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村落,原名古村落,指村落形成較早,擁有較豐富的文化與自然資源,具有一定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經濟、社會價值,應予以保護的村落。2012年9月,經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專家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決定,將習慣稱謂「古村落」改為「傳統村落」,以突出其文明價值及傳承的意義。傳統村落中蘊藏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景觀,是中國農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遺產。
中國住建部官網發布消息,
對擬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
基本情況進行公示。
2013年海南獲評第一批7個、2015年獲評笫三批12個,笫四批獲評28個創歷史新高。
海南共28個村名列其中!快來看看有你的家鄉嗎?
關於擬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基本情況的公示
建村建函[2016]106號
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於做好2015年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工作的通知》(建村[2015]91號),在各省(區、市)推薦基礎上,經專家委員會評審,擬將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西胡林村等1602個村落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現對擬入選村落基本情況在住房城鄉建設部網站予以公示。
公示期間,任何單位和個人如發現公示村落存在與事實不符、嚴重破壞、整村撤併、虛假申報等問題,均可舉報或反映情況。舉報或反映情況應實事求是,並應以書面形式傳真至住房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以單位名義反映情況的,應加蓋單位公章;以個人名義反映情況的,應署真實姓名和聯繫電話。
公示期限為2016年11月8日至11月15日。
聯繫電話:010-58934431,傳真:010-58933123
聯繫人:林嵐嵐、賈一石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三裡河路9號,郵編:100835
附件:
1.擬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名單
2.擬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基本情況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
2016年11月8日
根據人民網之前的報導,平均每村將獲得300多萬元的傳統村落保護補助資金!
據了解,中央財政專項補助資金,主要用於傳統建築和歷史遺蹟保護性修繕、建築防災減災、環境綜合整治,以及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建設,整體保護和改善傳統村落的歷史遺存和人居環境。
其實,
一座山,一條河,
一個古村,
都因為獨特,才被記憶。
歷史文化村落
更是我們望山看水,
承載著鄉愁的地方。
看看這些村落,
是否還散落著你的記憶...
馮塘村位於海口市西郊,屬海口市秀英區永興鎮羅經村委會管轄。這裡距海口市區26公裡,距永興鎮12公裡。馮塘村是一個有名的革命老村,全村53戶,200多人,以種植檳榔、黃皮、香蕉、橡膠等經濟作物為主。一個有著400年歷史的古村,冼夫人的後裔最早遷居到這裡。
美社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歷史文化名村。清末民初,海南著名學者、教育家和出版家王國憲、曾對顏先後為該村題贈「禮讓休風」和「光分鰲極」石匾,讚頌該村守禮謙讓、村風文明。建於20世紀初的「福興樓」,在1939年成為抗擊日寇的碉堡,也見證了1948年瓊崖縱隊戰士的英雄業績。今天的美社村著重挖掘文化內涵和火山旅遊資源,發展農家樂、古村落遊,建設綠道慢行系統,把村莊建設成度假村和集吃、住、遊、娛、購為一體的鄉村休閒旅遊勝地。
美孝村始於明代嘉靖年間,距今近五百年,歷史悠久。走進村裡,你就仿佛置身在一個典型的火山「石頭世界」,在村子裡,房屋是用火山石砌成的,圍牆是用火山石壘成的,外牆上布滿苔蘚、爬滿蔓藤,是非常綠色的建築。村莊靠種養業為主要經濟來源,培育果樹苗、盆景、根雕藝術等,是一個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的古老村莊。
是一座具有300多年歷史的海南民居院落,由包道村的侯氏先人所建,是海南目前整體保存較為完好、具有典型海南民間建築雕刻特點的古民居建築群。整個大院佔地近12000平方米,整齊布置建設了南北向四排房子,主屋共有15幢。
昌文湖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土質為火山粘土,土壤肥沃,再加上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是種養的最佳適生區。種植、養殖是昌文湖農業經濟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
道郡村屬海口市美蘭區靈山鎮大林村委會的道郡南及道郡北經濟社,距海口只有15分鐘車程。全村現有80多戶、500多人,外出人口近1000人,都是漢族,且單一吳姓。村三邊有山坡環抱,綠樹成蔭,村後有千年參天古樹,村前有魚塘,魚塘外是大片稻田,田間有小河,細水長流、風光秀麗、環境優美、空氣清新,貌似韶山相比美。村民祖先是唐代戶部尚書,公元805年從福建莆田遷來,至今已1205年,相傳已四十七代。道郡村祖先重視教育,建吳氏宗祠在村北面,村歷代名人輩出。
海口市美蘭區三江鎮羅梧村,為紀念民族英雄冼太夫人而組建的舞虎隊,至今傳承了三百多年卻鮮為人知。帶著許多傳奇色彩,更帶著濃鬱的鄉土氣息,傳承至今的羅梧舞虎,不僅成為當地村民業餘文化生活的需求,更成為村民一種精神氣節的揮灑。
美篆村是具有革命光榮傳統、僑胞僑屬較多、生態文明建設較好的僑鄉村莊。全村現有70戶,370人,其中歸僑僑眷39戶、190人,海外僑胞有200多人。
桂林洋農場邁德村(俗稱邁廣村),全村700多人,95%為曾姓。自明初建村至今,已有560多年的歷史。於2008年在海南十大文化名鎮(村)評選活動中,邁德村以其獨特的人文底蘊,高票獲得首屆「海南十大文化名村」的稱號。
留客村位於瓊海市博鰲鎮,約有400年歷史,村中80%的家庭有「番客」,旅居海外的鄉親比村裡人數多兩倍。這個位於萬泉河下遊的村莊,距博鰲亞洲論壇會址不遠,北臨萬泉河,南靠龍潭嶺,風光秀美,平靜安逸。留客村「留客」,卻留不住鄉親們「去番」的腳步,百餘年來,番客們回了又走,走了又回,將深深淺淺的異國文化烙在萬泉河邊,這些烙印又成為遊客了解「番客」的重要線索。
在距離文昌市文城鎮約28公裡的地方,有一個已有300多年歷史充滿了田園詩意的村莊———寶芳富宅村。富宅村最具特色的,就在於村中留存有一座由南洋華僑韓欽準在1930年代返鄉時斥巨資修建的「豪宅」。因村中無村史留存,無法探究這個村莊當初何以命名「富宅村」,不過顧名思義,富人居住的宅院,富麗堂皇的韓宅倒是很好地詮釋了這個村莊的名字。
從文昌市區出發往北,沿203省道鋪文線方向行進,驅車行進20來分鐘,即可到達綠樹蔥籠的頭苑鎮松樹下村。村裡最有名的就是符家宅了,海南的百年老宅並不少見,但像符家宅這樣同時融合了瓊北鄉村民宅風格、南洋騎樓風格與伊斯蘭拱券風格,且規模宏大的現存民宅,則是寥寥無幾。
王映鬥故居在村內
「龍州河水靜又美,孕育三灘月亮灣,船槳劃破椰林影,誰家漁船披霞歸……」這是初見三灘給人的印象,泛舟落日晚霞山水間,正是遊三灘月亮灣最好時光。秀美的三灘位於定安縣新竹鎮西北部,隸屬大株村委會,是一個人口不足800人的小村落,但這裡卻集中展現了定安的靜與美。
定安縣新竹鎮卜效村是定安縣西部鄉鎮一個村莊,同時也是聞名全省的瓊劇村,因為該村出過不少瓊劇人才,幾乎人人都會唱瓊劇,堪稱海南瓊劇名村。
定安縣雷鳴鎮龍梅村是王弘誨的故居。是定安縣規模較大的鄉鎮,鎮總人口30488人,鎮區人口5690人。耕地2231公頃,農業人口均擁有耕地1.17畝。
胡氏宗祠位於村內
古宅群
在澄邁,還有著其他的瀑布令人神往。比起廣德橋內涵深遠的溫文爾雅來說,位於永發鎮南軒村郊外的大瀉瀑布更顯豪氣磅礴。
皇坡村位於定安縣嶺口鎮母瑞山腳下,是革命老區村莊,距嶺口墟1公裡,交通便利,經濟發達,治安穩定,旅遊資源豐富,人民安居樂業。皇坡村中有兩棵大榕樹,一棵名為元帝樹,一棵名為愛情樹,分別是元朝皇帝元文宗圖騰睦爾流放海南時與心上人青梅、當地黎首王官所栽。如今兩棵榕樹王冠蓋如雲,見證了這位元代帝王在當地留下的一段愛情和友情。此外,還有元代黎首王官紀念碑及古鐘、南建洲古廟。
金妙朗村,臨山而居,臨水而伴,春可賞木棉陌上花開,秋可綠橙園收穫豐碩,夏可芭蕉下垂釣聽雨,冬可橡膠林觀紅葉漫山,還可以觀賞村民養蠶。
屬海南省海口市長流鎮管轄,位於長流鎮南邊的羊山地區,共有153戶,總人口785人,村莊距市中心18公裡,距離著名的火山口國家地質公園6公裡,北有南海大道,東有綠色長廊,交通便捷,四面環抱,環境優雅,風景怡人。整潔的環境、優美的樹景、獨有的特色房屋、淳樸的民風,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客人。美楠村,最具旅遊的好地方,為世人展現美麗的身軀。
從不知道海南還隱藏著這麼美麗的村落,很可惜,以上四個村落沒有相關的資料,現在的人們多在鋼筋水泥中奔忙,即使有時間,也是會選擇一些越來越多人去的著名景點,越來越少走出去看看陳舊的歷史記憶、人文遺蹟了...
傳統村落是一個地區的歷史記憶,
它們的建築風格、人文遺蹟,
以及名人往事,
是一個地區最珍貴的文化財富。
海南28村的入選,
足見它們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底蘊。
希望有機會,每個村落去走走,看看,
不要讓這些村落就此沉寂。
來源:三亞微勢力
瓊海視窗為您提供
最新的瓊海新聞資訊
最深邃的瓊海文化
關注瓊海視窗,讀懂瓊海,由此開始
長按二維碼識別 關注瓊海視窗瓊海視窗:瓊海人自己的平臺,宣揚瓊海的正能量。 客服微信:qionghais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