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記者 孫雅琴
伴隨著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培訓機構等陸續復學複課,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適應校園環境,青島市教育局發布致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家長的一封信,提醒家長開學時要給孩子準備一個裝有備份口罩、小瓶裝免洗消毒液、消毒溼巾等防護物品的愛心「隨身包」;孩子上下學途中要堅持家庭、學校「兩點一線」,家長需叮囑孩子在學校不扎堆、不聚集,上下學途中不停留、不圍觀;並引導孩子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注意手、眼衛生,上學到校、放學到家及時洗手,教會孩子「七步洗手法」,引導孩子愛護眼睛,注意做好近視的防控。
尊敬的家長朋友們:
你們好!初夏燦爛,風光旖旎,陽光開始灑滿校園。近期,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培訓機構等將陸續復學複課。為了給孩子們提供一個溫馨、健康、安全的校園環境,經過教育、衛生健康、市場監管等部門的聯合核查檢驗,學校、教師都已經準備好啦!我們滿懷熱忱和希望,正蓄勢待發期待孩子們的歸來!我們相信「疫情終將戰勝,繁花盛開正當時」!孩子居家學習期間,大家承擔著比往常更大、更多、更強的壓力和責任,充分踐行了「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此,對所有的家長表示深深地敬意!為了讓孩子們重新安全、快樂地回歸校園生活,有一些心裡話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疫情形勢穩向好,切忌忽視和大意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經過艱苦努力,當前我市的疫情形勢正在積極向好發展,大家由衷的感到高興,這離不開每一個人的辛勤付出。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切不可疏忽大意,尤其面臨復學複課的大環境,學校是疫情防控的重點,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安全,希望大家能和學校共同承擔起疫情防控的責任。
●請和孩子一起學習掌握疫情防控的相關知識和技能,了解學校複課後的行動要求和注意事項,熟知出現異常情況後學校的處置流程。
●請給孩子準備一個裝有備份口罩、小瓶裝免洗消毒液、消毒溼巾等防護物品的愛心「隨身包」,並告訴孩子使用方法。
●請協助和監督孩子做好居家自我監控監測和報告,堅持每日早晚兩次測量記錄孩子的體溫,如有發熱或其他異常情況請及時、如實報告學校,並送醫就診。
●請告訴孩子上下學途中堅持家庭、學校「兩點一線」,叮囑孩子在學校不扎堆、不聚集,上下學途中不停留、不圍觀。
●請向老師及時反饋學生返校、回家時間。督促孩子乘坐公共運輸或校車時全程佩戴口罩,不與他人交談,與他人保持合理間距,儘量避免用手觸摸公共運輸工具上的物品。
●請引導孩子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注意手、眼衛生,上學到校、放學到家及時洗手,教會孩子「七步洗手法」,引導孩子愛護眼睛,注意做好近視的防控。
學生身心全關注,親子關係用心伴
「好的親子關係,勝過許多教育」。面對疫情和復學複課的雙重壓力,孩子難免存在心理上的失落和情緒上的波動,當孩子遇到問題、情緒出現困擾時,最需要的就是一個能了解自己、關心自己、包容自己的父母。現在,讓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態就是我們最大的戰鬥力。
●請多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發現孩子存在焦慮、緊張、擔心等不良情緒,要及時疏導,和學校一起引導孩子調節身心狀態,支持和鼓勵孩子,給孩子增加自信。如有需要,我們的心理援助熱線隨時為你服務。
●請儘量和孩子多溝通、溝通好,在孩子重新回歸校園生活前,請和他們聊聊居家學習的心得,談談今後應該如何調整,囑咐開學後有關的注意事項等。
●請多注意孩子的內心感受,回歸校園學習後,也要多陪伴孩子,與孩子交流了解當天在學校的表現情況,傾聽孩子的心聲,多聽少說,讓孩子願意把困擾告訴我們,和孩子共同討論和解決問題。
●請多關懷自己並把控好情緒,繼續保持高度自覺,不串門、不組織、不參加聚集性活動,給孩子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孩子的內心可以安定和放鬆。
●請向孩子傳遞正能量,和孩子一起分享抗疫故事和抗疫英雄的事跡,向榜樣學習,鼓勵孩子克服困難、戰勝挫折。
開學複課做準備,孩子學習更輕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今孩子重新回到校園、回到教室,經過長時間的居家學習生活,孩子的適應能力、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等都需要重新進行調整和過渡。
●請幫助孩子做好收心工作,指導孩子準備好必要的學習用品,讓孩子把主要精力轉移到學習上,幫助孩子創造回歸校園生活的環境和各項準備。
●請按照學校的要求重新幫助孩子調整作息,建立秩序感,改變不良習慣,早睡早起,均衡膳食,堅持體育鍛鍊,讓孩子儘快適應學校的生活節奏,引導孩子儘快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
●請配合老師做好孩子開學複課之初的線上線下教學銜接工作,協助老師梳理孩子居家期間的線上學習情況、學習狀態和作業完成情況。
●請保持與學校和老師的密切聯繫,隨時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及時關注學校的各項通知要求和溫馨提示,配合學校各項工作。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攜一縷淺夏的芬芳,待莘莘學子的歸來。我們堅信:父母、師長的愛,猶如天降甘霖,沛然而莫之能御!讓我們攜手同行,家校共育聚合力,師生同心塑未來,一起擁抱陽光、擁抱希望、擁抱未來。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