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火柴和打火機的古代,人們是如何「生火」的

2021-01-13 騰訊網

恩格斯曾說:就世界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起火超過了蒸汽機。

發現火使用火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對火的掌握將人們與野獸區分開。

現代的廚房由各種家用電器和燃氣灶霸佔,已經很少手工生火,即使在偏僻的地區,仍然需要燒火做飯的地方,引火也只需打火機輕輕一按,就能夠輕易點火。

生火工具已經脫離了最初的職能——滿足人們飲食和取暖的基本生活需求,變成了抽菸或者點蠟燭時的消遣工具。

而在古代,生火工具是事關衣食住行的重要物資,那麼在沒有火柴和打火機的古代,人們是如何生火的呢?

上圖_ 現代仿製的鑽木取火工具

1、鑽木取火

原始人類最早的火種應該是大自然的恩賜,雷擊樹木產生的火被發現可以用來加工食物。

《韓非子·五蠹》中記載:民食果蓏(luo,三聲)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

燧人氏鑽木取火就來源於此,這種方法讓人們即使在沒有雷火的情況下也可以自己生火。

鑽木取火到現在為止還被用於野外生存,著名的野外生存專家貝爾曾多次在節目中展示,但這種取火方式如果沒有技巧的話大部分人都不能成功,並且在揉搓木棍的過程中還會對手心造成傷害。

上圖_ 火石

2、古代版火柴

我國最早記載的火柴於公元577年由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宮女發明,用木棒蘸取易燃的硫磺或者直接將硫磺粘在木棒上,把這些木棒靠近火石,利用火石撞擊產生的火星引燃。

這種古代版火柴後來被傳入歐洲,西方人在此基礎上不斷對火柴進行改革,1827年英國人沃克將三硫化銻和氯酸鉀粘在木棒上,在砂紙上用力劃就能通過摩擦生熱來引火,因此他被認為是現代火柴的發明者,但是這種火柴極易自然,後經過幾次改革。

1855年瑞典人將紅磷塗在火柴盒上,硫磺和氯酸鉀粘在木棒上,氧化劑和還原劑的分開使火柴性能趨於穩定,後來清末這種安全火柴傳入中國,因其低廉的價格和實用性迅速在中國流行,被當時的人們視為舶來品,稱之為「洋火」,現代火柴的製作原料和流程其實非常簡單,但是當時的中國製造業連火柴都無法生產,因此直到現在老一輩的人稱火柴還是「洋火」。

安徒生的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發表於1946年,說明那時歐洲的火柴已經大面積生產並使用。

上圖_ 近代生產的火柴

3、火寸條

北宋名臣陶谷在《清異錄》中提到過「夜中有急,苦於作燈之緩。有智者,批杉條染硫磺,置之待用,一與火遇,得焰穗然。既神之,呼引光奴。今遂有貨者,易名火寸」,有時夜裡要起床,光點火都要很長時間,於是有人用杉木條整個放在硫磺裡侵染,儲存起來備用。那時的人們將此稱為引光奴,後來這種東西進入市場售賣,更名為火寸條。

元朝明初的學者陶宗儀在《輟耕錄》裡記載:杭人削松木為小片,其薄如紙,熔硫磺塗木片頂分許,名曰發燭,又曰粹兒,蓋以發火及代燈燭用也。

陶谷和陶宗儀說的已非常接近現代火柴,因此有人說這才是火柴的原型,但這時候的火寸條自身不能生火,同樣需要火刀火石撞擊產生的火星才能生火,這種火寸條其實更像是南北朝時期北齊火柴的改良版。

上圖_ 火摺子

4、火摺子

火摺子,被稱為古代黑科技。

一提到火摺子,人們腦海中立馬能浮現很多場景,影視劇中經常見到人們拿著火摺子拔了蓋子以後輕輕一吹,小火苗就立馬冒了出來,簡直是古人居家旅行的必備神器。

火摺子的使用原理非常簡單,利用了化學上的復燃——即可燃物在缺氧環境中不徹底熄滅,一遇到富氧環境就能夠重新燃燒。

雖然原理簡單,但火摺子製作起來卻很麻煩,古人將白薯蔓在水中浸泡後取出捶打,而後加入棉花蘆葦等再次浸泡捶打,曬乾後加入硫磺、硝石、松香等易燃物,最後取出擰成繩子用紙裹好,點燃後放入竹筒裡蓋上蓋子,人為造成缺氧使之不能充分燃燒,等到用的時候拔開蓋子吹燃或者搖晃使其與空氣充分接觸就能復燃。

由於原料昂貴製作過程複雜,古代一般只有權貴才能用得起火摺子,所以古裝電視劇中窮人家還用火摺子是不符合實際的。

.

上圖_ 鑲銀蝙蝠的清代火鐮

5、火鐮與火石

雖然將火鐮與火石放在最後,但它們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被古人發現並使用,而後憑其價格低廉使用方便成為中國古代主要的生火方式,《水滸傳》中第84回就寫到:自有引火的藥頭、火刀、火石、火筒、煙煤藏在身邊。

火鐮與火石組合實際上包括的不僅只這兩樣,還有火絨和火煤,這四樣合起來才是完整的生火設備。

火鐮是一種貼切的形容,但是並不代表就是鐮刀的樣子,實際上火鐮是片狀的鐵片或者鋼片,刀刃之外被皮革包裹,防止敲擊火石時手被震傷,此外還會在片身上打孔穿繩方便外出攜帶。

火石是民間的叫法,它的學名叫燧石,是一種質地非常堅硬密實的矽質巖石。人們普遍認為能生火的火石應該是紅色的,其實不然,真正的燧石大多是灰色、黑色。有些地方沒有燧石還會用鵝卵石代替,鵝卵石通常質地也較為堅硬,成分與燧石相似。

火鐮用力敲擊火石,能夠產生火星,但這些火星遠不足生起明火,這時需要火絨,根據地域差異火絨的原料也不同,有用艾蒿嫩芽做的也有用麻杆芯等做的,但共同點都是質地蓬鬆,極易引燃。

火絨碰到火星後不能形成明火,還需要火煤加入來引燃,這個過程類似於冬天農村烤火時在冒著青煙的火源上放點易燃物,再輕輕吹燃。

上圖_ 燧石火鐮取火

火鐮與火石生火雖然麻煩且不易,但價格相比火摺子來說便宜不少,因此現代火柴在中國大面積使用之前,古人多數是這種生火方式。由於火鐮對於日常生活的必要性,清代時火鐮還是定親的聘禮。

相信現在不少人家裡還能找到老一輩人用過的火鐮火石。

不管是有錢人用的火摺子還是底層百姓用的火鐮火石這些,對於古人來說生火遠不如現在方便。

令人遺憾的是,我國古代的發明創造非常多,但大多處於雛形的狀態,缺乏改進和提煉,似乎有一道無形的屏障遮在實用性與科學總結之間,使中國古代科技始終處於霧裡看花的陰影裡。

文:爾雅

參考文獻: 《清異錄》、《輟耕錄》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古代沒有打火機,祖先們是如何解決生火難題的?
    在如今現代社會裡,我們想要生火實在太方便了,打火機、打火棒以及火柴等生火工具隨手可見,可在一萬多年前,人類生火還得靠最原始的方法----鑽木取火,這無疑是最累人也是最原始的辦法了,可光是學會鑽木取火,人類就花了很長時間,原始人類的生火辦法我們暫且不談
  • 在沒有火柴,打火機的時代,古人是如何生火的?
    人類對火的認識、使用和掌握是人類與野獸的一大區別,火的應用,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早在170萬年前的元謀人到50萬年前的北京人,都留下了曾經使用火的痕跡。考古研究發現,距今大約170萬年前的元謀人遺蹟當中,發現了很多燃燒過的炭灰和獸骨,這表明元謀人已經掌握了天然火的使用,最早的人類其實不會生火,他們都是使用天然火。
  • 在沒有火柴和打火機的時候,大俠們行走江湖靠什麼生火?
    :在沒有打火機或火柴的古代,為啥那些行走江湖的大俠們能隨時生火呢?古代到底有沒有可攜式生火工具呢?古代人煙稀少的地方很多,所以行走江湖時風餐露宿是常事。這也意味著古代大俠們要想混江湖,野外生存能力必須有。最簡單的,你得會生火啊!
  • 沒有火柴打火機,混江湖的大俠們為啥能隨時生火?
    編者按:喜歡看武俠小說或聽評書的朋友們,不知道有沒有過這樣一個疑問:在沒有打火機或火柴的古代,為啥那些行走江湖的大俠們能隨時生火呢?古代到底有沒有可攜式生火工具呢?
  • 古人做飯如何生火?沒有打火機與火柴的年代,他們是怎麼做的?
    並且用其炙烤食物、點燃火把和打獵,這其實也是「鑽木取火」傳說的由來。同時也證實了人類在當時,就已經掌握了取火以及用火的方法。「火」的由來與實際應用古代社會由於生產力比較落後,再加上並未出現科技萌芽。所以生活在當時社會中的人們,只能夠過著「靠天吃飯」自給自足的生活。
  • 古猿人鑽木取火原理和打火機原理一樣?火柴發明者布蘭德聽了想哭
    自古人們都在糾結: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爭論到如今,人們眾說紛紜,但卻從來沒有結果。而如今又來了一個比這個問題還有難度的問題:先有打火機,還是先有火柴?大多數人都會覺得,肯定是先有火柴,因為火柴的構造看起來更簡單。
  • 匠品丨沒有火柴&打火機,古人是如何取火的?
    我們如今使用的火柴、打火機是近200年才發明出來的,在打火機發明出來之前古人又是如何拿到生火的呢?很重要的一個取火工具是火鐮。它是中國古人使用一直在使用的一件器物,由於打造時把形狀做成酷似彎彎的鐮刀與火石撞擊能產生火星而得名。這物件在建國初期都還比較常見,家裡的上歲數的老人,說不定都還認得。
  • 記憶中生火做飯的老火柴,廠家經歷百年破產,2012年老火柴熄滅了
    自從打火機問世後,火柴這種東西就逐漸被人們淘汰了。如今,火柴更多是作為珍藏品或紀念品留在人們的家中,並無其他具體的作用。自那以後,火柴對泊頭人而言將是一種只留存與記憶的東西。火柴發明於18世紀,發明者為歐洲人。當時,人們知道黃磷是一種能夠造火的發火劑,但並沒有仔細研究這東西,因為黃磷有毒。後來,人們又開始以硫化磷來代替黃磷,但硫化磷並不穩定,常常有自燃的風險,於是人們依舊沒有深入研究如何隨身攜帶硫化磷。
  • 沒有直接可用的生火工具(火柴、打火機等)時,這些方法你得學會
    火柴、打火機是最方便的取火工具,但是你不一定什麼時候都擁有它們,即使有也有損壞或用完的時候。對一個經常與野外打交道的人來說,無論你身上是否有火柴、打火機等方便的取火工具,你都必須能在需要火的時候把火點著,這就要求你必須掌握各種野外取火的方法。我們的祖先沒有火柴,也沒有打火機,但是他們卻能在需要火的時候想盡辦法把火點著。
  • 野外如何生火及攜帶火種?
    打火機、火柴很多剛進入戶外的驢友尤其是戶外小白來很容易犯一個錯誤,就是在野外只隨身帶一個鎂棒。事實上,鎂棒點火需要不斷的練習,一般新手在野外用鎂棒生火的概率不高。而且,在戶外很容易遇到大風、潮溼或者缺少引燃物等情況。因此,一個靠譜的打火機(小編最愛:zippo打火機)或者是防風火柴仍然是第一選擇。
  • 利用裝備 在戶外你應該知道的5種生火方法
    如果讓我列一份關於求生需求的清單中,我會把正確生火的能力排在水、避難處和食物之後,一些其他情況我會將這放在食物和避難處之前。既然掌握正確地生火是如此的重要,那麼你會真的僅依靠一兩種方法生火嗎?我想你應該有至少5種生火物品在你的續命背包或任何預防突發事件以生存的物品中。
  • 古人沒有打火機怎麼生活?主要取火工具是燧
    網友南方的樹:看電視劇經常聽到「天乾物燥小心火燭」之類的話,但是我突然很好奇,古人又沒有打火機,該怎麼生活呢?難道像原始人那樣拿兩塊石頭不斷地摩擦?
  • 打火機發明時間比火柴還早 16世紀已有相關圖繪
    打火機發明時間比火柴還早 16世紀已有相關圖繪 2015-07-24 15:01:47  且不說燧人氏鑽木取火,就說火柴吧,其實,中國很早就出現了火柴。南北朝時期,人們將硫磺粘在小木棒上,藉助於火種或火刀火石,就能很方便地引火。這就是最原始的火柴。  公元950年前後,北宋名臣陶谷在《清異錄》一書中提到,有時候夜裡有急事,可是還得花不少時間做燈,很不方便,於是,有一位聰明人用松木條浸染了硫磺,貯存起來備用。需要時,把它與火一接觸,就會燃燒起來。
  • 三種古人生火的方法,你嘗試過幾種?現代人基本沒試過!
    相信經常看古裝電視劇的人知道,古代人生火有一種很神奇的道具,拿出來使勁晃一晃或者吹一吹,就有火了,這是什麼呢?那就是火摺子。在沒有打火機和火柴的時代,生火還真不是件簡單的事,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古代人生火的方法!古代人有哪些取火的方法呢?
  • 被遺忘的古代科技,火柴其實最早是中國人發明的
    被遺忘的古代科技,火柴其實最早是中國人發明的  對於現代人來說,獲取火種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只需要一根火柴、一個打火機或者點火器就可以,然而對於古人來說,取火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古人取火有許多辦法,鮮為人知的是,中國古人很早就發明了「火柴」用於取火!
  • 古代的火摺子,可以像打火機一樣生火,使用起來也是相當的方便!
    但是一個宮女卻發明了一樣東西,可以隨時用來生火,就和現在的打火機一樣,這個東西就是後來的火摺子。一般在民間常見的火車都是有火鐮、火石和火紙這三種東西配套使用的。這火鐮其實就是一個小點的鐵塊,火石是一種含矽的巖石,在碰到比較硬的物體時,會產生火花,所以就需要火鐮這樣東西的存在。而火紙就是一種黃而薄的紙,一般是用竹子的纖維製造的,也就是平時我們燒的黃紙。
  • 特種兵必學的幾種野戰生火方式,第四種不需要帶任何工具!
    放大鏡生火,這個小技巧我們從小就會,但是誰也不會隨身帶一個放大鏡,而特種兵會利用各種槍械的瞄準鏡,指北針等各種帶凸透鏡的儀器在迫不得已的時候用這個方法生火,只要太陽光夠強,生火的軟柴火找的得當,不一會就能把火生起來。
  • 充氣打火機,充電打火機,煤油打火機的優點和缺點
    打火機在我們當下的生活中不可謂不重要,點蠟燭,點菸,生火……而我們縱觀當下打火機市場,除開各個品牌不說,光打火機的種類,就有充氣打火機,充電打火機,煤油打火機三大類。那麼在挑選打火機時,人們難免就會好奇,這三類打火機各自都有什麼優缺點呢?
  • 殺手古德:野外生火視頻都是騙人的!蘇拉:要不用打火機試試?
    殺手古德:歡迎大家來到殺手古德小故事,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古德和他的小弟蘇拉的歡樂日常所發生的一些無釐頭趣事,兩個幾乎完不成任務的奇葩殺手將正常人再尋常不過的日常生活,活出了各種花樣的風採。 殺手古德:野外生火視頻都是騙人的!蘇拉:要不用打火機試試?
  • 盤點從古至今的取火方式和工具,你知道的還有哪些
    火對於人們的生活非常重要,是人類文明的標誌。在原始的社會中,火不僅可以幫人們烹熟食物,還能抵禦迅猛的野獸。從而也是推動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一個跳板。那麼從古至今,人們取火的方式和生活的工具是什麼?下面就來簡單的盤點一下從古至今生火的工具。 1、自然取火遠古時期,人們還處於一個茹毛飲血的時代。人類取火的方式,主要靠閃電、雷擊、火山等自然的方式。當火種出現時,以添加木材或其他燃料來維持火種。但這樣的方式,火種的保存難以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