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如何僅用50年,建立起一個市值500億美元的咖啡王國

2020-12-23 墨爾本的魚非魚

前言

「當你找我的時候,我要麼在星巴克,要麼在趕往星巴克的路上」,這句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的話,足以證明了星巴克在大家心目中,不僅僅是咖啡館和聊天的場所,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了。

星巴克在全球擁有近3萬家咖啡館,在美國咖啡館所有售出的咖啡銷售額裡,佔了57%。星巴克僅用了50年,從美國西雅圖開始,發展成為今天擁有800億美元市值的上市公司。

星巴克的創始人

這個咖啡王國是怎麼建成的,故事要從1970年說起,當年有三個大學同學,他們的名字是Zev Siegl, Jerry Baldwin, Gordeon Bowker,他們三兄弟準備進軍咖啡行業,於是找到了一位導師和當時咖啡品牌peet’s 咖啡的創始人Alfred Peet,還有一位從海外專門負責提供烘焙咖啡的供應商。Alfred Peet非常了解整個咖啡行業,而且是當時美國少有的受過高等教育的從事咖啡行業的人。

在Alfred Peet 的幫助下,這三兄弟在1971年,在西雅圖著名的派克市場開了第一家星巴克咖啡烘培店。Alfred Peet 一直幫助這幾位年輕人,直到他們建立起自己的咖啡供應網絡。

星巴克CEO的出現,星巴克上市

星巴克在開張的第一個十年裡,擴張得不快,只開了5家分店。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美國,當時的咖啡文化還只是停留在大家買咖啡豆回家自己研磨成咖啡粉,或者在咖啡店直接買研磨好的咖啡粉回家,然後自己就在家衝 espresso (濃縮咖啡)喝。大家還沒形成習慣在咖啡館買一杯現成衝好的咖啡喝。因此星巴克在剛成立的時候,都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咖啡豆。

直到80年代,星巴克聘請了一位CEO,Howard Schultz。這位CEO不理解,為什麼星巴克不銷售咖啡飲品。這位CEO在1983年 去了義大利考察,當他回到美國的時候,就決定把星巴克咖啡烘培店改為咖啡館。

1984年,星巴克轉型成功,賣出了它的第一杯拿鐵。星巴克成功地運行了4年後,在1988年,這位CEO和投資者一起,以380萬美元收購了星巴克。這時這位CEO才34歲。

又過了4年,星巴克在1992年成功上市的時候,門店已經開到了165家。然後進入了快速擴張期,在1996年,又一個四年後,星巴克的門店在美國已經開到了過千家,其中包括了在日本和新加坡的第一家跨國門店。

星巴克的第一次擴張期

經過了這些年的發展,星巴克找到了適合自己品牌發展的商業模式,在三年後,已經擴張到了2000家店。在2000年的時候,這位CEO成為了星巴克的集團董事長,從此星巴克走上了全球擴張之路。

星巴克從2000年的3500家店,以平均每年開1500家店的速度,發展到了2007年,已經在全球擁有了15,000家店。它的市值也從2000年的20億美元上漲到了2007年的94億美元。

消費者已經開始拋棄放在廚房裡的馬克杯,而習慣性地前往買由一個一次性杯子裝著的印有星巴克標誌的星巴克咖啡。

但一年後,2008年,金融危機到了。星巴克的股價下跌了50%,金融危機給餐飲行業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消費者又把喝咖啡的習慣重新回到自己的廚房裡。

面對危機,臨危受命

面對著這個危機,愛德華臨危受命,又回到了CEO的位置。這個消息一出,星巴克的股價在第二天馬上回升了9%。愛德華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刀闊斧地關店和裁員。他在2008年關了600家門店,2009年再關了300家,一共裁掉了6700名咖啡師。

在他回歸的第一個月,他就專門找了一天下午,宣布全美的星巴克都關門,為的是重新培訓咖啡師,如何認真地去泡製一杯星巴克特製的特濃咖啡。目標是為了提升客戶體驗,讓消費者感覺,星巴克不只是一個買一杯快速咖啡的地方。

他同時還停止了在店裡賣三文治和早餐,把研磨咖啡的工序搬回店裡完成讓客人一走進店就能聞到由於研磨咖啡而帶來的咖啡香味。

愛德華還撤掉了店裡的自動咖啡機,換成全部咖啡都是人工泡製的。自動咖啡機雖然能加快咖啡製作的速度,但同時也失去了手工製作帶來的藝術感。

愛德華的變革果然湊效,星巴克的股價在一年後比它最低的時候上漲了143%。雖然如此,但這次愛德華對開新店持謹慎態度,在最初的幾年裡,都沒怎麼再擴張新店。

第二次擴張帶來的一次挑戰

直到2012年開始,星巴克才恢復了擴張的步伐,到了2017年,星巴克在全球擁有了超過28,000家門店。

但這時星巴克開始面臨另一個問題,就是由於門店開得過度飽和,而造成了利潤的自身蠶食。這在一些人口不多的郊區尤為顯著。

居住於這些區域的消費者人口不多,假如他們每天消費一杯咖啡的話,在他們的活動範圍內,可能坐落著三家星巴克,他們就會只選擇去其中一家,而放棄去另外那兩家,等於其他兩家今天就失去了這位消費者的營業額。

因此到了2107年,星巴克總體的銷售額由於門店的快速擴張而不斷有上升,但同一門店的營業額有的不但沒有上升,反而下降了。

出現這種營業額不升反降的現象,還有一個原因是星巴克有一款主推的冷飲開始不斷地受到外界的抨擊。這款冷飲的名字叫frappuccino,每杯這種飲料含有57克糖,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人體每天糖攝入量的兩倍。它的含糖量說出來嚇你一跳,相當於足足有12勺糖。

於是星巴克又開始了縮減策略,在2019年關閉了150家店。與此同時星巴克停推了諸如frappuccino 這些不健康的飲品,以冰凍純咖啡和帶有水果味的咖啡取而代之。

開拓新領域

為了拓展業務,星巴克從2019年年中開始推出了送外賣服務。

同時在紐約等大城市開設星巴克烘焙旗艦店。消費者到這些將近2000平方米的旗艦店,不僅僅是買咖啡和聊天了,他們到這裡可以參觀咖啡豆的烘焙、不同咖啡的泡製方法、還可以率先體驗星巴克還沒有推出市面的新型飲品等等。目前星巴克一共開了4家這樣的旗艦店,計劃短期內再開兩家。

愛德華覺得開設這些旗艦店的意義在於可以大幅度提升星巴克的品牌價值與檔次。事實證明了他的想法是對的。在上海開的旗艦店,開業第一周,每天的營業額高達45萬人民幣

正是星巴克這種大膽創新、遇到危機時順應市場要求對自身進行有效的改革的做法令其成為一家市值800億美元的公司。

可這樣一家出色的公司居然在發展澳洲市場的時候卻栽了跟頭,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下一篇文章詳細來談談。

致粉絲的編後話

在這個到處都顯得那麼忙忙碌碌的時代,很感謝大家肯花時間看我寫的文章。有大家的支持,我會把我的所見所聞轉化為文字或視頻分享給大家。

如果大家有好的意見和建議,或對澳洲有什麼想了解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會根據大家的留言去創作下一篇文章或視頻。

#新手作者專屬活動#

相關焦點

  • 6年 500 億美元的大小收購之後,咖啡市場如今已經成了一個資本的遊戲
    這也正是咖啡市場最近幾年的樣子。上周一,雀巢 152 年歷史中最大的咖啡交易達成,付給星巴克 71.5 億美元換來它的咖啡零售業務。但這一次雀巢不會從中獲得任何實物資產,僅獲得全球範圍內在咖啡店以外渠道使用星巴克品牌的權利,代其生產、銷售咖啡豆、速溶咖啡粉、茶葉和膠囊咖啡等產品。
  • 瑞幸咖啡股價暴漲57%市值超10億美元 盤中一度暴漲超90%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美股訊 北京時間6月5日消息,瑞幸咖啡(美股LK)股價周四直線拉漲,收盤大漲56.98%報4.05美元。市值重回10億美元上方。此前一度漲逾90%,連續第三個交易日大幅上揚。然而,股價風頭正勁的瑞幸當前卻面臨著退市的局面。
  • 雀巢與星巴克結盟 達成71.5億美元營銷協議
    據CNBC報導,雀巢與星巴克周一宣布組建一個全球咖啡聯盟,雀巢將向星巴克支付71.5億美元,獲得星巴克的消費者和食品服務產品的營銷權。星巴克表示,計劃將這筆收益用於加快股票回購。  此項協議僅涉及星巴克咖啡店以外的產品和服務,包括在超市出售的包裝型咖啡(咖啡豆、速溶咖啡等零售業務)和飲料業務,不涉及星巴克在全球的2.8萬家咖啡店。  雀巢將獲得在全球相關渠道推廣、銷售、分銷星巴克、Seattle’s Best Coffee、星巴克臻選、茶瓦納、星巴克VIA等袋裝咖啡和茶的權利。
  • 「咖啡巨頭」星巴克的中年危機
    咖啡行業整體步入寒冬,一直穩坐頭把交椅的星巴克也正式發出盈利預警。近日,星巴克公司發布公告稱,受新冠疫情影響,預計截至6月底的第三財報季,營收下降約30億美元-32億美元,營業利潤將減少20億美元至22億美元。預計2020財年中國和美國的銷售額或將減少10%-20%。據不完全統計,星巴克的市值已經蒸發超過250億美元。
  • 全球第二大連鎖咖啡品牌:僅次於星巴克,未來要在中國開1500家店
    2020年,咖啡市場新聞不斷。深陷財務造假醜聞的瑞幸,被勒令退市。曾經的瘋狂擴張也不復存在,轉而開始收縮戰線,關閉營收表現較差的門店。行業巨頭星巴克日子也不好過,第三財季(截至6月28日)營收同比下降38%,淨虧損6.78億美元。
  • 雀巢和星巴克結成聯盟 協助分銷袋裝咖啡和茶
    咖啡行業的世界第一和美國第一走到了一起。雀巢與星巴克在當地時間周一宣布,雙方將組建一個全球咖啡聯盟,雀巢獲得了星巴克零售和餐飲產品的永久全球許可協議。銷售收入將會計入雀巢的財務數據中,但是會給星巴克支付分成。作為此次交易的一部分,星巴克將獲得71.5億美元的預付金,而其出售給雀巢的業務每年能夠帶來20億美元的營收,約佔星巴克總營收的9%。此次交易不涉及任何固定資產的轉移。作為此次交易的一部分,星巴克將獲得71.5億美元。
  • 瑞幸咖啡股價翻倍市值破百億美金,燒錢燒出護城河?
    投稿來源:雷達財經1月14日,瑞幸咖啡報收於45.80美元,總市值達110.07億美元,較上市首日股價翻了1.69倍。瑞幸上市後股票漲幅然而,瑞幸咖啡股價上漲,並非來自公司盈利能力的改善。2018 年,公司淨虧損 16 億元,2019 年前三季度公司淨虧損 17 億元。事實上,瑞幸咖啡股價的大幅上漲也是近兩個月的事情。2019年11月12日,瑞幸咖啡的市值尚不足50億美元。瑞幸咖啡股價上漲的誘因是公司2019年三季報。公司去年前三季度營收15.4億元,並給出了一個創造性的「概念」,實現單店層面盈利。
  • 全球最大的咖啡集團!不是雀巢 也不是星巴克
    JAB的咖啡王國JAB背後的萊曼家族,是德國最富有的十大家族之一,福布斯2017年估算該家族財富據已超過190億美元,不過,坐擁百億美元的萊曼家族,被媒體形容為「深度隱秘、極度富有」,其家族核心成員的照片都不曾流出。
  • 連虧三年的「華爾街之狼」 能靠豪賭星巴克翻身?
    所以是不是可以這樣猜測:阿克曼砸9億美元的重金購買星巴克的股票,最主要的原因可能還是星巴克股價正處低迷期。星巴克在1992 年掛牌上市,現今市值從上市之初的2.5億美元變成740億美元(約人民幣5,100億),在過去10年間,公司股東總回報達到年均26%,是同期標普500的2倍。
  • 一夜消失350億,星巴克也危險了?
    疫情期間最慘的咖啡公司是誰?瑞幸嗎?不,是星巴克。從武漢封城算起,星巴克市值蒸發已經超過200億美元。前天,星巴克又一夜蒸發了約5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50億元!另外,星巴克還計劃永久關閉約400家店!
  • 咖啡巨頭星巴克的「寒冬」:公司預計第三財報季營收淨利雙降
    北京時間6月10日晚間,總部位於美國西雅圖的星巴克公司發布公告稱,受新冠疫情影響,預計截至6月底的第三財報季,營收下降約30億美元-32億美元,營業利潤將減少20億美元至22億美元。預計2020財年中國和美國的銷售額或將減少10%-20%。隨著戰略的調整,公司也將重整門店業務。
  • 星巴克到底是家什麼公司?打著賣咖啡的旗號幹副業,狂吸12億美元
    星巴克作為咖啡界的扛把子,卻老是跨界做生意,去年推出的貓抓杯引領潮流,造成瘋搶。每年推出的聖誕咖啡新包裝都能刷屏熱搜,和知名設計師聯名款的各種杯子顏值也十分能打,一度讓星巴克有一種其實是一家賣杯子公司的錯覺。
  • 咖啡界一匹黑馬:才一年,就開出2073家店!星巴克霸主地位不保?
    提到咖啡,就不得不提巨頭「星巴克」。在中國咖啡市場,星巴克佔了51%的份額。截止2017年底,中國的星巴克門店數量大約是3000家,並準備每年開500家新店。星巴克如此重視中國市場,因為中國咖啡市場每年增長很快。得益於中國市場的增長,星巴克的市值也達到了890億美金(合人民幣近6000億)。但最近一年裡,咖啡界出了一匹黑馬,有點「逆襲」巨頭的趨勢。
  • 曾號稱要打敗星巴克的瑞幸咖啡,如今的上市之路怎麼樣了?
    瑞幸咖啡從去年1月開始試運營,截止到去年年底,已覆蓋全國22座城市,全國門店達到2000家,且宣稱100%直營,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核心區更是實現了500米範圍內100%覆蓋。 來勢洶洶的瑞星咖啡在今年1月份發布了2019年的戰略目標,表示將在2019年新增2500家門店,屆時瑞幸咖啡的總門店數量將會達到4500家,在門店數量上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 可見,瑞幸咖啡的目標很明顯——打敗星巴克。
  • 星巴克復盤與現狀分析
    1999年,2000年,2002年分別與漢鼎亞太,臺灣統一,香港美心成立合資公司進入大陸及港澳地區,而後逐年收回股權,2017年星巴克以13億美元收購上海統一星巴克剩餘50%股份,標誌著星巴克中國3521家門店全部成為自營店。當前市值1012億美元,是除了麥當勞(MCD)之外市值最大的餐企。上市以來,股價複合回報率達到22%。
  • 瑞幸咖啡成功赴美上市,盤初大漲逾50%!老闆錢治亞成中國「咖啡女王」!
    ADS,加上承銷商行使超額配售權後,共募集資金6.45億美元截止發稿時,瑞幸咖啡大漲超50%,報25.51美元,市值超過59億美元。編輯 | N姐本文僅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交易建議虧損是瑞幸咖啡被質疑得最多的地方,2019年第一季度的成本與費用達10億元,同比增長了628%。這導致瑞幸咖啡在2019年第一季度虧損5.518億元(約8221.8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擴大了317%,但較上一季度縮減了18%。瑞幸咖啡在2018年的營收為8.4億元(約1.25億美元),虧損為16億元(約2.41億美元)。
  • 自曝22億財務造假!瑞幸咖啡1小時6度「跌崩」 市值蒸發超7成
    瑞幸咖啡1小時6度「跌崩」 市值蒸發超7成!自曝22億財務造假 158家機構被埋 星巴克偷著樂? 瑞幸咖啡的故事,似乎終於到講不下去的時候了。北京時間4月2日晚間,瑞幸咖啡在公告中自曝,該公司COO劉健涉嫌偽造22億元人民幣銷售額。突如其來的醜聞,使瑞幸咖啡股價在盤前一度大跌超過85%並觸發熔斷。
  • 喝了那麼多星巴克(SBUX.US),來看看它背後的咖啡產業鏈
    2017年全球咖啡零售銷售額達到830億美元,上述五大市場佔總銷售額的50%。報告稱,儘管每個市場的消費者的需求各不相同,但這些成熟和發達的咖啡市場實際上為咖啡企業提供了最好的機會。巴西在2014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咖啡市場,佔全球咖啡銷售額的15%。儘管經濟衰退,該國的咖啡市場仍高於全球平均水平,而豆莢等新型咖啡的引入可能會刺激未來的進一步增長。
  • 叫板星巴克,燒錢打價格戰,瑞幸咖啡宣布完成2億美元B輪融,董事長放...
    12月12日,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宣布完成2億美元B輪融資,投後估值22億美元。參與此次投資的公司有愉悅資本、大鉦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中金公司等。完成融資後,愉悅資本創始及執行合伙人劉二海進入公司董事會。
  • 星巴克vs.Netflix 買那隻更好?
    來源:金融界網站除了星巴克和Netflix以外,很少有公司對消費者的日常生活產生如此大影響。 星巴克通過說服公眾,喝自己喜歡的含咖啡因飲料,應該是值得付出的優質體驗,從而建立自己的咖啡帝國。Netflix認為網際網路興起,是一個好機會為觀眾提供隨時隨要的高質量媒體內容,同時月費又是大眾負擔得起。 他們都是偉大的企業,但是投資者在決定買入那隻股票前,必須權衡一些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