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家孫仲旭因抑鬱症棄世 曾譯《麥田裡的守望者》(組圖)

2021-01-10 網易新聞

  8月29日晚10點多,微博用戶「橋東裡」即媒體人雷劍嶠,在微博上發的一條消息,在微博及朋友圈快速傳播開來,讓本該是歡樂色彩的周五晚上,突然變得感傷,震驚、哀思一片:「本人受家屬之託,向諸位友朋沉痛通告:青年

翻譯家

孫仲旭先生於2014年8月28日在廣州辭世,享年41歲。」。

  隨後,不斷有更多可靠的消息源確認,孫仲旭生前患有抑鬱症,是抑鬱症擊垮了他,選擇了棄世的道路。認證信息為北京某出版機構副總的微博博主「出版人sophie」,29日晚上11點,在微博上透露,身為出版人的他,曾經出版過孫仲旭翻譯的《動物農場》、《一九八四》,他通過電話,得到了孫仲旭兒子確認其爸爸「已經解脫了」的消息。孫仲旭離世的消息一傳來,很多文學圈的作家、編輯、及眾多普通讀者們,都感到震驚、惋惜,並紛紛表達自己的哀思。上海著名作家孫甘露和知名作家馮唐都各自微博和微信發文表達哀思。

  30日下午,華西都市報記者也聯繫上與孫仲旭有出版合作的幾家出版社相關人員,對方均確認了孫仲旭離世的消息。

  華西都市報記者張杰

  孫仲旭,出生於1973年,畢業於鄭州大學外文系,曾長期供職於廣州某航運公司,業餘從事文學翻譯。 孫仲旭譯作頗豐,譯文保持著非常高的水準和質量。據統計,迄今為止,他翻譯的英文文學作品有30多本。「孫仲旭」這個名字,在眾多經典英譯漢作品的中文版上與世界級大作家並列,其中包括塞林格、喬治·歐威爾、雷蒙德·卡佛、諾獎獲得者奈保爾等深受讀者喜歡的名著。《

麥田

裡的

守望者

》、《一九八四》等譯作也陪伴了很多中文讀者。其中,在中國影響甚大的名著《麥田裡的守望者》的諸多中文譯本中,除了首位譯者翻譯的版本,2007年,譯林出版社推出的孫仲旭的譯本,最受關注,銷量甚高。

本文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41歲翻譯家孫仲旭抑鬱棄世 兒子稱「爸爸已解脫」
    鄭大外文系1989級畢業生,譯作30餘部  41歲「麥田守望者」孫仲旭抑鬱棄世  即將上初三的兒子說:「爸爸已經解脫了」  8月29日晚,網友「橋東裡」在微博上透露,他受家屬之託告知:「青年翻譯家孫仲旭先生於2014年8月28日在廣州辭世,享年41歲。」
  • 41歲青年翻譯家孫仲旭因抑鬱症自殺
    網友「橋東裡」在微博上透露,他受家屬之託告知:「青年翻譯家孫仲旭先生於2014年8月28日在廣州辭世,享年41歲。」有出版人稱孫仲旭因抑鬱症自殺,孫先生的兒子向業內人士證實這一說法,並稱「爸爸已經解脫了。」
  • 「麥田守望者」青年翻譯家孫仲旭棄世
    掛了電話,過了10多分鐘,雷劍嶠還是把那個讓大家悲痛的消息掛了出來:「本人受家屬之託,向諸位友朋沉痛通告:青年翻譯家孫仲旭先生於2014年8月28日在廣州辭世,享年41歲。」       孫仲旭(Luke),1973年生,畢業於鄭州大學外文系,曾長期供職於廣州某航運公司,業餘從事文學翻譯。
  • 青年翻譯家孫仲旭因抑鬱症輕生 兒子:爸爸解脫了
    8月28日,曾經翻譯過《麥田裡的守望者》、《一九八四》、《動物農場》等著作的青年翻譯家孫仲旭證實因抑鬱症自殺。他的好友轉述孫仲旭即將升讀初三的兒子的話說:「爸爸已經解脫了。」   出版譯作37種   「本人受家屬之託,向諸位友朋沉痛通告:青年翻譯家孫仲旭先生於2014年8月28日在廣州辭世,享年41歲。」8月29日深夜,網友「橋東裡」的微博就震驚了很多出版界人士和讀者。孫仲旭的好友也證實其因抑鬱症自殺,並轉述其即將升讀初三的兒子的話:「爸爸已經解脫了。」
  • 41歲翻譯家孫仲旭廣州離世 畢業於鄭州大學外文系
    □記者梁寧實習生宋懿帆  8月28日,國內翻譯文學界迎來一個噩耗——41歲的孫仲旭因抑鬱症在廣州自殺離世。孫仲旭畢業於鄭州大學外文系,他從翻譯塞林格的《麥田裡的守望者》開始,一共翻譯了喬治·歐威爾的《一九八四》、《動物農場》,伍迪·艾倫的《門薩的娼妓》,卡佛的《火》等30多部英文作品,為國人打開了另一片獨特的文學世界。
  • 翻譯家因抑鬱症棄世 給妻留言:我愛你們對不起
    業餘從事文學翻譯,已出版譯作《麥田裡的守望者》、《一九八四·動物農場》、《門薩的娼妓》、《有人喜歡冷冰冰》和《夢想家彼得》等37種(包括11種再版書)。  如同斷線的風箏,孫仲旭掙脫了絲線,飛往另一個世界。  「青年翻譯家孫仲旭先生於2014年8月28日在廣州辭世,享年41歲,」一天以後,他的生前好友雷劍嶠通過微博昭告了這一消息。
  • 【今日關注】再見,麥田裡的守望者——緬懷翻譯家孫仲旭
  • 青年翻譯家孫仲旭早逝:人生不要都用意志決定
    周六早晨,一刷微博,鋪天蓋地都是翻譯家孫仲旭因抑鬱症去世,不由地怔了一下。我不認識孫仲旭,卻無端地覺得與他有文友之誼,一方面是我看過他翻譯的書《小人物日記》,他譯作中更知名的《麥田守望者》和《1984》,我也都翻過。他的文字,有淡淡的翻譯腔,能看出來是故意的,就是為了告訴讀者:這是一個發生在遙遠國度的故事,文字間的距離在保護你。
  • 青年翻譯家孫仲旭追思會在廣州舉行 眾親友緬懷
    雷劍嶠在發言中說,對待翻譯,孫仲旭既忠貞又誠實。在雷劍嶠看來,孫仲旭不會因為已經有了一個接近於定本的優秀譯本而害怕去翻譯一本耳熟能詳的名著,哪怕自己的譯本出版機會很小,唯一能夠決定他是否翻譯這本書的標準,就是他自己是否發自內心地愛這本書。因此他翻譯了經典作品《麥田裡的守望者》和《一九八四》。而他的譯本經受了考驗和挑剔,也收穫了讚賞和重視。
  • 翻譯家孫仲旭因抑鬱自殺 5大措施預防抑鬱症
    據報導,2014年8月28日,青年翻譯家孫仲旭先生在廣州因抑鬱症自殺,享年41歲。孫仲旭翻譯出版了30多部作品,包括奧威爾的《一九八四》《動物農場》《巴黎倫敦落魄記》,伍迪·艾倫的《門薩的娼妓》,奈保爾的《作家看人》,塞林格的《麥田裡的守望者》等。
  • 作家塞林格在中國:翻譯《麥田裡的守望者》,難點在如何譯好髒話
    今年是塞林格誕辰100周年,譯林出版社推出了「塞林格作品集」,包括《麥田裡的守望者》(孫仲旭譯)、《九故事》(丁駿譯)、《弗蘭妮與祖伊》(丁駿譯)和《抬高房梁,木匠們;西摩:小傳》(丁駿譯),塞林格的兒子也來到了中國。
  • 掌閱全球首發《麥田裡的守望者》中文簡體版電子書
    2月27日,國內領先數字閱讀平臺掌閱首發上線傑羅姆大衛塞林格經典文學作品《麥田裡的守望者》中文簡體版電子書,這是該書繼去年首次數位化以來,第一次發布中文電子版。如果青春需要一部聖經,那它只能是《麥田裡的守望者》。
  • 青年翻譯家孫仲旭遺譯出版
    J e a n - L u cB ertini攝    南都訊 記者朱蓉婷 在青年翻譯家孫仲旭先生離世兩年多後,其遺譯、美國短篇小說家託拜厄斯·沃爾夫作品《北美殉道者花園》終于于近日由譯林出版社出版。這也是託拜厄斯·沃爾夫作品在國內的首個譯本。    託拜厄斯·沃爾夫(T obiasWolff),1945年生於阿拉巴馬州,十歲前生活在佛羅裡達州,後隨母親遷往猶他。
  • 從《麥田裡的守望者》到《九故事》塞林格影響的人不止村上春樹
    近日,譯林出版社推出美國文學巨匠塞林格全集,包括《麥田裡的守望者》《九故事》《弗蘭妮與祖伊》《抬高房梁,木匠們;西摩:小傳》四部作品。這是塞林格作品簡體中譯本第一次在塞林格基金會的指導下結集出版。《麥田裡的守望者》沿用了已故翻譯家孫仲旭的譯本,而《九故事》《弗蘭妮與祖伊》《抬高房梁,木匠們;西摩:小傳》則採用了復旦大學教授、著名譯者丁駿的譯本,由塞林格的兒子馬修·塞林格親自修訂。J.D.塞林格出生於美國紐約一個殷實的家庭,父親是猶太人,母親是愛爾蘭人。
  • 青年譯者孫仲旭抑鬱棄世 熱愛翻譯稿費收入低
    原標題:青年譯者孫仲旭抑鬱棄世 熱愛翻譯稿費收入低   你為別人的附庸風雅,做最貧窮艱難的事  翻譯稿費低,他一直只能兼職幹  孫仲旭曾經聲稱:「愛上翻譯是種難以戒除的癮」。在繼董樂山翻譯《一九八四》後,他又重譯了一版,他說:「譯這本書的過程,我曾經兩度落淚,譯的都是我真正喜歡的書,所以感情上很投入。」  如此熱愛翻譯的人為何會對翻譯的態度發生這麼大的轉變,又為何會選擇主動離開這個世界?有網友發出這樣的疑問,也將翻譯家這個群體的生存現狀再次拉回到讀者的視野中來。
  • 高年級孩子必讀書:《麥田裡的守望者》
    而塞林格筆下的霍爾頓卻與這樣的審美對象相去甚遠,他是一個患有輕微精神分裂的青少年,價值觀念尚未完全形成,理性世界一片混亂。讀者通過霍爾頓的視線看世界,不自覺地被他的態度所牽引,正如華萊士·馬丁曾指出的:無論我們決定將敘述者所寫的東西如何分類,我們都依靠敘述者的肯定加以判斷,敘述者代表判斷事物的準則。
  • 《麥田裡的守望者》: 世上的姑娘總以為自己是驕傲的公主
    麥田裡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傑羅姆·大衛·塞林格   背景故事    《麥田裡的守望者》,又譯為《麥田捕手》,為美國作家J.D.塞林格於這部有爭議的作品原本是面向成年讀者的,但迅速因其青春期焦慮和隔絕的主題而在青少年讀者中流行。該書以主人公霍爾頓·考爾菲德第一人稱口吻講述自己被學校開除學籍後在紐約城遊蕩將近兩晝夜,企圖逃出虛偽的成人世界、去尋求純潔與真理的經歷與感受。
  • 《麥田裡的守望者》——無法逃避的成人世界
    一代又一代叛逆的少年,曾經將《麥田裡的守望者》奉為青春聖經一讀再讀,而霍爾頓之所以走紅主要得益於他以天真對抗經驗,以真誠對抗虛偽的姿態,以及他反叛者與守望者的身份。但霍爾頓真是一個成功的反叛者和守望者嗎?人真得能逃避成人世界嗎?
  • 我們來看看《麥田裡的守望者》
    《麥田裡的守望者》(英語:The Catcher in the Rye),又譯為《麥田捕手》,為美國作家J·D·塞林格於1951年發表的長篇小說。這部有爭議的作品原本是面向成年讀者的,但因其青春焦慮和隔絕的主題迅速在青少年讀者中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