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火柴打火機,混江湖的大俠們為啥能隨時生火?

2020-12-20 網易新聞

編者按:喜歡看武俠小說或聽評書的朋友們,不知道有沒有過這樣一個疑問:在沒有打火機或火柴的古代,為啥那些行走江湖的大俠們能隨時生火呢?古代到底有沒有可攜式生火工具呢?

古代人煙稀少的地方很多,所以行走江湖時風餐露宿是常事。這也意味著古代大俠們要想混江湖,野外生存能力必須有。最簡單的,你得會生火啊!既然是古代,打火機、火柴之類可攜式現代生火工具就別想了。那麼怎麼生火呢?首先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鑽木取火!雖然這個辦法看著很笨很原始,但這種生火方式真的很普遍。根據記載,一直到唐代,偏遠鄉下的人們還在鑽木取火。杜甫的《清明詩》裡就有寫到:「旅雁上雲歸此塞,家人鑽火用青楓。」


當然,取火是一件比較費事的事情,也是一個技術工作。甚至古人認為只有根據所用木料的顏色與時節相配,才能夠鑽出火來。《周禮·月令》裡甚至規定:鑽木取火春天要用柳木,夏天要用棗杏或者桑柘木,秋天用柞木,冬天用槐木檀木。但是鑽木取火到底是怎麼鑽木,怎麼取火,這點可能很多人並不清楚。這裡筆者就要做個生火的演示。


首先鑽木取火的樹枝頭要削圓一些,這樣方便轉動,起熱更快。當然條件許可的話,挑選比較直和乾燥的樹枝自然是效果更好,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細,一般指頭粗細即可。如果沒有表面比較光滑的樹枝,還需要大致削掉粗糙的樹皮,用沙土進行簡單打磨保證不會扎手。


然後需要一塊鑽板。其實並不需要很方正的木板,在野外隨便找塊乾燥的木頭都可以作為臨時鑽板;在上面挖出一個比鑽木稍大一點的孔,這樣鑽木就不容易鑽起來到處跑偏;然後在邊上開一個槽,這樣方便鑽出來燃著的木屑落在引火物上。


▲鑽木取火

在鑽板下面墊上易燃的引火物,剩下的就只是需要用力的搓動鑽木了。在鑽到冒出比較濃的煙後,就可以把燃著的木屑倒在引火物上,然後吹著引火物,火就生起來了。一般來說,只要熟練的人在五分鐘之內都能生起火,一般快的話2、3分鐘就可以生起火。但這只是最原始的鑽木取火的方法。古人其實有更便捷的點火方式。


比如除了手搓的鑽木取火法,還有用火弓的取火方法。貝爺早就做過演示,用有彈性的木頭拴一根繩做成弓的形狀,把繩繞在鑽木上,再拿一塊木頭或者一塊石頭壓著鑽木,把鑽木放在鑽板上,來回拉動火弓就可以生火。這要比用手搓的效率高很多。但是還有效率更高的方法,那就是用火鑽取火。


火鑽是一種更加高效的鑽木取火的裝置。中國古代給火鑽加裝一個鑽頭就可以給木頭或者其他物品打孔用。製作火鑽需要一根小木棍,一根繩子,以及一塊配重塊,鑽孔裝在木棍上,以保證足夠的轉動慣性。最後還需要一塊木板,中間打孔,兩邊綁上繩子。不過這塊木板並非必需品,有木板更方便一些,沒有這塊木板向兩側拉動繩子也能完成生火過程。有木板的情況下,可以向下按壓木板,然後靠慣性繩子會再把木板拉起來,再次向下按壓。如此往復就可以效率更高的生火。這種生火方式,即便不怎麼熟練的人也可以在一分鐘之內就生起火來,而熟練的人在半分鐘內就可以生出火來,效率很高。


▲火鑽取火

除了鑽木取火外,古人還有其他的生火方式,。周代的《考工記》就記載了用青銅做凹面鏡,用凹面向太陽聚光取火的方法。「陽燧以銅為之,向日則生火」。《周禮》中記載但凡卜筮,要用明火,「以陽燧聚光取明火於日。」這種生火的工具因為靠太陽取火被稱為「陽燧」,因為是金屬製成的,也被稱為「金燧」。


這種陽燧一般做成碟子或者小杯的形狀,可以隨身佩戴,非常方便。陽燧一直到了清代依然還有人在使用。只是陽燧受天氣限制比較嚴重,夜晚不能取火,陰天下雨也不能取火。其實,古人在陽燧不能用的時候才會使用木燧取火。所以有「左佩金燧,內佩木燧」的記載。


▲唐代陽燧

而且,因為陽燧靠太陽生火的作用,被古人視為能與天地相通的器品,被古人認為它有趨吉闢邪的作用。所以從漢代開始,古代的婚典禮儀規定的三十件聘禮中就有陽燧。而陽燧也被做的精巧華麗方便。


由於這種取火方法簡單方便,而且便於攜帶,所以甚至現在也有人把這種陽燧工具作為野外求生用品。不過,鑽木太屌絲,陽燧又受限太多。俠客們也是要面子,自然不想被人看到自己蹲在地上費力的取火。那麼有沒有更便捷的生火工具呢?有的!那就是火石!在魏晉時期,我國發明了用火石取火的方法,這種方法被稱為石火。


武俠小說或評書裡的大俠們其實主要就是用火鐮打火。筆者曾無意中收到一把民國時期的老火鐮,到現在依然可以使用。這種火鐮非常方便,本身就是一個小皮包,裡面裝有火石和引火的火絨,隨身攜帶特別方便,拿出來打火要遠比鑽木取火或者太陽取火更為快捷。


▲打開火鐮就可以取出火石和火絨

引火用的火絨有很多種,古代各地所用都不同,有用艾絨的,而不長艾草的地方採用被硝水泡過的紙或者塗有硫磺的木片,更簡單的就是燒制碳布,把棉布放在容器裡悶燒碳化,就會變得非常易燃。碳布就是筆者所用的引火物。


火鐮所使用的火石一般是燧石。燧石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矽質巖石,全世界各地都有,屬於石英巖的一個變種,燧石比較緻密、堅硬,一般多是灰色或者黑色,原始人就很喜歡用燧石製作石器。燧石想要製作成火石需要敲成小片,有比較鋒利的斷口,這樣火鐮打在燧石鋒利的斷口上才容易打出火星。


▲燧石

這是因為打火石的主要成分是硬度非常大的二氧化矽,硬度超過了火鐮的鐵,在進行擊打時,火鐮表面就會被火石刮出鐵屑飛濺出去。而由於受到撞擊產生的摩擦加熱,導致這些鐵屑溫度很高,鐵屑與空氣中的氧發生反應後,就發出了亮光,從而可以引燃引火物。而早期的燧石槍也是利用鋼質扳機擊打火石引發火藥的,與火鐮原理相同。而其實打火機的原理也是源自火鐮。

總之,古人混江湖也是不容易啊!不光要有武功,還得會野外生存技能,當然還不能太窮!否則買不起火鐮,天天蹲在那裡鑽木取火,結果江湖人稱「鑽木大俠」,就太沒面子了……


本文來源:冷兵器研究所 作者:人渣嘯西風 責任編輯:安梁_NN2061

相關焦點

  • 在沒有火柴和打火機的時候,大俠們行走江湖靠什麼生火?
    :在沒有打火機或火柴的古代,為啥那些行走江湖的大俠們能隨時生火呢?古代到底有沒有可攜式生火工具呢?古代人煙稀少的地方很多,所以行走江湖時風餐露宿是常事。這也意味著古代大俠們要想混江湖,野外生存能力必須有。最簡單的,你得會生火啊!
  • 沒有火柴和打火機的古代,人們是如何「生火」的
    現代的廚房由各種家用電器和燃氣灶霸佔,已經很少手工生火,即使在偏僻的地區,仍然需要燒火做飯的地方,引火也只需打火機輕輕一按,就能夠輕易點火。 生火工具已經脫離了最初的職能——滿足人們飲食和取暖的基本生活需求,變成了抽菸或者點蠟燭時的消遣工具。
  • 古代沒有打火機,祖先們是如何解決生火難題的?
    在如今現代社會裡,我們想要生火實在太方便了,打火機、打火棒以及火柴等生火工具隨手可見,可在一萬多年前,人類生火還得靠最原始的方法----鑽木取火,這無疑是最累人也是最原始的辦法了,可光是學會鑽木取火,人類就花了很長時間,原始人類的生火辦法我們暫且不談
  • 在沒有火柴,打火機的時代,古人是如何生火的?
    考古研究發現,距今大約170萬年前的元謀人遺蹟當中,發現了很多燃燒過的炭灰和獸骨,這表明元謀人已經掌握了天然火的使用,最早的人類其實不會生火,他們都是使用天然火。最讓人熟知的就是鑽木取火,但這種方法並不常用,因為即麻煩又耗時,而在我國古代就有記載,古人用太陽光生火,考工記中就記載了用青銅做成凹面鏡,用凹面鏡面向太陽,聚光來取火的方法,這種工具一般做成碟子或者小杯的形狀,可以隨身佩戴非常方便,這種方法到了清代依然有人使用,但是受天氣限制嚴重,夜晚,陰天下雨都沒辦法使用。
  • 古人做飯如何生火?沒有打火機與火柴的年代,他們是怎麼做的?
    因為他們並沒有發明,火柴、打火機等可以隨時生火的「火種」。即使是他們懂得生火做法,也一定是想法設法的保存火種,只有這樣才不至於「生啖其肉」。但事實上,早在遠古時期,人們就已經掌握了一些比較原始的生火方法。在我國流傳得較為久遠的,一個關於取火的傳說,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鑽木取火」。這種取火方法雖然原理比較簡單,但是操作起來就十分困難。
  • 沒有直接可用的生火工具(火柴、打火機等)時,這些方法你得學會
    火柴、打火機是最方便的取火工具,但是你不一定什麼時候都擁有它們,即使有也有損壞或用完的時候。對一個經常與野外打交道的人來說,無論你身上是否有火柴、打火機等方便的取火工具,你都必須能在需要火的時候把火點著,這就要求你必須掌握各種野外取火的方法。我們的祖先沒有火柴,也沒有打火機,但是他們卻能在需要火的時候想盡辦法把火點著。
  • 古猿人鑽木取火原理和打火機原理一樣?火柴發明者布蘭德聽了想哭
    爭論到如今,人們眾說紛紜,但卻從來沒有結果。而如今又來了一個比這個問題還有難度的問題:先有打火機,還是先有火柴?大多數人都會覺得,肯定是先有火柴,因為火柴的構造看起來更簡單。但實際上,大多數人是錯誤的!
  • 匠品丨沒有火柴&打火機,古人是如何取火的?
    我們如今使用的火柴、打火機是近200年才發明出來的,在打火機發明出來之前古人又是如何拿到生火的呢?很重要的一個取火工具是火鐮。它是中國古人使用一直在使用的一件器物,由於打造時把形狀做成酷似彎彎的鐮刀與火石撞擊能產生火星而得名。這物件在建國初期都還比較常見,家裡的上歲數的老人,說不定都還認得。
  • 記憶中生火做飯的老火柴,廠家經歷百年破產,2012年老火柴熄滅了
    自從打火機問世後,火柴這種東西就逐漸被人們淘汰了。如今,火柴更多是作為珍藏品或紀念品留在人們的家中,並無其他具體的作用。自那以後,火柴對泊頭人而言將是一種只留存與記憶的東西。火柴發明於18世紀,發明者為歐洲人。當時,人們知道黃磷是一種能夠造火的發火劑,但並沒有仔細研究這東西,因為黃磷有毒。後來,人們又開始以硫化磷來代替黃磷,但硫化磷並不穩定,常常有自燃的風險,於是人們依舊沒有深入研究如何隨身攜帶硫化磷。
  • 野外如何生火及攜帶火種?
    打火機、火柴很多剛進入戶外的驢友尤其是戶外小白來很容易犯一個錯誤,就是在野外只隨身帶一個鎂棒。事實上,鎂棒點火需要不斷的練習,一般新手在野外用鎂棒生火的概率不高。而且,在戶外很容易遇到大風、潮溼或者缺少引燃物等情況。因此,一個靠譜的打火機(小編最愛:zippo打火機)或者是防風火柴仍然是第一選擇。
  • 利用裝備 在戶外你應該知道的5種生火方法
    我要談的是5中使用的,能生第一個火花的生火方法。沒有生火,其餘的都無濟於事。1.火柴這裡不需驚訝。檢查出能夠在風暴環境中使用的火柴。就像這些是我已經檢出的非常耐久不壞的火柴。所以用三兩個空的膠捲盒或防水密封袋並且把火柴分放在這些裡面。2.多個打火機注意是多個打火機。你需要準備一些打火機。能拿到一個防水防風打火機和三兩個裝便宜氣體的打火機是再好不過了。如果你能買到上述的好打火機,你應該帶一些丁烷填裝液。這會讓你延續一個打火機的達到比以往長5倍的壽命。
  • 古人沒有打火機怎麼生活?主要取火工具是燧
    網友南方的樹:看電視劇經常聽到「天乾物燥小心火燭」之類的話,但是我突然很好奇,古人又沒有打火機,該怎麼生活呢?難道像原始人那樣拿兩塊石頭不斷地摩擦?
  • 打火機發明時間比火柴還早 16世紀已有相關圖繪
    為了隨時隨地能使用火,人甚至主動尋找製造火的工具。  且不說燧人氏鑽木取火,就說火柴吧,其實,中國很早就出現了火柴。南北朝時期,人們將硫磺粘在小木棒上,藉助於火種或火刀火石,就能很方便地引火。這就是最原始的火柴。
  • 特種兵必學的幾種野戰生火方式,第四種不需要帶任何工具!
    放大鏡生火,這個小技巧我們從小就會,但是誰也不會隨身帶一個放大鏡,而特種兵會利用各種槍械的瞄準鏡,指北針等各種帶凸透鏡的儀器在迫不得已的時候用這個方法生火,只要太陽光夠強,生火的軟柴火找的得當,不一會就能把火生起來。
  • 殺手古德:野外生火視頻都是騙人的!蘇拉:要不用打火機試試?
    殺手古德:野外生火視頻都是騙人的!蘇拉:要不用打火機試試? 古德告訴蘇拉野外生存第二要素就是要生火,於是古德開始轉木取火,而這時候古德都一個小時過去了,還沒有火,接著古德就覺得肯定是騙人的,而這時候的蘇拉告訴古德要不用打火機試一下。
  • 戶外生火利器——碳布火絨製作
    碳布是棉布經過緩慢的碳化而得到的,它十分易燃,哪怕是一丁點的火星都能將其點燃。碳布作為火絨,已經被人類使用了好久。如果沒有乾燥的木頭可以直接使用,你就需要先點一小堆火,然後慢慢加一些潮溼木頭進去燃燒,以保證篝火能夠持續燃燒下去。這就是為什麼在歐美的Bushcraft 實踐者身上總是會帶著碳布,碳布可以輕易的接住來自燧石微弱的火花,繼而點燃火絨巢。
  • 和平精英怎麼快速生火 快速生火攻略分享
    和平精英作為一款深受玩家喜愛的吃雞遊戲,遊戲正式上線了全新的極寒模式,在極寒模式玩家除了要相互廝殺還要保溫取暖,那麼要怎麼才能生火取暖呢?
  • 方言詞解:火柴為什麼叫「曲燈兒」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以前,打火機尚不多見,人們生火點菸,常用「火柴」,俗語謂之曰「曲燈」。半個世紀過去,現在的孩子們,別說「曲燈」,連「火柴」是什麼東西都很少能說出來了。「火柴」是1826年由英國人沃克最先發明的。沃克發明的火柴,是把硫化物塗在木梗上,在砂紙中拉動,便會擦出火苗。
  • 古代的火摺子,可以像打火機一樣生火,使用起來也是相當的方便!
    但是一個宮女卻發明了一樣東西,可以隨時用來生火,就和現在的打火機一樣,這個東西就是後來的火摺子。一般在民間常見的火車都是有火鐮、火石和火紙這三種東西配套使用的。這火鐮其實就是一個小點的鐵塊,火石是一種含矽的巖石,在碰到比較硬的物體時,會產生火花,所以就需要火鐮這樣東西的存在。而火紙就是一種黃而薄的紙,一般是用竹子的纖維製造的,也就是平時我們燒的黃紙。
  • 人渣SCUM生火烤肉技巧 人渣減肥方法介紹
    生火方法: 好多人說造好後不能點火,你需要點火工具,比如火柴、打火機、鑽木取火裝置,或者已經點燃的火把。 然後注意檢查你是否除了點火工具以外,還選中其它東西了,如果還選中了其他東西是不能生火的。 按下Tab,檢查除了點火工具外沒有其他東西是紅色,如果有,滑鼠左鍵點一下,去掉紅框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