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在5日正式開始了一年一度的盛會,為了這一刻,早在數日前甚至數十日前,一群群「小葉子」已經來到這裡,開始了前期培訓。
來自上海海事大學的於冰潔是這次展館中醫療點的「小葉子」,也是為了進博會做了最多次核酸檢測的一批志願者之一。從位於上海最東南端的學校來到城市最西端的會展中心,海事大學的學生們單單在路上就要花掉兩個多小時的時間。「五點多起床,不到六點出發」是他們的「進博節奏」。
△ 一早出發的「小葉子」們(於冰潔供圖)
「第一天就碰到了之前沒料到的情況,遇到了一個心臟病人,還有一個突然發低燒的。回去必須要開個『復盤會』了。」於冰潔告訴記者,醫療點的「小葉子」們並非全都來自醫學專業,比如自己就是交通管理航運管理專業的。「我小姨是學醫的,所以我還稍微有點基礎。但每天晚上的總結大會真的很重要,一般結束大概要到十點多了。」
於冰潔徹底結束第一天工作的時間已經接近凌晨一點。她寫了篇進博日記作為當日的工作回顧:「心中有光衝衝衝,心中有光向前進!」
進博會新聞中心,是展會期間上千新聞媒體記者時常進出的地方,也是上海大學一年級「小葉子」羅昕怡這段時間的工作地點。
記者了解到,在這裡工作的「小葉子」們一般負責網上新聞工作和線下媒體對接兩部分。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和兩三天的「真操實練」,小羅最大的感受是體會到了新聞工作者「白加黑」的工作節奏。
「不能對媒體記者說『我不清楚、我不了解』。向與會人員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是我們的責任。」
夜幕降臨,18點基本是各個崗位的「小葉子」們「打卡下班」的時間,而此時的新聞中心辦公室,小羅和這裡的小志願者們還在電腦上拼命碼字,感受著「打工人」的苦與樂。「感覺快要加班到可以比肩你們真正的新聞工作者了……」她說。
△ 在新聞中心工作的「小葉子」們
在所有青年志願者中,陳志翀也許算是最特殊的人之一。
他是來自開幕式跟車組的成員,負責在開幕式當天將開幕式嘉賓準確無誤地送到展會中心。所以當別的「小葉子」在5日正式開工的時候,陳志翀已經在前一天的晚上完成了他在本屆進博會的志願者任務,是名副其實的「進博會志願者的第一班崗」。
△ 跟車組的「小葉子」(陳志翀供圖)
館內路線複雜,跟車組的前期培訓和工作內容並不如想像中的那樣簡單。
他們要比任何人都熟記場館的分布、要幫司機師傅確定好行駛路線、還要熟練地用英語與外國嘉賓進行溝通……完成所有當晚的工作後,陳志翀和跟車組的志願者們又一次進入了隔離狀態,在規定的宿舍裡觀看起對自己來說別有一番感情的開幕式。
6日晚,記者再次聯繫到陳志翀。「檢測結果出來啦!我今晚就能結束隔離了!」他興奮地說。
陳志翀搬出了隔離宿舍。第一批與進博say hello的「小葉子」在這一晚也首先與進博說了「再見」。
而其他崗位的青年志願者們,也許在進行著當晚的復盤大會,也許在交流著當日的心得,他們將繼續披星戴月地感受著「小葉子」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