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德育之花綻放在菁菁校園——淺談小學生的德育工作

2020-12-16 綜合快報浩南

目前 學校的德育工作,常常遇到與客觀環境的變化不想適應的矛盾,本文例舉了德育工作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最後對班主任工作提出意見。

赫爾巴特說:道德普遍地被認為是人類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 教育 的最高目的。「苟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三字經》中關於教育的重要性千百年來為後人所傳頌著。家庭,是教育的啟蒙;學校,是教育的引路人。「人之初,性本善」強調了後天教育對人格塑造的重要性;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塑造學生品格上是如春風般,潤物細無聲的。作為小學班主任,不僅要給祖國的花朵和幼苗以知識,還要給他們健全而完善的人格,這才是我們教育的真諦。如何使思想教育入情、入禮、入心,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到小學生的心坎上,這是當前擺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 研究 的一個重要課題。當今 社會 ,各種各樣的硬約束如規章制度,法令等約束著小學生的行為,而社會道德教育像軟約束一樣,引導學生培養真、善、美的高尚情操。

然而,隨著我國 經濟 的 發展 ,隨之而來的各種價值觀也衝擊著小學生的思想和心靈。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的現實:

一、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嚴重脫節

我國雖有「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之美譽,然而隨著新 時代 條件下獨生子女增多的現實,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嚴重脫節。嚴格的具有約束力的學校教育與溺愛式的家庭教育,使小學生們不自覺地形成雙重人格,在學校裡培養熱愛 學習 ,參與勞動;而在家裡高蹺二郎腿,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兩種矛盾的人格特徵存在於青少年個體中,「五天的學生,兩天的小皇帝」,這種不良的循環機制長此以往,會使學生勞動觀念淡薄,並把打掃衛生當成一種肉體懲罰而不是美德。可想而知,在這樣的教育機制下,再談「勞動最光榮」是多麼蒼白無力。

二、社會大環境下形成的各種價值觀讓青少年無所適從

社會大環境下帶來很多良莠不齊的東西衝擊著青少年的價值觀,金錢至上的庸俗價值觀,「包小蜜」等不良社會風氣,「炒股,投機」等社會不良行為,讓缺乏明辨能力與是非觀的少年兒童麻痺眼睛,無所適從。例如:孩子們懂得機遇的可貴,但又不知如何把握好機遇;參與意識在加強,但合作意識在淡化;他們往往以個人為中心,是個性化的一代,集體的觀念淡化。他們往往表現欲強,好勝心強,希望被關注,希望被寵愛,這些矛盾使從事德育工作者普遍感到學校德育的投入與實際收效相比十分不協調,收效甚微,事倍功半,可以說現實中的德育工作遠遠達不到人們和社會對孩子們的期望。為此,必須在教育理念上實現新的轉變,改變傳統的訓誡式,家長式的教育,突破教育的瓶頸,實現人文教育的重要目標,迫在眉睫。

三、素質教育力度不夠

應試教育「根深蒂固」,應試教育只注重學習成績和升學率,強調「服從」「應試」「分數」,培養的學生都具備了這些「共性」,千篇一律,忽視了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而在當今,正由於這種「應試」觀念的根深蒂固 ,相當一部分老師仍然把道德教育作為社會的一種客體,並不斷強化其工具性價值,因而,道德教育成為 政治 的傳聲筒,經濟的揚聲器,文化的維護者。其主要表現為重智育,輕德育,忽視 體育 和美育,分數就是一切。所以,實施素質教育首要的且最艱巨的任務就是轉變教育觀念。作為德育工作者,就應當具備創新的素質,儘自己的最大可能去打破原有的條框約束。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個性和特長,才能使學校成為學生成長的樂園,讓德育之花綻放在菁菁校園,讓祖國的花朵和幼苗更多一份屬於自己的天空。

為此,轉變教育理念,樹立切實可行的德育目標,顯得尤為重要。為此,作為德育工作者,特提出如下意見:要求班主任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學生眼裡,教師是完美的,也是學生的榜樣,班主任與學生朝夕相處,更是學生的楷模。因此,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既然我們選擇了教師的職業,承擔起了教書育人的神聖使命,就要注重細節,身教勝於言教不斷完善自己,不但要重視言教,而且重視身教,處處銘記為人師表的責任,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薰陶學生的行為,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在潛移默化過程中培養學生優秀的道德情操。因此,班主任應努力做到:

1.不要把 學習 能力當作學生唯一的能力

評價學生要結合多方面的標準,班主任價值重心的取嚮往往會 影響 著學生的行為。著名 教育 家陶行知說: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你有一些學問的本領,也無甚用處。並且,沒有道德的人,學問和本領愈大,就能為非作惡愈大。因此,樹立學生良好的道德修養,及其重要。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通過反映些《董存瑞》,《少年毛澤東》,《小兵張嘎》等影片陶冶學生的愛國情操;可以讓學生參與打掃 社會 公共衛生,環保宣傳員等,讓學生體驗參與勞動的快樂,豐收的碩果,從而獲得真情實感,在道德選擇中形成良好的習慣;可以讓學生在班會課上扮演 「父母」、「教師」、「解放軍」、「售票員」、「交警」、工人」、「農民」,讓學生設身處地地進入角色中,從而體驗不同角色的艱辛,培養他們尊重他人以及高度的責任感。

2.公平、公正對待學生

青少年獨特的敏感心理使他們渴望被尊重與認可,這就要求班主任必須放平心中的秤,把愛灑向班級的各個角落,公平、公正地對待班級的每一位學生。班主任公正、公平的處事原則,讓學生享受到自由平等的權利,並將這種積極的處事原則實現愛的傳遞,以同樣的方式對待身邊的朋友和家人,所以,教師道德修養不僅是個人自身素質的要求,更對學生群體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只有良好的楷模,才能塑造優秀的人格。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就是這個道理。

3.實現強制教育向互動教育的轉變。

新教育理念下要求學生與教師是兩個平等的個體,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新形勢下教學相長的要求。因此,班主任不能再是傳統的「高高在上,舉著鞭子」的說教者的形象,而因尊重學生個體的 發展 ,過去傳統觀點總是覺得老師比學生掌握更多的道德真理,因此道德教育只能是單向的灌輸。但是,隨著各種新興文化的興起,這種傳統觀念發生動搖, 中國 青少年 研究 中心的孫雲曉通過調查研究,認為在各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中,都有一些較成人更為難能可貴的品質。因此,提出新的道德理念,向孩子學習——實現兩代人共同成長。教師還要和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自己犯錯誤時也能勇敢的承認,虛心的接受,這樣才能讓廣大的學生群體對新理念下的道德教育有更進一步的認識,爭當道德的先鋒,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相關焦點

  • 校園德育工作計劃表
    如何在今後的教育工作中,進行紮實有效的德育工作,工作計劃如下:一、指導思想: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為核心,以基礎文明行為的養成教育為抓手,不斷增強德育工作的主動性和實效性,鞏固和提高德育工作的整體水平,使德育工作能夠邁上一個新臺階。
  • 關於公布2020年江門市德育與思政論文獲獎名單的通知
    5蓬江區豐泰小學鄭曉霞用繪本閱讀之匙,扣責任教育之門6深化小學思想政治課改革創新10江門市江海區禮樂街道禮東小學梁 潔把國學經典之花栽種在學生的心田30鶴山市沙坪街道第七小學馮嘉瑜德育童心  法潤校園——
  • 讓「德育之花」開滿校園
    這是山河小學德育教育結出的累累碩果。抓習慣 階梯式培養近期,正寧縣山河小學校長任有運在慶陽市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會的發言,在慶陽市教育界引起廣泛關注。在任有運看來,小學教育應從德育抓起,教會學生如何講文明禮儀、如何尊敬師長、如何感恩父母等,這是教育的關鍵。
  • 育人之本,德育為先——澧源鎮第一小學召開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會
    育人之本,德育為先——澧源鎮第一小學召開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會毛喜蘭 谷雪蘭鍾紅波老師的《家校共育,呵護家庭希望之花》 暢談了自己是如何探究家校共育,做好班級管理,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的。副校長楊長永作總結髮言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是提高學校德育工作水平、全體班主任共享德育工作管理經驗的好方法、好途徑。
  • 上海交大發放德育認證書華東師大校園卡變校友卡
    東方網7月6日消息:今年暑假之初的首個周末,也是各所大學畢業季的尾聲。莘莘學子紛紛離開菁菁校園,除了傳統的畢業證書、學位證書,他們還有了「新裝備」。  昨天,上海交大為3000多名本科生舉行畢業典禮,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的691名本科畢業生拿到了首批「德育認證」證書。
  • 德育之花在陳倉大地上綻放
    近年來,寶雞市弘揚優良傳統,立足實際,啟動實施「德潤寶雞·書香陳倉」和「新時代·新德育」中小學德育行動,逐步搭建起體系完整、導向鮮明、內容豐富、形式靈活的德育平臺,成為中小學德育打破壁壘、走進內心的「金鑰匙」,德育成效日益凸顯。《建構德潤寶雞新模式,打造學校德育升級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中小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優秀案例,德育之花在古老的陳倉大地綻放出新的光彩。
  • 學校德育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以文明行為的養成為重點,全面深化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全面關心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積極引導學生開展校園文化及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責任感、文明意識、耐挫能力和創新精神,使學校育人工作創精品、出名牌。二、工作重點(一)過程管理,提高德育工作實效。
  • 淺談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小學班主任如何開展德育工作:一、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小學生的年齡小、可塑性大,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一般說來,小學生都喜歡自己的老師,崇拜自己的老師,尤其是班主任。班主任在學生的心目中形象高大、博學多能、完美無缺。只要是班主任說的,學生就認為是對的;只要是班主任吩咐的,學生就照做不誤。
  • 2018年德育工作計劃
    一、  指導思想為了有效開展我校的德育工作,深入貫徹落實《時家店學校小學部2018年德育工作計劃》內容。領會上級文件精神,突出德育工作在小學教育教學中的首要地位。增強德育工作在學校工作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有計劃的完成立德樹人工作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 二附名師 | 孫慧玲:德育讓校園開遍美好之花!
    除美術教學任務以外,我主要負責學校的德育工作。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德育工作者,我深知肩上的擔子「任重而道遠」。在德育管理工作生涯中,我一直以責任心為基石,以愛心為支撐,以細心為槓桿,堅守在這塊陣地上。
  • 小學「三全育人」德育教育模式研究
    >全員育人,我校德育教育工作開展強調人人參與意識,肩負育人責任感,在「以校為本」的基礎上,全校教師主動作為,圍繞德育教育工作開展全員行動。全方位育人,強調育人在小學生全面發展各方面和各環節,需要全社會參與,打破學校教育空間局限,營造小學生良好的成長社會環境,加強與社區、家庭合作,結合小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有機結合顯性德育和隱性德育,通過各種手段將德育教育滲入小學生各環節,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
  • 踐行立德樹人 創優德育路徑——記南湖區中小學德育分管校長素養...
    第二階段:專家講座慈谿實驗中學鄭佳儀校長作專題講座《潛心育人 創優德育途徑——淺談初中德育的有效途徑和實踐》,鄭校長以本校的德育工作為例,從五個方面重點介紹了慈谿實驗中學的德育工作的實踐途徑:一是德育工作的立意要高遠——全方位;二是對學生加強責任教育;三是激勵永遠是最好的教育動力之源;四是讓藝術教育來加深德育教育的厚度;
  • 小學德育工作總結
    結合我校德育工作實際情況,狠抓德育常規管理,積極研究德育方法,不斷增強德育工作的主動性、實效性,現就一學期來的德育工作總結如下: 一、工作突出六個方面 (一)、加強各學科德育滲透,挖掘學科德育點,在授知的同時對學生潤物無聲。 (二)、加強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教育,保持學生行為習慣良好率為100% 。
  • 全面實施《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構建德育工作新格局
    日前,教育部印發了《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教育部基礎教育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1:中小學德育工作社會關注度很高,請介紹一下出臺《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背景是什麼?  一是落實黨和國家對德育工作的要求。
  • 2018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典型經驗名單出爐
    本文原標題:《2018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典型經驗名單出爐,你的家鄉有哪些學校入選?》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公布2018年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典型經驗名單的通知》,共評選出400個中小學德育工作典型經驗。
  • 渭南市加強德育工作實體化建設構建中小學德育工作新體系
    全面把握中小學德育主要內容中小學德育工作,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德育工作全過程,突出抓好六項內容。一是愛國情操。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是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務。繼續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示範校創建活動,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標準的運用。開展學校校訓、校歌、校徽、校旗、校園體操等展示活動。加強校史編纂工作和校史教育,有條件的學校要建立校史陳列館。加強校園綠化工作,開展綠色校園評比展示活動。六是創新學校社團工作。完善學校黨團組織。
  • 小學德育工作計劃與總結1000字
    每周進行綜合評價,評出一周的「學習之星」、「衛生之星」、「禮儀之星」「熱情之星」、「發言之星」等。每個學生不能連續兩周評上同一種星。經過一段時間的評價督導,學生在學校裡已經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可許多的家長反映小孩在家的行為習慣不如意,於是我把「自評——生評——師評」延伸到「家長評」,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繫,使學生的養成教育進一步得到落實。
  • 從四個方面著手 做好小學德育工作
    小學德育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農村小學裡,如何適應新的形勢,使德育工作有新的起色,結合農村小學德育工作現狀,我感到應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在實施德育過程中我們除了注意抓住契機,組織開展各項活動,使德育教育寓於活動之,更重要的要認識到課堂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使德育適時、有機地落實在教學活動之中,教育教學活動內容落實、要求明確,為人人都能成為教育工作者搭建舞臺,開拓更廣闊的空間,切忌走過場。
  • 以德育人,鍛造桃李品德之魂——普底小學德育工作紀實
    「士有百行,以德為先」,德育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靈魂。作為一所具有百年歷史的學校,普底小學一直努力把德育作為塑造學生品格的利刃,通過「文化、課程、實踐」等方式,培養了一批批優秀學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學科特點,聯繫教材內容,突出強調德育實施過程,讓德育「滲透」在各年級各學科教學中,先後獲得區、市、省的學科滲透示範校。除了國家課程,普底民族小學還「傾情」打造校本德育課程——《三個踐行》。
  • 德育特色之花在方城大地綻放 方城三小以雅致教育推進德育化建設
    (原創文章,作者:朱立新 方城縣教育體育局 審核:何良慶)原標題:德育特色之花在方城大地綻放 河南省方城縣教育系統德育建設工作成效顯著近年來,方城縣教體局以打造教育強縣為目標,致力構建「大教育」格局,深入開展「一線工作法」,持續踐行「1256」工作思路,以教育教學質量建設為核心,突出高效課堂和特色學校建設兩條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