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是諸葛亮發明的?一開始它可不是用來照明的

2020-12-12 亭殿閣

最近看見網上很多人在說西遊記,還有的在說野史,都是一些不知道在哪裡搜刮來的資料信息,完全就麼有主心骨,比如,說西遊記,你就說的詳細一點,在原著的第幾頁第幾回發生了什麼,從而斷定孫悟空是政治的犧牲品,什麼都不說,這叫啥文章,就相當於告訴你,孫悟空是身上有毛一樣,等有機會我給大家說一說,這孫悟空為什麼被稱為政治的犧牲品,仙佛魔三界紐帶關係吧,現在不想說這些,我想告訴大家一些有用的東西,這些東西,能夠讓你對古代的文化習俗有一定的了解,對我國文化的傳播也將起到一定的作用,這才是歷史文章的真正含義。

那麼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逢年過節我們大門口掛著的燈籠,說起來可笑,在古代被稱為藝術品的燈籠,到了現在,就成了一個燈飾了,那就是個燈,不說這麼說也幾乎沒什麼錯了,因為現在家裡掛著的燈籠,藝術價值基本已經消耗殆盡了,也稱不上真正的燈籠了。

燈籠在古代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燈彩,在古代,一些重要的節日裡面就會有鋪天蓋地的燈籠問世,其實就和現在咱們看燈盞似的,他們也是,不過人家那時候的燈籠可是純手工,完全不會有兩個一模一樣的燈籠存在,說到這裡,就和我們的今天的燈籠的主題搭上邊了,那就是藝術。

掛燈籠一早是在東漢時期,補充一點,東漢時期可不是東漢末年啊,現在很多人,一聽到東漢兩個字就聯想到三國了,甚至還有人問我,燈籠是不是諸葛亮發明的,很明確的答覆你,不是,那個時候諸葛亮按現在的話來說,還是個卵細胞啊。

東漢明帝劉莊對佛教比較上心,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於是便有了元宵節掛燈籠的習俗,但是,燈籠的起源顯然更早,在西元八世紀唐朝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燈籠,具體已經不可查,其實,燈籠是什麼時候發明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包含的藝術價值。

在燈籠的製作中,包含了繪畫藝術、剪紙、紙紮、刺縫等工藝,當然,現在量產的燈籠,還是當成燈泡用吧,尤其古代在燈籠上刻畫著的人物故事,那都是歷史的隗寶,上面還有很多古代失傳了的工藝手法,做燈籠主要是做骨架,裁剪布料,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的每一個小燈籠上都有一幅刺繡,在古代很少有紙做的燈籠,並不是說他們矯情啊,而是當時還有能做到燈籠紙的技術。

說點,網上沒有的,燈籠一開始並不是用來照明的,而是用來護火的,保證火源不被熄滅,後來,就是用來擋風的,其實也是為了火源不被熄滅,最後,為了方便,設計了手提的,於是第一款燈籠就出現了,宮燈和紗燈的都是在這種實用性上增加了一些藝術而已,比較古代玩的是火,而不是手電,就和你用打火機的似得,風大了你也的用手擋一擋。

相關焦點

  • 新年將至話燈籠之:燈籠的前世今生
    在歷史學家的考證中,證明中國的燈籠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的便攜照明工具。在古代沒有電力的時候,燈籠就是人們用來照明的燈具,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無比的便捷。然而,從古至今燈籠一直都是一種雅俗共賞的工藝品,無論是新春佳節還是婚禮慶典,都少不了大紅燈籠的裝扮。中國的燈籠,不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種象徵。
  • 小發明大作用:塑料瓶也能用來照明
    Alfredo Moser發明的塑料瓶照明燈正在世界各地傳播,預計到明年初,將會有100萬的家庭會受益於此項發明。2002年,巴西的一名機械師Alfredo Moser發明了一種不用耗電的零成本白天照明技術。這項技術常簡單卻非常實用,尤其是對於相對貧困的地區來說。
  • 諸葛亮是中國古代偉大的發明家
    諸葛亮發明的連發弩一次竟然可以發射十枝箭,就好比步槍和衝鋒鎗的區別,大大提高了蜀軍的戰鬥力。當時蜀兵雖少,而能六出祁山,進逼渭河平原,魏兵躲在深溝高壘而不敢應戰,諸葛連弩功不可沒。又如建興九年,魏將張合被蜀兵射殺,皆可證明連弩的實戰功效。這連弩一是能連發十矢,二是矢長只有八寸。中國人用弓箭是世界上最早的,歐洲人剛用弓箭的時候,中國人已經用了近千年了。
  • 三國最厲害的發明家,不是諸葛亮,發明的東西沿用至今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發明了很多東西,比如說八卦陣、諸葛連弩、孔明燈,還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木牛流馬,不過木牛流馬早就已經失傳了,沒有流傳至今。三國時期最厲害的發明家不是諸葛亮,那麼這個人是誰呢?這個人就是馬鈞,此人是古代科技史上最負盛名的機械發明家之一。諸葛亮發明諸葛連弩後,馬鈞還改制了諸葛連弩。馬鈞善於思考、注重實踐,通過不斷的刻苦鑽研,馬鈞先是把指南車重造了出來。
  • 他是三國真正的發明家,遠勝諸葛亮,有一發明至今農村仍在用!
    豫薦你|文【全文1588字,圖片6張】 他是三國真正的發明家,遠勝諸葛亮,有一發明至今農村仍在用! 作為一個丞相,諸葛亮不僅要保證國家正常的運轉,還要擔負著北伐的重任,他事無巨細,事必躬親,最終把自己活活累死。 諸葛亮在軍事上有一個很大的貢獻,就是發明了諸葛連弩,這種連弩構思巧妙,一次可發十支箭,威力非常大,是守城的利器。據《三國志》記載: 「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駑十矢俱發。」
  • 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到底是一個什麼東西?
    木牛流馬,是諸葛亮所發明的,那麼它到底是什麼東西呢?據研究,現在許多人比較肯定的,是認為它是一個靠人力才可推動的四輪車,並且是先有了木馬,後才有了流馬,因為有些道路不順暢,木馬體量大,運行不太方便,於是後來就簡化成了流馬。
  • 評測|中國風鐵藝燈籠,盡享中式風
    中國的燈籠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的便攜照明工具,燈火闌珊處,總能想到一盞盞燈籠星羅棋布,營造出萬家燈火的溫暖氛圍。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早已不需要這種古老的工具來照明了,所以燈籠就變成了純粹的象徵,象徵美、象徵吉祥、象徵中國文化。
  • 我的世界:古風建築材料不能使用太多,用燈籠來照明,效果也不錯
    首先依然是選材上,既然是作為一個裝飾品,那麼建築的材料就不能使用太多的了,畢竟裝飾起來,用建築材料也不是什麼好的事情,所以這裡我們就採用了圓石牆,柵欄,木樓梯,螢石和一個紅色的旗幟,螢石則是更改了一下材質,主要是用於照明的時候,不會太過於花裡胡哨的感覺,所以才會用這樣的一個材質,其他的就是用來真正的裝飾品了,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旗幟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
  • 國風之大紅燈籠高高掛
    燈籠最初是燈具的一種。出土的文物,有著青銅器的宮女掌燈,在紙張發明之前,燈具通常是很笨重的。但是也有例外,那是因為在紙張發明之前,人們還發明了布匹和絲綢。用布匹和絲綢做成燈具,起到了照明的作用,也起到了調節光線的作用。在祭祀的典禮上燈火一直是最重要的道具。所以燈籠的出現,並不奇怪,那是對火的一種運用。
  • 古人曾創造「哆啦A夢」: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
    古人曾創造「哆啦A夢」: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 2015-06-10 16:23:22  三千多年前的西周王朝,巧匠偃師向周穆王進貢的歌舞機器人可算是「哆啦A夢」的鼻祖。它雖乃木頭所制,卻「配置」齊全,能夠隨著婆娑之音翩翩起舞,舞姿曼妙得像飄零在急流中的花瓣,像迴旋在風中的火焰,讓人嘆為觀止。它甚至還能聲情並茂地歌唱,向周穆王最寵愛的妃子拋媚眼,惹得妃子芳心蕩漾,最終打翻了君王的「醋罈子」,被大卸八塊。
  • 愛迪生138年的電燈生意要賣了,它最大的貢獻不是照明|好奇心商業史
    愛迪生沒有「發明」電燈,他做了更重要的事愛迪生早期團隊在門洛帕克實驗室的合影不計其數的教材、書籍和史料記載到,白熾燈的發明者是愛迪生。這個結論其實並不準確,愛迪生所做的最大貢獻是改良白熾燈並讓它商品化,但從沒有「發明」電燈。在白熾燈問世之前,絕大多數人用煤油燈照明。電能在照明的唯一應用是電弧照明。
  • 西興燈籠
    勾踐在吳國為奴時,啖糞驗疾,受盡屈辱,二十餘年後又"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逆轉收場。西陵古渡邊的這一出君臣別離,比起荊軻刺秦前的易水之別,還多了幾分悲壯高亢。西興水陸交通便利,設渡置驛後,成了商旅重鎮。據說西興鼎盛時期,商販雲集,坊肆櫛比,不過二裡長的老街,就有七十二爿半過塘行。塘是堤岸,過塘行是建在水陸碼頭附近承辦貨物過塘的商行。
  • 當年軍師諸葛亮發明了木牛流馬,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東西?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明嶽人文參考的百家號,今天小編來給大家講一講歷史上的故事。諸葛亮算是三國比較著名的人物了,也是三國時期非常出名的發明家,在他發明了八陣圖之後,就被很多人說成神奇的陣圖。當時諸葛亮還是找了一個有技術的木匠,他們共同發明了這個木牛流馬,在三國演義裡面這個工具也被描述的非常神,說這個工具,只要一個人運著八石的糧食,就能走十多裡地。那木牛流馬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他真的有那麼神奇嗎?其實有學者考察研究得知,其實這個木牛流馬其實就是當時有礦工用的木牛車,但是為什麼要設計成一個牛或者是馬的樣子呢?
  • 為了飛向天空,人們發明了熱氣球,到了空中後才發現無法改變方向
    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熱氣球的歷史,看看這個東西是如何在空中移動的。最早的熱氣球從外形上來看,熱氣球的前身很明顯就是氣球。而氣球出現的時間絕對比你想像的要早,大約從石器時代開始,人們就把動物的膀胱故意充滿空氣,使其膨脹起來,用途比較廣泛,甚至可以用來當做祭品。但那時候的氣球並不能飛到空中,而且古人也沒有意向給它做得足夠大。
  • 美國發明「發電」小火爐,可給手機平板電腦充電,還有led燈照明
    對此美國的有關技術人員就發明了發電小火爐,這種小火爐不用油,也不用電,比天然氣還旺,而且在燃燒的過程中還可以產生電力。和傳統的火爐相比,這個火爐的外壁上多了一個小盒子,而且火爐中的木柴在燃燒的時候,小盒子就會吸收爐內的熱量,便這些熱量轉換成電能,還可以通過usb口,向外輸出電力。就利用這個電能可以給平板手機等便攜的數碼產品充電,非常的方便快捷。
  • 能hold住中國人一生的手藝只能是它 | 西興竹編燈籠
    蔡雪安老爺子是一位非典型非遺傳承人,50歲才開始學藝,為了提升畫工,60歲又去老年大學上了兩年國畫課,最開心的事就是有人真心關注西興燈籠。竹子編織的「甘蔗段」蔡雪安原本是個鐵路工人,他給自己安排的退休生活本來是看看書喝喝茶,把年輕時候落下的文化一口氣補上來。
  • 諸葛亮的5大發明,個個堪稱傳奇,有的早已失傳,有的隨處可見
    木牛流馬:諸葛亮北伐時期,六出祁山,但系北伐路難行,都系山路狹小且崎嶇,大軍行走都系好睏難嘅事,如果要運輸軍糧咁更加系難上加難,為此唔使人力推動,可自動機動嘅木牛流馬運輸工具就誕生喇。其長相好奇特,有類似牛,有啲似馬兒一樣,都有四對腳,肚嘅中空設計。
  • 世界奇特冷兵器:第2諸葛亮發明,第3是印度版「血滴子」
    導語:世界奇特冷兵器:第2諸葛亮發明,第3是印度版「血滴子」眾所周知,冷兵器在我國古代是一種非常流行的武器,當時製造武器的水平已經爐火純青。工匠們都掌握不同的鍛造技術。最著名的武器有龍泉劍、軒轅劍、赤霄劍等等。
  • 孔明燈的寓意是什麼 臨沂人知道是誰發明的嗎
    這種燈籠的外形像諸葛亮 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另一種說法是相傳是由三國時的諸葛亮所發明。當年,諸葛亮被圍困於平陽,無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準風向,製成會飄浮的紙燈籠,系上求救的訊息,其後果然脫險,於是後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   大約於清朝道光年間,先民由大陸福建省惠安、安溪等縣傳入臺灣的臺北縣、平溪鄉、十分寮地區,即基隆河的上遊。
  • 下面這些,都不是愛迪生發明的,但卻獨攬功勞
    愛迪生沒有發明過的東西,和他發明過的東西一樣多,但他真的很擅長把別人的想法和發明,歸功於自己。愛迪生在改進別人的發明上,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技巧——從本質上說,這不是偷來的發明,不過取決於你是改進誰的了。因此,愛迪生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樹敵不少——最著名的是尼古拉·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