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孩子冷不冷,寶媽還在摸手腳?錯啦,摸這2個部位才正確
在換季的時節,我們可以經常看到,小孩在這時候最容易感冒。因為早晚的氣溫相差很大,天氣涼了,要不要給孩子添一件衣服?怎麼給他們添衣服?是家長們最苦惱的問題。
家裡有老人帶孩子的,一到變天的時候,很典型的一個動作就是去摸孩子的手和腳。在他們看來,孩子冷不冷,手腳就能摸得出。有些人擔心孩子很冷,摸到孩子手腳冰涼就要加厚衣物,稍微有點風,就必須穿長袖,連幼兒園的被褥也換成厚被,結果小孩子因穿太多、蓋太厚出一身汗,反倒感冒了。判斷小孩是冷還是熱,通過摸小孩子的手或者腳來確定,這是一種不大正確的判斷冷暖的方式。
小孩子的手和腳冰冷,是因為外界氣溫的影響。孩子因為太小,手腳對外界氣溫的感知比其他部位要明顯,加之小孩子的自我調節的能力也比較弱,血液循環是比較差的,天氣冷是手腳冰冷是正常現象。就同我們大人,假使在雪地裡穿上羽絨棉襖,手腳也是凍得冰涼冰涼的是一個道理。所以通過手或者腳來判斷,其實是誤區,孩子的手腳冰涼不能作為唯一的標準。如果因為感覺他手腳冰涼給他穿得太厚,反倒會造成孩子出汗、感冒。
判斷孩子冷不冷,寶媽還在摸手腳?錯啦,摸這2個部位才正確。感覺到孩子的正常體溫可以伸手去摸一摸孩子的後背或者後頸部位。如果小孩子的後背是出汗黏糊糊的,甚至有些燙手,那就說明孩子穿多了,應該減少衣物。如果孩子的後背是涼颼颼的,那麼就給小孩增加點衣服。
雖說手腳冰冷,不能判斷小孩子冷不冷,但是手腳發燙倒是可以判斷小孩子是否發燒。通常小孩手心或者腳心會燙手的話,說明小孩子已經發燒了,遇到這樣的情況應該給小孩進行物理降溫。所以摸手腳這兩個部位也不是一概沒有用,要看手和腳是冰涼的還是滾燙的。