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投資時報
營收盈利停滯多年的加加食品早已失去昔日光環。大股東股份凍結、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疊加行政處罰、高管集中變動狀況頻出。如今,又因投資收益信披存疑遭到問詢再陷尷尬
《投資時報》研究員 李浥塵
曾被冠以「醬油第一股」名號的加加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加加食品,002650.SZ),正在逐漸揮別2012年上市之時的「輝煌」。7年業績停滯,令加加食品早被同行業後來者超越。
《投資時報》研究員梳理加加食品多年數據及信息後注意到,2012年加加食品營收16.57億元,淨利潤1.76億元;海天味業2012年營收為70.70億元。經過7年廝殺,至2018年,加加食品營收僅增長7.91%,淨利潤甚至下降34.66%,而海天味業營收及淨利分別增長高達140.93%、261.34%。
由於長期不專注主業、不用心打造主業核心競爭力,加加食品錯失行業發展機會,並熱衷通過併購和投資來尋求盈利增長出路。但從目前的結果看,不僅其營收淨利連續多年未有起色,還陷入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和行政處罰、大股東股份凍結、高管集中離職等諸多窘況之中。
最新的消息顯示,加加食品1月10日再收深交所下發的關注函,要求說明其持有99.995%份額的合興(天津)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下稱合興基金),此前的投資及退出投資項目具體情況、收益分配以及是否違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義務、是否披露不及時等問題。
把一手好牌打亂了的加加食品,是否還能回到正常發展軌道?
信披不充分再遭問詢
加加食品1月2日《關於獲得投資收益的公告》(下稱《收益公告》)稱,公司作為有限合伙人使用自有資金2億元入夥合興(天津)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合興基金),在2019年12月11日對部分投資項目退出所得的本金和收益進行了分配。由此,加加食品已收回投資本金及收益共計1.78億元,其中本金為9404萬元,收益為8418.50萬元。經初步測算,預計會增加加加食品2019年稅前利潤8418.50萬元。
三季報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加加食品實現營收14.74億元,同比增長12.36%;實現淨利潤1.05億元,同比增長1.47%。此次合興基金帶來的稅前利潤8418.50萬元佔比高達80.17%,對今年經營業績無疑產生了較大影響。
然而,《收益公告》的情況說明中,只有簡單的目前收回本金和收益的總計數據,合興基金此次退出投資項目的交易概述、交易對方、交易標的、交易協議的主要內容、目的與影響等具體信息,均未有任何披露。
合興基金成立至今的投資及退出項目的具體情況如何?深交所不僅在問詢函中予以關切,更具體要求加加食品需對照上市公司收購、出售資產公告格式,補充披露更多詳細信息。
企查查顯示,合興基金經營範圍為從事對未上市企業的投資,對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投資以及相關諮詢服務。加加食品於2014年8月出資2億元,佔合興基金認繳出資總額的99.9950%,加華裕豐(天津)股權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認繳出資1萬元,佔比0.0050%。
過往公告顯示,根據合夥協議約定,加加食品作為合興基金有限合伙人,不參與管理或控制有限合夥的投資業務及其他以有限合夥名義進行的活動、交易和業務;同時,被投資單位投資決策委員會委員總數為4名,加加食品推薦代表2名,加加食品可以通過兩位推薦代表共同控制合興基金。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合興基金對部分投資項目退出所得本金和收益進行分配是在2019年12月11日,加加食品對此的公告披露時間卻是在2020年1月2日,中間相隔了15個工作日。
此次獲得投資收益事項對業績將產生重大影響,加加食品的披露是否存在不及時等問題?
信披違規被處罰影響併購
事實上,此前加加食品就曾因信息披露涉嫌違法違規而遭到立案調查和行政處罰。
2019年6月5日,加加食品以及控股股東湖南卓越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湖南卓越)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調查通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2019年9月,根據湖南證監局確認,加加食品及其控股股東湖南卓越投資有限公司存在三大違規事宜:未及時披露控股股東非經營性資金佔用情況、與控股股東關聯方交易情況、為控股股東提供擔保情況,涉及金額合計達10.678億元。湖南證監局對加加食品行政處罰40萬元。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加加食品及控股股東被立案調查,以及被行政處罰,對其一項重大併購產生了極大影響。
2018年7月,加加食品公告稱擬收購大連遠洋漁業金槍魚釣有限公司(下稱金槍魚公司)100%股權,交易價格為47.1億元。2017年底,加加食品總資產、淨資產分別為28.79億元、20.59億元,這意味著,交易金額大幅超過總資產和淨資產。
不過,這場「蛇吞象」式併購,過程十分波折。
2019年6月21日晚間,加加食品回復深交所年報問詢函時表示,由於此次重大資產重組相關中介機構的自身原因,公司未能在規定期限內向證監會報送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材料。截至目前,相關中介機構自身原因已經消除,但標的公司評估報告及審計報告均已過期。
而根據2019年9月17日加加食品《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公告,此次證監會的立案調查,導致正在推進中的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金槍魚公司100%股權的重大資產重組存在不確定性。
在證監會對加加食品及控股股東立案調查後,加加食品一直未能報送此次交易相關材料,不得不在2019年12月7日將2018年12月18日審議通過的有關收購金槍魚公司的決議及授權有效期延長一年。
目前,這項交易價格為47.1億元的併購處於暫且擱置狀態中。
加加食品過去一年的股價走勢
數據來源:Wind
業績長期低迷
值得關注的是,自2015年始,加加食品就開始尋求多元化。
2015年5月,加加食品向雲廚電商增資5000萬元獲得其51%股權,但以鮮肉、冷卻肉配送和零售日用品為主業的雲廚電商一直不能扭轉虧損窘況,2017年12月,加加食品以0元價格將雲廚電商51%股權轉讓。
2016年12月,1億元購買創新科存儲技術(深圳)有限公司4.16667%的股權,最終無疾而終。
2017年4月,加加食品擬收購辣妹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權,但經過半年談判,因相關各方利益訴求不盡相同而終止。
擬47.1億元收購金槍魚公司100%股權的交易,目前亦是前途未卜。
寄望通過併購來使業績增長,加加食品初衷或並無不妥,然而,這些併購案大都事與願違。除收購四川王中王食品有限公司帶來些許收益外,加加食品的收購計劃,大多不是併購失敗就是效益不明顯。
從對外併購視線收回,《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從內部發展角度看,近年來加加食品的經營情況同樣不甚樂觀。
加加食品2012年上市,是國內第一家A股上市的醬油企業,但其業績增長几乎停滯不前,年度營收增長率均只有個位數,淨利潤更是不進而退。
數據顯示,2012年加加食品營收16.57億元,淨利潤1.76億元;至2018年,營收僅增長至17.88億元,7年時間增長7.91%,淨利潤甚至降至1.15億元,7年下降了34.66%,減少了三分之一。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投資時報》研究員進一步對比加加食品同行業公司發現,目前已是行業龍頭的海天味業年報數據顯示,2012年營收70.70億元,淨利潤12.08億元,經過7年連續增長,2018年營收和淨利潤分別為170.34億元、43.65億元,分別增長140.93%、261.34%。
對照來看,過去7年時間裡,加加食品沒有很好把握市場的發展機遇,把一手好牌打亂,營收淨利等經營數據與海天味業距離已越來越大。
梳理近期加加食品的公告可以進一步看到,加加食品除了業績幾無增長、信披違規被處罰之外,大股東股份凍結、高管集中離職等狀況頻現。
2019年11月15日,加加食品公告稱,控股股東湖南卓越投資有限公司(持有2.16億股,佔總股本18.79%)及實際控制人楊振(持有1.18億股,佔總股本10.22%)、楊子江(持有8244萬股,佔總股本7.16%)、肖賽平(持有7056萬股,佔總股本6.13%)所持公司股份再次遭遇司法輪候凍結。由此,加加食品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所持有的全部加加食品股份100%處於凍結狀態。
繼控股股東及實控人所持股份被司法輪候凍結後,加加食品與眾不同的高管變動讓市場琢磨不透,備受關注。
2019年12月31日,加加食品同時收到三份辭職報告。一份是董事長兼總經理楊旭東辭去總經理後改任副總經理,而上任常務副總經理僅一個月的李紅霞則升任總經理一職。由此,出現了董事長兼副總經理的怪異管理和治理架構。
另兩份是來自獨立董事王遠明、何進日遞交的書面辭職報告。值得玩味的是,王遠明、何進日均是在辭職兩個月前的2019年11月2日,書面同意出任第四屆董事會獨立董事,也就是說,兩位獨董就任兩個月後均告辭職。
業績數據和併購軌跡相對應可以看出,近幾年加加食品發展重心沒有放在主業上,也錯過了行業大發展的機遇。市場是否能看到加加食品變革、突圍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