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戶外不一定需要生火,但一定要掌握生火的技能!在野外熟練並且快速的生起篝火不僅可以讓我們燒飯、燒水、驅趕蚊子和野獸、禦寒取暖,還能給予我們強大的精神支持!本片文章將會全面的介紹各種打火工具以及野外生火的方法技巧。
火種的選擇
火種的的選擇要考慮它的便利性、效率,以及耐用性。當然,逼格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1. 打火機、火柴
很多剛進入戶外的驢友尤其是戶外小白來很容易犯一個錯誤,就是在野外只隨身帶一個鎂棒。事實上,鎂棒點火需要不斷的練習,一般新手在野外用鎂棒生火的概率不高。而且,在戶外很容易遇到大風、潮溼或者缺少引燃物等情況。因此,一個靠譜的打火機(小編最愛:zippo打火機)或者是防風火柴仍然是第一選擇。(鎂棒對「新手」而言一般是做為生火的首選備用裝備!)
2. 鎂 棒
鎂棒是絕大多數戶外愛好者最喜歡,也最常用的戶外點火工具。在任何極端的情況下,鎂棒都是最可靠的生火幫手。用刀子刮一點鎂粉在引火物上,然後對準鎂粉用刀背快速刮鎂棒,產生的火星會迅速點燃引火物。
3. 鑽 木 取 火
如果沒有鎂棒、打火機或者其它打火工具,鑽木取火也是一種傳統的打火方式。但是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體力,並且需要適當的引火物,非常考驗一個人的體力和耐心。因此鑽木取火一般選用弓弦鑽木法等方式以代替傳統的手搓鑽木。
4. 電 池 取 火
現代戶外,很多人都會攜帶戶外電池,因此,也可以通過電池短路生火。找一些細的金屬絲或者口香糖(香菸盒)上的錫紙,將錫紙的兩邊連結電池的正負極,電池短路所產生的熱量可以引燃引火物。(注意一點:錫紙應該兩邊寬,中間窄)
此外,用還有許多方法:用放大鏡聚焦取火,或者將保險套裝滿水代替凸透鏡來生火;或者找一塊引火菌,在其中間位置引燃一些火星,然後吹氣讓其往裡面悶燒,如果往包裡放的話可以往燒著點地方放一些綠苔鮮。一般引火菌可以悶燒4、5個小時。
生火技巧
在戶外,我們會很驚訝的發現有些人哪怕用打火機都生不了火,而有些人僅用鎂棒便可以輕鬆的點起火來。因此,生火的技巧對戶外愛好者們能否在惡劣的環境中快速高效的生火至關重要。(以鎂棒生火為例介紹野外生火技巧)
1. 生火選址 —— 確保生火地點不會毀壞周圍環境
生火的的地方最好是不可燃的環境,例如泥土、沙子、石頭等地質。如果周圍有枯葉、枯草等易燃燒物,一定要把這些易燃物清理乾淨再生火,避免火星點燃周圍的易燃物造成火災。在生火地點整理出一個凹坑,深度約為一個拳頭大小,邊緣用石頭圍起來做一個防風圈。
2. 引火物是關鍵 —— 滿足幹、細、易燃
引火物是戶外生火的關鍵之一,錯的引火物鎂棒打斷了也點不起火。引火物應滿足幹、細、易燃等要素。同時,一定要保證引火物的乾燥,必要的時候可以在包裡多儲備一些以備不時之需。乾枯的細草、樹葉、和松針或者是隨手帶的手紙、蠟燭甚至薯片都可以作為引火物,也可以用刀子在幹樹枝(松脂最佳)上掛一些木屑,木屑越細越好。
3.找柴、分柴 —— 儘量使用枯木,與火源保持距離
找柴和分柴也是野外生火的基本步驟,也就是在生火之前收集足夠的引火柴和木柴(注意:引火柴和木柴並不是一回事,引火柴作用是延續引火物上的火,使火能夠將木柴點燃),擺在離火源一定距離的地方擺好。在野外撿柴的時候要儘量本著不破壞當地環境的原則,儘量撿地上的枯枝,或者已經折斷的樹幹。撿柴時可以戴著手套、斧、鋸、刀、繩,方便搬運柴火。
4. 架柴 —— 保證空氣的流通
以足量的引火物和引火柴做為基底放在下面,然後由細到粗堆一個錐子型的火堆,火柴間要留空隙,以利於空氣流通。同時注意風向,在向風面留一個火門。將點燃的引火物放在火堆基底上,邊吹氣將火點燃。如果引火物快要燃盡時引火柴還沒點燃,則繼續加一些引火物直到柴火點燃為止。
當然,架柴的有許多方式,需要根據現場的環境和個人的喜好選擇。你也可以不用提前架柴,在引火柴充分燃燒之後,慢慢的將木柴不斷架上去。
野外生火小貼士:
(1)很多戶外場所是嚴禁生火的,因此要特別留意有沒有嚴禁生火的標誌。
(2)滅火的時候要先澆水,踩滅所有火星之後,再澆幾次水,灰燼的溫度要達到
可觸摸的程度。
(3)生火一定要注意保護當地原生態環境,儘量不要破壞當地草皮和樹木。
(4)點火的地方要離帳篷至少5米遠,而且柴火也不能離火源太近
(5)如果火柴受潮,在頭髮乾燥且不油膩的情況下,可以將潮溼的火柴放在頭髮
裡摩擦一番,頭髮產生的靜電可以使其乾燥。
(6)如果遇到雨天或者大風天,一定要先搭建遮蔽物擋住雨和大風,同時一定要
保證引火物的乾燥。但是,雨天和大風時是很難點燃火的,因此,沒有點火
成功的小夥伴也不要氣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