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功的秘訣:知識、汗水、靈感、機遇

2020-12-13 央視網
我成功的秘訣:知識、汗水、靈感、機遇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17日 16:06 來源:CCTV.com

    「我成功的秘訣:知識、汗水、靈感、機遇。」

    談到雜交水稻的成功,可以用這樣一個公式來說,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成功。有知識是很重要的;有了知識,又發奮努力,才會有靈感;再加上好的機遇,才有可能獲得事業上的成功。如果沒有平常日積月累的知識,即使流再多的汗水,在科學上也出不了靈感;即使機遇再好,也可能視而不見。

    只有刻苦學習,掌握豐富、紮實的基礎、專業知識,長期不懈地勤奮努力(汗水),將知識和汗水很好地結合起來,不放過曇花一現的思想火花,及時捕捉和運用探索中孕育和迸發的靈感,做「有心人」,善於把握和抓住機遇,才能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有所成就,有所作為。

    搞科學研究,首先一個不要怕失敗。你要怕失敗,你就不要搞研究;第二呢,你不要怕辛苦。書本上是種不出小麥,種不出水稻來的;再一個更重要的是,你的研究方向對不對,有沒有前途,是不是死路。科學史上曾有一個著名的「永動機派」,他們想發明一種機器,可以不增加新動力就永遠不停地轉下去,這就是死路。如果方向不對,你再用力都是白搭。

    靈感在科學研究中與在藝術創作中一樣,具有等同的重要作用。靈感是知識、經驗、追求和思索綜合在一起的升華產物,往往由某一外界因素誘發而產生,即所謂觸景生情。同時靈感常以一閃念(即思想火花)的形式出現。因此,在科學研究過程中,切勿放過「思想火花」。

    我培養靈感就4個字,那就是「知識」加「汗水」。在知識的土壤裡,用汗水才能澆灌出靈感的花朵。

    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

    我們沒有上班下班制,因為我的工作主要是在試驗田。

    在水稻開花的時候,赤日炎炎之下,我和我的助手們每天都是頭頂烈日,腳踩爛泥,低頭彎腰在田間勞作。越是打雷、颳大風、下大雨,我們越要到田裡面去看看,看禾苗倒伏不倒伏,看哪些品種能夠經得起幾級風,這可不是鬧著玩的。我們搞育種的就是要堅持在第一線,這樣才會發現新品種,才會接近靈感。

    在漫長的科研道路上,我經歷過「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憂愁與歡樂,飽嘗了「失敗、成功、再失敗、再成功」的苦辣酸甜。

    搞研究就不能怕失敗,我是為事業,又不是為名利。
有時候不要看有些事情失敗了,其實是有成功的因素在裡面。

    探索科學的道路是艱難的,但不管怎麼難,科研工作者也要走下去。

    在最艱難的關頭,一定不能輕易放棄。

    專注地做好每一件事。無論是大還是小,都用心去做。

    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而學問是無窮無盡的,要做好一件事情並不容易。

    科研的艱辛,科學精神的內涵,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感觸最深。我理解這種艱辛。

    哲學裡有一對範疇是必然性與偶然性,必然性是事物的發展規律,然而必然性往往寓於偶然性之中,通過偶然性表現出來,偶然的東西帶給我們的可能就是靈感和機遇,所以我們說偶然是科學的朋友。科學家的任務,就是透過偶然性的表觀現象,找出隱藏在其背後的必然性。

    俗話說百裡挑一,我們是千裡挑一的。幾千個材料裡面,能夠出來那麼一兩個、兩三個很優良的,那就是很不錯,大部分都是淘汰的。

    我小時候完全是憑愛好、憑興趣讀書,把問題理解了也就心滿意足了,不像成績好的同學有那麼多的抱負。不過那時我喜歡動腦筋想,喜歡動手做,不知不覺間也培養了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階段,我確實是成績平平,不追求考高分。青年時代積累知識,打好基礎,以後的人生將會受益無窮。但我認為終身學習、積累知識是一輩子的大事情,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能夠太性急。

    全面發展不是門門功課都得滿分,全才並不見得以後會成才,往往會變成書呆子。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要有一些專才,有一些愛好。有專才,就有了方向;有愛好,不但讓你的世界更豐富,還可以自己「雜交」起來,互相啟發。「雜交」現象不僅在自然界存在,在人類社會、思維領域也都廣泛存在。

    我認為考試要改革,要突破一些框框,允許一些偏科的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特長。全才不見得今後都會發展,有些書呆子,沒有什麼戲唱。

責編:多國麗

相關焦點

  • 袁隆平談成功秘訣:知識、汗水、靈感、機遇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通過視頻給母校西南大學10名學生回信時,談到了自己8個字的成功秘訣:知識、汗水、靈感、機遇。  9月17日獲悉袁隆平榮獲「共和國勳章」後,袁隆平曾就讀的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前身為西南農業大學農藝系)譚鏈等10名學生自給袁隆平寫信,信中談到了自己的理想追求和一些困惑迷茫。
  • 袁隆平自述成功的秘訣,只是這簡單8個字
    比如,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在2011年10月13日的首都高校某報告會上,與首都高校的近6000名新入學的研究生進行交流,現場分享了他的八字成功秘訣,他說:「經常有人問我,你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其實談不上什麼秘訣,我的體會是八個字:知識、汗水、靈感、機遇。」袁隆平自述成功的秘訣,雖然只是這8個字,但濃縮了其一生做人做事的大智慧。
  • 袁隆平寄語母校學子 機遇寵愛有心人
    &nbsp&nbsp&nbsp&nbsp有人問我,你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我想,我沒有什麼秘訣,我的體會是在禾田道路上,我有八個字:知識、汗水、靈感、機遇。&nbsp&nbsp&nbsp&nbsp知識是基礎。比如我們做遺傳學的研究,專業方面的知識就要比較深厚。
  • 有人問袁隆平:您成功的秘訣是什麼?袁老:就8個字
    作為中國最著名的雜交水稻專家,他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用他的智慧和汗水為中國的糧食增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讓很多人有了飯吃。所以,每次提到袁隆平,很多人都豎起大拇指,既感謝他,又欽佩他。一次,有人問袁隆平:「你取得了這麼大的成就,你成功的秘訣是什麼?」你能和我們年輕人分享一下嗎?我想我沒有什麼秘密,袁友好地笑著說。看到滿臉求知慾的面試官,袁老笑著說:我的經歷就是,知識,汗水,靈感,機會,我就這八個字,請參考,說錯了,請糾正。
  • 大家都崇拜成功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卻忽略了百分之一的靈感
    人的是偉大事業成功的必要的前置條件,沒有智力而試圖去獲得大的成功是不可能的,每一個人都是如此,沒有智力就讀於沒有飛翔的翅膀,許多社會學家在論及人生的成功時都過分強調了人的主觀因素。如:勤奮既是天才,天才等於汗水。
  • 袁隆平在線「飈」英語,分享8字成功經驗
    袁隆平在線「飈」英語,分享8字成功經驗 2020-09-20 15: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需要汗水更需要靈感
    這當中,愛迪生評價辛勞的話流傳最廣:天才就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份量差不多全壓在99%的汗水上面了,多麼鮮明的中國特色!我相信,九泉之下的愛迪生聞之都會哭笑不得。    愛迪生看重汗水,但是更看重靈感。這是有具體事例為證的。
  • 股民成功的秘訣:機遇是給有準備的人,把握機遇才能獲得成功!
    機遇的內涵機會就是機遇,就是好的境遇。有時機遇對每個人都是均等的,有時卻不是。有時機會降臨到頭上,卻沒有把握住。一味追求機遇,守株待兔,坐等待斃,凡是靠機遇成功的人,並不都值得羨慕和青睞,被發現的不見得都是人才,可有才華的人卻未被發掘。
  • 失敗是因為等待機遇,成功則是因為抓住機遇
    機遇對於每個人來說,沒有彩排,只有直播,如果沒有把握住的話,只能等著自己出醜。當機遇到來時,如果你沒有提前為機會做好準備,就會將它習慣性地丟掉,與它失之交臂。生活中不是機遇少,只是我們對機遇視而不見。這就和許多發明創造一樣,看起來是偶然,其實那些發現和發明並非偶然得來的,更不是因為什麼靈機一動或運氣極佳。
  • 名言的背後——成為天才,99%的汗水真的比1%的靈感重要?
    美國的發明大王愛迪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天才等於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很多人把這句話當做至理名言。將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用以激勵自己。可這句話卻也誤導了很多人。不少人勤勤懇懇,最終卻碌碌無為。
  • 「創造性思維」的三個迷信:別指望靈感,還是要靠汗水
    這不是生產知識,這是擺姿勢。「創新」成了文化符號,人們根本不理解「創造性思維」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就已經對其過度崇拜。以我之見,人們對「創造性思維」的認識有三個謬誤,甚至可以說是迷信:1.我們以為創新行為的最關鍵一步,是某個絕妙的想法——也就是靈感。2.我們以為靈感非常難得。
  • 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後面還有一句話,知道的人都很無奈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後面還有一句話,讓知道的人都很心酸。大家好,我是小編木婉,今天我們來聊聊關於愛迪生的名言:「天才是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但是我們所知道的,關於愛迪生:「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這句名言並不完整,後面還有一句話,十分重要。愛迪生的原句是:「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往往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來的重要。」知道了完整的這句話後,是不是感到有一點心酸,一點無奈呢?
  • 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靈感才是最重要的
    不是小編譁眾取寵,而是這句話才是完整的: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靈感才是最重要的。——愛迪生。去掉後半句,才是不完整的!只有少數天才,憑藉那一點天分,用上僅與常人一樣的汗水,就成了人上人。這部電影叫《幼兒園教師》。說到幼兒園,我們總是首先想到「紅黃藍事件」,進而,我們想到和藹可親的老師,耐心仔細地教導著世界上最基礎的常識和知識。如此溫柔,卻如此細思極恐。
  • 袁老再秀英文,八字成功經驗寄語青少年!
    不僅僅是我國的雜交水稻之父,還是一位和藹可親的長輩,一位知識淵博的老師傅…袁老身上真是有太多太多閃光的地方等著我們去發掘了…誰能想到一位90歲高齡的老前輩,面對媒體鏡頭還能說一口流利的英文,還記得前幾年袁老一個全英文演講:希望雜交水稻全球推廣,震驚了國人。
  • 「天才是1%的靈感+99%的汗水」到底有沒有後半句?
    愛迪生有句名言,中國的小學生人人都知道:「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當年,老師就用它來教育我們勤能補拙。
  • 天才是99%汗水+1%的靈感麼?
    接著愛迪生的故事,繼續回憶一下另一個故事,大概不止一屆學生都看過或者聽過發明大王愛迪生的故事,還有名言:天才就是99%的汗水+1%的靈感!之前,我把自己接觸到的知識分為經驗知識,科學知識等。那時更多的是側重於科學知識,今天再次反思,發覺經驗知識同樣重要!我們做成的很多事,經驗知識功不可沒。
  • 天才詹姆斯,他真的是由1%的靈感和99%的汗水造就的
    天才的定義是這麼說的:天才是由1%的靈感和99%的汗水組成的。人的眼睛有一個奇妙的功能,他總是會自動屏蔽掉少部分,只能看到大部分。也就是說,大部分人看到天才的定義後真正記在心裡的是99%的汗水,在自己心裡約等於100%的汗水。因為這樣一種誤解,人開始有了成為天才的動力,開始去奮鬥,去揮灑自己的汗水,以期成為天才。
  • 「天才是1%靈感加99%汗水」它還有下半句,看完明白老師為何不說
    「天才是1%靈感加99%汗水」它還有下半句,看完明白老師為何不說上學的時候,我們總是在老師的口中或者是教室的牆上看到「天才是1%靈感加99%汗水」這句話,老師用這句話要勉勵我們要好好學習,哪怕沒有百分之一的靈感也可以通過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來獲取到我們想得到的東西
  • 「天才是1%靈感加99%汗水」它還有下半句,看完明白為何老師不說
    「天才是1%靈感加99%汗水」它還有下半句,看完明白為何老師不說「天才是1%靈感加99%汗水」,這句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為這句話一般是老師比較常說的一句話,而且有一些學校還用來掛在牆上激勵學生去好好學習,哪怕因為靈感只佔了百分之一,我們沒有靈感就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也可以成為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