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在美麗的龍頭山下,住著一對勤勞忠厚的夫婦,他們只生有一個叫小孥的孩子,男耕女織,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小孥十歲那年,阿媽因勞累過度,得病去世。阿爸娶了個後妻進家。沒料到這後妻竟是個好吃懶做的人,德行差,脾氣壞,三年沒生孩子,還時常拿小孥來出氣,動不動就打罵,氣得阿爸病倒在床,不到三年工夫,就閉上了眼睛。
從此,這後母對小孥更是百般虐待,把他當牛馬使喚。只要田裡沒活路做了,就逼他每天上龍頭山砍柴,一天砍五挑,每挑一百斤,少一斤就不準吃飯。小孥忠厚老實,總是不吭一聲。這年秋天打完米,有天早晨,太陽還沒有出山,後母給了小孥一坨冷飯,就催他上山砍柴。當時小孥有病,二話不說句,拿起柴刀就走了。龍頭山是方圓百裡內最高最大的山,因為它的樣子象龍頭而得名。
那尖尖的兩峰似龍角,向前伸出的懸崖象龍嘴,龍嘴裡有股泉水落下,年深月久,在下面的峭壁上形成一個綠茵茵的深水井,常年四季水不幹。山上林木茂密,又多野花,風景非常優美。儘管如此,小孥每次上山來總無閒心欣賞。再說小孥爬上龍頭山,見天光早、露水大,就坐到龍嘴附近歇累。聽到雀鳥叫個不停,他情不自禁唱起來:「八月中秋月光光,無父無母好悽涼……」剛要唱第三句,就有一個女子的歌音飄來:「別家十五吃月餅,你吃黃連牛馬當。」這可把他怔住了,看看周圍又無人,向林子裡喊話沒人應。他低頭想了想,判定那歌音是從山下飄來的,便趴起身子往下看。這下子,人影沒見,倒看見水井裡有兩個紅紅的東西。再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對紅泥鰍。他覺得新鮮有趣,就拿出來一顆顆投喂。
那兩條紅泥鰍好像很懂事,一見飯落下,就張開嘴巴來接,有時還躍出水面跳幾下。小孥心裡更加喜歡,一邊看邊喂,不知不覺就把一坨飯餵光了。抬起頭來看天色,太陽已經偏西。他知道誤了事,趕忙進林子砍了一挑柴,這才轉回家去。後母早守在門口,見他這麼晚只砍得一挑柴,動手便打,嘴裡罵個不休。當第二天一早,後母又把他叫起,丟給他一坨冷飯,罵道:「畜生你聽著,今天要不補回昨天的四挑柴,總共砍九挑柴轉來,我打斷你的腳杆!」他忍氣吞聲,一聲不響地出了大門小孥爬上龍頭山,又記起那兩條紅泥鰍,便快步走到原來的地方,趴下身子往下看。那兩條紅泥鰍象是知道他要來,早遊出水面等著,小嘴巴一張一合,顯得十分活潑。他馬上又拿出飯粒投喂,兩條紅泥鰍象昨天一樣,一見飯粒投下,就張開嘴巴來接,有時還跳出水面翻幾個跟鬥。
他把身上的傷痛、後母的打罵忘得一乾二淨,不知不覺又把一坨冷飯餵光了。待到太陰當頂,他忍住肚餓,戀戀不捨地爬起來,走進林子裡砍柴。誰知砍得兩捆柴扛出來時,扁擔旁已經擱著八挑乾柴。小孥感到十分奇怪。正在這時候,兩個穿紅衣裳的姑娘迎面走來。
他猜想這些柴準是她們砍的,就問怎麼看得這麼多柴?那兩個姑娘只是笑,不回答。他又問:「你們怎麼拿柴回去?」兩個臘緬齊聲答道:「我們是幫你砍的。」小孥搖搖頭,說:「我手腳不缺,怎麼要你們幫忙?二位姐姐莫說笑話。」兩個姑娘正兒八經地說:「我們見你好心餵飯誤了時間,怕你回去又要挨打受罵,便砍了這八挑柴送你。」小孥見她們這麼熱心,又感激又驚奇,說:「你們的心太好了!請問你們是哪個寨上的?兩個姑娘相對一笑,只說道:「時間不早了,你先抬一挑轉家,我們在這裡幫你守著。」小孥連聲說了幾個「謝謝」,便挑著一挑柴下山。等下到山腳路邊時,見那八挑柴已擱在這裡了,他心裡更有說不出的奇怪。
再說那後母,總以為他今天砍不到九挑柴,早拿著棒棒在門口守著,不料他一會兒就把九挑柴都運轉來,秤一秤,一斤不少,氣得無話可說。第三天一早,後母照樣發給一坨冷飯,叫他上山再砍五挑柴。他一上龍頭山,又想起那兩條可愛的紅泥鰍,便興衝衝來到老地方,趴下身子往下看。那兩條紅泥鰍象是知道他要來,早遊出水面等著,小嘴巴一張一合,顯得十分神氣。
小孥便拿出冷飯坨來往下撂,說:「對不起你們,我忙砍柴,你們自己吃吧。」然後起身到林子裡去了。不久,近處飄來女子的歌聲:「苦命人,太陽曬來雨又淋,年年打柴在深山,後母還要瞪眼睛。」他仔細一聽,想起前天自己唱歌,也是這樣的聲氣來接唱,和昨天幫砍柴的兩個臘緬的聲氣差不多,而且分明是在唱他的不幸身世,便情不自禁地唱起一首歌來:「歌好聽,字字句句動我心。有心唱歌來謝你,只聽歌聲不見人。」誰知歌音未完,那兩個穿紅衣裳的臘緬已在身後出現了。她們笑眯眯地說:「我們來幫你柴。」小孥把她們看了又看,說:「不再麻煩啦。剛才的歌是你們唱的?」兩個臘緬笑著說:「我們只會砍柴,歌唱不好。為哪樣不要我們幫你砍呢?」小孥說:「我力氣比你們大,怎麼能老麻煩你們呢?這樣下去,我會變懶的。
兩位姑娘點點頭,說:「我們只幫這一回,明天就不上山來啦。」小孥很感激地說:「謝謝。」兩位臘緬說:「不用謝,以後我們可能要麻煩你呢!」小孥說:「只要用得著我,一定幫忙。」兩個姑娘點頭一笑,鑽進林子裡去了。過了一會兒,小孥砍了兩捆柴扛出來,又見八捆柴擱在扁擔旁,但不見姑娘的影子,連喊多聲,也沒人應。他聯想到昨天的事,心裡更加懷疑,自言自語道:「莫非她們是神仙?」然後挑著柴下山去。再說後母見難不倒小孥,氣得在家獨自喝悶酒。由於喝得太多,結果又吐又瀉,病倒在床上起不來了。
她是個信神信鬼的人,便叫小孥去請巫婆來。那老巫婆知道她平時最恨小孥,故意把小孥支開後,裝神弄鬼地在堂屋裡亂跳亂唱一陣,然後煞有介事地說:「你家這屋基造在孽龍尾巴上,所以災星不斷,現在輪到你自己成大病羅!」後母一聽大吃一驚,急間道:「那該怎麼辦呢?阿牙啊,快替我問問菩薩。」巫婆合上眼睛,大聲說:「叫小孥拿大錘去龍頭山把龍嘴砸掉,你的病就好了。」後母把小孥叫到床前,吩咐他馬上去把龍嘴砸掉。小孥不信巫婆的話,不肯去,後母捶床大怒道:「沒良心的,我打斷你的腳杆」小孥無法,只好扛著大錘上龍頭山。
小孥來到龍頭山上,快步走到龍頭嘴附近,趴下身子往下看,那兩條可愛的紅泥鰍早遊出水面等著,小嘴巴一張一合,顯得十分親熱。他便把偷偷帶來的一坨飯投喂,又看著伸出來的石龍嘴,心裡想:我若把巖子打掉,巖上的石塊就要掉下去把水並堵死,這兩條可愛的紅泥鰍還有命嗎?他越想越不忍心,扛起大錘就轉回家了。後母見小回來,追問出他沒有照自己的招呼做,突然從床上跳下來,邊打邊罵道:「你若明天一早不去打掉龍嘴,我就要你的狗命!」小擎沒法,只好答應。第二天早晨,小擊扛著大錘來到龍頭嘴的大巖土。他低頭看看下面水井裡的兩條紅泥鰍,怎麼也不忍心舉起大錘。
他望著望著,不禁落下眼淚,對紅泥鰍說道:「我不會傷害你們,你們如果有知,趁早離開這裡……」誰知他話還沒有說完,背後林子裡突然衝出兩個漢子,用力把他狠狠一推,推下了懸崖……直到第二天太陽出山時,他才甦醒過來,睜眼一看,自己卻好好地坐在龍頭嘴懸崖上,身子一點傷也沒有,兩個穿紅衣裳的姑娘笑呤吟地站在身邊,告訴他說:「昨天早上,你後母怕你不肯砸大巖,暗中叫她娘家的兩個人跟在後邊,趁你不在意,把你推下了懸崖。」小祭恍然大悟,感激地說:「是你們把我救起?
兩個姑娘笑著點點頭。小孥站起來把她們看了又看,說:「你們老是幫助我,請問你們是不是神仙?」兩個姑娘同時把實話告訴他:「我們本是龍王的女兒,因到此遊玩,見這口井水很好,就變成兩條紅泥鰍,在此住了三年。昨晚,我阿妮算到我倆可能有難,趕來看我們。我們把你的事情一講,阿妮便取出仙丹將你的傷口治好,然後颳起一股龍捲風,颳倒了你家房子,把你後母壓死了。
現在,你還是跟我們到都柳江邊去住吧。」小孥聽了更是感激,連聲說:「好。」再說小孥跟著她倆走,中午就到三都的大河地方。這時年紀較小的姑娘對他說:「你們先走一步,我去河邊洗個手。他點點頭,就跟另一個姑娘慢慢往前走。走了一陣,見小姑娘還不來,就問身邊的姑娘道:「她怎麼不來了?」那姑娘紅著臉說:「我妹妹回龍宮去了,阿妮叫我跟你在一起。我們往前走吧。」小孥仔細一想,上前緊緊拉住她的手,兩人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不久,他倆就結為夫妻,一直過著美好幸福的生活。
以上故事均屬百家號作者「世界故事愛好者」原創,喜歡故事的朋友記得點讚、收藏關注哦! @世界故事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