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理 | 那些被禁止吃零食的孩子,錯過了什麼?

2020-10-14 嘀嗒簡柒

昨天,在小區門口的一個角落裡,看到了這樣一幕:

鄰居家上小學的兒子蹲在地上,面前放著一個塑膠袋,可以看到裡面有可樂、辣條、冰淇淋、乾脆麵等等。

嗒嗒跑上去問:哥哥,你在幹什麼?

小男孩慌張地看看兒子,再看看我,將袋子往身後藏。還小心翼翼地請求我不要告訴他媽媽。

原來,是因為媽媽不允許他吃零食,可是同學們都在吃,他也想試試,又怕被媽媽罵,所以只能在外面吃完再回去。



我叮囑他早點回家,並向他保證不會告訴他的媽媽,帶著嗒嗒走開了。

路上嗒嗒突然對我說:「媽媽,我也想吃一個冰淇淋。」

我說:「好的。」

嗒嗒抬頭看我,說:「媽媽,我愛你!」



零食≠垃圾


在很多家長看來,冰淇淋、辣條等零食就是洪水猛獸,一旦孩子表示想要,就一定會堅決制止,理由是「為你好」!

確實是這樣,特別是辣條——公認的垃圾食品,吃了不僅會對身體不好,還可能因為細菌超標而拉肚子,傷害孩子的脾胃。

所以,家長都會告訴孩子,為了你的身體健康,這些垃圾食品是堅決不能吃的。

心理學上有一個「潘多拉效應」,越是被禁止,就越會激發起欲望,越是得不到,就會越想要得到,越是禁止靠近的,越覺得有吸引力。

而對於小孩子來說,愛吃他是們的天性。零食,就是他們心裡的「潘多拉」。

孫瑞雪老師在《愛和自由》一書中提到:吃對孩子非常重要,吃能發展孩子的智能、建立自尊和意志,是孩子的全部世界。


那天,和閨蜜聊天,她懊惱的對我說:「孩子大了,有時候說出來的話,讓人覺得這不是一個孩子說的。」

閨蜜帶著孩子在公園,看見一個小孩在吃棒棒糖,閨蜜的女兒搖著媽媽的手,祈求要一個棒棒糖,可是被閨蜜拒絕了,理由是吃糖會牙疼。

小女孩覺得很委屈,為什麼別人可以吃,別人不會牙疼嗎?於是她坐在地上哭,怎麼都不起來,旁邊很多人圍觀,有的贊同閨蜜的做法,覺得小孩子不能吃糖,有的說大熱天別讓孩子哭了,趕緊去買個糖吧。閨蜜覺得非常丟人,可是也不能慣著她。



我問:「那最後是怎麼處理的?」

閨蜜說:「哭累了就起來了,不過人家後來跟我說:媽媽你真的是為我好嗎?我為什麼一點都不開心!」

閨蜜表示,聽到女兒這句話,自己都驚呆了。

「我也很委屈,我確實是為她好呀,吃糖本來就對牙齒不好,弄得我還變成後媽了!」

孩子喜歡吃糖,吃冰淇淋,都是非常正常的。我們應該理解孩子,並接納孩子的這種想法。

有這麼一句話:沒有什麼煩惱,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兩頓!

對於成年人來說,一頓炸雞啤酒,一頓火鍋,就是幸福的來源。那麼對於各方面還未成熟的孩子呢?他們不懂得權衡利弊,不懂得克己自律,他們只是想要滿足自己當下的願望,有錯嗎?



拒絕孩子的合理要求,看似是為他好,實則是在傷害他。


孩子們的願望可以很大,他們想要成為蜘蛛俠,希望自己行俠仗義,保護地球,保護媽媽,這個時候,我們會笑著說:好的!加油!

孩子們的願望也可以很小,有時候只是想要一個糖果,一隻冰淇淋,可是卻迎來家長的「NO」。

被拒絕的孩子,願望長期得不到滿足,內心會產生嚴重的匱乏感,他們會通過其他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願望,就像文章開頭的小男孩那樣。

老家有一個妹妹,小的時候好吃的都要留給弟弟,現在她對她的孩子真的是做到了「有求必應」,孩子不愛喝水,就喝娃哈哈AD鈣奶;孩子不愛吃飯,就吃旺旺雪餅

大家都只看到她買很多零食給孩子吃,卻沒有看到她其實是在補償自己,用小時候分給弟弟的,同樣的零食來補償自己。那些自己曾經沒有吃到的,全部要補給孩子。

孩子吃零食,很多時候是在滿足自己嘗試的願望,完全不讓孩子吃,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可怕的,他們可能會為了一點零食,做出很多不理智的行為,甚至影響一生的發展。

零食是孩子童年無法替代的快樂,過分的剝奪和壓制,只會讓孩子逐漸疏遠父母,認為父母不愛自己。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童年只有一次,何必為他留下那麼深的遺憾?



聰明的家長這樣給孩子吃零食


1、適量的才是最好的。

太過限制,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太過放開,確實對孩子的身體不好。不如適量的給予,讓孩子知道,你想吃的時候,就會有。我們可以提前約定好一定的量,我們規定嗒嗒一周可以吃一次冰淇淋,一個月可以吃一次肯德基。有時候嗒嗒也會自己說:上個星期我們吃過麥當勞了,今天不能吃肯德基。

這樣做,既滿足了孩子的小願望,又教會孩子要控制,不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影響。

2、糖果——可以吃,除了限量,還要記得刷牙

很多家長制止孩子吃糖果的理由都是會牙疼,所以我們除了要限制孩子的糖分攝入量之外,還要讓孩子養成刷牙、漱口的好習慣。自律,有時候就體現在這些小事當中。

3、教會孩子分享

拿著自己最喜愛的零食,去分享給別人。對於成年人來說也許很容易,可是對於心智不成熟的孩子來說,其實非常難。而這個時候,我們更應該去鼓勵他們學會分享,鼓勵但不強迫。

4、別拿零食當獎勵

不要把零食當做獎勵送給孩子,這種方法不僅會讓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而且還會讓孩子的零食的期盼越來越高。



嘗過百味的孩子不會只惦記糖果,見過世界的孩子也不會只計較眼前的一塊餅乾。


成長,就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嘗試的過程。我們允許孩子通過正確的途徑去滿足自己的願望,允許孩子去吃他們想吃的東西,只是為了不讓孩子輕易地被零食所誘惑,不讓孩子輕易地被一丁點的利益所誘惑。

因為,你有的我都有;我沒有的,爸爸媽媽會給我!

真正的為了孩子好,絕對不是強勢的制止和壓迫,而是在滿足孩子的同時,能夠教會孩子克制。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會給孩子吃零食嗎?

相關焦點

  • 育兒反思:禁止孩子吃零食,你考慮過這些嗎?
    我一直認為:孩子吃些零食是無礙的,只要把握好量,既不會影響日常吃飯,也不會阻礙生長發育。有部分家長不想讓孩子多吃零食,但又不去想一些合適的方法,單單是「禁止」,這恐怕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我本以為婆婆是害怕孩子餓,所以帶著吃的。我跟婆婆說:「就出去玩一小會兒,不會餓的。」婆婆告訴我了一個關於吃零食這件事最核心的原因:孩子不太愛吃這些零食,但在外邊看見其他孩子吃,她要知道自己包裡有。我很贊同婆婆的想法。
  • 對於孩子想吃零食的心理,我們該如何去應對
    大多數孩子對於零食是沒有抵抗力的,但是零食吃多了,孩子會不願意再吃正餐,而且很多時候零食裡面會有各種的添加劑,沒有什麼營養價值,對身體健康很不好。因此對於還在吃零食這一現象,讓很多家長都挺頭疼。那麼為什麼孩子會那麼愛吃零食呢?或者說孩子愛吃零食是有什麼樣的心理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我為什麼不禁止孩子吃零食
    其實我一開始也不允許小葉子吃零食,擔心小葉子吃慣了零食就不愛吃飯了,而且一胎照書養,育兒書上說一歲前不能給小孩子吃鹽跟糖,我就更加嚴格控制他的飲食。後來小葉子漸漸長大,對零食的興趣也越來越大,出去玩的時候看到別人小朋友手裡抓一把零食,有些小朋友會分一點給他吃,吃完之後他就忍不住跑回來跟我說「媽媽我好想吃這個」;去超市的時候也會在零食區流連忘返,眼巴巴地看著那些花花綠綠的餅乾糖果。
  • 控制孩子吃零食,可以培養孩子自控力?
    最近臨近開學,父母就會選擇讓孩子在爺爺奶奶家待一段時間,然後開學的前兩周把孩子接回來,好好地迎接孩子開學。 可是最近一位媽媽在育兒群裡,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孩子離開自己之後,狂吃零食。然後就有父母說控制孩子吃零食,可以培養孩子自控力。後續隨著大家對孩子吃零食的熱烈討論,這句話就淹沒在討論中了。
  • 那些不允許孩子吃零食的家長,你的堅持讓孩子錯過了這些
    嗒嗒跑上去問:哥哥,你在幹什麼?小男孩慌張地看看兒子,再看看我,將袋子往身後藏。還小心翼翼地請求我不要告訴他媽媽。原來,是因為媽媽不允許他吃零食,可是同學們都在吃,他也想試試,又怕被媽媽罵,所以只能在外面吃完再回去。
  • 一點「零食」都不給孩子吃,是好還是壞?專家:零食≠垃圾食品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能經常會遇到那些從來都不給孩子吃一點零食的家長,不讓孩子吃零食確實也有很多好處,比如孩子更愛吃飯了,身體更加壯實了等等,但看到那些從來沒吃過零食的孩子瞧見零食的渴望,又讓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一點「零食」都不給孩子吃,真的好嗎?01,一點零食都不給孩子吃,究竟是好還是壞?
  • 從小不被允許吃零食的孩子,長大後咋樣啦?三種心理傷害超乎想像
    奧運冠軍劉璇曾節目中表示:自己一直都不允許兒子吃任何零食。當節目組導演詢問這個已經四歲的孩子,有沒有吃過巧克力、果凍時,孩子露出了茫然不知的神情,一時間奧運冠軍的「鐵血育兒」,一度被網友們關註上了熱搜。
  • 禁止孩子吃零食?呵呵,你想的太簡單了
    很多家長,尤其是家中老年人認為「能吃就是福」,在生活中,他們對孩子過度溺愛放縱,無論是零食還是玩具,孩子要什麼便給什麼。這種特有的中國式的帶娃方式既是一個讓人痛心也是很可怕的育兒誤區。肥胖可導致循環、呼吸、消化、內分泌、免疫等多系統損害,影響兒童智商、行為、心理及性發育。
  • 從小被禁止吃零食的孩子,長大了是不是更健康?寶媽:悔不當初
    孩子都愛吃零食,吃到零食了都會無比開心,但是有些家庭卻有著禁止吃零食的規定,這麼做等於扼殺了孩子的快樂。其實家長們不讓孩子吃零食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怕孩子的身體受到影響,想要孩子身體健康,就必須禁止吃零食。
  • 零食≠不健康,做到這2點讓孩子健康吃零食
    日常中,很多家長一聽到「零食」就如臨大敵,仿佛零食是「洪水猛獸」。但實際上,零食≠不健康,對吃零食這件事一刀切地認為對健康不好,不管什麼零食都不給孩子吃,未免太「殘忍」了。一味禁止孩子吃零食,可能會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呢!
  • 一味禁止零食,就萬事大吉了?小心孩子的彌補心態
    有的家長更嚴厲,直接禁止了孩子吃零食。除了正餐之後,其他零食一概不許吃。他們覺得這是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但他們卻不知道,兒童時期禁止孩子吃的零食終究會以其他方式彌補回來,而且更甚。可以說零食是他們的動力源泉,或者說用來放鬆的食物。大人們工作累了不也喜歡和同事相伴去喝下午茶嗎?這是一樣的道理。在他們眼裡,零食在心目中所佔分量還是比較高的。父母一味禁止勢必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越不讓吃就越想吃。而父母強勢的姿態會讓孩子的意見越來越大,甚至會懷疑爸爸媽媽不愛他,所以才故意不讓他吃零食。因為別的小朋友都有零食吃,就他不可以。
  • 你以為的「控制孩子吃零食」,並不能培養孩子的自控力
    前幾天,在我的育兒社群裡,一位媽媽很苦惱的拋出一個育兒挑戰:「我家妮妮最近特別喜歡吃零食,這幾天到奶奶家了,我也管不住……每次視頻,她還故意把薯片咬的脆嘣脆嘣響……真氣人啊!」群裡就這個話題討論得很熱烈。「沒關係,不也就是在老人家那呆幾天,回來不給買就不吃了。」
  • 李玫瑾:你對零食的態度,將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健康
    想必大家小時候都有這樣一個夢想,就是希望自己家是開超市的,這樣自己就有吃不完的零食,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簡直不要太爽。,應該一味地禁止嗎?所以孩子對於零食是有欲望的。對於孩子零食嗜好,甚至晚上睡覺還要吃一口,家長對此非常的頭疼,於是通常會下達一個禁止孩子吃零食的命令。
  • 阻止孩子吃零食,後果這麼嚴重,後悔沒早知道
    回想小時候,最快樂的事就是有新玩具和吃零食了......身邊很多父母禁止孩子吃零食,但被剝奪了零食的童年,失去了很多歡樂呀!對此,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大於一歲的孩子,每天3–4餐,根據孩子需求,可以在兩餐之間增加1-2次零食。心理上,吃零食,可以緩解孩子的負面情緒。
  • 禁止孩子吃零食靠譜不?曾試著操作的父母都放開了,越禁壞處越多
    他還表示,其實自己並不是非得每天吃零食,只是嘴饞了,才會吃一點,他希望自己的父母不要禁止自己吃零食了,他自己會少吃的。看到這些,很多父母發現了,完全的禁止孩子吃零食,孩子嘴上不說,心理活動多,默默地鬥智鬥勇中呢。還是稍微開放一點,適當地給孩子吃零食會比較好,只是孩子自己總是控制不住自己吃零食的度,所以又引來了很多的問題。
  • 小時候不能吃零食的孩子,現在怎麼樣了?對孩子的傷害超乎想像
    現在市面上種類各異的零食看起來特別好吃,很多孩子看到零食眼裡就閃耀著光芒,有的孩子因為過度吃零食,嚴重影響了正常的飲食,這也讓更多的家長把零食打入了「冷宮」!在多數父母的眼裡,所有的零食都是不健康的,甚至對孩子的身體發育有危害,所以很多父母都明令禁止孩子吃零食,但這樣嚴防死守對孩子真的好嗎?
  • 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放任孩子吃零食呢?關於孩子吃零食的思考
    【關於孩子吃零食的思考】因為做營養的關係,我一直反對孩子吃垃圾食品。所以,當我有寶寶了之後,在零食上是嚴格控制的,從小也引導孩子要選擇健康的食物。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因為生活在比較單純的環境,也沒有那麼多吃零食的機會,孩子是很乖的,按照我們的意願,垃圾零食吃的很少。
  • 劉璇育兒嚴格,孩子的飯菜不放鹽不讓吃零食,老公直呼孩子可憐
    劉璇育兒嚴格,孩子的飯菜不放鹽不讓吃零食,老公直呼孩子可憐9月1日,《新生日記2》播出了最新一期。節目上,劉璇和老公,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似乎是起了一些分歧。尤其是在吃飯和吃零食的問題上,兩人似乎有著截然不同的想法。
  • 寶寶能吃零食嗎?公婆經常背著我偷偷給孩子吃零食,我該怎麼辦?
    在育兒觀念上,老人和年輕人存在分歧,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比如吃零食的問題。有寶媽常常抱怨說,公公婆婆總是背著她給孩子吃零食,寶媽覺得給孩子吃零食不好,但是礙於婆媳關係的微妙,一直沒有想到用什麼樣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 老人家經常給孩子吃零食怎麼辦?
    婆婆寵愛孩子,經常給她買零食吃,因為這個問題,我們之間經常會有一些小矛盾,不知道該怎麼去化解。在零食這個問題上,我也不是說一桿子打死,如果您買一些配料乾淨、低鈉低糖的健康食品倒也還好,婆婆一般是孩子鬧著想吃什麼就買什麼,比如糖果、巧克力、奶茶、碳酸飲料等,這些零食不但高糖沒營養,也增加齲齒的風險。跟她老人家說過很多次了,這些零食對孩子沒有一點用處,反而是害了她。婆婆一邊點頭接受,表示下次不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