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超市入口貼著告示,上面寫著「停止販賣不反省歷史的日本的商品」(朝日新聞)
海外網7月7日電 由於日本政府對韓國採取「經濟報復」措施,限制向韓國出口半導體材料,近期,韓國國內「抵制日貨」的聲音加大,且有持續發酵之勢。
據日本《朝日新聞》7日報導,最近,在韓國首爾市的部分超市內,日本啤酒等來自日本的商品已經全部下架。社交媒體上,許多韓國網友呼籲韓國人不去日本旅遊,聲勢越來越大。日媒稱,眾多韓國民眾把對日本政府的不滿轉移到了日本產品和文化上。雖然影響可能僅局限於現階段,是暫時性的,但多數日企對此表示不安。
6日,首爾市陽川區住宅街的一處超市賣場內被人貼了一塊告示,上面寫著「不賣日本商品」。以前賣的日本產調味料、方便食品等都找不到了。4罐1萬韓元(約合人民幣60元)的札幌啤酒本來是熱賣商品,但超市店長稱:「為了國家,決定不賣了。銷售額是會減少,不過在日本撤回『貿易報復』之前,我還會繼續這樣的。」
韓國人踩紙箱表示抗議(日本TBS電視臺)
這家超市是韓國市場協會的一員。5日,韓國市場協會在日本駐韓國大使館附近召開了會議,宣布中斷販賣日本商品。在現場,協會工作人員踩癟了印有日本企業標識的紙箱,並向全韓國播放了這一畫面。韓媒稱,大約230家商店參與了抵制日貨活動,包括便利店在內,至少動員了10萬人。
7月1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宣布,限制對韓國出口用於製造電視機及智慧型手機的三種半導體材料。另外,日本政府著手將韓國從「白色國家」清單中刪除,意味著取消韓方進口日本產品所獲優待。日方稱,採取上述舉措的原因是「日韓間的信賴關係已經嚴重受損」。
韓國貿易協會統計顯示,2018年韓國半導體出口額高達1267億美元規模,佔出口總額的21%。日本限制三種半導體材料出口,對於韓國半導體產業造成的衝擊不言而喻。也有媒體稱,日本如果將限制出口長期化,韓國企業或許會從全球供應網中尋求可替代的採購對象,降低對日本的依賴,對日本企業來說未必是好事。(海外網 王珊寧)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王珊寧、楊佳
31588174,.韓國興起抵制日貨風潮:超市下架札幌啤酒、踩日企紙箱洩憤,.2019-07-07 08:06:17,.204413,.王珊寧、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