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捨得逼孩子去做這3件事,影響孩子未來人生

2020-08-28 習伴

在孩子的成長路上,相信很父母都糾結過一個問題:到底要不要逼孩子?

看著孩子無憂無慮玩耍的時候,覺得就這樣慢慢長大挺好,但回頭看到別人家孩子成績優異還有十八般武藝的時候,又恨不得現在就把他丟進課外輔導班。你不逼孩子一把,永遠也不知道,孩子居然還可以這麼優秀!

下面這三件事上,我們必須逼孩子一把,你做到了幾件?

1、逼孩子學會吃苦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現在的年輕人吃不了苦嗎?》,得到了很多網友的回覆:

「一代不如一代,如今能吃苦的不多了」;「現在的年輕人嬌氣著呢,要吃苦的工作給再多錢都不想幹……」

大家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懂得自己該吃什麼苦的孩子,往往比那些只知道吃苦的孩子好得多!他們對自己的生活,有著一定質量的要求,他們知道哪怕再怎麼樣,早餐也不能省。

讓孩子從小磨鍊出堅韌的意志,學會吃苦,可以說,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寶貴的財富。

孩子小時候,不理解你的良苦用心,長大之後,他會為你當年的嚴格,而感激你。

嚴格不等於不由分說的嚴厲。只有在確定了孩子的發展方向和興趣特點之後,再去引導孩子,才能給孩子起到正面的影響,否則,就只能南轅北轍,適得其反,甚至激發孩子的叛逆心,加重和父母的對立情緒。

2、逼孩子自立自強

其實,很多替孩子包辦一切的家長,其實都是在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他們總是潛意識覺得孩子做得不好,萬一搞砸了,最後還不是父母跟在孩子後面收拾殘局。

如果抱著這樣的想法,什麼事都來替孩子做,那麼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錯失很多很多學習有主見、有能力、獨立思考和處理問題的機會,最終成為能力欠缺、不知道如何規劃自己生活的人。

孩子的成長路上一定會遇到很多挫折,這是他必須經歷的過程。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戰勝這些挫折,在背後鼓勵他,但不能幫他解決所有困難。自立自強是任何一個人成才所必需的具備的條件與素質。

3、逼孩子鍛鍊身體

逼孩子堅持鍛鍊,不僅是對身體的負責,也是提升孩子自信和智力的重要方式。

如果孩子能夠堅持養成鍛鍊的習慣,不僅能收穫強健的體魄,還能幫助他們養成堅定、自律、有規劃有條理的好習慣,面對挫折的時候,他們表現出的抗壓能力,也會更強,可以說真的是有益無害,一舉多得!

暑假到了,請大家帶著孩子們一起去跑跑步,打打球吧,哪怕每天就15分鐘,也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孩子的未來需要父母的引導,逼孩子做一些事情,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願望,而是讓孩子的未來多一份保障。

相關焦點

  • 這4件事,父母越捨得,孩子越優秀
    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生的老師。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父母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有些家長也許會覺得自己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學校去上學了,而且給孩子報了各種補習班,那樣孩子一定能成才。
  • 想要孩子更優秀,父母一定要捨得做這4件事!
    孩子從出生那一刻開始父母所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習慣都會給孩子帶來影響不管多忙父母一定要捨得做這4件事!一、捨得陪伴 平常父母忙於工作,導致孩子內心缺少關愛,安全感不足就會用外表兇悍的方式來偽裝自己。幼年是孩子安全感形成的重要時期,父母充足的陪伴能讓孩子感受到滿滿的愛,養成樂觀、溫柔等美好品格;相反,如果父母很少陪伴孩子,親子溝通少,就容易養成孩子內向、敏感或是叛逆的性格。
  • 有遠見的父母,一定要在3件事上逼孩子一把,將來一定有出息
    在孩子的成長路上,相信很父母都糾結過一個問題:到底要不要逼孩子?我想說,為了孩子的成長,父母也是要適當逼一逼孩子的。孩子的未來需要父母的引導,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願望,而是讓孩子的未來多一份保障。有遠見的父母,一定要在3件事上逼孩子一把,將來一定有出息!
  • 這四件事,父母越捨得,孩子越優秀
    每一個孩子都是非常優秀的孩子,他能來到這個世界上,必定有著不一樣的人生。孩子們要比我們父母想像中的要強大。所以有做家長的,不要把任何的事情都給他安排好坐好。這樣只會讓孩子變成溫室裡的花朵。如果要想成為蒼天大樹,成為有用之才,那麼必須讓他經歷風雨,磨練和失敗才會讓一個人成長。
  • 想讓孩子將來有出息,孩子小時候,這3件事一定要捨得!
    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一生。所以,父母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教育方式和處世方式,都會對孩子的性格、心理和行為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並且會產生長期、深遠的影響 。可是就是這泡在蜜罐裡的疼愛可能會毀了孩子的一生。正確的養育方式,是到什麼時間就讓孩子做他該做的事,不能事事代勞,要培養他們獨立生存的本事,將來才有本事出去闖蕩。
  • 致父母:小時候「逼」孩子做這4件事,長大後孩子會感謝你
    但很多孩子根本不明白為什麼要讀書,每天坐在教室裡「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在孩子成長路上,父母的決定不一定都是對的,但唯獨讓孩子努力讀書這件事上是沒錯的。有的孩子覺得讀書苦、讀書累,選擇一時的安逸享樂,未來可能要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 這「3件事」父母越捨得,孩子未來越出色,父母要多上心
    當孩子有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時,父母在能力範圍內支持孩子去接觸、去進一步學習,這就是一種「投資」孩子的做法。其實,要想將孩子教育成一個優秀的人,父母需要做到的還有捨得管教孩子。父母在孩子出現錯誤時管教孩子,是為了讓孩子早日糾正自己的錯誤行為;父母在孩子做得不到位時管教孩子,是為了讓孩子不斷提升自己,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在這幾件事情上,父母越是捨得付出心力,孩子未來就能夠成長得越出色,父母要多上心。
  • 做有遠見的父母,在這3件事上狠心對待孩子,孩子才更容易成功
    重要的事情,往往並不複雜,家庭教育也是一樣,對每個家庭和孩子都至關重要,做有遠見的父母,在這3件事上狠心對待孩子,孩子才更容易成功!學習對於孩子來說,並不像我們大人認為的那樣,我們大人想讓孩子好好學習,往往是因為經歷了很多辛酸和悔恨,不想讓孩子再像我們一樣,人生留有遺憾。孩子的人生閱歷太少,一時很難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學習是為自己負責,不是為了別人學習。家長在學習上逼孩子一把,是幫孩子在未來少走彎路。
  • 李玫瑾:養男孩的家庭,這3件事家長越「捨得」,孩子越有出息
    在一次講座中她針對於如何養育男孩,她認為在這3件事上家長越「捨得」,男孩未來才越有出息。 俗話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李玫瑾教授所說的是哪3件事上捨得吧。
  • 班主任提醒:這4件事,父母越捨得,孩子就越優秀
    教育孩子,不僅要為他打造一座塔,更要為他繪製一條河,一條通向未來的大河。而父母,就是這條河的開鑿者。父母必須明白:這4件事,父母越捨得,孩子就越優秀↓↓↓優秀的父母,會和孩子一起成長,更會用心去陪伴孩子的成長。聰明的父母,都捨得花時間陪伴孩子。陪伴,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 李玫瑾:養育兒子的家庭,父母在這3件事上越捨得,孩子出息越大
    她坦言:養育兒子的家庭,父母在這3件事上越捨得,孩子出息越大第一件事:捨得讓孩子吃苦對於男孩子來說,他遲早有一天是要離開父母獨自去社會上打拼的,不可能一輩子依附著父母生活,在對男孩子的教育上,父母就要學會趁早"放手",捨得讓孩子吃苦,讓孩子趁早學會獨自自主,這樣培養出來的男孩子在將來會更加具有責任和擔當。
  • 親子共讀 |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對孩子做這3件事!
    在《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中有一句話,讀來讓人頗為受益:「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句話說的是:天下之大愛就是父母對孩子的那種愛,父母習慣為孩子做長遠打算,想給孩子謀一個好的前程。很多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有很多時候,總是恨不得為孩子鋪好人生的路,但是這其實未必就是對孩子好。因為孩子未來的人生路,大部分都是一個人走的,父母不可能時刻陪伴在身邊。
  • 3歲前,父母千萬別逼孩子做這5件事
    3歲前,這5件事千萬別逼孩子做。勇敢從來不是逼出來的,而是孩子從內心自然生長出來的。只有內心有充足的愛和能量的孩子,才敢去大膽嘗試,才能擁有真正的勇敢。2、3歲的時候,迫不及待地就要把孩子推出去。閨蜜就曾遇到過這樣的難題,孩子哭鬧著也要和媽媽一起,結果只能是每次孩子睡著了,把孩子抱去小屋,可是半夜孩子醒了之後,往往哭得更兇。
  • 有時候逼孩子一把,他會更優秀,有遠見的父母會在3件事上逼孩子
    導讀:有時候逼孩子一把,他會更優秀,有遠見的父母會在3件事上逼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有時候逼孩子一把,他會更優秀,有遠見的父母會在3件事上逼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有三件事,父母一定要「逼」孩子做,他們將來會感謝的
    現在,許多父母隨著育兒觀念的開放,覺得要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童年,所以對他們不大約束,讓他們自由自在地成長。但是這種方式不見得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利,就好像種一棵樹,如果不加修剪,最終可能會長歪了方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三件事父母一定要逼他們去做,他們將來會感謝你的。一、逼孩子學會堅持。
  • 3歲前,別逼孩子做這6件事
    圖片來源:站酷網所以在孩子3歲前,這6件事千萬別逼孩子做。在孩子3歲前,我們要做的是:媽媽應該尊重寶寶自我意識發展特定時期的這個表現,承認一些東西的確是寶寶的,讓他感到安全。03 不逼孩子多吃在飯桌上,我們經常看到的畫面就是:孩子已經說了吃飽了,但父母還是擔心孩子沒吃夠,總要催促著再吃一點;甚至拿著筷子把孩子拉回來,能多吃一口就多吃一口...
  • 18歲前,父母一定要捨得讓孩子,做這三件能讓他受益一生的事
    不管什麼關係,什麼人,什麼事,都是有有效期的,父母和孩子的有效期,最多在孩子18歲前。所以18歲前,父母一定要捨得讓孩子,做這三件能讓他受益一生的事。一,去兼職。兼職不僅能鍛鍊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和適應能力,還有語言能力外。更能讓孩子了解金錢,懂得理財,測試能力,提升自信,獨立自主,擁有最簡單的價值觀。
  • 有遠見的父母,一定要在3件事上逼孩子一把,孩子將來一定有出息
    有遠見的父母,一定要在3件事上逼孩子一把,孩子將來一定有出息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相信很多家長都非常的糾結一件事情,那就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不要逼孩子一把,其實小白是覺得,為了孩子可以成長更好,家長還是應該適度的推孩子一把。一個有遠見的父母,如果可以在這三件事情推孩子一把,那麼孩子以後也會更加有出息。
  • 小時候「逼」孩子做這4件事,長大後孩子會感謝你
    但學習這件事,僅有興趣是不夠的。多多也有不想練琴的時候。,只要父母逼一把,未來總是有驚喜的。讓孩子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成長,大人省心,孩子省事,但這不是尊重,而是放縱。學習,從來就是一件很苦的事。在孩子成長路上,父母的決定不一定都是對的,但唯獨讓孩子努力讀書這件事上是沒錯的。有的孩子覺得讀書苦、讀書累,選擇一時的安逸享樂,但未來可能要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 養育男孩,李玫瑾建議:父母越「捨得」3件事,孩子長大越有本事
    她認為在現代的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長只注重孩子的智力發展,卻往往忽視了孩子的人格和性格的培養,這是不可取的。家長要想讓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越有本事,那麼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些方面一定要捨得,不要一味的寵溺孩子,不然孩子長大後很難成才。有句話說得好: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李玫瑾教授建議各位家長,在養育男孩子的時候,父母越是「捨得」這3件事,孩子長大後越有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