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看到一個視頻又好笑又心疼,男孩10歲出頭,拿著不鏽鋼飯盤站在高處衝父母喊話:「我要用這麼大的盆吃飯,需要吃4碗飯,吃飯的壓力真的好大!」
原來,這個男孩跟同齡人比個子比較矮小,而且身形瘦弱,家長覺得這都是因為男孩吃得少、營養跟不上造成的,所以「強迫」孩子每頓飯至少要用「御用飯盆」吃4大碗……
強迫孩子吃飯是很多家長的通病,我身邊「花式勸飯」的家長就不少,有的變著花樣給孩子做好吃的,有的用零食誘惑,有的追在後面一口一口地喂,還有的直接就「威脅」孩子「不吃完這些飯就不能看動畫片」。
說實話,我很理解這些家長給孩子「勸飯」的目的和心情,無非是希望孩子多吃點,多吸收點營養,發育得更好,可問題是,強迫孩子多吃真的就能讓孩子長得更高嗎?相反很多孩子都因此產生了被動吃飯的心理,甚至厭食嚴重,有的還被家長餵出了脾胃問題,身高發育反被拖累。
1、常餵湯泡飯
孩子牙沒長齊的時候,嚼東西不方便,乾巴巴的米飯饅頭不愛吃,有些家長就習慣用肉湯或菜湯給孩子泡著吃,很多孩子都喜歡。不過,雖然湯泡飯味道好,但是外軟內硬,孩子經常沒嚼仔細就吞到肚子裡,給腸胃消化帶去很大負擔,經常吃消化系統容易出問題。
2、盲目補營養
還有一些家長,雖然沒有逼迫孩子吃飯,但是卻熱衷給孩子「進補」營養,比如熬骨湯、吃營養品等等,這種「進補」是非常盲目的。
孩子生長發育需要的營養有很多種,偏補或過補反而會阻礙其他營養的吸收,像骨頭湯這種東西,裡邊大部分的成分都是脂肪,盲目給孩子補充,孩子要麼虛胖,要麼消化不良,作用適得其反。
3、加餐不運動
每個孩子都是家長心尖上的寶貝,沒有哪個家長是不關注孩子吃喝拉撒的,但有時候就是太過於關注了,反而起到了反效果。
有的家長時刻關注孩子餓不餓,渴不渴,一聽孩子餓了立馬餵吃的,飲食沒有建立起規律,經常加餐還不帶孩子多運動,孩子光長肉不長高。
1、飲食有度
若得小兒安,三分飢與寒。家長對自家孩子的飯量要有把握,飯吃「七分飽」,不過量,也別讓孩子吃得過於寒涼。日常飲食搭配要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少吃香辛油膩,三餐定時定量,別怕孩子餓著晚上睡前還給孩子「開小灶」,這樣對胃很不好,不僅傷脾胃,身體免疫系統也容易被破壞。
2、脾胃有養
脾胃是身體的保障,因為食物必須經過脾胃消化吸收,才能營養到五臟六腑。家長平時帶娃要有意識地給孩子調理脾胃,預防腸胃不適和消化不良,比如可以多做捏脊、摩腹等小兒推拿,多吃些含有低聚糖類的食物,保證睡眠充足,多運動等,都是給孩子調養脾胃和體質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