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數據內容大賽,用事實與數據講述故事

2020-12-13 騰訊網

隨著數據內容行業的飛速發展,其所應用的領域已不再局限於研究、新聞等行業。數據理解力將成為各行業人才的必要技能。「數據內容創作未來將走向何方?」「通過數據如何講出一個更具深度的故事?」「如何看待數據可視化與內容之間的關係?」

「2020中國數據內容大賽」已經開啟作品徵集。由中國新聞史學會網絡傳播史研究委員會提供學術指導,由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數可視教育公益基金聯合主辦。「2020中國數據內容大賽·大會」邀請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前常務副院長徐泓老師出任大賽評委會主席,並由國內外16位在數據內容製作領域的知名學者和資深從業者擔任評審。

本次大賽中將從多個維度精選行業內外優秀作品,分享經典案例,洞察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數據與內容融合將產生更大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前常務副院長徐泓注意到,新的技術不斷發展,新的方向正在形成,新的人才正在聚集,新的創造現在起步。要用數據講故事、從數據中挖掘故事,通過豐富的可視化手段創作出更多優秀的數據作品,實現其社會價值、文化價值、商業價值。

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院長、教授、中國新聞史學會網絡傳播史研究委員會會長韋路認為,數據新聞、內容及其可視化是技術導向的全新敘事模式,是促進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手段。他期待2020中國數據內容大賽·大會的舉辦為有志於數據內容創作的先鋒人才提供切磋砥礪的機會,為數據內容跨學科、跨領域的融通發展樹立典範和標杆。

根據數可視創始人、數可視教育公益基金髮起人黃志敏的經驗與觀察,這兩年中國的數據內容快速增長,質量和數量都有明顯提升。他關心的是:學界和業界的從業者如何幫助數據內容「出圈」,從小範圍傳閱變成大家喜聞樂見的日常精神消費品,從而產生更大的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

數據能力將成為內容生產者的必要技能

根據近年來的從業觀察,浙江日報全媒體編輯中心視覺設計室主任黃昕表示,最近幾年數據新聞在國內的普及率越來越高,大家的認識也在不斷提升。通過對數據進行收集、挖掘、整理找到新聞線索,用可視化的手段來講好故事,被越來越多的用在報導中。認為做個圖表、做點設計就是數據新聞,這樣的現象正在消失。

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專業教師陳皓也表示,信息設計不是「信息+設計」的簡單組合。它是將枯燥繁冗的數據、信息通過藝術、技術等多種手段讓其化繁為簡、循序轉化的蛻變過程。它是跨界性、多元性與創新性等多種屬性相互作用和反應的融合體。

總之,數據內容製作不再是圖表呈現那麼簡單,而是讓數據嵌入到內容生產的各個環節之中,打造出更豐富、更具創新性的作品。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方潔的話說,數據內容創作讓我著迷的是我透過它看到內容創作的邊界不斷被拓展,深度不斷被挖掘,表達不斷被創新。這個行業需要更多「新新人類」的加入,衝破數據的藩籬,讓它造福於公眾和社會。亦如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白淨倡導的,數據讓新聞有了更多可能,數據新聞就是要用嚴謹科學的手段挖掘數據,用美麗直觀的圖形展示數據,用真實可信的數據講述故事。

在未來的內容製作過程中,了解數據、分析數據、呈現數據愈發重要。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吳小坤表示,數據已經不再僅僅是內容的構成部分,而且正在成為內容創作的源泉和驅動力,為今天和未來的我們提供了解身處世界的更多可能性。躋身內容生產者行列,有必要理解和掌握數據方法,這將成為一項必要的技能。

人文關懷應是數據可視化內容核心價值

AntV產品架構師、ECharts創始人、阿里數據可視化工作小組負責人林峰認為,數據可視化只是個工具、手段,有價值的洞見才是一份優秀作品的靈魂,可能一個數據就價值連城,3.1415926535897...期待你的洞見。財新數據可視化實驗室負責人韋夢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她認為,數據新聞與其他形式的內容創作相比並無特殊之處,只是在大數據時代多了一種解釋和敘事的角度,在追求數據的豐富性和不斷翻新可視化技術的同時,要時刻記得創作是給誰看的、以及為什麼人們要看這樣的內容。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數據新聞中心總監尤蓴潔指出,數據內容創作必須在技術、形式和新聞珍視的傳統之間找到聯繫的紐帶,要時刻警惕因為追求形式而降低對新聞價值的追尋。

如果用邁阿密大學教授 Alberto Cairo的話來概括:講故事是促進理解的重要手段,但我們應當把講真相放在講故事之前。作為傳播者,我們的目標不是娛樂大眾,而是提供能幫助人們改善生活的事實性信息。

數據可視化作為一種技術手段,人文關懷是數據可視化內容的核心價值。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徐笛說,疫情讓公眾看到數據的解釋潛力,數據鳥瞰社會現實。但數據不是冰冷的符號,符號背後凝結著個體生命故事。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教授副教授葉韋明希望「用事實與數據,講述關於人類社會的故事」。

評委們對數據內容製作的未來提出展望與期待,希望數據與內容的深度結合能引領我們走向新的世界。普立茲獎得主、美國東北大學教授 Matt Carroll指出,數據可視化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它的工具更加完善,讀者日臻成熟。他認為,我們需要新一代的數據內容創作者帶動我們前行。

澎湃新聞數據新聞主編呂妍認為,我們正步入數據化社會,數據內容將成為滲透至各行各業的傳播形態;我們也將看到更為多元的數據創作者,他們來自各個領域,他們可能是記者、數據分析師、大學生、可視化設計師、經濟學家、量化研究者等等。

浙江大學陳為教授所說,數據內容的未來將要達到的,是「知微見著,寬視善知」。

徵稿截止日期為2020年9月30日。通過大賽官網(https://2020cdcc.data-viz.cn)報名投稿參賽,或關注微信公眾號「數據內容大會」了解更多信息。歡迎各行業的個人、團隊跨界參與。

另外,為方便各位數據可視化愛好者參與創作,即日起,花火Hanabi為報名大賽的新老用戶提供21天視頻會員權益。

操作步驟如下:

1、打開大賽官網(https://2020cdcc.data-viz.cn),選擇立即報名;

2、使用花火Hanabi帳號登錄或註冊花火Hanabi帳號;

3、登陸後提交真實報名信息,點擊確認;

4、信息提交後,跟隨頁面指引進入花火Hanabi官網,即可獲取花火Hanabi21天視頻會員權益。

期待各位參賽者製作出更多高質量的數據可視化作品。希望花火Hanabi在賽程中助您一臂之力!

媒體合作:新華網、新華國際、解放日報數據新聞中心、澎湃新聞、川報集群MORE大數據工作室、投資者網、騰訊新聞、新浪新聞、全媒派、藍鯨財經、時代數據、新榜

學術支持: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華南理工新聞與傳播學院、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

院校支持:北京工商大學傳媒與設計學院、北京印刷學院新媒體學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衡陽師範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湖南理工學院新聞傳播學院、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江南大學數字媒體學院、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內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西安外國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西華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雲南民族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重慶大學新聞學院

相關焦點

  • 數據理解力已成為必要技能 2020數據內容大賽作品招募中
    「通過數據如何講出一個更具深度的故事?」「如何看待數據可視化與內容之間的關係?」「2020中國數據內容大賽」已經開啟作品徵集。由中國新聞史學會網絡傳播史研究委員會提供學術指導,由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數可視教育公益基金聯合主辦。
  • 2020年中國數據內容大賽喊你來報名啦!
    2020年中國數據內容大賽·大會上線,報名啟動!2020年6月,2020中國數據內容大賽·大會 (China Data Content Competition & Conference) 正式上線啟動。
  • 數據新聞不是文字報導的「翻版」 應統一內容與形式
    本期我們邀請到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院長韋路,請韋院長分享對數據內容發展的看法,以下為訪談實錄:優質數據內容是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主持人:請您用兩三句話來概括什麼是數據內容? 韋路院長:簡單來講,數據內容就是把數據變成內容,並用數據的方式來講故事。
  • 數據新聞不是文字報導的「翻版」應統一內容與形式
    本期我們邀請到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院長韋路,請韋院長分享對數據內容發展的看法,以下為訪談實錄:優質數據內容是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主持人:請您用兩三句話來概括什麼是數據內容?韋路院長:簡單來講,數據內容就是把數據變成內容,並用數據的方式來講故事。
  • 用數據講故事:5個方法提升數據思維,掌握用故事說服他人的能力
    這本書指出,必須具備兩種技能:一種是查詢、分析與理解數據的能力,另一種是利用從數據中提煉的見解來講述故事從而說服他人的能力。本書針對「如何用數據講好故事」提出了簡單而有效的六大原則,可以幫助每個人講出更有說服力的、基於事實證據的故事:保持簡單,篩選並使用正確的數據,避免假陽性,警惕知識的詛咒,了解你的聽眾,人性化的交流。這本書對需要從事說服與溝通工作的個人、企業、政府部門和組織機構都有一定的啟發。
  • 2020「智慧杯」數據可視化大賽|大數據|數據挖掘|永洪|桌面雲_網易...
    培養出足夠的、合格的數據人才,對我國在未來掌握大數據的核心價值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滿足社會對大數據人才的需求,為助力推動大數據相關學科的深化發展,助力大數據產業人才培養,今年由CDA數據科學研究院聯合永洪科技主辦的數據可視化大賽正式啟動(以下簡稱「競賽」)。本次競賽是數據可視化能力大賽,旨在促進數據可視化技能、數據可視化科學思維、數據可視化實踐能力。
  • 可信、透明、會講故事,優質數據內容的三大利器
    近日,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做客新浪演播室,與新浪新聞、封面新聞暢談數據內容發展的現狀與前景,以下為訪談實錄:好的數據內容作品:可信、透明、會講故事隨著技術的發展,國內各媒體平臺呈現出越來越多的數據內容,您認為什麼是「數據內容」?
  • 如何全面解析數據並創造數據故事
    例如,當我們談論一個朋友是如何被老師責罵時,我們傾向於從頭開始講述事件,這樣故事才能流暢。我們沒有意識到的是,再好的故事,如果沒有很好地呈現出來,也終究毫無用處!在一些公司中,分析任何事件的第一步是將故事載入其中。提問如,為什麼我們要分析它?我們能從中作出什麼決定?有時,單憑數據就可以講述一些直觀或複雜的故事,我們就不需要再運行複雜的相關性來證實了。需要故事和圖像來解釋數據的一個最好的例子是 「Anscombe四重奏解析」。
  • 科普中國×華為數據存儲與機器視覺產品線:眾裡尋懂科普的你!
    科普中國×華為數據存儲與機器視覺產品線:眾裡尋懂科普的你! 4月26日—5月31日,華為數據存儲與機器視覺產品線聯合科普中國網啟動「科普中國·數據基礎設施」科普創作大賽:無論你是IT界的專業技術大牛,還是科普專業戶,再或是腦洞大開的大學生,這場既能提升對於數據基礎設施的認知,又能開發創作頭腦的大賽一定不能錯過! 特別注意!即使你是不懂數據基礎設施的技術小白,參加大賽完全沒問題!
  • 郵儲銀行舉辦第一屆數據建模大賽 - 中國郵政報
    本報訊 12月11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第一屆數據建模大賽總決賽在安徽省合肥市成功舉辦。郵儲銀行行長郭新雙、副行長曲家文、工會主席劉敏和總工程師徐朝輝出席並頒獎。     此次數據建模大賽是郵儲銀行2020年勞動競賽項目之一,由總行工會與總行管理信息部聯合舉辦。
  • 慧聚數據力量 創新城市發展——2020 SODA開放數據創新應用大賽...
    來源:時刻頭條7月10日下午,2020 SODA開放數據創新應用大賽(簡稱"SODA大賽")在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數據智能主題論壇上正式啟動,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張英、中共上海市委信訪辦公室、上海市人民政府信訪辦公室副主任李銳
  • 2020首屆臨床數據分析大賽在錫閉幕
    揚子晚報網9月13日訊(記者 劉夢雪)9月12日,由無錫高新區管委會主辦的「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杯」2020首屆臨床數據分析大賽總決賽及頒獎典禮在無錫高新區閉幕。近30位國內外行業專家、10多位學界領袖為大賽提供專業指導意見,近千餘位業界菁英圍繞智慧醫藥和臨床數據分析的熱點難題,交流觀點、凝聚共識、競逐技藝。
  • 2020浙江數據開放創新應用大賽啟動 參賽報名通道開啟
    「就好像你原來沒開過高速路什麼樣子,我現在告訴你數據高速路是什麼樣子,你可以通過參賽來知道高速路應該怎麼開,為下一步參與到新的產業競爭中,提供一次實戰機會。」現場,主辦方用一個比喻,形象說明大賽舉辦初衷。
  • 「美亞杯」第六屆中國電子數據取證大賽 案例背景
    為進一步促進我國電子數據取證相關專業人才培養工作,提高電子數據取證能力和水平,推動電子數據取證技術的發展,由中國刑事警察學院主辦、廈門美亞柏科承辦的第六屆中國電子數據取證大賽將於
  • 第五屆中國數據新聞大賽複賽投票通道正式開啟
    (第五屆中國數據新聞大賽參賽成員地域分布圖)第五屆中國數據新聞大賽學界的參賽隊伍主要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英國倫敦國王學院
  • 青春校園說 | 「思途杯」山東理工大學 第三屆數據智能與創新應用大賽暨「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大數據挑戰賽」選拔賽
    3.競賽內容本屆大賽共設3個比賽題目,滿分為100分。參賽同學可結合比賽題目大綱,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有針對性地訓練和準備。具體題目要求和數據,於比賽當天在競賽現場公布。(1)數據清洗(30分)。現實世界的數據常常是不完全的、有噪聲的、不一致的。
  • 用大數據「烹飪」媒體內容盛宴—新聞—科學網
    ■本報記者 沈春蕾 近日,第三屆「創青春」中國青年網際網路創業大賽決賽在杭州夢想小鎮舉行。
  • 中國數據新聞的發展歷程
    三、中國數據新聞的發展現狀 2014年是中國的數據新聞元年,數據新聞成為業界、學界的熱點,以央視為代表的媒體,藉助大數據技術報導數據新聞,數據新聞的發展獲得了重大突破。數據挖掘對於講述新聞故事、揭示洞見至關重要。中國媒體的絕大多數數據新聞報導所提供的信息浮於表面,沒有在揭示「為什麼」和「怎麼做」方面發揮作用。 中國媒體數據挖掘能力不足的主要體現就是,它不僅挖掘的主要是統計數字、報表、調查報告這些結構性數據,而且挖掘程度也比較淺。
  • 這些故事直擊心靈|2020「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湖北分站賽定...
    逆行出徵的戰疫天使、堅守匠心的非遺傳承人、用腳丈量土地的駐村扶貧工作隊……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1月3日,2020「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湖北分站賽定評會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此次大賽由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聯合主辦,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中國故事創意傳播研究院、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湖北事業部、中共潛江市委、潛江市人民政府承辦。自2020年10月16日徵集作品啟動以來,大賽共收到來自湖北省內各企事業單位、新聞媒體、高校、社會機構和個人等參賽作品536件,其中機構作品398件,個人作品138件。
  • 聯盟成員‖2017CCF大數據與計算智能大賽,量子數聚數據大賽強力吸睛
    2017CCF大數據與計算智能大賽,是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教育部易班發展中心、CCF大數據專家委員會、CCF高性能計算專業委員會、CCF中文信息技術專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