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蕾媽育兒經
相信過年最興奮的應該就屬孩子啦!孩子在過年的時候不僅不用去上學,還能吃好吃的。而且過年意味著自己又能長一歲,離長大又近了一步,還能收到多多的壓歲錢,想到這些心裡別提有多高興。
小張的兒子今年5歲,孩子對過年已經有了概念。這不離過年還有1個月時間自己就已經興奮上了。
天天追著媽媽問:「媽媽,還有幾天過年?媽媽過年的新衣服給我準備好了嗎?媽媽過年的時候我是不是能得到壓歲錢?媽媽……」總之孩子有一大堆的問題,問的小張都有些不耐煩了。
過年孩子是興奮了,可是對於大人來說好像過年沒有可興奮的地方。除了過年的時間一家人聚在一起高高興興的吃頓飯,還有就是大把大把的開支等著你往外支出。恨不得過年的時候提前2個月就得把過年所需的費用給留出來。小張和對象兄弟姐妹又比較多,光是給孩子的壓歲錢這一項就是不小的數目。
而且每當過年的時候,雖然孩子收到壓歲錢是比較的開心,可是對於父母來說每到逢年過節,給孩子壓歲錢也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情。給的多了吧,經濟又不是很允許,給的少了吧,面子上又覺得過不去,每年就因為給孩子壓歲錢的事沒少頭疼。
其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會面臨這樣的事情,過年給孩子壓歲錢,到底該怎麼給?給多少才合適?一直是令不少父母頭疼的事。其實只要父母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給孩子壓歲錢這件事也沒有那麼苦惱。
第一、父母給孩子壓歲錢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量力而行
很多父母為了虛榮心,打腫臉充胖子。明明沒有那麼多預算,卻非要給孩子提高壓歲錢,這樣做不管是對父母本身還是對孩子來說都沒有益處。所以父母給孩子壓歲錢要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自己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
2. 禮尚往來
父母給孩子壓歲錢也可以遵循禮尚往來的原則,別人給孩子多少,自己也可以還給別人多少,這樣相對來說比較的輕鬆。這樣不僅不會給自己造成壓力,同樣也不會給別人造成負擔,孩子收到壓歲錢也可以開開心心。
3.切勿攀比
很多父母為了面子,為了顯示自己的地位或是身份,會通過給孩子壓歲錢的多少體現出來。
而有的父母又喜歡攀比,不願意被人比下去。你給的多,我給的更多,就這樣惡性循環。壓歲錢被父母這麼一整,都變了最初美好的寓意。
所以過年收壓歲錢對於孩子來說本來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情,不要讓父母搞的那麼的複雜。當然父母也要教會孩子,當別人給自己壓歲錢的時候,自己應該怎樣做?才是有禮貌。
第二、當長輩給壓歲錢的時候,父母要教給孩子這樣做。
1.不要立馬拆開
有的孩子收到別人給的壓歲錢時,喜歡當下就打開,而有的長輩給的壓歲錢不是很多的時候,這樣一比較會讓長輩特別的尷尬。
所以父母要教給孩子,收到長輩的壓歲錢不要立馬打開,接過來之後放起來,可以等到客人都走了,或是回到自己家之後再打開,而且告訴孩子錢多錢少都是長輩的一份祝福和心意。
2.不要假客氣
有沒有見過這樣的場景,為了給孩子壓歲錢,長輩和孩子之間讓來讓去,推推搡搡,最後好不容易把壓歲錢塞到孩子的手裡。
其實壓歲錢是長輩給孩子的祝福,這也是中國傳統禮儀。父母要教給孩子,當長輩給壓歲錢的時候大大方方的接受,沒必要整得明明想要,還要裝出一副不要的樣子。這樣只會讓孩子變得虛偽。
3.要感恩和感謝
很多孩子收到長輩的壓歲錢時臉上沒有一點表情,感覺給壓歲錢是長輩自己的事情,這樣是很沒有禮貌的表現。
所以父母要教給孩子,當長輩給自己壓歲錢的時候要表示對長輩的感恩和感謝,可以雙手接過壓歲錢,並且用語言表達自己對長輩的謝意。
所以孩子有沒有禮貌和素養全靠家長怎麼去教給孩子,怎麼去影響孩子。而且每年孩子收到的壓歲錢也不是一個小數目,聰明的父母會這樣幫助孩子,用好自己的壓歲錢。
第三、孩子收到壓歲錢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去使用?
1.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還有的父母會讓孩子自己來做決定,當然也是針對大一些的孩子來說。父母會給孩子提出幾種選擇:比如拿出一部分存到銀行,一部分捐給有困難的小朋友,一部分留出來作為孩子的生活費,孩子可以自己支配這部分錢。當然父母只是給孩子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究竟怎樣做還是要根據孩子自己的意願。父母的這種做法會鍛鍊孩子自主能力,讓孩子從小就具備自己解決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2. 幫助孩子認識錢幣
當孩子收到壓歲錢之後,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來整理自己的壓歲錢,趁這個機會父母正好可以讓孩子來認識錢幣的大小,而且還可以讓孩子根據錢幣的大小進行歸類,這樣不僅鍛鍊孩子的思維邏輯能力,還能讓孩子對錢有概念。
3. 幫孩子存起來
很多保守的父母會選擇把孩子的壓歲錢存到銀行裡,他們認為這樣比較穩妥和安全。可能給孩子一存就是10多年,等孩子結婚的時候給孩子取出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雖然這樣的方式比較的保守和安全,但是也是可行的。對於父母來說也是給孩子以後留個保障。
現在孩子接觸金錢的機會越來越多,所以父母從小就要抓住機會培養孩子對金錢的觀念,這樣孩子長大之後才有能力去支配更多的金錢。
今日話題:您身邊有為不知道怎麼處理孩子壓歲錢而煩惱的家長嗎?歡迎一起分享。
#父母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