民醫院院長姚子涵及第五批援藏醫療隊隊員李維正、李家琳、張運奇等4位同志於2月3日返藏,在克服高原反應帶來的身體不適等困難後,迅速投入當地疫情防控戰。積極籌措醫療物資。
  • 山東濰坊援藏幹部人才致力生態援藏 創造高原奇蹟
    2007年6月,山東濰坊第三批援藏幹部人才進駐南木林縣,決定從植樹造林入手,改變當地生態環境。  在千百年樹木難尋的高原上種樹?消息傳開,當地幹部群眾既不理解也不支持。面對質疑及難以戰勝的風沙和土壤條件,山東濰坊援藏幹部人才毫不動搖,絞盡腦汁想辦法,多方徵求專家意見。
  • 援藏幹部的「小目標」
    如今,北京援藏科技企業、註冊資本10億元的寧算科技拉薩數據中心一期一階段已完成建設,並開始試運營,著實讓人大吃一驚。孫金成出生於1979年10月,長期在北京發改委工作,此前為社會發展處副處長,去年7月按照組織安排,出任拉薩市發改委副主任。
  • 援藏援疆工作促進會2020年秣馬厲兵再出發 郝小學原創
    會議由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楊永朝主持,河北省政協原副主席趙文鶴、西藏山南軍分區原政委高極祥,吳兵衝、石家莊市政協原副主席李屏東、第一批援藏秘書長曹社會, 第九批援藏幹部領隊、西藏阿里地委副書記韓學軍,程曉輝、崔大平、援疆辦劉學剛、吳搏帆、趙學敏、王振興、張廷蘭 、呂愛英,全國新媒體聯盟主席郝小學,教授李鳳梅等百餘位援藏援疆同志出席了本次會議。
  • 遂寧援藏幹部胡勇明的援藏故事
    因為有「理」 所以精彩  ——遂寧援藏幹部胡勇明的援藏故事  胡勇明,致公黨四川省委監督委員會委員,人稱「胡博士」。去年8月,在船山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工作的他響應號召,主動請纓,帶著對民族地區的深情,加入了遂寧第四批援藏工作組。
  • 田慶盈率團到南木林縣考察對接援藏工作並看望援藏幹部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對口支援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實省委、省政府有關工作部署,促進民族團結,加強交往交流,推進我市對口支援南木林縣工作再上新臺階,7月7日至8日,帶著935萬濰坊人民的深情厚誼,市委副書記、市長田慶盈率領黨政考察團到西藏日喀則市南木林縣對接考察援藏工作並看望慰問我市援藏幹部
  • 福建省第二輪組團式援藏教師開啟為期3年的教育援藏
    福州教育學院附屬中學教師李光文第三次踏上教育援藏之路。上個月,他作為福建省教育援藏的先進典型代表,出席了教育部召開的新一輪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會議。這次,他更是動員同是教師的妻子一同援藏,組建了教育援藏的首家夫妻站。   李光文和他的妻子,是福建省新一輪組團式援藏教師代表。7日,福建省20名第二輪組團式援藏教師抵達西藏自治區昌都市,開啟為期3年的教育援藏工作。
  • 柳工攜手援藏主題電影《太陽和月亮》綻放熒幕
    2019年6月18日,由福建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隊、昌都市委宣傳部主辦、西藏恆躍柳工傾情贊助、董事長洪加友先生親自參與策劃,向祖國成立70周年獻禮的民族團結、援藏主題電影《太陽和月亮》路演啟動儀式圓滿落幕。
  • 濰坊第七批援藏工作綜述丨綠染戈壁荒灘 繪得「金山銀山」
    2007年6月,濰坊第三批援藏幹部人才進駐南木林縣,決定從植樹造林入手,改變當地生態環境。在千百年樹木難尋的高原上種樹?消息傳開,當地幹部群眾既不理解也不支持,認為種也白種,肯定種不活。面對人們的質疑和幾千年來人們都難以戰勝的風沙和土壤條件,濰坊援藏幹部人才沒有動搖,絞盡腦汁想辦法,多方徵求專家意見。
  • 上海松江對口支援西藏定日25載,高寒缺氧不抵援藏情長
    1994年7月,中央召開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議,上海開始援藏工作。根據上海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按照「分片負責、對口支援、定期輪換」的援藏工作方針,松江於1995年起對口支援定日縣。1995年5月至今,松江選派了9批,共32名援藏幹部對口支援定日縣。
  • 援藏題材電影《太陽和月亮》劇本研討會在榕舉行
    東南網2月27日訊(本網記者 林先昌)23日下午,福建省援藏建藏工作促進會、福建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隊在福州舉行福建省重點文化項目——電影《太陽和月亮》劇本研討會。該片劇本由福建省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孫永明執筆創作,影片講述漢族鋼琴老師周潔妮去西藏尋找音樂靈魂,遇到了具有彈鋼琴天賦的藏族女孩達娃及其母親、援藏幹部方松林等人的故事,通過演繹援藏幹部方松林幫助達娃家戰勝貧困,並幫助達娃實現音樂夢想,展現援藏幹部無私奉獻的精神。
  • 雪山下的夢想家:上海援藏幹部的「造夢計劃」令人心潮澎湃
    如果旦增卓瑪受惠於上海的醫療援藏,那麼米瑪卓瑪則受惠於上海的教育援藏。  我們走進位於江孜縣城的閔行中學時正值暑假,學校正在裝修改造。在學校圖書館,我們見到了家就在附近的米瑪卓瑪。她今年14歲,上初二。能上閔行中學的都是江孜的幸運兒,在連續9批援藏幹部的努力下,1996年建起來的閔行中學,如今在整個日喀則的教學水平名列前茅。
  • 湖北聯通召開援藏幹部返鄂座談會
    援藏期間,陳克爽同志以頑強的毅力和務實的作風,帶領縣城投公司昂首前行,為如期實現全縣脫貧摘帽作出了積極貢獻。」「企業建章立制、拓展業務、惠民工程為村民送暖氣、保障自來水供應、藏區大學生就業……各項工作他都全情投入,全縣1.9萬幹部群眾對他、對湖北聯通表示衷心的感謝!」在革吉縣縣委縣政府發來的感謝信裡、在中國聯通集團公司援藏幹部領隊韓軍峰同志的介紹中,湖北聯通援藏幹部陳克爽獲得了高度評價。
  • 援藏題材電影《太陽和月亮》在福州首映
    原標題:援藏題材電影《太陽和月亮》在福州首映   日前,由福建省委宣傳部、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指導,福建省援藏建藏工作促進會、福建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隊組織策劃,福建數字前沿傳媒有限公司攝製的電影《太陽和月亮》首映式在福州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