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直接可用的生火工具(火柴、打火機等)時,這些方法你得學會

2020-12-20 野外求生沙龍

火柴、打火機是最方便的取火工具,但是你不一定什麼時候都擁有它們,即使有也有損壞或用完的時候。對一個經常與野外打交道的人來說,無論你身上是否有火柴、打火機等方便的取火工具,你都必須能在需要火的時候把火點著,這就要求你必須掌握各種野外取火的方法。

我們的祖先沒有火柴,也沒有打火機,但是他們卻能在需要火的時候想盡辦法把火點著。這些方法就是我們今天要掌握的野外基本技能。

準備好所需的各種材料後,就可以進行點火了。點火的方法很多,如果帶有火柴或打火機,那麼一切就再簡單不過了。這裡主要介紹在沒有上述物品、缺乏火種的情況下取火的方法。

(一)敲擊法

金屬和石頭相互敲擊時會產生許多火花,火花落在易燃物上就有引燃易燃物的可能。在自然界,由於火花引發的火災屢見不鮮。找一塊石頭,用金屬物在石頭上不斷敲擊如果沒有火花產生就另找一塊,直到找到容易發出火花的石頭。操作時,將石頭放在乾燥的地方,周圍用引燃物圍好,不斷敲擊石頭使其產生火花,直至引燃物冒煙,隨即用嘴對著引燃物輕輕、短促地吹直至吹出火苗,並點燃事先準備好的引火物。

(二)聚焦法

凸透鏡能聚集太陽的光線,並在焦點處產生高溫,從而點燃易燃物。使用凸透鏡需要陽光的配合,沒有太陽的時候無法使用這種方法。

經常從事野外工作或開展探險活動的人,應該在帶上火柴、打火機的同時,帶上一塊凸透鏡。凸透鏡只要不丟失或損壞就可以一直用下去,這是它比火柴、打火機具有的最大優勢。如果沒有攜帶凸透鏡,老花鏡、照相機鏡頭、玻璃瓶底也可用來試試,或許也能聚焦取火。

採用凸透鏡取火時,先選擇一處乾燥、避風的地方,準備好引燃物和引火物,邊上再準備好細柴燃料。用凸透鏡將太陽光聚集到一點,並將這一點照在引燃物的同一部位上,不用多久就會冒出煙來,再輕輕吹出火苗。

(三)鋸竹(木)取火法(火鋸)

這是印度原住民發明的取火方法,據資料記載,印度原住民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在幾分鐘內成功取火。

具體方法是:用一塊帶銳緣的竹子在另一塊竹子凸起的地方來回摩擦,下面放一些引燃物,鋸屑落在引燃物上很快就會冒煙,然後輕輕吹起火苗。如果沒有竹子,堅硬的木頭也可以利用,只是比較費力。

(四)摩擦取火法

在火柴發明以前,佤族人主要採用這種方法取火。

取火時,劈開木頭的一端,並在裂口裡夾上細木棍,在裂縫裡放上火絨(用纖維搗碎),用結實的繩子(如動物筋腱等)來回摩擦,裡面的火絨會逐漸發熱、冒煙,最後起火。

(五)鑽木取火法

根據資料記載,這是黎族最擅長的取火方法。用一根硬木棒,下面削成尖,兩手夾住,在一個邊緣有開放性小孔的木板上來回搓轉,在木板的開口處放好引燃物,搓轉到一定的時候,引燃物就會發熱、冒煙、起火。這種方法取火難度較大,如果給木棒配上能使其快速旋轉的裝置,如火弓,就會方便許多。

(六)弓轉式取火法

這是鑽木取火法的延伸,在用手直接鑽木取火的工具上增加了一個加速木桿旋轉速度的弓。這是我們祖先最常用的取火方法,也是成功率比較高的取火手段。

在野外,我們可以動手製作這樣的火弓,方法很簡單:找一根彈性較好的木桿,兩端分別削去將近一半,使木桿更容易彎曲並且保持彈性,拴上一根耐摩擦的細繩即可。可以用植物纖維搓成細繩。使用時,把繩子在木桿上繞上一周,來回拉送火弓,木桿便會高速轉動起來。為了增加木桿的壓力,防止木桿傷手,可以在木桿上方加蓋一個有凹槽的木片或者石片。此方法較費力,但效果較好。

(七)火犁法

一根木棒在具有溝槽的木板上來回摩擦,最後生熱起火。引燃物放在溝槽的前方,並有部分散落在溝槽內。

根據資料記載,此方法曾經廣泛流行于波利尼西亞、非洲、太平洋各島嶼。

(八)燧石法

該取火方法類似於敲擊法,只不過是普通石頭換成了燧石。此方法是火地島居民最鍾愛的取火方法,因為那裡可以找到燧石。用這種方法取火的成功率比較高,因為燧石經過打擊能夠產生大量的火花。

(九)利用電火花取火

電火花可以引起火災,這常有報導,這就從側面說明了電火花是可以用來取火的。關鍵的問題是在野外怎樣製造電火花。

如果是駕車探險,那就比較簡單。如果在沒有其他取火條件時,可以用汽車的電瓶取火。用兩根導線連接電瓶的兩極,使導線的另兩端裸露,讓裸露的導線間歇性靠近、接觸引燃物,可以產生大量的火花,很容易取火。

如果是徒步探險,可以把手電筒裡的備用電珠取出,在細沙石上將頂端磨破,然後把火藥填入電珠內,通電後即能著火。如有電量較大的電池,可將正負兩極接在削淨了木皮的鉛筆芯兩端,頃刻間鉛筆芯就會像電爐絲一樣通紅,用這種方法引火既方便又保險。

相關焦點

  • 沒有火柴和打火機的古代,人們是如何「生火」的
    現代的廚房由各種家用電器和燃氣灶霸佔,已經很少手工生火,即使在偏僻的地區,仍然需要燒火做飯的地方,引火也只需打火機輕輕一按,就能夠輕易點火。 生火工具已經脫離了最初的職能——滿足人們飲食和取暖的基本生活需求,變成了抽菸或者點蠟燭時的消遣工具。
  • 沒有火柴打火機,混江湖的大俠們為啥能隨時生火?
    編者按:喜歡看武俠小說或聽評書的朋友們,不知道有沒有過這樣一個疑問:在沒有打火機或火柴的古代,為啥那些行走江湖的大俠們能隨時生火呢?古代到底有沒有可攜式生火工具呢?
  • 古代沒有打火機,祖先們是如何解決生火難題的?
    在如今現代社會裡,我們想要生火實在太方便了,打火機、打火棒以及火柴等生火工具隨手可見,可在一萬多年前,人類生火還得靠最原始的方法----鑽木取火,這無疑是最累人也是最原始的辦法了,可光是學會鑽木取火,人類就花了很長時間,原始人類的生火辦法我們暫且不談
  • 在沒有火柴和打火機的時候,大俠們行走江湖靠什麼生火?
    :在沒有打火機或火柴的古代,為啥那些行走江湖的大俠們能隨時生火呢?古代到底有沒有可攜式生火工具呢?古代人煙稀少的地方很多,所以行走江湖時風餐露宿是常事。這也意味著古代大俠們要想混江湖,野外生存能力必須有。最簡單的,你得會生火啊!
  • 在沒有火柴,打火機的時代,古人是如何生火的?
    考古研究發現,距今大約170萬年前的元謀人遺蹟當中,發現了很多燃燒過的炭灰和獸骨,這表明元謀人已經掌握了天然火的使用,最早的人類其實不會生火,他們都是使用天然火。最讓人熟知的就是鑽木取火,但這種方法並不常用,因為即麻煩又耗時,而在我國古代就有記載,古人用太陽光生火,考工記中就記載了用青銅做成凹面鏡,用凹面鏡面向太陽,聚光來取火的方法,這種工具一般做成碟子或者小杯的形狀,可以隨身佩戴非常方便,這種方法到了清代依然有人使用,但是受天氣限制嚴重,夜晚,陰天下雨都沒辦法使用。
  • 古人做飯如何生火?沒有打火機與火柴的年代,他們是怎麼做的?
    因為他們並沒有發明,火柴、打火機等可以隨時生火的「火種」。即使是他們懂得生火做法,也一定是想法設法的保存火種,只有這樣才不至於「生啖其肉」。但事實上,早在遠古時期,人們就已經掌握了一些比較原始的生火方法。在我國流傳得較為久遠的,一個關於取火的傳說,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鑽木取火」。這種取火方法雖然原理比較簡單,但是操作起來就十分困難。
  • 特種兵必學的幾種野戰生火方式,第四種不需要帶任何工具!
    放大鏡生火,這個小技巧我們從小就會,但是誰也不會隨身帶一個放大鏡,而特種兵會利用各種槍械的瞄準鏡,指北針等各種帶凸透鏡的儀器在迫不得已的時候用這個方法生火,只要太陽光夠強,生火的軟柴火找的得當,不一會就能把火生起來。
  • 利用裝備 在戶外你應該知道的5種生火方法
    如果讓我列一份關於求生需求的清單中,我會把正確生火的能力排在水、避難處和食物之後,一些其他情況我會將這放在食物和避難處之前。既然掌握正確地生火是如此的重要,那麼你會真的僅依靠一兩種方法生火嗎?我想你應該有至少5種生火物品在你的續命背包或任何預防突發事件以生存的物品中。
  • 古猿人鑽木取火原理和打火機原理一樣?火柴發明者布蘭德聽了想哭
    爭論到如今,人們眾說紛紜,但卻從來沒有結果。而如今又來了一個比這個問題還有難度的問題:先有打火機,還是先有火柴?大多數人都會覺得,肯定是先有火柴,因為火柴的構造看起來更簡單。但實際上,大多數人是錯誤的!
  • 匠品丨沒有火柴&打火機,古人是如何取火的?
    我們如今使用的火柴、打火機是近200年才發明出來的,在打火機發明出來之前古人又是如何拿到生火的呢?很重要的一個取火工具是火鐮。它是中國古人使用一直在使用的一件器物,由於打造時把形狀做成酷似彎彎的鐮刀與火石撞擊能產生火星而得名。這物件在建國初期都還比較常見,家裡的上歲數的老人,說不定都還認得。
  • 野外如何生火及攜帶火種?
    在戶外不一定需要生火,但一定要掌握生火的技能!在野外熟練並且快速的生起篝火不僅可以讓我們燒飯、燒水、驅趕蚊子和野獸、禦寒取暖,還能給予我們強大的精神支持!本片文章將會全面的介紹各種打火工具以及野外生火的方法技巧。火種的選擇火種的的選擇要考慮它的便利性、效率,以及耐用性。
  • 古人沒有打火機怎麼生活?主要取火工具是燧
    網友南方的樹:看電視劇經常聽到「天乾物燥小心火燭」之類的話,但是我突然很好奇,古人又沒有打火機,該怎麼生活呢?難道像原始人那樣拿兩塊石頭不斷地摩擦?
  • 人渣SCUM生火烤肉技巧 人渣減肥方法介紹
    人渣SCUM遊戲中玩家如果吃許多烤肉的話就會變成大胖子,並且在超級肥胖時需要減肥。 生火方法: 好多人說造好後不能點火,你需要點火工具,比如火柴、打火機、鑽木取火裝置,或者已經點燃的火把。 然後注意檢查你是否除了點火工具以外,還選中其它東西了,如果還選中了其他東西是不能生火的。 按下Tab,檢查除了點火工具外沒有其他東西是紅色,如果有,滑鼠左鍵點一下,去掉紅框就行了。
  • 《漫漫長夜》生火方法介紹
    《漫漫長夜》生火是最最最重要的生存手段,除了提供光亮外,還能提供溫暖,生火還能做些食物,不少新手玩家不太清楚要怎麼生火,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一篇「Donald」分享的生火方法介紹,一起來看看吧。生火方法介紹遊戲的核心活動,終極保命技能。生火需要點火工具、火絨和燃料,另外助燃劑為可選用材料。遊戲裡的點火工具包括火柴、放大鏡和點火器,其中火柴和點火器為消耗品。火絨可以用收集到的樹枝、紙張製作。香蒲種子可以直接充當火絨。
  • 盤點從古至今的取火方式和工具,你知道的還有哪些
    那麼從古至今,人們取火的方式和生活的工具是什麼?下面就來簡單的盤點一下從古至今生火的工具。 1、自然取火遠古時期,人們還處於一個茹毛飲血的時代。人類取火的方式,主要靠閃電、雷擊、火山等自然的方式。當火種出現時,以添加木材或其他燃料來維持火種。
  • 記憶中生火做飯的老火柴,廠家經歷百年破產,2012年老火柴熄滅了
    自從打火機問世後,火柴這種東西就逐漸被人們淘汰了。如今,火柴更多是作為珍藏品或紀念品留在人們的家中,並無其他具體的作用。自那以後,火柴對泊頭人而言將是一種只留存與記憶的東西。火柴發明於18世紀,發明者為歐洲人。當時,人們知道黃磷是一種能夠造火的發火劑,但並沒有仔細研究這東西,因為黃磷有毒。後來,人們又開始以硫化磷來代替黃磷,但硫化磷並不穩定,常常有自燃的風險,於是人們依舊沒有深入研究如何隨身攜帶硫化磷。
  • 這些野外生火、找水、辨別方向的小技巧 你會嗎?
    正常情況下,打火機和火柴是最重要的點火工具。出發前在火柴上滴蠟,防止火柴變潮。火柴萬一潮溼,將它放在頭髮裡面磨擦一番,頭髮產生靜電可使其乾燥,另外,要記住:一隻小蠟燭只損耗最小的能量就可以維持很長時間,而且蠟燭是良好的助燃劑。 使用凸鏡:強烈的陽光通過凸鏡聚集後可以產生足夠的熱量點燃火種。放大鏡、望遠鏡或照相機凸鏡都可以代替凸鏡為您服務。
  • 打火機發明時間比火柴還早 16世紀已有相關圖繪
    為了隨時隨地能使用火,人甚至主動尋找製造火的工具。  且不說燧人氏鑽木取火,就說火柴吧,其實,中國很早就出現了火柴。南北朝時期,人們將硫磺粘在小木棒上,藉助於火種或火刀火石,就能很方便地引火。這就是最原始的火柴。
  • 地礦人必看|這些野外生火、找水、辨別方向的小技巧你會嗎?
    正常情況下,打火機和火柴是最重要的點火工具。出發前在火柴上滴蠟,防止火柴變潮。火柴萬一潮溼,將它放在頭髮裡面磨擦一番,頭髮產生靜電可使其乾燥,另外,要記住:一隻小蠟燭只損耗最小的能量就可以維持很長時間,而且蠟燭是良好的助燃劑。 使用凸鏡:強烈的陽光通過凸鏡聚集後可以產生足夠的熱量點燃火種。
  • 三種古人生火的方法,你嘗試過幾種?現代人基本沒試過!
    在沒有打火機和火柴的時代,生火還真不是件簡單的事,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古代人生火的方法!古代人有哪些取火的方法呢?第一種:自然起火,不言而喻,這就是自然界自然產生的火,比如閃電引發的火災,還有自燃的磷火等等之類,我們的先祖在茹毛飲血的時代,靠的就是這種自然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