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是做媽媽必須通過的一場經歷,孕期媽媽不僅身體會變得笨重肥胖,在情緒方面,都說「惹誰也別惹孕婦」,孕期準媽媽的情緒也會隨著身體激素分泌的紊亂而發生變化。
孕期,孕媽媽關注身體健康的同時,也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情。孕媽媽都希望未來的寶寶可以擁有高智商,能夠高人一等。
小林懷孕快三個月了,全家對於這個小生命是滿心的期待。自從懷孕以來,小林的飲食起居受到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
小林關心著寶寶的一舉一動,凡事都特別小心,生怕出現任何問題。近幾日,小林覺得寶寶的活動過於頻繁,如此之早的胎動現象還是很少見的。
產檢之時,醫生看到如此活潑的寶寶,不由得開玩笑說寶寶真是調皮,這聰明勁兒,還懂得躲閃。
小林焦急地詢問寶寶是不是有什麼問題,醫生微笑著說,不必過於擔心,這是由於寶寶對外界環境十分敏感的緣故。
通過醫生的分析,小林焦躁的心情才得以平復,其實胎兒孕期活動多並非壞現象,反而是說明孩子聰明。
◆ 胎動力度大
如果寶寶天生有大力氣,那麼在胎動的時候活動力度會非常的強。由此可見,寶寶的發育狀況良好,動作的協調能力也很強。
不同的寶寶,胎動的表現也會不一樣,胎動的強弱程度與寶寶的胎齡有關。寶媽會驚奇地發現,寶寶胎動活躍的時間一般都在夜間,尤其是凌晨的12點~1點左右。
◆ 胎動比較早
一般在孕期四個月左右,孕媽媽能夠感受到胎動。倘若是第二次懷孕,胎動也有可能會提早幾周。
孕媽媽如果在16周之前,或是在10周左右就能感覺到胎動,說明寶寶的大腦發育優良,而且具有極強的活躍性。
◆ 胎動來交流
孕媽情緒發生變化的時候,有的寶寶對於外界環境有著很強的感知力。因此寶寶會用「拳打腳踢」來回應媽媽。
孕媽媽要注意自己平日裡的情緒穩定,不能過於激動或生氣,這樣都會使得寶寶「動蕩不安」。
孕媽媽可以多與寶寶說說話,因為媽媽的聲音能讓寶寶感覺安全和舒服,或是為寶寶播放一些古典音樂,可以進行很好的胎教。此時,聰明的寶寶會及時地與媽媽交流,表達自己的喜悅。
★ 先天因素
寶寶的智商的高低,與遺傳有直接關係。
先天因素起主導作用,研究表明:寶寶智力發育遺傳佔比50%-70%左右。因此父母如果智商高,孩子的智商絕對不會差。
★ 後天因素
孕晚期寶寶大腦發育比較快,建議孕媽多吃一些富含鈣質和蛋白質的食物。
因為孕期補償DHA就能夠促進大腦神經發育。因此孕媽需要重視自己的營養補充,確保胎兒的吸收發育。
✔ 營養搭配
孕期及時地補充營養,有利於寶寶的大腦發育。孕媽媽可以多食一些含有蛋白質、葉酸、DHA的食物,必要時可以吃一些補充劑。
當寶寶出生在之後,也不能忽視營養的攝取。此時,要多注意鈣、鐵等微量元素的攝入,多食一些奶類、蔬果類等食物。
✔ 胎教豐富
寶寶有了胎動的跡象之後,孕媽媽就要重視起胎教來。寶寶的聽力發育在逐步完善,對於外界的敏感度會比較強。
為了能夠促使寶寶大腦發育,建議孕媽媽可以給寶寶多放一些輕柔的音樂聽。寶寶出生之後,就要多進行一些開發智力的活動。
家長可以陪伴寶寶多讀一些書,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繪本故事,或者一些益智玩具,在家長陪伴的過程中,可以讓寶寶接受更多的知識,拓展頭腦空間,讓寶寶變得更加聰明。
孕期的這些反應,孕媽媽不用過於擔心,這充分地說明寶寶很聰明,極有可能寶寶在將來會是個「學霸」。
其實對於寶寶的智力發育,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遺傳影響,但是家長也不能忽視寶寶後天的培養,多做一些益智活動,幫助寶寶拓展思路,輔助智力發育。
孕育寶寶是一個神奇的過程,希望每位媽媽都能夠擁有最健康的寶寶。
今日話題:你在孕期有這幾種反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