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德育之花」開滿校園

2020-08-14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來源:掌中慶陽

——正寧縣山河小學體驗式細節德育工作探訪

上下樓梯排隊行、見到老師問聲好、彎彎腰垃圾「跑」等現象隨處可見;一年級我入學我快樂、二年級我入隊我光榮、……六年級我畢業我感恩的核心習慣師生爛熟於心;新時代好少年趙世軒、優秀少先隊員劉子萱、德育美育星高睿等優秀學生層出不窮。這是山河小學德育教育結出的累累碩果。

抓習慣 階梯式培養

近期,正寧縣山河小學校長任有運在慶陽市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會的發言,在慶陽市教育界引起廣泛關注。在任有運看來,小學教育應從德育抓起,教會學生如何講文明禮儀、如何尊敬師長、如何感恩父母等,這是教育的關鍵。

2012年秋季,任有運初到山河小學時,就發現這裡的家長喜歡在街道給孩子買早餐吃,孩子邊走邊吃,吃完畢就將包裝袋隨手一丟,路過之處垃圾橫飛,尤其是山河小學校門口周圍,更為嚴重。「家長在這方面教育欠缺,孩子也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的不妥。」任有運認為,小學教育首先應放在良好習慣培養上,之後才能更好地進行文化教學。

經過不斷探索思考,山河小學管理者在統一認識基礎上,確立了「立德樹人 奠基幸福」的辦學理念。2012年9月,該校啟動了《「培養小習慣 成就大人生」學生習慣培養階梯計劃》項目,將學生需要在「文明禮儀、學習能力、生活自理、環境保護、誠實守信、知恩感恩」六個方面養成的核心習慣,根據各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歸納、梳理、細化、分解為72條子習慣,分6年12學期完成。「學生每升一級,習慣培養就會在內容、難度、要求、視角上逐步增加,從而呈現出螺旋式上升、階梯式培養、積累式發展的態勢。」任有運說。

以一年級學生為例,在習慣方面普遍存在著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坐不住、貪玩、模仿性強等特點。「課堂上,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各幹各的,課堂溝通困難。」山河小學老師楊婷說。

在她班級有個叫惠嘉豪的學生,生性活潑好動,加之在上海接受過幼兒教育,個性明顯,課堂上坐立不定。「在家裡,寫作業得專人陪學、監督。」家長也頭疼不已。

「讓一年級學生遵守課堂規則、學會主動問好、自行整理書包等,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習慣,要真正落地生根,過程艱辛。」可楊婷堅信,良好的習慣一旦建立起來,提高教學質量就容易多了。

重體驗 領悟式教學

走進山河小學五(1)班的教室,班主任秦亞麗的《感恩父母》實踐課程,集生活性、活動性和開放性為一體,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體驗式課堂「活」了起來。

課前,秦亞麗通過召開家長會、發家長信、填寫活動意見問卷等方式,讓學生收集感恩父母的圖片、故事、詩歌,編演小品、故事劇。秦亞麗在教學過程中還設計了情景創設、調查結果匯報、感受父母的愛、回報父母的愛四個環節,重在調動學生情感體驗,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能力,引導學生感受父母厚愛。

秦亞麗還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生活中的父母、父母做的讓自己感動的事及如何讚美父母,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分享並感受著,既鍛鍊了交流的能力又加深了對父母的理解。

「體驗式德育課堂的開展,打破了傳統的思想灌輸式教學,學生更容易接受,教學效果更佳。」秦亞麗說,活動後許多家長寫回反饋意見,反映孩子在家的進步和變化。

郝淑涵的家長表示,學校開展感恩教育後,女兒的襪子能自己洗了,花錢也不大手大腳了,還學會了幫大人做家務。

為了強調德育工作的活動性、體驗性,山河小學還要求學生6年之內經歷24事件,落實《山河小學「六愛六要六會六達」育人目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協同培養方略》,通過「以小見大、以點帶面、注重體驗」達到體驗式德育的目標。

學校還開發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符合德育理念的體驗式校本課程,開設了獨輪車、足球、葫蘆絲、書法等60多個社團活動,在普及中提煉特色,形成了「人人會吹葫蘆絲、人人會毛筆書寫、人人會跳繩」的全校性特色體驗課程。

此外,學校還關注體驗式德育的隱蔽性課程,從1號善愛樓到2號合愛樓,再到3號達愛樓的命名和樓道樓梯文化,無不蘊含著對學生素養的薰陶。

摳細節 無聲式養成

說起六(6)班的李欣宜,老師都會豎起大拇指。她不僅成績優異,更是鄰居眼裡的小乖。李欣宜的鄰居是一位獨居老人,因子女常年在外,老人生活很是不便,李欣宜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於是,她和父母商量後決定,利用自己的課餘時間,幫助老人做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買菜買面、打掃衛生、洗鍋刷碗、陪老人聊天解悶,老人逢人就誇她有個「乖孫女」。幾年來,李欣宜一直堅持扮演著老人「孫女」的角色,而且熱情起勁。為此,李欣宜收穫了正寧縣「優秀少先隊員」「新時代好少年」的榮譽。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李欣宜的優秀,離不開自己的努力,更得益於山河小學細節式體驗德育工作模式。

對此,任有運成就感滿滿。他向記者講述了一個小細節:有一次,他陪同正寧縣教育局有關領導調研,行至正寧縣醫院巷子,恰逢學生放學回家。「以前學生見到老師,都繞著走。」任有運清晰的記得,那天他的學生不僅沒有躲著他,還大大方方的深鞠一躬並問好。任有運說,那一刻,他覺得一切的努力都有了回報。

對此,老師們也深有同感。山河小學五(2)班班主任李曉燕說,「自踐行體驗式細節德育以來,學生近視率、身姿畸形、不良書寫習慣等均比以往有了較高幅度的下降。」

「讓學生在參與中感悟,實現了由『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教學質量有了明顯提升。」山河小學三年級老師朱麗輝說。

王濤是天津市北辰區普育學校的一名老師,2019年8月來到山河小學支教,一直著力開展學生的德育教育。在他看來,山河小學德育教育不僅提升了學生素養,也達到了「春風化細雨 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膽小、不愛說話的男孩子成為小小主持人;默默無聞的女孩子擔任起了班幹部;成績不理想的孩子有了主動學習的意識。」王濤說。

苦付出 獲得感滿滿

2020年7月6日,楊芳婷女士特意來到山河小學道謝,並對五年級學生王欣雨拾金不昧的行為表示讚賞。原來,7月5日,楊芳婷在正寧縣城錦繡城小區散步時不小心弄丟了手機。正當她一籌莫展時,在小區玩耍的王欣雨撿到了手機,王欣雨遂即找到了失主楊芳婷,並物歸原主。

7月6日,學校針對王欣雨拾金不昧的行為,作出了獎勵決定,並號召全校師生向她學習。

像王欣雨這樣把價值觀念裝心中,踐行拾金不昧好傳統的,還有李宇帆、胡朝洋等同學,這就是德育教育給孩子們的實際生活和精神世界帶來的改變。

體驗式德育模式產生了一批批「學習進步小明星」「書寫進步小明星」「最有上進心小明星」等月度小明星。「通過典型示範和激勵引導作用,在規則之上讓每一個孩子都精彩,讓德育之花盛開在每一個孩子的心靈深處。」山河小學教務主任黨冰心說,這也是山河小學德育教育一直在路上的意義。

「回首拼搏路,花香滿徑來。」自2012年以來,山河小學先後榮獲「全國第四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基地校」「甘肅省德育示範學校」等榮譽稱號。連續8年教學質量名列前茅,有600多名學生獲得市級以上獎勵。特別是2018年「全國第四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和「甘肅省文明校園」兩個殊榮,將山河小學的辦學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在山河小學全面推進體驗式細節德育的過程中,不只是師生受益匪淺,學生家長也獲得感滿滿。竇若溪的家長說,學校開展體驗式細節德育後,孩子的各項習慣都在被潛移默化的引導著。

相關焦點

  • 校園文明之花朵朵開——嘉峪關市文明校園創建綜述
    校園文明之花朵朵開——我市文明校園創建綜述馮樂勇一所學校,除了傳授學生知識,更要培養學生優良的思想道德和提升學生的文明素養近年來,全市各學校非常注重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把學生的德育工作放在了核心位置,通過各種工作、活動強化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並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文明素養,進一步推動學校精神文明建設步伐。強化師德師風建設,打造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
  • 讓德育之花綻放在菁菁校園——淺談小學生的德育工作
    目前 學校的德育工作,常常遇到與客觀環境的變化不想適應的矛盾,本文例舉了德育工作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最後對班主任工作提出意見。赫爾巴特說:道德普遍地被認為是人類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 教育 的最高目的。「苟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三字經》中關於教育的重要性千百年來為後人所傳頌著。家庭,是教育的啟蒙;學校,是教育的引路人。「人之初,性本善」強調了後天教育對人格塑造的重要性;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塑造學生品格上是如春風般,潤物細無聲的。作為小學班主任,不僅要給祖國的花朵和幼苗以知識,還要給他們健全而完善的人格,這才是我們教育的真諦。
  • 德育之花在陳倉大地上綻放
    陝西省寶雞市自古是尚德重禮之地。近年來,寶雞市弘揚優良傳統,立足實際,啟動實施「德潤寶雞·書香陳倉」和「新時代·新德育」中小學德育行動,逐步搭建起體系完整、導向鮮明、內容豐富、形式靈活的德育平臺,成為中小學德育打破壁壘、走進內心的「金鑰匙」,德育成效日益凸顯。《建構德潤寶雞新模式,打造學校德育升級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中小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優秀案例,德育之花在古老的陳倉大地綻放出新的光彩。
  • 二附名師 | 孫慧玲:德育讓校園開遍美好之花!
    除美術教學任務以外,我主要負責學校的德育工作。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德育工作者,我深知肩上的擔子「任重而道遠」。在德育管理工作生涯中,我一直以責任心為基石,以愛心為支撐,以細心為槓桿,堅守在這塊陣地上。
  • 這次厲害了,薔薇花、月季花、杜鵑花…開滿了整個臨沂大學校園
    「我們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擁抱時代;我們是初升的太陽,用生命點燃未來……」這是一首歌名為《五月的花海》的前幾句,從歌詞中可以感受到,五月是花的海洋,是青春的世界。五月的臨沂大學,杜鵑花、薔薇花、月季花…開滿了整個校園。
  • 蔣堂初中:播下道德種子,開出精神之花
    走進蔣堂初中,這是一所典型的農村學校,其貌不揚,但是在校園裡,你可以看到這樣一幕幕簡單的畫面:「今天,我要表揚一位同學,他主動扶起翻倒在地的自行車……」徐校彬校長在國旗下給於學生肯定;「同學,你好!」徐校彬校長主動和學生打招呼;「老師好!」「校長好!」
  • 德育主任張鳳:願孩子們的心靈之花純淨綻放
    起身鼓掌的,是徐悲鴻中學德育主任張鳳,這堂主題班會,便是由她一手倡導,讓學生們自導自演完成的作品。張鳳是學校裡有名「禁毒達人」,自從2017年擔任德育主任以來,便全力在校開展禁毒宣傳。兩年多時間裡,她組織學生參加「禁毒萬裡行——走進徐悲鴻中學」活動、參加全國青少年禁毒知識競賽、參加「禁毒徵文」比賽等眾多禁毒宣傳活動。
  • 淅川縣香花初中2020德育夏令營開營了
    南陽網訊 (通訊員王雪均)為進一步貫徹淅川縣教體局《關於建立學校德育工作長效機制的意見》精神,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豐富學生暑期生活,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嚴於自律的精神,規範新生的行為習慣,我校決定於8月13日—8月19日開展為期七天的暑期夏令營活動。
  • 六年級作文:開滿丁香花的校園
    這花既白又小,但幾朵花形成簇,許多簇花開滿一樹,並不會顯得單薄,反而給人以恬靜,優雅的印象。遠看上去,像樹上蓋了幾大團綿白純淨的雪,偶爾會有幾株紫色的花來點綴這一片瑩白,這使小學更加美麗了。每次下課時,都會吸引許多學生與老師駐足觀賞。又是一次下課,照常一樣,丁香花前聚滿了觀賞的人。
  • 校園德育工作計劃表
    如何在今後的教育工作中,進行紮實有效的德育工作,工作計劃如下:一、指導思想: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為核心,以基礎文明行為的養成教育為抓手,不斷增強德育工作的主動性和實效性,鞏固和提高德育工作的整體水平,使德育工作能夠邁上一個新臺階。
  • 陝西寧強縣把光碟行動納入校園德育課程
    西紅柿炒蛋、青筍炒肉、紫菜蛋花湯……端著小飯盒,孩子們排起長隊,整整齊齊。這裡是陝西漢中寧強縣胡家壩鎮中心小學,學校474名學生,住宿生佔一半。學校「文明餐桌」德育工作負責人譚婷看著心疼,「剎住浪費,需要一套『組合拳』。」第一招,便是「飯前登記制度」。「每天9點、14點,當天午餐、晚餐的人數,各班都會準時報來。」學校餐廳負責人楊潤海介紹說,有些走讀孩子,要是父母去田裡幹農活,午飯也在學校吃。「現在按需做飯,娃娃們愛吃的,我們就多訂一些。」每周「主題班會」討論文明用餐,同學們討論得熱火朝天,還選出了紅領巾文明監督員。
  • 春到濱中,花滿校園
    春天這位畫師也悄然走進了濰坊濱海中學的校園。她舞動春風當作畫筆,飽蘸著濃濃的春色,在濱海中學這塊畫板上恣意揮灑,於是,濱海中學校園的色彩開始豐富起來。        綠了柳樹,紅了桃花,黃了……什麼?不認識?自家校園裡的花還有許多不認識的?        咱繼續往下看,趕快補上這一課吧!    連翹觀賞地點:滿校園都是。
  • 寧強縣把光碟行動納入校園德育課程
    西紅柿炒蛋、青筍炒肉、紫菜蛋花湯……端著小飯盒,孩子們排起長隊,整整齊齊。這裡是陝西漢中寧強縣胡家壩鎮中心小學,學校474名學生,住宿生佔一半。學校「文明餐桌」德育工作負責人譚婷看著心疼,「剎住浪費,需要一套『組合拳』。」第一招,便是「飯前登記制度」。「每天9點、14點,當天午餐、晚餐的人數,各班都會準時報來。」學校餐廳負責人楊潤海介紹說,有些走讀孩子,要是父母去田裡幹農活,午飯也在學校吃。「現在按需做飯,娃娃們愛吃的,我們就多訂一些。」每周「主題班會」討論文明用餐,同學們討論得熱火朝天,還選出了紅領巾文明監督員。
  • 德育特色之花在方城大地綻放 方城三小以雅致教育推進德育化建設
    (原創文章,作者:朱立新 方城縣教育體育局 審核:何良慶)原標題:德育特色之花在方城大地綻放 河南省方城縣教育系統德育建設工作成效顯著近年來,方城縣教體局以打造教育強縣為目標,致力構建「大教育」格局,深入開展「一線工作法」,持續踐行「1256」工作思路,以教育教學質量建設為核心,突出高效課堂和特色學校建設兩條主線
  • 園丁禁毒者 德育主任張鳳:願孩子們的心靈之花純淨綻放
    張鳳說,為了生動地開展禁毒教育,全校學生在教室裡觀看了電影《湄公河行動》等影片,陳可欣便是在觀看電影之後,寫出了這篇名為《讓生命之花純淨綻放》觀後感。願望讓純淨的心靈之花馨香校園「同學們,你們知道新型毒品會對大腦產生哪些損害嗎?」5月1日,徐悲鴻中學2022級3班教室中的投影屏幕上,江北區公安分局民警王益欽正給大家普及宣傳防毒、禁毒知識,幾十名同學聚精會神地在座位上聆聽學習。
  • 探討丨校園文化中是如何理解「德育」的?
    校園文化是綜合體現學校教育理念、辦學思想、校園風氣的「靈魂」。良好的校園文化能使置身於其中的人們感受到濃鬱的氛圍,久之則紮根於人們的思想深處,指導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落實「德育為首」的教育觀念不僅限於課堂教學或德育活動,更要讓德育的內容、觀點、要求匯聚成時刻籠罩著學生的德育氛圍,時時、處處感染引導學生,切實提高學生的德育素養。文化即「以文化人」,即教育人、影響人和感染人,其目的在於提高人的素質,塑造人的心靈。
  • 讓校園綻放民族團結之花
    近年來,全州教育系統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作為愛國主義與德育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創新活動載體,積極教育引導廣大師生爭做民族團結的傳授者和踐行者,不斷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在校園中開闢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專欄、辦以民族團結進步為主題的黑板報;激勵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開展國學經典誦讀等活動;結合學校實際,開展「手拉手、交朋友」活動,各民族師生相互暢談民族的風俗習慣和禮儀禮節,加深了彼此之間的友誼。
  • 油桐花:開滿了白色略帶紫紅的花,它是清明節氣之花,來看看吧
    文/杏花明月始應知【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油桐花:開滿了白色略帶紫紅的花,它是清明節氣之花,來看看吧清明節的時候回到老家需要走20分鐘的山路,清明時節雨紛紛山路變得泥濘難行於是只能走走停停。
  • 吉林梅河口市教育局校園文明禮儀工程紀實:讓文明禮儀之花綻放梅城...
    吉林梅河口市教育局校園文明禮儀工程紀實:讓文明禮儀之花綻放梅城校園 2017-04-24 10:39:00
  • 淮北將傳統文化融入課堂 校園」德育牆「引導學生積極向上
    坡裡中學創建校園文化牆以豐富校園文化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人之初,性本善」------走進坡裡中學這樣琅琅的宣讀聲不絕於耳,這樣的宣傳內容也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