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民眾抵制日貨:超市下架札幌啤酒 踩日企紙箱洩憤

2020-12-20 網易新聞

(原標題:韓國興起抵制日貨風潮:超市下架札幌啤酒、踩日企紙箱洩憤)

韓國

超市入口貼著告示,上面寫著「停止販賣不反省歷史的日本的商品」(朝日新聞)

海外網7月7日電 由於日本政府對韓國採取「經濟報復」措施,限制向韓國出口半導體材料,近期,韓國國內「抵制日貨」的聲音加大,且有持續發酵之勢。

據日本《朝日新聞》7日報導,最近,在韓國首爾市的部分超市內,日本啤酒等來自日本的商品已經全部下架。社交媒體上,許多韓國網友呼籲韓國人不去日本旅遊,聲勢越來越大。日媒稱,眾多韓國民眾把對日本政府的不滿轉移到了日本產品和文化上。雖然影響可能僅局限於現階段,是暫時性的,但多數日企對此表示不安。

6日,首爾市陽川區住宅街的一處超市賣場內被人貼了一塊告示,上面寫著「不賣日本商品」。以前賣的日本產調味料、方便食品等都找不到了。4罐1萬韓元(約合人民幣60元)的札幌啤酒本來是熱賣商品,但超市店長稱:「為了國家,決定不賣了。銷售額是會減少,不過在日本撤回『貿易報復』之前,我還會繼續這樣的。」

韓國人踩紙箱表示抗議(日本TBS電視臺)

這家超市是韓國市場協會的一員。5日,韓國市場協會在日本駐韓國大使館附近召開了會議,宣布中斷販賣日本商品。在現場,協會工作人員踩癟了印有日本企業標識的紙箱,並向全韓國播放了這一畫面。韓媒稱,大約230家商店參與了抵制日貨活動,包括便利店在內,至少動員了10萬人。

7月1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宣布,限制對韓國出口用於製造電視機及智慧型手機的三種半導體材料。另外,日本政府著手將韓國從「白色國家」清單中刪除,意味著取消韓方進口日本產品所獲優待。日方稱,採取上述舉措的原因是「日韓間的信賴關係已經嚴重受損」。

韓國貿易協會統計顯示,2018年韓國半導體出口額高達1267億美元規模,佔出口總額的21%。日本限制三種半導體材料出口,對於韓國半導體產業造成的衝擊不言而喻。也有媒體稱,日本如果將限制出口長期化,韓國企業或許會從全球供應網中尋求可替代的採購對象,降低對日本的依賴,對日本企業來說未必是好事。

本文來源:海外網 責任編輯:尤園園_NO4712

相關焦點

  • 韓國興起抵制日貨風潮:超市下架札幌啤酒、踩日企紙箱洩憤
    抵制日貨」的聲音加大,且有持續發酵之勢。據日本《朝日新聞》7日報導,最近,在韓國首爾市的部分超市內,日本啤酒等來自日本的商品已經全部下架。社交媒體上,許多韓國網友呼籲韓國人不去日本旅遊,聲勢越來越大。日媒稱,眾多韓國民眾把對日本政府的不滿轉移到了日本產品和文化上。雖然影響可能僅局限於現階段,是暫時性的,但多數日企對此表示不安。
  • 半個國家抵制日貨 韓國人這次動真格了?
    除線上外,韓國民眾還多次在日本駐韓使館或知名日本企業在韓店鋪和辦公地外舉行集會抗議,呼籲抵制日貨。7月18日,韓國全州市一家超市張貼了「不銷售日本商品」的海報。日貨銷量明顯下降仁川市多家中小企業聯合團體17日宣布,將在店鋪內下架日本商品,這些團體覆蓋大約1700家企業。此前,韓國大約3000家中小企業已經宣布下架日貨。一些店鋪明確貼出告示,「本店概不銷售日貨」。有數據顯示,抵制活動明顯影響到日本商品在韓銷量。
  • 韓國人「抵制日貨」的第1個月 不喝日啤不穿優衣庫
    (原標題:韓國人"抵制日貨"的第一個月咋過的?不喝日啤 不穿優衣庫)韓國便利店員主動清理日本啤酒(KBS新聞)海外網8月1日電韓日貿易摩擦發酵,已過去1個月。韓媒稱,期間韓國民眾的反日情緒持續上升,流通企業、地方自治團體紛紛參與其中,抵制日貨的範圍也在不斷擴大。其中,日本啤酒和優衣庫成為首當其衝的抵制對象。韓國一超市貼出告示稱,將停售朝日啤酒(韓聯社)日本啤酒遭受的打擊有多大?
  • 被日本踢出「白名單」,韓國人列起了日貨「黑名單」
    【編輯/郝佳統籌/劉姝蓉】隨著韓日貿易摩擦持續升級,韓國社會「抵制日貨」活動正全面擴散,在此次抵制行動中首當其衝的要屬日本啤酒。據韓媒調查顯示,89.9%韓國受訪者拒絕購買日本啤酒,甚至有人稱「看到日啤就會生氣」。此外,超過200家韓國超市和雜貨店已下架所有日本商品,日本服飾、化妝品、汽車品牌在韓7月銷量均遭遇大「跳水」。
  • 韓國抵制日貨迎來一周年 優衣庫在韓「涼涼」
    來源:人民網人民網訊據韓國KBS電視臺報導,日本去年7月1日宣布限制對韓出口半導體材料,韓國民眾紛紛喊出「抵制日貨」的口號,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抵制日貨運動。今年7月1日,韓國迎來抵制日貨一周年。韓國大學生金秀晶(音)曾於2019年在韓國明洞優衣庫賣場前進行1人示威,她表示抵制日貨運動仍在繼續。在她看來,結束韓國抵制日貨活動的唯一方法就是日本正確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韓國國民的反日貨情緒會持續到日本履行韓國大法院的判決為止。韓國抵制日貨的成果體現在在韓日企的銷售業績上。
  • 調查:逾七成韓國民眾曾抵制日貨
    2019年8月,在慶尚南道陝川郡,一名居民在寫有抵制日貨運動的橫幅前走過。圖源:韓聯社  人民網訊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一家市場調研機構於2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逾七成韓國民眾有過抵制日貨的經歷。  該市場調研機構從11月27日至12月2日面向韓國國內1000名成年消費者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71.8%的受訪者曾經有過抵制日貨的經歷,女性比例(76.4%)高於男性(67.2%)。  按年齡段來看,30至39歲的受訪者佔比最高,為75.6%。50至59歲(74%)、40至49歲(70%)和20至29歲(67.6%)分列其後。
  • 韓國「抵制日貨」一年了:優衣庫「涼涼」,有日本車企撤離
    日本去年7月1日宣布限制對韓出口半導體材料,韓國民眾紛紛喊出「抵制日貨」的口號,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抵制日貨運動。今年7月1日,韓國迎來抵制日貨一周年。今年以來,韓國多次要求日本針對取消對韓出口管制進行表態,並將5月31日設定為最後期限。但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仍需要一定時間才能作出決定。
  • 韓國"抵制日貨"持續發酵:快遞員拒送優衣庫商品
    韓國國內「抵制日貨」的聲音越來越大,已經爆發了數次相關運動。據日本共同社報導,該勞動團體24日發表聲明稱:「我們聲討安倍政府的經濟報復,宣布加入拒絕為優衣庫配送商品的全民反日浪潮。」之所以選擇優衣庫,該團體表示是因為其運營方是日本迅銷公司,他們的工作人員曾發表過輕視「抵制日貨」運動影響的言論。
  • 韓國民眾抵制日貨繼續發酵 雙十一「巧克力餅乾棒節」被商家改名?
    人民網訊 11月11日在國內是「光棍節」,而在韓國是一年一度的「Pepero Day」,直譯為「巧克力餅乾棒節」。從1996年開始,每逢這一天,韓國男女老少互相贈送巧克力餅乾棒,以表達愛情、友誼、感謝。
  • 韓國爆發「抵制日本貨運動」,國產文具啤酒受期待
    最近一段時期,針對日本方面限制半導體等核心材料的對韓國企業出口,引發了兩個之間的貿易摩擦,在這種劍拔弩張的局勢下,韓國國內出現抵制日貨現象,便利店和大型超市上周日本啤酒、文件等銷量有所下滑。由於日本政府以韓國為對象,限制了半導體等核心材料的出口,因此在韓國國內,對日本產品的抵制運動的輿論正在不斷興起。日本文具遭到了韓國民眾的抵制,韓國原子筆等文具類製造企業慕娜美(monami)受到韓國內民眾的期待。
  • 韓國舉國上下「抵制日貨」 受影響的他們有話說……
    中國日報網7月26日電(嚴玉潔) 日韓關係風起雲湧,大勢之下,牽動著的是小人物的命運。韓國民調機構近日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超過6成韓國人正參與「抵制日貨」活動。《韓國先驅報》7月26日報導稱,此事已經殃及韓國普通民眾和企業,並且未必能實現預期目標。
  • 韓國抵制日貨浪潮愈演愈烈,優衣庫被迫要關門,任天堂依然受追捧
    (圖源:unsplash)當然對日抵制活動也是促成該結果的原因之一。疫情爆發後,優衣庫運營商迅銷(Fast Retailing)的韓國子公司截至8月的財年收入下降了一半,營業虧損883億韓元(約合5.8億元人民幣)。
  • 多家日企在韓業務陷困境 或瞄準中國市場
    來源:海外網圖源:日本經濟新聞海外網11月7日電由於日韓關係的惡化,韓國國內掀起一場抵制日貨的「不買運動」,令日本企業在韓國的經營業績受到很大影響。相關統計顯示,2019年7月至9月間,在韓國銷售額比重較高的日企淨利潤同比減少3成以上,降幅明顯大於其他國家企業。
  • 赴日搶購馬桶蓋說明了什麼 "抵制日貨"或許行不通
    近期,日本的溫水洗淨馬桶蓋突然人氣大增,成為不少同胞赴日採購清單上的首選,有人甚至一次買兩三隻帶回國。日本愛客旺免稅店職員李瑋說:「今年中國客人特別認可它,大量客人來日本都買這種產品,廠家根本來不及做。」(《揚子晚報》2月9日)   小小馬桶蓋居然掀起不小的波瀾,恐怕多數同胞都沒有想到。好貨不愁銷路,被消費者信賴再經過口耳相傳,就會更有市場號召力。
  • 優衣庫在韓國遭抵制,最大門店將關閉,韓國民眾大呼:抵制日貨
    近期,韓國和日本之間的「矛盾」貌似不小,不少韓國民眾都開始抵制日貨了。優衣庫是非常著名的日本快時尚品牌,深受全世界消費者的喜愛。韓國也有優衣庫的門店,受此影響,優衣庫受到了韓國民眾的抵制,可能要被從韓國趕出去了。韓國優衣庫的官網上已經給出了公示,顯示說位於首爾市中心明洞的全球旗艦店將於1月31日停止營業。
  • 圖解|受到日本制裁後,抵制日貨的韓國人在急什麼?
    圖解|受到日本制裁後,抵制日貨的韓國人在急什麼?(WTO)貨物貿易理事會會議上,譴責日本政府限制對韓出口的貿易報復措施,重申這一做法違反自由貿易原則。由於日本政府對韓國採取「經濟報復」措施,限制向韓國出口半導體材料,近期,韓國國內「抵制日貨」的聲音加大,且有發酵之勢。韓國民眾在青瓦臺官網上請願要求政府採取反制措施。早在今年4月初,韓國前駐日本大使申珏秀表示,「韓日關係,正經歷自兩國建交50年以來前所未有的嚴重裂痕」。
  • 除了「抵制日貨」,我們還能做什麼
    釣魚島事件升溫之際,「抵制日貨」的訴求再度浮出水面,這是中華民族苦難深重的歷史記憶在當代的投影。但人們不應忽視的是,今天的中國並非其他國家商品的傾銷地,而是一個面臨著經濟結構轉型調整的新興經濟體。因此,今天中國需要的不是「抵制日貨」,而是「替代日貨」,用中國自身產品,用從其他發達國家吸收引進的先進技術,取代日本在汽車、鋼鐵、半導體等電子零部件、塑料、科學光學儀器、一般機械、化學製品這些領域所具有的優勢地位。因此,當代中國青年在嚮往並試圖效仿先輩抵制日貨時,不妨將自身學業、對現代技術的掌握,與對國家的熱愛結合起來;而中國企業也不妨將自身的產能升級和中國國家利益的客觀需求結合起來。
  • 韓國抵制日貨行動導致日本產品的銷量大減
    人民網東京8月16日電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轉發韓國聯合新聞社的報導稱,最近,由於出口管制問題致使韓日關係日趨緊張,在韓國很有人氣的日本產啤酒和衣服等商品的銷量急劇下降。現在韓國抵制日貨的活動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韓國消費者開始猶豫是否購買日貨。
  • 師偉:七七之際論抵制日貨
    七七事變意味著日本侵略者在滅亡的道路上將油門踩到底。所以這是一個值得永遠紀念的日子!國家如何具體處理中日關係是基於大局的統籌考慮,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老百姓就無所事事,其實我們可以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抵制日貨!關於抵制日貨,大部分人是認同的、少部分人是糊塗的,本文接下來詳細解釋此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