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致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備好「隨身包」,上下學堅持「兩點一線」

2020-05-21 半島都市報

半島記者 孫雅琴

  伴隨著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培訓機構等陸續復學複課,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適應校園環境,青島市教育局發布致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家長的一封信,提醒家長開學時要給孩子準備一個裝有備份口罩、小瓶裝免洗消毒液、消毒溼巾等防護物品的愛心「隨身包」;孩子上下學途中要堅持家庭、學校「兩點一線」,家長需叮囑孩子在學校不扎堆、不聚集,上下學途中不停留、不圍觀;並引導孩子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注意手、眼衛生,上學到校、放學到家及時洗手,教會孩子「七步洗手法」,引導孩子愛護眼睛,注意做好近視的防控。

  尊敬的家長朋友們:

  你們好!初夏燦爛,風光旖旎,陽光開始灑滿校園。近期,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培訓機構等將陸續復學複課。為了給孩子們提供一個溫馨、健康、安全的校園環境,經過教育、衛生健康、市場監管等部門的聯合核查檢驗,學校、教師都已經準備好啦!我們滿懷熱忱和希望,正蓄勢待發期待孩子們的歸來!我們相信「疫情終將戰勝,繁花盛開正當時」!孩子居家學習期間,大家承擔著比往常更大、更多、更強的壓力和責任,充分踐行了「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此,對所有的家長表示深深地敬意!為了讓孩子們重新安全、快樂地回歸校園生活,有一些心裡話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疫情形勢穩向好,切忌忽視和大意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經過艱苦努力,當前我市的疫情形勢正在積極向好發展,大家由衷的感到高興,這離不開每一個人的辛勤付出。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切不可疏忽大意,尤其面臨復學複課的大環境,學校是疫情防控的重點,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安全,希望大家能和學校共同承擔起疫情防控的責任。

  ●請和孩子一起學習掌握疫情防控的相關知識和技能,了解學校複課後的行動要求和注意事項,熟知出現異常情況後學校的處置流程。

  ●請給孩子準備一個裝有備份口罩、小瓶裝免洗消毒液、消毒溼巾等防護物品的愛心「隨身包」,並告訴孩子使用方法。

  ●請協助和監督孩子做好居家自我監控監測和報告,堅持每日早晚兩次測量記錄孩子的體溫,如有發熱或其他異常情況請及時、如實報告學校,並送醫就診。

  ●請告訴孩子上下學途中堅持家庭、學校「兩點一線」,叮囑孩子在學校不扎堆、不聚集,上下學途中不停留、不圍觀。

  ●請向老師及時反饋學生返校、回家時間。督促孩子乘坐公共運輸或校車時全程佩戴口罩,不與他人交談,與他人保持合理間距,儘量避免用手觸摸公共運輸工具上的物品。

  ●請引導孩子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注意手、眼衛生,上學到校、放學到家及時洗手,教會孩子「七步洗手法」,引導孩子愛護眼睛,注意做好近視的防控。

學生身心全關注,親子關係用心伴

  「好的親子關係,勝過許多教育」。面對疫情和復學複課的雙重壓力,孩子難免存在心理上的失落和情緒上的波動,當孩子遇到問題、情緒出現困擾時,最需要的就是一個能了解自己、關心自己、包容自己的父母。現在,讓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態就是我們最大的戰鬥力。

  ●請多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發現孩子存在焦慮、緊張、擔心等不良情緒,要及時疏導,和學校一起引導孩子調節身心狀態,支持和鼓勵孩子,給孩子增加自信。如有需要,我們的心理援助熱線隨時為你服務。

  ●請儘量和孩子多溝通、溝通好,在孩子重新回歸校園生活前,請和他們聊聊居家學習的心得,談談今後應該如何調整,囑咐開學後有關的注意事項等。

  ●請多注意孩子的內心感受,回歸校園學習後,也要多陪伴孩子,與孩子交流了解當天在學校的表現情況,傾聽孩子的心聲,多聽少說,讓孩子願意把困擾告訴我們,和孩子共同討論和解決問題。

  ●請多關懷自己並把控好情緒,繼續保持高度自覺,不串門、不組織、不參加聚集性活動,給孩子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孩子的內心可以安定和放鬆。

  ●請向孩子傳遞正能量,和孩子一起分享抗疫故事和抗疫英雄的事跡,向榜樣學習,鼓勵孩子克服困難、戰勝挫折。

開學複課做準備,孩子學習更輕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今孩子重新回到校園、回到教室,經過長時間的居家學習生活,孩子的適應能力、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等都需要重新進行調整和過渡。

  ●請幫助孩子做好收心工作,指導孩子準備好必要的學習用品,讓孩子把主要精力轉移到學習上,幫助孩子創造回歸校園生活的環境和各項準備。

  ●請按照學校的要求重新幫助孩子調整作息,建立秩序感,改變不良習慣,早睡早起,均衡膳食,堅持體育鍛鍊,讓孩子儘快適應學校的生活節奏,引導孩子儘快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

  ●請配合老師做好孩子開學複課之初的線上線下教學銜接工作,協助老師梳理孩子居家期間的線上學習情況、學習狀態和作業完成情況。

  ●請保持與學校和老師的密切聯繫,隨時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及時關注學校的各項通知要求和溫馨提示,配合學校各項工作。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攜一縷淺夏的芬芳,待莘莘學子的歸來。我們堅信:父母、師長的愛,猶如天降甘霖,沛然而莫之能御!讓我們攜手同行,家校共育聚合力,師生同心塑未來,一起擁抱陽光、擁抱希望、擁抱未來。好嗎?

相關焦點

  • 青島市教育局致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家長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長朋友們:  你們好!初夏燦爛,風光旖旎,陽光開始灑滿校園。近期,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培訓機構等將陸續復學複課。為了給孩子們提供一個溫馨、健康、安全的校園環境,經過教育、衛生健康、市場監管等部門的聯合核查檢驗,學校、教師都已經準備好啦!我們滿懷熱忱和希望,正蓄勢待發期待孩子們的歸來!我們相信「疫情終將戰勝,繁花盛開正當時」!
  • 守護學校安全,雙流區教育局發布致師生家長的一封信
    四川在線記者 範芮菱12月11日,四川在線記者從成都市雙流區教育局獲悉,根據當前疫情形勢,區教育局發布致家長朋友的一封信,全文如下:2020年,我們經歷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見證了民族的眾志成城,祖國的富強繁榮
  • 河北5市中小學放假通知!
    放假期間,學校要通過校訊通、微信群、致家長一封信等多種方式向學生及家長發送防溺水警示提醒,警示家長切實履行好學生假期安全監管和教育責任,特別是對留守兒童要加強安全監管,做到不漏一個學生,不漏一個家長。同時,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加強與相關部門、鄉鎮政府、村(居)委會、危險水域責任單位合作,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強化危險水域人員巡查和警示設施管理,嚴防學生溺亡事故發生。
  • 市教育局發布中小學、幼兒園開學最新要求
    暑假接近尾聲,不少家長都接到通知,釘釘健康打卡開始恢復!《關於切實做好全市中小學、幼兒園疫情防控數據報送工作的通知》,要求利用釘釘平臺繼續做好疫情防控數據報送工作。記者從市教育局了解到,學校開學前疫情防控有最新要求——師生開學報到須提供:1、開學前14天釘釘打卡記錄;2、家庭或本人健康碼;3、不離連,點對點乘私家車離連須學校報備,外出沒有報備的,記入誠信。4.不得離開江蘇省,若有須學校同意,並提供回連14天後核酸檢測報告。
  • 市教育局致全市教師家長一封信
    18日,哈爾濱市教育局致全市教師家長一封信,要求各中小學要合理預判開學日期,積極做好迎接開學各項準備工作,不組織教師線下集中培訓、會議等集聚性活動,開學建立晨檢制度。市教育局要求,全市中小學校在假期不組織教師參加線下集中面授培訓、集中職稱評審、大型會議等集聚性活動。
  • 新興區教育局復學前 致廣大學生及家長的公開信
    尊敬的各位家長、親愛的同學們:按省、市統一部署,高中畢業年級已於5月25日返校復學,初中畢業年級將於5月28日復學,上午到校上課,下午居家線上輔導答疑,初中非畢業年級、小學及託幼機構復學時間以市教育局通知為準。區政府已經為初中畢業年級學生和教職工做核酸檢測,為了進一步做好復學後疫情防控工作,確保師生員工生命健康和安全,請廣大學生和家長做好各項防護工作。
  • 武漢中小學幼兒園9月1日開學,學生校內無需戴口罩
    8月28日,記者從武漢市2020年秋季中小學校全面開學及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9月1日,武漢市中小學、幼兒園即將全面開學,其中小學、幼兒園為疫情後首次開學。根據武漢市目前風險等級,武漢市教育局要求,中小學生應當隨身備用符合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標準或相當防護級別的口罩,校園內學生無需佩戴口罩。學校應組織疫情防控知識培訓和演練,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導。加強家校聯防聯控,學生在校外出現發熱等可疑症狀,家長要及時、如實報告學校,並送醫就診。
  • 河北8市放假通知來了!大中小學、幼兒園……
    放假期間,學校要通過校訊通、微信群、致家長一封信等多種方式向學生及家長發送防溺水警示提醒,警示家長切實履行好學生假期安全監管和教育責任,特別是對留守兒童要加強安全監管,做到不漏一個學生,不漏一個家長。同時,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加強與相關部門、鄉鎮政府、村(居)委會、危險水域責任單位合作,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強化危險水域人員巡查和警示設施管理,嚴防學生溺亡事故發生。
  • 河北8市放假通知來了!大中小學、幼兒園……
    放假期間,學校要通過校訊通、微信群、致家長一封信等多種方式向學生及家長發送防溺水警示提醒,警示家長切實履行好學生假期安全監管和教育責任,特別是對留守兒童要加強安全監管,做到不漏一個學生,不漏一個家長。同時,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加強與相關部門、鄉鎮政府、村(居)委會、危險水域責任單位合作,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強化危險水域人員巡查和警示設施管理,嚴防學生溺亡事故發生。
  • 武漢63所新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即將交付使用
    8月28日上午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2020年秋季開學武漢市市區投資29億元新改擴建中小學、公益普惠性幼兒園共63所增加供給學位2.96萬個用於緩解部分地區存在的>學齡前幼兒「入園難、入園貴」矛盾和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入學難的矛盾其中,武漢市預計有45所新改擴建的公益普惠性幼兒園投入使用,新增入園學位11520個;18所新改擴建的中小學投入使用,新增入學學位18057個。
  • 市教育局發布《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寒假有關工作的通知》——1月1...
    市教育局發布《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寒假有關工作的通知》——1月1日起陸續放寒假,期末家長會「線上」開 2020-12-20 15: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戰一線】 市教育局領導深入學校督導疫情防控和開學準備工作
    一線行動8月18日,市教育局副局長郭礦生帶領第七督導組到所包學校就疫情防控、防汛和開學各項準備工作開展調研督導。一線行動8月18日,市教育局副調研員劉士傑帶領衛保所相關人員到大名縣督導暑期校園疫情防控、秋季開學準備、防汛安全、中小學幼兒園建設等重點工作。
  • 武漢63所新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即將交付使用(附名單)
    8月28日上午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2020年秋季開學武漢市市區投資29億元新改擴建中小學、公益普惠性幼兒園共63所,新增入園學位11520個;18所新改擴建的中小學投入使用,新增入學學位18057個。
  • 開學後,武漢中小學幼兒園學生需戴口罩嗎?權威回復來了
    今年9月1日,武漢市139.9萬學子、2842所中小學幼兒園,將迎來開學。武漢市將有63所新改擴建中小學、公益普惠性幼兒園交付使用,增加供給學位2.96萬個,其中有45所新改擴建的公益普惠性幼兒園投入使用,新增入園學位11520個;18所新改擴建的中小學投入使用,新增入學學位18057個。
  • 莊浪縣教育局疫情防控重要通知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和省、市、縣有關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導意見要求,科學指導中小學校加強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壓實中小學校疫情常態化防控主體責任,堅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落實「四早」防控措施,精準防控,堅決防止疫情輸入校園,保障廣大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確保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根據平涼市教育局
  • 為抵抗暴風雪 長沙中小學幼兒園提前放寒假
    圖/瀟湘晨報記者 華劍  紅網長沙1月21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沈顥)下大雪的時候,孩子上下學路上的安全問題最讓人揪心,蔬菜供應是否充足最讓市民關心,用電用氣用水是否正常最讓居民憂心。  湖南為應對這次大雪降溫天氣,做好了各項準備工作。長沙市中小學提前在21日放寒假。
  • 河北6地教育局通知來了
    開園時間由市教育局按照上級要求統一發布。 二、各縣(市、區)教育部門要指導各類幼兒園以班級為單位,做好家校溝通和心理疏導等工作,引導家長和幼兒科學防護,健康生活,不外出、不聚集。邢臺市教育局2020年6月18日張家口張家口市教育局關於調整全市中小學幼兒園暑假時間安排的通知各縣區教育局,市直學校(幼兒園):根據全省疫情防控會議及有關文件精神,結合當前疫情發展形勢和疫情防控工作實際,為有效減少人員聚焦,阻斷疫情傳播
  • 139萬武漢中小學幼兒園學生即將返校,要不要戴口罩?權威解答
    9月1日,我市2842所中小學幼兒園139.9萬學子將迎來開學。今天(8月28日),記者從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發布會上了解到,目前開學各項準備工作正積極穩妥有序推進。這些內容家長學校需要重點掌握副局長王池富王池富介紹,根據我市目前風險等級,中小學生應當隨身備用符合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標準或相當防護級別的口罩,校園內學生無需佩戴口罩。
  • 兩點一線 | 長治五中確保學生上下學不脫「軌」
    由於該校採取動態閉環半封閉管理,學生在校午餐成為家長最關心的事情。中午11點30分,下課鈴聲響起,同學們有序走出教室,按照一米距離線有序排隊到洗手池前洗手消毒,之後在指定教室找到自己的指定位置開始用餐。西紅柿炒雞蛋、宮保雞丁、炒合菜……為保障學生飲食安全,長治五中制定了一周6天的科學健康午餐食譜,採購了安全環保的一次性餐具,並且由食堂工作人員送餐、分餐。為嚴格把控飲食安全,每天還有校領導陪餐。
  • 青島中小學招生政策何時發布?市教育局官方回復了
    隨著初三學生開學時間確定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心今年青島市中小學招生政策究竟何時發布近日,在青島政務網上陸續有網友諮詢2020年青島中小學招生政策及公民同招政策發布的時間。5月2日,市教育局基教處公開回復稱:目前正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審慎研究制定中小學及幼兒園招生方案。有一名小學畢業生家長在政務網上提問:特別關心今年將出臺的本市公民同招政策。去年,教育局說今年3月出臺公民同招政策,後來因為疫情原因改成4月底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