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嘗試去做某事卻失敗的人,比那些什麼也不嘗試做卻成功的人不知要好上多少。
文/杏花明月始應知【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
油桐花:開滿了白色略帶紫紅的花,它是清明節氣之花,來看看吧
清明節的時候回到老家需要走20分鐘的山路,清明時節雨紛紛山路變得泥濘難行於是只能走走停停。在這走走停停之間,已經注意到路旁有一種高大的樹木。開滿了白色略帶紫紅的花,花大茂盛花型大氣漂亮。只可惜樹枝太高,沒法近距離地細細看這種花更沒法去拍。同去的親戚見我對這種花如此感興趣,便介紹說這是油桐花。
油桐樹的花它是清明「節氣」之花,清明時節滿山的油桐花便會開放成為一道特殊的景致。山迴路轉來到一個小山坡,正好一棵油桐樹的一叢樹枝伸過來站在小山坡上可以近距離接觸到油桐花。於是便顧不得路滑拿岀手機直奔山坡去。好美的花,花瓣白色,有淡紅色脈紋,近看更是碩大嫵媚,給這悽清的雨天帶來些許清新的美好。
回到家查閱很多關於油桐花的資料。這才了解到,它原是那麼有名的植物。自古以來,多少文人墨客把它當作創作的素材,賦予它多少美妙的文字和情感,對它的喜愛流露在每詞每句中。席慕蓉曾在她的散文《桐花》中寫到「麗日當空,群山綿延,簇簇的白色花朵像一條流動的江河。仿佛世間所有的生命都應約前來在這剎那間,在透明如醇蜜的陽光下。
同時歡呼同時飛旋同時幻化成無數游離浮動的光點桐花落盡,林中卻仍留有花落時輕柔的聲音。走回到長長的路上,不知道要向誰印證這一種乍喜乍悲的憂傷繁花落盡。我心中仍留有花落的聲音一朵、一朵,在無人的山間輕輕飄落。」油桐花之美,在山間,在字裡行間,在心間。油桐喜光,喜溫暖不耐長時間嚴寒。
適宜生於向陽緩坡、盆地或河床兩岸。土層深厚、排水良好、中性至微酸性沙質壤士最適油桐生長。成林種植時,選擇海拔600米以下、山山相連的丘陵地帶最為適宜。坡地如背風向陽則更為適宜,油桐花開得繁茂想找到姿態生動的一叢非常容易。三朵並排的桐花像親密的三姐妹,這樣的構圖溫馨動人單朵的油桐花。你就需要用微距模式去捕捉花瓣上別致的紋路了,花朵中間淡黃色的蕊,不需要照全整朵,局部的構圖也很唯美。油桐花的美還真不能少了紫紅色的紋路。結尾:【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作者簡介:杏花明月,喜歡三農,喜歡了解農業知識。喜歡文字,喜歡創作,喜歡用文字去實現自我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