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海美雅村:打造「田園城市」 突出本土文化

2020-12-20 南海網

  遊客在美雅村釣魚

 

  博鰲鎮美雅村,來這裡的遊客除了觀光,還能悠閒地在大自然的懷抱裡品嘗咖啡。

  「快進來屋裡涼快涼快。各位想吃海鮮呢還是吃炒菜呢?」7月4日中午,記者來到位於瓊海市博鰲鎮美雅村的一個農家樂,人稱三嫂的唐少微熱情地將記者引入屋內,詳細介紹起這裡的特色菜。「我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都感覺跟做夢似的。」唐少微說,自從她和美雅村的8戶村民合夥開了這個農家樂,生活水平較以前來說有了明顯提高。「從開業以來,我們農家樂每月營業額都達20多萬元。」她笑著說。

  2012年,瓊海市提出「打造田園城市,構建幸福瓊海」的發展思路,投入2000多萬元對博鰲進行田園化改造,美雅村等5個村莊成為博鰲鄉村公園的一部分。如今的美雅村,讓村民們體驗到了城裡人的生活質量,也讓城裡人感受到了田園的美好氣息。

  □南國都市報記者秦銘/文劉孫謀/圖

  文明生態村建設帶來新商機

  2012年,博鰲鎮美雅村開展文明生態村創建。村民老鄭告訴記者:「去年聽說市裡要在這裡建風情小鎮,我們就擔心要被搬遷走,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沒想到,不僅沒砍我們一棵樹,沒拆我們一間房,政府還出錢幫我們修好公路,建了鄉村公園!」老鄭說,要不是親眼看到,真的很難相信自己生活了大半輩子的村莊,會變得如此美麗———道路硬化了,泥土路成了水泥路,而且街道也乾淨了,兩邊還種上了植物。「現在在街上散步,就好像逛公園一樣。」老鄭說,村民們看到村裡的變化,也沒閒著,都開始行動起來,開始共同保護村內的環境衛生了。「大家都體會到了,環境好了,住著心情也會變好。」

  村莊在悄悄地發生變化,生活在這裡的村民也有了變化。他們成立了農家樂,辦起農家旅館。

  7月4日中午12時,阿叔農家菜館裡,人稱三嫂的唐少微正在忙活。當天雖然不是周末,但菜館裡依然坐滿了客人。這是美雅村的8戶村民合股開辦的農家樂。他們既是股東,又是員工。「以前做夢都不敢想能有自己的農家樂!做夢也想不到我們村能變得這麼幹淨漂亮!」對於生活的巨變,曾經以開風採車載客為生的唐少微現在還有點興奮得「緩不過神來」。

  「從開業以來我們農家樂每月營業額都達20多萬元,」接待過眾多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同時經營著自家「三嫂旅館」的唐少微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害羞的村婦,儼然成為一個能幹的老闆娘,「等下半年旅遊旺季的時候,會忙不過來的。」唐少微略帶自豪地說,很多外國朋友已經成了這裡的「老客」。

  保護生態就地改造出美麗新農村

  按照瓊海市領導提出的打造「田園城市」理念,突出瓊海博鰲本土文化,突出旅遊功能,突出低碳、環保理念,引導城鎮居民低碳生活,目前,博鰲周邊大路坡、美雅、朝烈等村莊的「田園城市化」改造已初具規模。

  這些,對於瓊海來說只是個開始。「以後還有更多像美雅這樣甚至比美雅更好的村莊出現。」瓊海市一負責人笑言。

  說到城鎮化,也許人們會想到「土地依賴」,想到造城,想到讓農民進城,但這是資源掠奪型的發展老路。那麼,城鎮化過程中,如何才能做到符合科學發展觀、符合以人為本和生態文明的理念?2012年底,瓊海開始探索一種新的城鎮化發展之路,探索一種幸福的發展方式。

  在打造田園城市的過程中,瓊海的城市發展完全尊重老百姓的生產生活方式,對農村的基礎設施進行就地提升和改造,同時按照市場的法則,在農村引入新業態,引導傳統農業向休閒觀光農業、高效農業發展,並提升服務業的比例。田園城市的建設,讓瓊海繞開了走規模擴張型城鎮化的老路子,不再讓廣大的農村都湮沒在城市擴張的汪洋中,而是讓其如珍珠瑪瑙一般星羅棋布於城市周圍。

  除了博鰲鄉村公園外,嘉積龍壽洋萬畝生態田野公園、萬泉河沿岸片區等的建設也在推進當中。今年,瓊海市將1.71億元投入生態保護和環境建設,還有更多的鎮墟、村莊、田園的生態體系將得到改善,旅遊資源得到進一步提升。

  「城在村中、村在城中」田園城市格局形成

  2013年年初,瓊海市市委十二屆二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打造田園城市、構建幸福瓊海的實施意見》,要依託獨特的農村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推進新型城鎮化。

  在城鄉一體化建設過程中,瓊海沒有採取大拆大建、讓農民棄農進城的簡單方式,而是利用區位特點,讓廣大農村就地完善基礎設施,完善功能配套,讓農村居民守在自己的土地上就能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質。

  目前,通過打造萬泉河生態示範區、龍壽洋萬畝田野公園、博鰲風情小鎮、潭門南海漁業風情小鎮等,瓊海市消除了城鄉界限,將分布在萬泉河沿岸的中心城區和12個鄉鎮、上百個農村新型社區構建成城鄉統籌發展的城鎮體系,「城在村中、村在城中」的田園城市格局初步形成。

  瓊海市委書記符宣朝說:「市裡作了一個規定,除非是重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否則今後其它的項目不再讓農民集體搬遷,而是就地對它的基礎設施實施改造升級,充實完善、提升,讓農村就地成為城市的一個部分。」符宣朝還打了個比喻,把瓊海廣大的農村打造成散落在田間的珍珠和瑪瑙,交通、旅遊產業像項鍊一樣把散落在田間的珍珠和瑪瑙串起來,形成網絡化發展、城鄉一體化發展,最終達到幸福瓊海的目標。

責任編輯:陳虹羽

相關焦點

  • 北京春季房展:田園城市 幸福瓊海 全域旅遊新典範
    北京春季房展:田園城市 幸福瓊海 全域旅遊新典範 房天下
  • 瓊海僑鄉變身南洋風情小鎮 讓遊客走進千家萬戶
    中原風情小鎮不但開始成為瓊海旅遊「新寵」,也給當地居民帶來實惠。  7月16日,中原南洋風情小鎮建設正式啟動。立面改造工程突出鮮明的南洋建築風格,使下南洋文化與瓊海本土文化交融體現,將中原鎮打造成一個具有濃鬱地域色彩的南洋風情小鎮。
  • 特色小鎮建設成果展開幕 海南瓊海「圈粉」
    依託自然村落生態、田園風光、民俗文化等鄉土元素,瓊海努力實現海島鄉村生活方式的回歸,打造了龍壽洋萬畝田野公園等一批集現代農業產業化功能、休閒功能、運動功能於一體的鄉村綜合體,以及北仍村等一批承載記憶和夢想的美麗鄉村,揭開了瓊海鄉村旅遊的新篇章。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海小鎮 海南旅遊的耀眼新星
    時隔幾年後,再次來到博鰲時,來自廣州的遊客王罡感受到了這個小鎮所呈現出的更加濃鬱的本土風情。  在博鰲行走於鄉村公園,躲進小鎮上風格各異的咖啡屋和酒吧,感受時尚與鄉野的完美融合;在潭門品嘗海鮮,購買精緻的海洋工藝品,感悟南海文化……  在瓊海,一個個特色濃鬱的風情小鎮就像一顆顆珍珠,成為海南旅遊耀眼的新星。
  • 佛山打造嶺南特色文化街巷 「一村一品」弘揚本土文化
    3月底,佛山禪城拉開了內街小巷整治提升的序幕,並於本月初確定了8個片區、3條道路的內街小巷試點名單,用「繡花功夫」打造具有嶺南文化特徵的景觀和設施,創建一批示範街巷、精品街區,促進城市化向縱深拓展,持續提升市民群眾對城市的歸屬感、認同感和滿意度,增強城區核心競爭力。
  • 瓊海發布各鎮風情定位、標誌和宣傳語等品牌形象
    點擊查看更多相關視頻  南海網瓊海3月18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高鵬)3月18日,瓊海市在大路鎮啟動了為期3天的田園集市旅遊文化節,並向社會正式發布了瓊海全域5A級景區品牌,將該市全域13個鎮獨特的風情定位、標誌和宣傳語向外界展示,展開了一幅「田園城市幸福瓊海」品牌標誌「田園畫卷
  • 海南這28個村被國家盯上了!瓊海上榜2個!或每村300萬!
    2012年9月,經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專家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決定,將習慣稱謂「古村落」改為「傳統村落」,以突出其文明價值及傳承的意義。傳統村落中蘊藏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景觀,是中國農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遺產。中國住建部官網發布消息,對擬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基本情況進行公示。
  • 海南瓊海:返鄉人才打造「文創民宿」促鄉村振興
    「報告船長民宿」內處處透著瓊海本土元素的裝修。新華網發海南省瓊海市博鰲鎮「報告船長民宿」經營者鍾賢返鄉創辦民宿,發揮自己的創作、設計特長,將瓊海本土元素融入民宿經營方方面面,促進鄉村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轉型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文化動能。    「報告船長民宿」離博鰲玉帶灘僅100米,走進該民宿,能感受到一股濃濃的鄉土風情。一樓大廳裡,大到牆面裝飾、屏風隔斷,小到桌面插花、壁畫等都是採用竹子、檳榔、貝殼等本地常見的材料裝飾。
  • 南寧城市文化新地標面世,缸瓦窯文化藝術村驚豔廣西!
    在文化領域耕耘15載,致力於傳播和推廣廣西本土文化的榜樣集團,2018年厚積薄發,全面實現產業升級,以「創新城市文化運營商」為使命,以「文化力量,城市榜樣」為運營理念,攜手潘氏集團,重新賦予缸瓦窯及其附屬地塊原華勁紙廠新的生命。百年古村落,又在新時代的召喚下,以缸瓦窯文化藝術村的新姿態為城市文化綻放光彩。
  • 海南日報數字報-共享農莊,悠享海南田園之樂
    在文昌銅鼓嶺山腳,僅有11戶68口人的小漁村好聖村,明確提出打造村級全球商業區塊鏈創新聯盟村莊,融合航天文化和民俗文化,盤活農業資源;海口蘭花谷莊園內,借力前沿物聯網商業模式,「共享」農業生產,吸引客源;昌江則聯手奶牛牧場,開創新奇有趣的農牧體驗……可以預見,農旅結合深入推進下,「採菊東籬下」的悠然之夢將成真。
  • 上饒繼往開來,打造城市新名片——雲谷田園
    充滿田園詩意的上饒如何與現代的科技文化相融合?讓我們透過上饒的城市新名片來找到答案。上饒繼往開來,打造城市新名片——雲谷田園「上乘富饒,生態之都」的上饒,在新時代繼往開來,革故鼎新,調整產業結構,培育新經濟新動能,圍繞康養、中草藥種植加工等領域,促進鄉村振興,積極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其中,雲谷田園作為江西省重點項目,國家政策在上饒的落地實踐,融合農業產業集群
  • 從田園城市到產城融合:三大轉變中始見」姜山如畫」
    鄞州南鄉,茅山之陽,素有「中國進士第一村」的走馬塘村便坐落在姜山鎮平疇廣袤的沃野之間。荷塘邊的時光靜靜流淌,將這裡翻天覆地的變化娓娓道來。藉助美麗城鎮戰略的東風,姜山鎮著手挖掘「進士文化」,推動古村文旅融合,聚焦破舊立新。10月28日,走馬塘進士村研學與青少年素質教育項目也正式宣告進入落地實施階段,這座久負盛名的「四明古郡」正在蝶變中預見未來。
  • 海南日報數字報-美雅,清風綠意似桃源
    ■ 本報記者 李科洲    美雅,名如其村,村如其名。
  • 將本土資源化成經濟助推器 橫峰岑陽鎮堅持「產村融合」
    將本土資源化成經濟助推器  橫峰岑陽鎮堅持「產村融合」   將本土資源化成經濟助推器  橫峰岑陽鎮堅持「產村融合」   將本土資源化成經濟助推器  橫峰岑陽鎮堅持「產村融合橫峯縣岑陽鎮王家(含陳家)旅遊新村堅持「產村融合」的思想理念,將本土資源轉化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助推器,著力打造「產業新村」、「生態新村」和「旅遊新村」,歷經四年,形成了以葡萄、櫻桃為主的2000畝休閒農業基地。   王家自然村從2012年200畝葡萄起步,歷經四年形成了以葡萄、櫻桃、砂糖橘、火龍果為主的2000畝休閒農業基地。
  • 瓊海整合旅遊資源 重塑溫泉康養品牌
    11月23日正式啟動的瓊海官塘溫泉旅遊消費季以「養生官塘,千年古湯」為主題,用溫泉旅遊文化節作平臺,策劃推出海南官塘溫泉文化旅遊康養論壇、瓊海官塘溫泉旅遊電子護照打卡、官塘夜市等活動以及「吃、住、行、遊、購、娛」一體化優惠促銷,有效整合周邊餐飲、景區、酒店、娛樂等旅遊資源。活動期間,市民遊客不斷湧入官塘溫泉旅遊度假區。
  • 海南僑鄉瓊海發布5個鄉村旅遊精品景點
    (來源:海南瓊海市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局供圖)中國僑網海口12月29日電 (記者 張茜翼)記者從海南瓊海市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局獲悉,為吸引遊客冬季到該市旅遊,瓊海市日前對外發布北仍村、沙美村、南強村、潭門鎮、龍壽洋萬畝田野公園等5個鄉村旅遊精品景點。鄉村旅遊一直是瓊海旅遊的拳頭產品。
  • 海口出發這麼走~文昌瓊海這些美食景點不容錯過!
    文瓊高速公路項目起點順接海文高速公路,經文昌市文城鎮、會文鎮、重興鎮、瓊海市長坡鎮、塔洋鎮、彬村山農場、嘉積鎮、中原鎮,終點與環島東線高速公路在瓊海博鰲機場北側交叉。
  • 【烈士命名鎮村行 】鹽都區大岡鎮佳富村 激活紅色細胞 打造美麗田園
    村內河網密布,小路縱橫;鹽寧公路從村中穿過,一處處河道清澈見底,蔬菜大棚整齊劃一;文化廣場上孩子們歡呼雀躍,老人們怡然自樂,處處讓人感受到這裡安寧、文明、幸福、和諧的氣息…… 佳富村黨總支書記袁紹波說:「烈士的精神一直在激勵著我們推動發展,建設好以烈士名字命名的紅色村。」   歷史上,佳富有黃沙港。因為獨特的土質,村裡發展桃果產業已有五六十年歷史。桃園最多時達到300畝,現在還有100多畝。村裡專門成立了佳富黃沙崗專業合作社,牽頭打造桃果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