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的主要組成

2020-12-25 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通常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組成部分。

        (1) 遺傳多樣性(genetic diversity) 

        遺傳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廣義的遺傳多樣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攜帶的各種遺傳信息的總和。這些遺傳信息儲存在生物個體的基因之中。因此,遺傳多樣性也就是生物的遺傳基因的多樣性。任何一個物種或一個生物個體都保存著大量的遺傳基因,因此,可被看作是一個基因庫(Gene pool)。一個物種所包含的基因越豐富,它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越強。基因的多樣性是生命進化和物種分化的基礎。

        狹義的遺傳多樣性主要是指生物種內基因的變化,包括種內顯著不同的種群之間以及同一種群內的遺傳變異(世界資源研究所,1992)。此外,遺傳多樣性可以表現在多個層次上,如分子、細胞、個體等。在自然界中,對於絕大多數有性生殖的物種而言,種群內的個體之間往往沒有完全一致的基因型,而種群就是由這些具有不同遺傳結構的多個個體組成的。在生物的長期演化過程中,遺傳物質的改變(或突變)是產生遺傳多樣性的根本原因。遺傳物質的突變主要有兩種類型,即染色體數目和結構的變化以及基因位點內部核苷酸的變化。前者稱為染色體的畸變,後者稱為基因突變(或點突變)。此外,基因重組也可以導致生物產生遺傳變異。

        (2) 物種多樣性 (species diversity) 物種(species)是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對於什麼是物種一直是分類學家和系統進化學家所討論的問題。邁爾(1953)認為:物種是能夠(或可能)相互配育的、擁有自然種群的類群,這些類群與其他類群存在著生殖隔離。我國學者陳世驤(1978)所下的定義為:物種是繁殖單元,由又連續又間斷的居群組成;物種是進化的單元,是生物系統線上的基本環節,是分類的基本單元。在分類學上,確定一個物種必須同時考慮形態的、地理的、遺傳學的特徵。也就是說,作為一個物種必須同時具備如下條件:①具有相對穩定的而一致的形態學特徵,以便與其他物種相區別; ②以種群的形式生活在一定的空間內,佔據著一定的地理分布區,並在該區域內生存和繁衍後代; ③每個物種具有特定的遺傳基因庫,同種的不同個體之間可以互相配對和繁殖後代,不同種的個體之間存在著生殖隔離,不能配育或即使雜交也不同產生有繁殖能力的後代。

        物種多樣性是指地球上動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種類的豐富程度。物種多樣性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指一定區域內的物種豐富程度,可稱為區域物種多樣性;其二是指生態學方面的物種分布的均勻程度,可稱為生態多樣性或群落物種多樣性(蔣志剛等,1997)。物種多樣性是衡量一定地區生物資源豐富程度的一個客觀指標。

        在闡述一個國家或地區生物多樣性豐富程度時,最常用的指標是區域物種多樣性。區域物種多樣性的測量有以下三個指標: ①物種總數,即特定區域內所擁有的特定類群的物種數目 ;②物種密度,指單位面積內的特定類群的物種數目; ③特有種比例,指在一定區域內某個特定類群特有種佔該地區物種總數的比例。 

        (3) 生態系統多樣性(ecosystem diversity)生態系統是各種生物與其周圍環境所構成的自然綜合體。所有的物種都是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在生態系統之中,不僅各個物種之間相互依賴,彼此制約,而且生物與其周圍的各種環境因子也是相互作用的。從結構上看,生態系統主要由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所構成。生態系統的功能是對地球上的各種化學元素進行循環和維持能量在各組分之間的正常流動。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主要是指地球上生態系統組成、功能的多樣性以及各種生態過程的多樣性,包括生境的多樣性、生物群落和生態過程的多樣化等多個方面。其中,生境的多樣性是生態系統多樣性形成的基礎,生物群落的多樣化可以反映生態系統類型的多樣性。

        近年來,有些學者還提出了景觀多樣性(landscape diversity),作為生物多樣性的第四個層次。景觀是一種大尺度的空間,是由一些相互作用的景觀要素組成的具有高度空間異質性的區域。景觀要素是組成景觀的基本單元,相當於一個生態系統。景觀多樣性是指由不同類型的景觀要素或生態系統構成的景觀在空間結構、功能機制和時間動態方面的多樣化程度。遺傳傳多樣性是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的基礎(施立明等1993 葛頌等1994),或者說遺傳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內在形式。物種多樣性是是構成生態系統多樣性的基本單元。因此,生態系統多樣性離不開物種的多樣性,也離不開不同物種所具有的遺傳多樣性。


 

相關焦點

  • COP15科普專題|《生物多樣性公約》的誕生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將於2021年在雲南省昆明市舉辦。喜迎COP15,讓我們一起走進《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第一篇  《生物多樣性公約》的誕生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國際社會意識到生物資源對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並且發現生物資源呈現退化的趨勢,於是著手開展生物資源的保護。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
    (1)生物分類是研究生物的一種基本方法,生物分類主要是根據__________把生物劃分為___和_____等不同的等級,並對每一類群的_______進行科學的描述,以弄清不同類群之間的____關係和_關係。
  • 備戰中考 ▏生物考點37——生物的分類及生物的多樣性
    1.依據:生物分類主要是根據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劃分為種和屬等不同的等級,並對每一類群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特徵進行科學的描述。2.意義(1)可以更好地研究、利用和保護生物。(2)了解各種生物在生物界中所佔的地位及進化的途徑和過程。(3)對生物進行分類、科學地命名,可以避免生物名稱的混亂。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丨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們在行動
    西豁子小學少工委組織開展「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活動,師生一起來學習了解學習生物多樣性的知識,發出保護生物多樣性倡議書,用我們自己的方式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資源。倡議書生物多樣性是地球上生命經過幾十億年發展進化的結果,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 保護生物多樣性|雲南怒江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現(新華社)
    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瀘水管護分局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負責人何貴品說,高黎貢山西坡片馬轄區內猴群至少有149隻個體,超過20個家庭單元,其中最大的家庭單元由多達13隻個體組成。怒江金絲猴在國內僅分布於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瀘水段,已知有2個猴群,分別位於高黎貢山西坡的片馬轄區和東坡的魯掌轄區。
  • COP15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系列攝影展開展
    COP15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系列攝影展開展大美自然視覺盛宴圖為市民觀看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系列攝影展。記者 王俊星 攝  12月28日,COP15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系列攝影展在昆明市博物館開展。  此次攝影展由3個展覽組成:第55屆國際野生生物(WPY)攝影年賽獲獎作品展,由野生動物攝影師、國際自然保護攝影師聯盟(ILCP)成員、野性中國工作室創始人奚志農擔任策展人,展出圖片80幅;雲南生物多樣性主題圖片展,由雲南省攝影家協會名譽副主席徐晉燕擔任策展人,展出圖片100幅;《當你看見自然》攝影展,由北京798映藝術中心/映畫廊藝術總監、《像素》雜誌主編那日松擔任策展人,展出圖片
  • 國際山嶽日|山區生物多樣性是我們的未來
    世界上一半的生物多樣性熱點在哪裡?在哪裡可以找到數千種水果、蔬菜、穀物、豆類、堅果、動物、魚類、蜂蜜、昆蟲和真菌?在哪裡找到三分之一的植物物種?答案:山!2020年國際山嶽日在謳歌山區豐富生物多樣性的同時,也不斷提醒我們山區面臨威脅。世界上最壯觀的山區風景以獨特的地形、立體的氣候帶和孤立的環境,為廣泛的生命形式創造了條件。生物多樣性涵蓋生態系統、物種和遺傳資源的多樣性,山區有許多地方性特有物種。海拔、坡度和山區的差異化地形為各種經濟作物、園藝、牲畜和森林物種提供了機會。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丨篇三:保護生物多樣性,中國在行動
    5月22日是聯合國大會確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在這一天,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將舉辦系列宣傳活動,提高全社會共同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共建美麗地球家園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昆明用「雲力量」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
    圖為活動現場 杜瀟瀟 攝中新網昆明5月22日電 (杜瀟瀟)22日,第27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當天,昆明市啟動「2020·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助推生物多樣性保護建設美麗中國典範城市」系列活動,邀請全民一起參與守護生物多樣性,用「雲力量」助力昆明生物多樣性保護
  • 多措並舉保護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經過20多年的不懈努力,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是與既定目標相比仍有相當大的距離。與國外生物多樣性保護情況類似,我國保護生物多樣性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生物多樣性保護與開發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社會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積極性尚未被充分調動起來。
  • 龍門山生物多樣性博覽園全球招標
    龍門山生物多樣性博覽園全球招標 2020-12-22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考地理小專題——生物多樣性
    (2)根據資料二,簡析該區域生物多樣性豐富的自然原因。(3)結合所學知識說出對該地生物多樣性構成威脅的主要人類活動方式。(4)日前,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宣布將在該區域建設4座巨型水電站。簡述大規模水電開發可能對當地生態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
  • COP15保護生物多樣性主題攝影展開幕
    12月28日, COP15保護生物多樣性主題攝影展在雲南省昆明市博物館開幕,展出時間將持續到2021年1月28日。據介紹,本次展覽是為迎接聯合國明年5月即將在昆明召開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而特別舉辦的專題攝影展覽。
  • COP15保護生物多樣性三大主題影展昆明開展
    本報訊(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孫貴升)12月28日,由昆明市委宣傳部主辦的COP15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系列攝影展在昆明市博物館正式開展,帶給市民一場擁抱自然的視覺盛宴。雲南作為我國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寶庫,生態系統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類型,享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物種基因庫」等美譽,一直肩負著維護區域、國家乃至國際生態安全的重大職責。與此同時,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是公認的生物多樣性重要分類群分布最為集中、具有全球意義的生物多樣性關鍵區。
  • 影響自然植被組成的主要因素
    驅動生態系統中植被演替和多樣性的支配力量常常被假定為非生物因素(如營養物的供應和光照條件等)以及地面上食草動物的存在。在各種不同的草地微生態環境中所做的新的實驗表明,土壤無脊椎動物群落對自然植被的組成有很大影響,在今後關於生物多樣性恢復與保持的計劃中應當予以考慮。
  • 保護飯碗裡的生物多樣性
    除了積極地應對外部衝擊,我們更需要回歸到食物本身,認識到是什麼使這些從自然走上餐桌的「生物」更健康、更安全。生物多樣性與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是食物多樣性的基礎。我們所食用的無論是五穀雜糧、蔬菜瓜果還是魚肉蛋奶,它們追根溯源都來自於各種各樣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沒錯,微生物,酸奶、腐乳……哪種發酵食品離得開微生物呢?)。
  • 土壤生物多樣性:守望變化中的藍色星球
    據此,針對土壤生物多樣性與快速變化的環境,Pedosphere期刊特別邀請中國科學院愛因斯坦講習教授、德國馬普陸地微生物研究所RalfConrad教授,美國土壤學會會刊主編David Myrold教授,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賈仲君研究員共同組織了一期專刊,圍繞全球變化、土壤地力提升、植物-微生物互作機制,土壤生物的四維視角、土壤生物多樣性產生與維持機制等主題,
  • 儀隴縣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定
    第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負責。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採取資源利用效率高、對生物多樣性影響小的綠色生產方式,防止、減少對生物多樣性的破壞,對生物多樣性所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責任。公民應當增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採取低碳、循環、節儉的綠色生活方式,自覺抵制損害生物多樣性的行為。
  • 大自然保護協會在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
    上世紀50年代初中國在廣州設立了第一個保護區,到現在已經有2600多個保護區,這2600多個保護區是做生物多樣性保護唯一有效的工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保護區就是為了所有的人把這些生物多樣性資源保留下來。2600多個保護區,已經劃定了中國最好的地方,和中國最好的資源。
  • 2019中考生物試題分類彙編-生物的多樣性習題及答案
    生物試題分類彙編-生物的多樣性 1.(2011濱州)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劇增和經濟發展B.偷獵和過度放牧 C.棲息地的喪失D.自然條件的惡化 2.(2011濟源)右圖是分類等級示意圖,以下理解正確的是 A.圖中最大的分類單位是屬於 B.狼和犬的相似程度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