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七安排了「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書寫提示」「日積月累」四不分類容,下面一起來看看這本單元的語文園地的知識要點吧!#語文學習#

01交流平臺
交流平臺(學會摘抄):從三年級開始,我們的同學要學會摘抄,摘抄好詞、好句、好段等,然後經常去複習這些摘抄的筆記,也是提高語文素養的一個方法。常言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那麼摘抄筆記又該從何處著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如何摘抄。
①畫出寫得好的詞句。例如一些生動、優美的語句,如:「秋天,棗樹上掛滿了紅棗,風兒一吹,輕輕擺動,如同無數顆飄香的瑪瑙晃來晃去,看著就讓人眼饞。」
②歸類摘抄。例如描寫秋天的好詞好句、描寫夏天的好詞好句、描寫顏色的好詞好句、描寫人物外貌的好詞好句,等等。
③遇到寫得生動的語句可以寫出自己的感受,或者背誦下來。
④註明該處摘抄內容的出處。例如從哪裡看到的、標題是什麼、作者是誰,等等。

02語句段運用
的地得的用法:①「的」字前面詞語一般用來修飾「的」後面的事物。結構:形容詞、名詞、代詞+的+名詞。例如:紅紅的蘋果、碧綠的湖水。
②「地」字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形容「地」後面的動作。結構:形容詞、副詞+地+動詞。例如:花漸漸地開了、飛快地跑、開心地笑。
③「得」後面的詞語一般用來補充說明前面的動作怎麼樣,傾向於程度的深淺。結構:動詞、形容詞+得+副詞。例如:媽媽累得一回家就睡著了;景色美得像一幅畫。

頂真也叫頂針、聯珠,是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類似於音樂創作中的魚咬尾,也就是前一句的結束詞是下一句的開始詞,形成尾首連接。如「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忙」。
注意:在使用頂真時,要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來作下一句的起頭。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不興,禮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03書寫提示
在書寫含有撇捺的字時,一般情況下撇捺要寫得舒展。

「及」字第一筆寫撇,最後一筆寫捺,撇捺要舒展。

「柔」字是上下結構,上面是「矛」下面是「木」。書寫該字時上面的撇不宜過長,下面的撇捺要舒展。同時注意第4畫是彎鉤,要出鉤,也不要忘記第2畫——「點」。

「蒙」字的第三撇和最後一捺要寫得舒展。同時注意彎鉤要寫在正中間,更不要少寫第六畫的橫。

「煤」字的撇捺要舒展。同時注意「甘」的筆順:橫、豎、豎、橫、橫。
04日積月累

採蓮曲【唐】王昌齡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譯文:採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的荷葉中,仿佛融為一色,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和花間,相互映照。混入蓮池中不見了蹤影,聽到歌聲才覺察到有人前來。
推薦閱讀:
語文園地六: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
第27課《手術臺就是陣地》小學語文三年級閱讀課文這樣學
第26課《灰雀》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字詞梳理
第25課《掌聲》三年級語文上冊,一線老師說這樣學習更高效
第24課《司馬光》課文筆記,孩子預習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