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歲錢,該給家長管,還是由孩子管?你想清楚也得孩子點頭才算數

2020-12-19 IF枕邊育兒

春節臨近,又到了一年一度家長「發錢」,孩子「領錢」的時候了。後臺也收到了一位寶媽的私信。她說今年和孩子在商量壓歲錢時,母女倆出現了分歧。往年閨女的壓歲錢最終都是交由父母保管,而今年女兒卻申請自己來管理。這讓她有些為難,不知道該如何決定,她也不知道孩子是否能夠合理使用這筆金錢。

在中國,壓歲錢是一種文化習俗,它在民俗文化中寓意闢邪,保佑平安。大人們給小孩發壓歲錢,也是長輩對晚輩的一份祝福。由於每戶家庭環境不同,父母對孩子們的壓歲錢管理方式也不同,不知道你是哪一種呢?

壓歲錢的幾種管理方法

一、爸媽替你保管

網上說最大的謊言,莫過於「壓歲錢爸媽幫你存著。」相信應該有不少人都聽過這句話了。之前還看到一位網友哭訴:小的時候,我爸媽也說壓歲錢幫我存著,以後用的時候再找他們。一開始我還真信了,結果後來我想買一件心儀的玩具,找他們兌現時,卻被告知那筆錢已經沒了。

自那之後,我就再也不相信父母說的「替我保管」了。那哪是保管,分明就是私吞!壓歲錢在我手裡還沒捂熱,就被爸媽拿走了。所以說壓歲錢還是自己保管比較安心。

二、任由孩子自己支配

有的家長對孩子比較放心,所以對於壓歲錢,他們會「放權」給孩子,讓他們自己去支配。想來這種方式,應該是大多數小朋友夢寐以求的。

只不過這種方式,有比較大的弊端。雖然我們提倡要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來培養,但我們也有著引導的義務。

如果完全放手,很有可能讓孩子惹出禍來。所以父母還是要根據孩子金錢觀的成熟度,來判斷是否要使用這種方法。

三、在父母的監督下使用

有的父母為了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會把握住壓歲錢這個機會,一步步教導孩子們管理金錢。

丹青家是南方人,壓歲錢給的都比較大方。去年女兒光是壓歲錢就收了一兩萬。平時丹青夫婦給女兒的零花錢也不過一個月幾百,這一次性收了一兩萬,難免會有些不放心。

但是她們又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儘早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以免日後吃虧。於是她便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錢先撥一部分給女兒,剩下的她來保管。女兒的每一筆支出都要記帳,若是消費不合理,那她就會收回女兒支配的權限。

起初女兒一下拿到了一千塊,興奮了許久。第一天就約小夥伴出門吃吃逛逛,還買了不少東西,到了晚上記帳才發現,一天就花了八百。

丹青為了讓女兒「長記性」,便告訴她要等兩周後,才能夠再次使用壓歲錢。女兒吃了苦頭後,就不敢再隨便大手大腳,反而因著記帳,花錢變得更有條理。

看了上面的這幾種方式,你更贊同哪一個呢?其實我認為,大多數的父母都把"錢"想的太可怕了,認為孩子手上一有錢,就會變壞。但其實這跟父母教育不到位也是有關係的,如果我們的孩子有一個正確的金錢觀,你還會擔心他們亂花錢嗎?

如何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美國作家兼企業家羅伯特·清崎在《窮爸爸與富爸爸》一書中表示"只要孩子一開始對錢感興趣,就該教他們理財了"

所以說,應當儘早給他們灌輸正確的金錢觀。

首先,正確認識金錢。金錢本身是不帶屬性的,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好」與「壞」,有錢或者是錢多不一定會變壞。金錢=物品,它可以用於交易,與他人交換等價物品。

其次,讓孩子試著管理金錢

俗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擁有再多理論知識,都不如讓孩子實踐一回。只有他們真正嘗試過管理金錢的滋味,他們才會長記性,正如上文中丹青的女兒一樣。

再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常常和大寶、二寶說,我們雖然不是什麼大富大貴的家庭,但爸爸媽媽的錢,都是憑著自己的努力換取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不要總想著"天上掉餡餅",要腳踏實地的用正規渠道獲取金錢。

最後,父母要把握好度。老話說:親兄弟明算帳,父母和兒女之情雖然無法用具體的金錢來衡量。但在某些時刻,還是需要明確態度的。例如孩子向父母提出「借」時,應當讓他們信守承諾,在規定時候歸還。若是父母隨意對待,那麼孩子就很難養成講信用的品質。

枕邊育兒寄語:

金錢教育應當滲透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想要在社會上生存,那麼我們就不得不跟金錢打交道,如果沒有正確的金錢觀,以後也容易「自食其果」。不知道你們是如何給孩子樹立金錢觀的呢?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娃問「過年是什麼意思?」寓教於樂幫孩子了解,春節的風俗人情

全國壓歲錢地圖出爐:浙江省最高,廣東墊底,你家排第幾?

春節的儀式感是什麼?帶娃過新年的四個指南,讓過年更有儀式感

相關焦點

  • 家長注意了,孩子的壓歲錢應該這樣管
    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在新年倒計時時由長輩分給晚輩,表示壓祟。包含著長輩對晚輩的關切之情和真切祝福,是傳統習俗之一。隨著社會生活發展,壓歲錢的數額越來越大,對於孩子壓歲錢的管理成了擺在家長面前的難題。當然,有的家長同志會說,這有什麼難的,我「保管」就行了,畢竟我給別人家孩子也給壓歲錢,這就是一種變相的換錢而已。
  • 壓歲錢寶寶自己管還是爸媽管?你對壓歲錢的態度,影響寶寶一生
    新學年的費用,爸媽有「考慮」過寶寶的壓歲錢嗎?這個問題,小南自己小時候好像沒有考慮過,一來80後從小壓歲錢不多,二來大家都默認了「爸媽幫著保管」、「給我們交學費用」。但這年頭的寶寶可不一樣了,1年的壓歲錢能頂我們N年的不說,約定成俗的爸媽管似乎也早就鬆動了。
  • 暑假只剩兩周,寫給還想管管孩子的中學生家長
    很多時候,家長比孩子更期待開學。因為假期的孩子實在不好管。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根本管不了。有的家長於是對孩子放任自流,但相信點開這篇文章的家長,還是有心想管管孩子的。但凡想管孩子的家長,一定是對自己有追求,對孩子有要求的。出於愛和責任,想好好利用假期,規範一下孩子行為習慣,提高一下孩子的學習成績。
  • 重慶發放首批兒童銀行卡 孩子管錢家長擔心 你咋看
    昨日,由重慶銀行和少年先鋒報推出的我市首批兒童銀行卡———少兒消費聯名卡在人民小學發放,來自多所學校的百餘名孩子及家長參加了發放儀式。卡的主人分別是卡面圖案設計者、8歲的杜眾鑫垚和10歲的葉梵。拿著銀行卡,孩子們說終於可以自己管錢了。而不少家長擔心,過早把經濟大權交給孩子,會滋生孩子亂花錢的習慣。卡像什麼樣? 卡面圖案很卡通?
  • 2017年壓歲錢調查:兩成父母不給,7%父母讓孩子自己管
    2017年壓歲錢調查:兩成父母不給,7%父母讓孩子自己管 9日,《中國孩子的壓歲錢調查報告(2017)》發布。調查結果顯示,2017年參與問卷調查的家長給孩子發壓歲錢的平均數是392.25元。
  • 「壓歲錢是我的,怎麼花不用你管!」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課間休息時間,幾個孩子圍在我身邊聊天,嘰嘰喳喳講著新鮮事。一個孩子忽然很神秘地告訴我:「老師,我告訴你一個秘密。」我笑著說:「好啊,我給你保密。」其實我想也不是什麼秘密,因為七八個孩子圍著我呢。就聽他用誇張地口氣說:「老師你知道嗎?張天天給遊戲充了 500 塊錢。」
  • 家長該不該沒收孩子的壓歲錢?
    家長該不該沒收孩子的壓歲錢?「強行沒收孩子的壓歲錢對孩子也是種傷害,會讓他覺得壓歲錢沒意義,但如果讓孩子自己支配,他手上錢多了就根本不把錢當一回事了。」果果媽說。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並非所有的家長都願意沒收孩子的壓歲錢,「壓歲錢的標準越來越高,我們是不得已才沒收的。」
  • 當孩子說「你憑什麼管我」時,家長該怎麼回答?
    「我不要你管,你憑什麼管我?」「就憑我是你媽,我就得管你!」「我又不是你的奴隸!讓我做什麼我就要做什麼嗎?」這樣的對話不知道大家是否覺得似曾相識。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影視劇中,「你憑什麼管我」、「就憑我是你媽/爸」這樣的對話屢見不鮮。孩子不喜歡被管,其實家長都知道。
  • 每年孩子的壓歲錢你是怎麼處理的?
    可是父母卻對此卻是憂心忡忡,生怕孩子們亂花錢,把這筆錢給浪費掉了,許多家長免不了要跟孩子說:「你還小呢,壓歲錢讓我們來給你保管吧!」家長老愛說:「這錢我幫你存著,以後上大學了給你用。」孩子一聽,這也太遙遠了,錢雖然在我的帳上,可是還是由爸爸媽媽管著,壓根不是我的錢啊。換位思考一下,你工作到年底,老闆說年終獎我先幫你存著,等你退休了再給你,你什麼感覺?
  • 如何引導孩子合理使用壓歲錢?如何讓壓歲錢花得有意義?
    玲玲說:「我剛才在商場裡看到一位小朋友想用壓歲錢買玩具,但是他媽媽就是不給他買。」媽媽明白了,原來玲玲認為壓歲錢就是自己的錢,擔心這筆錢也被大人挪用了。看來,作為家長是應該重視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壓歲錢的含義,教孩子們懂得壓歲錢裡面載著滿滿的幸福和親情,讓孩子們學會合理使用壓歲錢。
  • 作為家長,這樣給孩子發壓歲錢,孩子今後才懂得感恩
    又是一年春節時,家家戶戶又開始給孩子準備壓歲錢了。但是,作為家長,你知道壓歲錢的本意及壓歲錢裡蘊含著的教育意義嗎?因此,感恩之心對現在的孩子來講,實在是太缺乏了。面對這種現實,父母長輩在給孩子壓歲錢的時候,必須要想方設法讓他們在知足的基礎上,還要懂得感恩。只有這樣,我們養大的孩子才不會出現反噬我們的悲慘現象。4. 注意培育孩子的孝心。同缺乏感恩之心一樣,現在的孩子還缺乏孝心。這一點,只要你打開網絡搜一搜,你會看到許許多多這樣的案例。
  • 教育孩子最大的問題,是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開始管
    在一期《圓桌派》節目中,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在談到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弊端時,一語中的:「有些家長他在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卻開始管。」對於很多家庭來講,孩子只有一個,小的時候愛得不行,百依百順。他們找老師,請家教,自己陪伴,想盡了各種辦法,但孩子是任你心急火燎,我自巋然不動,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他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以及金錢,我們也跟著著急想辦法,但收益甚微。3一年有四季,春種秋收,其實教育孩子也是有季節的,一旦錯過了季節,也會徒勞無獲。對於孩子的教育,必須要注意以下幾點:1. 不要錯過孩子的成長。
  • 李玫瑾教授:教育孩子最大的問題,是該管時不管,不該管時瞎管!
    為人父母,總期望給孩子最好的的教育;可往往,不知道該怎麼管?什麼時候該管?如何鬥智鬥勇?怎樣鬆弛有度……李玫瑾教授曾一語中的:當前父母管孩子最大的問題是:該管時候的不管,不該管的時候的瞎管!曾聽當老師的朋友感嘆:現在的一些家長,你平時打電話,想和他反饋一下孩子的學習問題時,家長一般都是:「老師,我實在太忙,麻煩您多上心;您一句話頂我們十句,辛苦您好好教教他……可考試成績一出來,就著急上火地來問老師:「怎麼回事?我家孩子怎麼考這麼差?」的確。
  • 管好該管的做好該做的,莫用不該管的掩蓋該管管不好的
    不僅牽動著有孩子的家長,就連沒有孩子參加升學的也事參與到關注中來,所以學校的一舉一動前所未有地進入到公眾視野。這還是一個學生成長的社會嗎?第二、學校領導教師要提高教育思想和管理水平,不知道這個班規出自老師之手還是學校領導之手,都顯示出水平之低,任何時代任何時候學校教師要給學生指出未來發展的方向,老師是指路明燈就是這個道理,因材施教地給學生以發展方向,那才是高水平,阻止學生發展的措施雖然容易操作,但是確實是誤人子弟,我勸家長還是儘早給孩子轉學,學學孟母三遷。
  • 孩子在學校不聽話,為什麼要請家長?是老師不想管還是不敢管
    我想,這其中肯定周折,如果張某平時很聽話、愛學習、遵守課堂紀律和學校規章制度,偶爾犯點小過小錯的,只要老師一點撥或者教育就能恢復正常的,我想老師也不至於大動幹戈請家長。著名心理學家李玫瑾說過,不給6歲前的孩子立規矩,以後想立規矩都難了。
  • 春節孩子的壓歲錢,該不該上交家長?
    每到春節,孩子的內心既喜悅又無奈,喜悅是因為能收到親人的紅包,無奈是因為紅包轉頭就得上交給家長。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微博都會有一則關於該問題的熱搜。那麼,春節孩子的壓歲錢,該不該上交家長呢?今天來跟大家聊一聊。
  • 孩子不學習怎麼辦?懶惰貪玩如何管?
    有些孩子是很聰明的,但是這些孩子沒有把精神頭用在學習上面,有時間多是想怎麼玩,多看一會電視或者玩一會手機,哪怕身邊上面都沒有,也會坐在那裡發呆,家長該怎麼管呢?下面三好網學管老師整理了相關對策,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壓歲錢給不給?給多少?啥時給?歸誰管?都有學問啊!
    給壓歲錢是一份心意,  要送出新意;  收壓歲錢是一種幸福,  要學會感恩……  新春在即,  今年的壓歲錢  還要不要給?  給多少才合適?  什麼時候給?  壓歲錢該歸誰保管?  問題一:壓歲錢該不該給?
  • 捨得給孩子花錢,不如教孩子管錢
    現在很多家庭6個大人看一個孩子,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七大姑八大姨等等對孩子更是寵愛的不得了。對孩子,我們有時候很大方,比如吃什麼,玩什麼都可以買買買。可有時候又顯得很小氣,比如,孩子的壓歲錢,得父母替他保管著,孩子自己不能碰!像這樣的反差教育,往往會給孩子一個錯覺,那就是:爸爸媽媽的錢就是我的錢,爸爸媽媽的錢來的很容易!所以現在有很多人借貸去買奢侈品,反正自己還不了還有爸爸媽媽替我還。
  • 為什麼你管孩子這麼心累?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瞎管
    ,你選擇了掙錢,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長大了,你辛辛苦苦掙一輩子的錢,都敵不過他敗家一年。」孩子在該管教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糾正,別等孩子定型後再來後悔!,是自己平時對孩子太兇太嚴厲,孩子害怕遭受懲罰;還是孩子結交了不良朋友,跟著撒謊;還是自己常說話不算話,孩子有樣學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