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植物知識普及——麻楝

2021-01-07 小度講植物

麻楝,拉丁名是Chukrasia tabularis A Juss,別名陰麻樹、白皮香椿,屬於雙子葉植物綱、芸香目、芸香亞目、楝科、桃花心木亞科、麻楝屬的一種植物,命名者及年代是A Juss,1830。

麻楝,喬木,高達25米;老莖樹皮縱裂,幼枝赤褐色,無毛,具蒼白色的皮孔。葉通常為偶數羽狀複葉,長30-50釐米,無毛,小葉10-16枚;葉柄圓形柱形,長4.5-7釐米;小葉互生,紙質,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7-12釐米,寬3-5釐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偏形,偏斜,下側常短於上側,兩面均無毛或近無毛,側脈每邊10-15條,至邊緣處分叉,背面側脈稍明顯突起;小葉柄長4-8毫米。圓錐花序頂生,長約為葉的一半,疏散,具短的總花梗,分枝無毛或近無毛;苞片線形,早落;花長約1.2-1.5釐米,有香味;花梗短,具節;萼淺杯狀,高約2毫米,裂齒短而鈍,外面被極短的微柔毛;花瓣黃色或略帶紫色,長圓形,長1.2-1.5釐米,外面中部以上被稀疏的短柔毛;雄蕊管圓筒形,無毛,頂端近截平,花葯10,橢圓形,著生於管的近頂部;子房具柄,略被緊貼的短硬毛,花柱圓柱形,被毛,柱頭頭狀,約與花葯等高。蒴果灰黃色或褐色,近球形或橢圓形,長4.5釐米,寬3.5-4釐米,頂端有小凸尖,無毛,表面粗糙而有淡褐色的小疣點;種子扁平,橢圓形,直徑5毫米,有膜質的翅,連翅長1.2-2釐米。花期4-5月,果期7月至翌年1月。

其產廣東、廣西、雲南和西藏;生於海拔380-1530米的山地雜木林或疏林中。分布於尼泊爾、印度、斯裡蘭卡、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等。

毛麻楝圖版11:7-9。本變種與原變種之主要區別在於葉軸、葉柄、小葉背面及花序軸均密被黃色絨毛。產廣東、廣西、貴州和雲南等省區;分布於印度、錫金、斯裡蘭卡。

它是一種終年具有綠葉的喬木,這種喬木的葉壽命是兩三年或更長,並且每年都有新葉長出,在新葉長出的時候也有部分舊葉的 常綠喬木脫落,由於是陸續更新,所以終年都能保持常綠,如樟樹、紫檀、馬尾松、柚木等。這種喬木由於其有四季長青常的特性,因此常被用來作為綠化的首選植物,由於它們常年保持綠色,其美化和觀賞價值更高。馬尾松便是人們最為常見的一種綠化樹木,常常會在公園、庭院、公司和學校等地方見到它。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麻楝精靈,湧現校園——記竹山小學麻楝社團開班儀式
    9月18日下午,孩子們期待已久的麻楝社團終於開班啦!首先,全校師生齊聚操場,由王教導簡單地給大家介紹了今年麻楝社團所開設的課程和負責各個課程的老師們。與以往相同的是,我們保留了麻楝詩社、麻楝書法社、麻楝棋社、麻楝排球社、English Garden等有趣的的社團活動。 不同於往日的是,我們今年新增了兩個社團:麻楝廚藝社和注意力訓練營。
  • 福州華林路增種13棵麻楝 這種樹抗風能力強
    原標題:福州華林路增種13棵麻楝N海都記者 石磊磊/文 黃孔瑜/圖海都訊 麻楝是福建的一種鄉土樹種,一度在市區公園和道路上廣泛種植,如今卻不多見。昨日,在對福州華林路二排樹進行施工時,使用了13棵的麻楝。
  • 常見植物知識普及——巖觀音草
    拉丁學名是Peristrophe montana Nees,屬於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亞綱(Sympetalae)、管狀花目(Tubiflorae)、爵床科(Acanthaceae)、爵床亞科(Ruellioideae)、爵床族Justicieae狗肝菜亞族(Diclipterinae)、觀音草屬(Peristrophe)的一種植物
  • 北辰山下麻楝香 ——同安區2019年小學鄉村校長師德素養及管理能力提升培訓班在崗研修校際交流活動
    為學習交流校長的管理經驗,擴寬辦學視野,豐富校長實踐性知識,同安區2019年小學鄉村校長師德素養及管理能力提升培訓班前往竹山小學麻楝校園進行交流學習考察。濃情冬日,氣溫驟降但寒冷抵擋不住大夥的熱情。2021年1月7日下午3點,各小學鄉村校長齊聚竹山小學麻楝學堂,竹山小學郭校長開展了《北辰山下麻楝香——麻楝特色校園文化建設實踐研究》講座,從麻楝文化的源起、創建構想、麻楝成長課程和麻楝文化五年成長規劃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 麻楝花會開
    瞧,那一朵朵「綻放的麻楝花」!            ——記一年級新生校徽授戴儀式為了讓一年級小朋友更快、更好地融入到竹山小學這個大家庭,且意識到自己已是竹山小學的一員,我們在麻楝樹下舉行一年級新生授戴儀式。首先,由一年級新生家長們,為孩子們佩戴竹山小學校徽——「綻放的麻楝花」並送上祝福語。
  • 常見植物知識普及——易門滇紫草
    易門滇紫草屬於被子植物門、單子葉植物綱、鳳梨目、紫草科的一種植物。其生長於海拔1250米的灌叢草地及山坡荒草地,數量多,比較常見。其主要分布在雲南省中部。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 常見植物知識普及——九牛力
    九牛力,拉丁名是Smilax perfoliata Lour,別稱川太、土萆薢,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木蘭目、百合科的一種植物,拼音名是JiǔNiúLì。九牛力穿鞘菝葜:攀援灌木。莖通常疏生刺。
  • 常見植物知識普及——鴨腳茶
    鴨腳茶,拉丁名是Bredia sinensis,又稱中華野海棠、雨傘子,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桃金孃目、野牡丹科、野牡丹亞科、蜂鬥草族的一種植物,野海棠組植物。
  • 常見植物知識普及——肉葉耳草
    肉葉耳草,拉丁名為Hedyotis coreana Lévl,屬於被子植物門、木蘭綱、茜草科的一種植物。肉葉耳草,一年生無毛肉質草本,高10-20釐米,多分枝,近叢生狀;枝纖細,具稜,幹後變淺黃色或黃褐色,節間距離1-2釐米。
  • 常見植物知識普及——臺灣絲瓜花
    臺灣絲瓜花,拉丁名為Clematis morii Hayata,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毛茛目、毛茛亞科、銀蓮花族·鐵線蓮亞族、尾葉鐵線蓮組的一種植物,亞組是尾葉鐵線蓮亞組。臺灣絲瓜花,莖無毛,有縱條紋。
  • 常見植物知識普及——靖西山姜
    靖西山姜,拉丁名為Alpinia jingxiensis D Fang,屬於被子植物門、單子葉植物綱、姜亞綱、芭蕉目、姜科、姜亞科、姜族的一種植物。
  • 常見植物知識普及——程香仔樹
    程香仔樹,拉丁名為Loeseneriella concinna,別稱雅致翅子藤,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無患子目、衛矛亞目、翅子藤科、翅子藤屬的一種植物。
  • 常見植物知識普及——大苞鴨蹠草
    大苞鴨蹠草,拉丁學名是Commelina paludosa,屬於被子植物門、單子葉植物綱、鴨蹠草目、鴨蹠草科(Commelinaceae)的一種植物。
  • 常見植物知識普及——烏來冬青
    烏來冬青,拉丁名為Ilex uraiensis Mori et Yamamoto,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衛矛目、冬青科的一種植物。
  • 常見植物知識普及——葎草屬
    葎草屬,拉丁名為Humulus Linn,屬於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蕁麻目(Urticales)、桑科(Moraceae)、大麻亞科(Subfam CANNABIOIDEAE)的一種植物。
  • 常見植物知識普及——辣薄荷
    辣薄荷,拉丁名是Mentha piperita Linn,別稱椒樣薄荷,屬於唇形科的一種植物。
  • 常見植物知識普及——石鹼花
    石鹼花,拉丁名為Saponaria officinalis,又稱肥皂草,屬於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石竹亞綱(Caryophyllidae)、石竹目(Caryophyllales)、石竹科(Caryophyllaceae)、石竹族(Diantheae Pax)、肥皂草屬的一種植物
  • 常見植物知識普及——香潤楠
    香潤楠,拉丁名為Machilus zuihensis Hayata,別名瑞芳楠、細葉楠、臭屎楠、香楠,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又稱木蘭綱)、樟目、樟科的一種植物。
  • 常見植物知識普及——閉花木屬
    閉花木屬,拉丁名為Cleistanthus Hook f ex Planch,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大戟目、大戟科的一種植物。閉花木屬,喬木或灌木。單葉互生,2列,全緣,具羽狀脈,葉柄短;託葉宿存或早落。
  • 常見植物知識普及——粉蕾木香
    粉蕾木香,學名Rosa pseudobanksiae,拉丁名是Rosa pseudobanksiae Yu et Ku,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薔薇目、薔薇科的一種植物,命名者及年代是T T Yu T C Ku,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